《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关新时代成败的总攻发起了。这场战役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是胡耀邦。
2008年,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在《财经》杂志发表《耀邦同志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前后后》一文,谈到了当时胡耀邦的思想。胡耀邦说:〃禁锢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的,一个是精神枷锁……还有一个是组织枷锁……这样一个精神上、组织上被禁锢、被压制的不自由的民族,怎么可能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进行自由竞争呢?〃(《财经》杂志2008年4月28日,第9期,157页)是的,胡耀邦发动和组织这场进攻,就是要打破这两个枷锁。
人们说,胡耀邦是上世纪80年代一把出鞘的剑,一颗耀眼的明星,一点不错。

第9节:吴明瑜:我为邓小平起草科学大会讲话(1)

吴明瑜:我为邓小平起草科学大会讲话
今年77岁的吴明瑜曾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他的特点之一是思路清晰,记忆力极强。他是浙江德清人,出生于1931年,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曾任华东财经委员会秘书。1949年随军南下,1952年入党,50年代初调入中央新成立的地方工业部工作,在中央机关历练了多半辈子。近几十年的历史,凡是他参与或者了解的,都能如数家珍讲给你听。某个事件始末如何,某人情况如何,最后是什么结果,今天又怎么样等等,条分缕析,一清二楚。再加上他学识广博,政治、经济、文化皆有深入涉猎,还兼任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所以他的同辈人或是比他年长一点的前辈,都夸他〃脑子好〃。最近几年,我有机会每个月和吴明瑜餐叙,真长了不少见识。
吴明瑜文笔又好,早年曾任中科院政研室主任、国家科委政研室主任,起草了不少重要文件,并出版过几部获奖论著。其中最值得纪念的,是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期间,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稿。这个讲话可非同一般,它是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凡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记得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引起的轰动。
但鲜为人知的是,起草这个讲话,还经历了一场纷争。
吴明瑜告诉我,改革开放从科学领域打响第一炮,事出有因。
1977年5月邓小平复出,5月12日就约方毅和李昌谈话,24日又与王震、邓力群、于光远谈话。两次谈话的要点就是一个,强调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发展科学必须抓教育,一定要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之后他又一再讲,我们一定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引进科学技术,要搞开放。他说:〃我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技教育界知识分子座谈会上讲话。他在讲话中否定了毛泽东钦定的〃两个基本估计〃(即:〃文革〃前的1949 年到1966年,教育界基本没有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邓小平说:〃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知识分子中绝大多数是好样的〃,〃无论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在场的〃臭老九〃听得欣喜若狂心惊肉跳,全都由衷地鼓起掌来。当时教育部负责人刘西尧说:〃8。8讲话,震动很大。〃在这个会上,邓小平还决定恢复高考制度。
这就是中共中央9月发出通知,决定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背景。
通知下发,就开始起草讲话,一直搞到11月。大会共有邓小平、华国锋、方毅和郭沫若4个讲话,吴明瑜和林自新起草最重要的两个讲话,邓小平和华国锋的讲话。吴明瑜时任国家科委政研室主任(后改为政策研究局)。我也认识林自新,他是著名的科学技术专家,时任国家科委政研室副主任。林自新后来说:〃邓小平的讲话都是吴明瑜执笔的。〃
吴明瑜说,起草邓小平讲话的时候,他们研究了邓小平一系列讲话的精神,还根据童大林建议,查阅了马、恩全集第26卷。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观论》一文中有一段专门讲知识分子,马克思认为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创造剩余价值,学校教师也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这就是在邓小平讲话中轰动一时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依据。
起草华国锋讲话稿的时候,吴明瑜和林自新到中央党校请教胡耀邦。胡耀邦在1975年复出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负责人,领导了整顿科学院的〃百日维新〃,并主持制定了后来遭到〃四人帮〃批判的《科学汇报提纲》。这个《提纲》当时也是由吴明瑜起草的。胡耀邦对科学技术一直很重视,他建议讲一讲科教兴国或者科教建国问题。吴和林一听,觉得这个设想非常好,和邓小平讲话稿的精神一致。回来之后,就按照这个思路写了讲话稿。
11月,两个稿子写完。送上去之后,邓小平的稿子很快有了反响。
邓小平看了这篇有9402个字的讲话稿之后说:〃科委给我起草的讲话稿,我看写得很好,文字也很流畅。〃邓小平只在个别段落和字句上做了一点调整。
邓小平讲话稿一共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当时引起轰动的两个重要观点。第二部分讲科技队伍建设。第三部分讲了一些促进科技发展的实际措施,包括怎样领导科技工作,怎样配备干部,怎样选拔人才以及坚持百家争鸣等。
邓小平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非常喜爱。1989年他会见外宾时又发展了一步:〃过去说,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现在看来不够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邓小平的讲话稿在高层讨论时遇到了阻力。当时的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在政治局开会讨论稿子的时候说:〃我看这个稿子马克思主义水平不高,毛主席讲了那么多关于科学工作和知识分子的问题,为什么不引用?〃他特别列举了毛泽东强调的对知识分子要团结、教育、改造的提法,问这篇稿子为什么不用。
这个压力太大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组长的方毅请示邓小平怎么办,邓小平说:〃一个字也不要改。〃
在科学大会开幕前一天,新闻宣传口负责人吴冷西打电话来提了两条意见。一个是建议修改一处标点符号;另一个意见是,建议把〃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改成〃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
吴、林认为,这个修改与原文有根本区别。因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是指知识分子全体,说〃有了一支〃,是指多大比例呢?小平同志讲话是从整体上肯定知识分子的,如果改成〃有了一支〃,就把这个重要命题改了,就偷换了概念。吴明瑜、林自新向方毅汇报了这些看法。
方毅立即请示邓小平。邓小平说:第一条意见接受,标点符号你们改一改;第二条意见不改,维持原样。
为华国锋起草的稿子一直没有回音。直到科学大会开幕邓小平讲完话了,仍然没有任何音信,方毅和吴、林急得不行。突然,讲话稿下来了。一看就知道,吴、林起草的稿子已经不用,讲话稿另起炉灶。这个稿子出现了他们熟悉的句子:〃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讲话稿还强调说,要帮助和教育大多数知识分子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疑,这仍然是〃两个凡是〃的印记。
另外,邓小平的讲话稿一开始就说:我们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实现现代化。而华国锋的讲话稿一开始就问: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是搞资本主义现代化?

第10节:吴明瑜:我为邓小平起草科学大会讲话(2)

两个讲话的内容区别太大了。吴明瑜得知,这个稿子是后来由汪东兴、李鑫、吴冷西等人主持起草的,专门与邓小平唱对台戏。
同一个大会的讲话,在重大问题上却出现两个基调,如何是好?华国锋时任党中央主席、汪东兴时任党中央副主席,要把他们定的稿子打回去,是绝对不可能的。方毅、吴明瑜和林自新都陷入了苦恼之中。
好就好在,当时风头最劲、威望最高、说话算数的,显然是邓小平。党心、民心都站在邓小平一边。邓小平讲话,实际上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华国锋想怎么说,就让他说去吧。
3月18日,期盼已久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当邓小平在讲话中说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时候,会场上所有的人都激动起来,许多人已经泪流满面。
我当时在广播中听到邓小平讲话时的解放感,现在也还有印象。
现在的人也许不明白这话在当时的分量。眼下,工人最怕下岗,大学毕业生争着做白领,你要让他干体力劳动,他就见不得人了。70年代的人,则以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为最大自豪。原因在于,毛泽东曾把知识分子比作〃毛〃,有一个依附在哪张皮上的问题,这是按照阶级分析的方法划分的。附在工人阶级身上就是革命的,附在资产阶级身上就是反革命。〃文革〃中,中国科学院80%的高级知识分子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甚至〃外国特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很多人没有活过来。就以文化界来说,邓拓、吴晗、老舍、杨朔、闻捷、傅雷、丰子恺、张恨水、赵树理、田汉、陈寅恪、邵荃麟、田家英、李广田、周信芳……不就是因为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不是被杀就是自杀或是屈死了么?所以,邓小平的讲话,在当时实在是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要不然,汪东兴等〃凡是派〃也不至于抵死反对。
南京天文台台长张钰哲来开会的时候70多岁了,听了邓小平讲话,哭得老泪纵横。中国农科院院长金善宝说,我82岁了,从今天开始要当28岁来过。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冯德培说,邓小平讲话把过去许多争论都解决了,大家都可以放心干事情了。
方毅在大会上做了有关发展科学技术的规划和措施的报告。
人们心里都有数,粉碎了〃四人帮〃,邓小平再度复出之后,华国锋的权威已经逐渐边缘化。所以,在邓小平讲话之后7天,也就是3月25日那一天,华国锋在大会讲话中说了些什么,大家就不那么在意了。
31日,大会闭幕这一天的高潮是播音员代郭沫若朗诵《科学的春天》一文。本来,这位86岁高龄的中科院院长已经在病床上躺了很久,来日无多。可是开幕式那一天,郭沫若喃喃地说:〃我要去。〃医生们面面相觑,劝他不要去,但是老人执拗得像个孩子,结果是中央批准他去30分钟。他坐着轮椅颤颤巍巍去了一次以后就再也不能来了。
《科学的春天》这个讲话,起初曾请名作家徐迟起草。完稿之后,大家觉得比较散,空洞,决定不用,改由当时国家科委政研室的一位处长胡平执笔。胡平抓住春天这个主题,写了百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艰辛历程,科学技术的作用以及解放思想、培养人才等内容。文章言简意赅,富于激情。郭沫若看了很高兴,只改了4个字,就在题目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由于郭沫若不能到场,《科学的春天》作为书面发言,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虹云代他朗读:〃'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播音员抑扬顿挫的声音,真切地道出了参加会议的科技工作者的心情。虹云后来回忆说,念几句就被掌声打断,当时都念不下去了。会后两个多月,6月12日,郭沫若去世。
大会结束不久,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国务院各部门中第一个起来响应的就是科学口。方毅主持的中科院、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的〃三科〃干部联合起来讨论真理标准,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当时有一个科学家讲得非常生动,他说:〃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自有人类四五十万年以来……'大家说,这个话能不能修改啊?根据现在掌握的知识来看,人类已经四五百万年了。随着科学发展,人类的认识在深化嘛!〃
这些反响,是与全国科学大会的突破分不开的。

第11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1)

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
买一瓶可口可乐解渴,在今天真是再容易不过。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当初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一波三折,几乎是一部长篇历险记。
我认识两位引进可口可乐的关键人物:佟志广和孙绍金。两人官阶虽然相差很大,可都是当初引进可口可乐的要角。
佟志广曾任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是我国〃入世〃谈判第二任首席代表。退休之后,佟老兼任许多机构的教授和顾问,东奔西走。孙绍金当年是引进可口可乐的具体承办单位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简称中粮)糖酒杂品处副处长,孙老退休之后赋闲在家。
他们二位回忆起当年引进可口可乐的事,至今还是唏嘘慨叹。
话要从1976年说起。当时,中美两国尚未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互相在对方首都设了联络处,年轻的佟志广在中国驻美联络处任商务秘书。
一天,当时的可口可乐总裁马丁来华盛顿找到联络处,向佟志广表达了一个愿望向中国出口可口可乐。
佟志广现在还记得,从那以后,联络处的冰箱里就多了可口可乐这种饮料。他对我说:〃是免费赠送的,美国人精明啊,那时候就瞄上了中国这个市场。〃佟志广又说了一个时髦词:〃赠饮〃。
很快,可口可乐邀请中国驻美联络处商务处官员到亚特兰大的总部参观。佟志广说:〃公司管理得非常好,产品质量控制也是我们远远不及的。那是一群非常聪明的人,把水加上点甜味,竟然卖向了全世界,而且让人们把喝可乐变成了习惯。〃
1976年,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佟志广告诉美方,现在进入中国〃为时尚早〃。
他向对方这样解释,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生的中国大陆老百姓,只在电影里见过可口可乐,而电影里的可口可乐又总和美国兵联系在一起。朝鲜战争之后,可口可乐的形象已经不单是饮料那么简单了。当时的中国还不可能接受可口可乐这个代表西方生活方式的产品。
1977年,佟志广回到国内,进入中粮工作。这一年,马丁访问北京,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