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登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步登高-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在路边迟疑了一会儿,于梅家里的电话是打不成长途的,那是单位给装的电话机,打长途还得经过单位总机给转接,比较麻烦,平时与北京通电话的时候,于梅都是到袁红兵那边的家里去打的,因为那边的电话是专线,所以这个电话得找公用电话回。

张枫左右瞄了两眼,记得往东一两千米的地方有个邮局,干脆去那边回电话得了,反正也没什么事儿,此时他心里愈发的怀念梦境中人手一机的信息时代,暗自叹了口气,至少还得六七年之后,手机才能逐渐普及吧。

邮电局夜间的值班室只是在侧门上开了一个小窗户,打电话比外面的公用电话亭麻烦得多,但费用却要便宜不少,张枫缴了三十块钱的押金,然后抱着一个电话机打了起来,或许是等的时间有些久,电话拨通之后过了将近一分钟才有人拿起话筒。

让张枫有些意外的是,传呼是杨晓兰打过来的,不过接电话的却是杨晓兰的母亲裴绮,对方刚一开口张枫就听出来了,迟疑了一下才道:“裴阿姨,是您找我?”

裴绮似乎犹豫了一下才道:“小枫,阿姨有事儿跟你说一下,晓兰的爷爷奶奶前段时间出事儿了,同时住了医院,这边没人照看,事情太急,所以阿姨一家都匆匆回了深圳这边,昨天晓兰的爷爷去世了,她奶奶还需要照顾,所以便跟厂里打了招呼,将你叔叔和晓兰暂时借调到这边的分公司,所以现在还不能回周安。”

张枫有些明白过来,杨晓兰的父亲是贵州人,但却在深圳工作,而杨晓兰的父亲又是独生子,两位老人同时出问题——虽然这事儿有些离奇,但裴绮没解释,张枫也不好多问,杨晓兰一家赶去深圳就很正常了,如今还有一位老人下世,这事儿闹的。

杨晓兰所在的国营化工厂实际上是一家军工厂,在深圳那边还有一家分公司,从总厂调动到分厂,算是不太难,杨晓兰的父母都是厂里的高级工程师,做到这一点还是没啥难度。

如今杨晓兰的奶奶仍旧还在养病,看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回来了,略一寻思,张枫就猜到这个传呼多半是杨晓兰打的,而裴绮回这个电话,用意也是不言而喻,本来他还有些话要问杨晓兰的,但此时却不好说出口了。

其实这段时间跟于梅闲聊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的聊起以前的话题,张枫旁敲侧击之后终于搞明白了一件事,于梅遇见罗庭峰与杨晓兰一起逛新阳动物园,是两年之前的事情,那时候张枫还没有退役,罗庭峰那时候在追求杨晓兰,所以于梅便以为两人已经走到一起了。

罗庭峰对杨晓兰有好感这事儿,却是从中学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张枫整天就与他们在一起,自然知之甚详,基本上属于剃头挑子一头热,不光杨晓兰对罗庭峰不感冒,裴绮两口子也特别不待见罗庭峰一家。

所以这事儿便不了了之,张枫正因为对这段往事很清楚,反而不相信两人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之所以那天突然听于梅的话后会那么大的反应,却是还以为是他订婚之后的事儿。

静下心来一分析,自己却是有些过敏了,梦境中的经历虽然不爽,但却无可厚非,那时候他已经被判处死刑,即便是改判死缓,也不是几年时间就能出来的事情,自然不可能要求杨晓兰等他十几二十年,即使杨晓兰愿意,她家里人也不可能同意。

本来那一世当中,他就已经想明白这个关节,只是当自己可以改变这一切,重新进行选择的时候,心里有些失衡了,对于那一世当中,杨晓兰后来的选择有了怨气,实际上却是自己太过分了,站在杨晓兰和她家人的角度,那些选择都是很正常的。

安慰了两句之后,张枫便听到对面的裴绮挂了电话,原本打算问问杨晓兰情形的话就没有说出口,要知道,此时的杨晓兰可还怀着他的孩子呢,但裴绮一个字儿都没提,甚至没让杨晓兰接电话,张枫只好把一肚皮的话忍了下来,想等过几天再说。

一来自己这几天麻烦缠身,没心思跟杨晓兰的父母扯皮,二来杨晓兰的爷爷才过世,实在不适合说这些事情,那就等杨晓兰下次打传呼过来再说,他是没办法打电话找到杨晓兰的。

站在大街上,张枫的心里却感觉不到丝毫的轻松,与杨晓兰的事情一波三折,从裴绮的态度,他预感到两人之间不会顺利,回想起梦境中的经历,与现在对照,起码在杨晓兰从深圳返回周安县之前这段时间,事实与梦境中应该没有多大的区别。

苦笑了一下,那一世,因为自己被判死刑入狱,杨晓兰肯定隐瞒了怀孕的消息,悄悄的处理掉了,这一世,杨晓兰并不清楚,张家人已经知道她怀孕了,她还会打掉孩子么?

同一时间,数千里之外的深圳,杨晓兰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神色复杂的望着天花板。

 第86章 是时候了

八月十五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又是周末,张枫还在琢磨着晚上与袁红兵一块儿去什么地方喝酒,这几天袁红兵很是介绍了几个朋友给张枫,大家在一起相处得还不错,因为说起炒股的事情,袁红兵说他有门路,所以张枫就打算晚上套套话,看能不能搭顺车。/ 

不料刚到党校,就被罗副校长派人将他找了过去,一见面就问他的检查写好了没有,张枫胡乱搪塞了两句,罗副校长也不为己甚,仿佛对这个学员根本就不怎么在意了,然后便让他今天去阶梯教室,学习中央文件。

阶梯教室是党校唯一的电教室,今天不光是青干班的学员,还有其他的党校培训生以及部分党校教师,基本上跟全校师生大会差不多了,张枫进去的时候才发现,青干班的学员全部在最显眼的位置,他自然也不例外,被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指定到青干班学员里面落座。

同一时间,于梅也被通知到单位学习文件,题目与党校这边是一样的,学习人民日报的文章,《驳于、张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论调》、《在改革春风中大踏步前进》,估计应该是某个笔杆子操刀,将张枫的那篇文章批得体无完肤、伤痕累累。

这应该是对张枫于梅那篇文章的正面回应,当真是刀刀见血,比起理论水平,张枫跟于梅加起来也不是对手,差人家老大一截子。

变相的批斗会啊,无论是党校阶梯教室中的张枫还是省计委党委会办公室里面的于梅,不期然生出同样的心思,不过两人的心里却依旧笃定得很,并不如何在意。

张枫坐在阶梯教室靠前的位置,而且比较显眼,前后左右的人都离他远远的,仿佛怕沾上霉气似的,便是几个室友,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出风头,跑来坐在他的身边,张枫心里便有点数了,多半是党校领导提前打过招呼的。

罗副校长亲自主持了会议,两篇文章虽然很长,但一字一句的学习下来却用不了多久的时间,随后,就开始了讨论,实际上就是向张枫开火,虽然文章署名是两个人,但党校里面的人却只知道张枫,至于谁是于梅,已经没有人关心了,反正大家都不认识。

不过与罗副校长期望有些距离的是,除了几个党校教师发言之后,作为主要目标的青干班学员却无人开口,张枫的那几个室友自不必说,连作为党支部书记的林海军都在人群中垂头不语,还故意避开罗副校长扫过去的目光。

一向比较积极的班长卓文秀倒是做好了发言的准备,不过察觉到学员当中的诡异气氛之后,尤其是林海军的不正常反应,她心思一动,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也偃旗息鼓了。

罗副校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没有在会场上多说什么,更不会这个时候宣布如何处置张枫,抬腕看了下手表,然后话题一转,道:“下面学习一下省委宣传部陶部长的重要讲话。”

吩咐工作人员打开电视,准备学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这次活动,当然跟他们在党校搞的内容大同小异,看来省委宣传部很重视这次事情,毕竟那篇文章是从北原省出去的,对于省委宣传部门来说,就是错漏啊。

电视画面上很快就出现了宣传部的陶部长身影,坐在主席台上,将话筒稍微移动了一下,开始念人民日报上面的评论员文章,张枫倒是仔细的打量了几眼陶部长,可惜电视里面的形象是画过妆的,看不出真实的气色如何。

第一篇文章才刚刚读了一半,电视里面的会场却突然有了一点混乱,随即画面切换,电视变成了中央一台的重要新闻播报,教室里面的人都是微微一愕,大家都看出来了,是电视台切换的画面,而不是谁故意捣乱换台。

望着画面上圆鼓鼓的尖塔建筑,张枫心里猛地一跳:“这不是莫斯科么?”

画面一转,拿着话筒的央视记者出现在画面前:“现在我在莫斯科为您报道,我身后的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克里姆林宫,今天凌晨,莫斯科发生了军事政变,政变军人占领了克里姆林宫,军方发言人声称,他们已经控制了局势,详细情况我们还在进一步了解中……”

……

十五日,中央电视台突然插播紧急新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生政变,保守派力量占领克里姆林宫,历史不可逆转,只是时间出现了稍许偏差,政变比前世整整提前了四天时间,接下来,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相互角逐。

九月初,双方争斗逐渐落下帷幕,叶利钦胜出,俄罗斯宣布独立,境内的苏共成为非法组织,发展的轨迹与张枫梦境中一模一样,但时间却提前了三个多月,仿若是秋风扫落叶一般,九月十八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俄罗斯总统。

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国内的形势也突然间为之一变,保守派的力量开始亮出自己的声音,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到处都是保守派的声音,以压倒性的力量在舆论宣传中占据了上风,大街小巷的广播中到处都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宣传,时事政治和中学课本当中都加入了不忘阶级斗争,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和平演变的内容。

于梅和张枫的文章登载到了人民日报上面,编者按里给予了“高瞻远瞩、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评语,几乎一夜之间,于梅和张枫就成了闻名全国的精英人物。

于梅家里,张枫从档案袋里面抽出第二篇文章,放在于梅面前道:“于老师,该是拿出这篇文章的时间啦。”

于梅接过来看了看,微笑道:“这篇文章要是放出去,怕是得碰个鼻青脸肿了!”

张枫嘿嘿一笑,道:“鼻青脸肿就鼻青脸肿吧,又不是第一次,”顿了顿却道:“于老师,这一次就不要署我的名字了吧?”

 第87章 改革派?

两个多月的调理,于梅的气色有了翻天地覆的改变,发肤的变化是最直观的,肌肤细腻柔滑光润,仿佛珍珠一般散发着淡淡的光晕,秀发柔顺细密,黑黝黝的仿佛黑色的瀑布一般垂在肩头,已不复初见时的满头短碎发了。/ //

以前不是不喜欢留长发,而是实在留不长,稍微长一点发梢就会变得枯黄分叉,多方医治也不见效,所以于梅从小就是短碎发,如今发型一变,顺带着气质也完全不同了。

袁红兵捏着酒杯子,笑吟吟的道:“老头子对这篇文章可是赞誉有加啊,我看你们也别谦虚了,跟上次一样,没必要换来换去的。”

张枫看了袁红兵和于梅一眼,苦笑道:“这个名声对我目前来说,没有半点好处哦。”

袁红兵微微一笑,道:“也不见得就有多少坏处,但从长远来说,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历,即便是因为这点名声当下受些磨难,但对你来说也不至于就过不去吧?何况,越是这样,对你以后的好处越多,想来这次青干班毕业之后,回去还会被人挤兑一段时间的。”

张枫略一沉吟便点头应承下来,袁红兵在仕途上的经验不是他能够相提并论的,虽然拥有了两世的记忆,但官场上来说,还是一个实打实的新丁,他之所以选定这条路,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势,成为让人仰慕的权贵,可不是抱着多么崇高的理想来奋斗的。

所以只要是对以后升官有利,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说实话,第一篇文章基本上都是以他为主,到了现在这篇,却大多都是于梅操刀,他只不过是将后世的一些方向和观点拿出来罢了,说到真正的理论水平,他跟于梅自然是没法比的。

在党校的这几个月,他从于梅这里学到的东西却要远远超过党校那边了,不管是于梅还是袁红兵,灌输给他的都是从实用出发的,空洞的理论只是让他了解一下而已,官场中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段时间从袁红兵跟于梅身上学来的。

因此,只要他们两人说有利,张枫就会采纳,有关第二篇文章的署名就这么定了下来。

与第一篇文章一样,写好之后,袁红兵带着亲自飞了一趟北京,如今于梅两口子已经不在张枫跟前隐瞒自家的家世,但也没有专门解释过,张枫却也不曾过问,他心里其实只对袁红兵的家世有些好奇,于梅家里的情况早已知道得一清二楚。

于梅将文稿收拾好之后,回过头来问张枫:“周安县的事情如何了?”

上次张枫被停职,由新任的政法委书记贺益兼任公安局长之后,县里曾经打电话通知了张枫,不过张枫没有理会,这段时间一直在省城也没有回去,不过高丽和方晓、叶青暗中都有电话过来,将县里的事情给他汇报了,比如江振已经被贺益恢复了治安大队长职务的事情。

最近风云突变,张枫从反面人物一下子变成了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旗标人物后,贺益虽然在公安局的动作有些收敛,却还是把江振给放走了,已经被钱庆志调到了清泉县。

张枫原来估算着能将钱庆志以及罗庭峰等人一网打尽的算计,因为上层与赵家的相互妥协而成为泡影,北原省的官场暂时也不会大动干戈,所以钱庆志等人换了个地方又活转了过来,张枫也只能先按下心里的不爽,以后重新等待机会。

吃到嘴的肉再吐出来的可能性太小了,因此,青干班毕业后重新回到周安县,张枫的工作肯定会重新调整,继续去县公安局当局长已经不大可能,但张枫提升正科才几个月的功夫,给个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