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传-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个时候,苹果公司看来是在劫难逃了。苹果公司董事会显然已经对斯平德勒厌烦了,因为他们已经在商议找别人来替代他。公司董事会一致认为有两个人是最佳人选。一位是尤尔根·欣茨,他是宝洁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但他和斯平德勒一样也是一个德国人,董事会认为如果再让一个德国人负责管理如此重要的美国电脑销售市场也会同样不合格的,而且这个德国人也得不到公司其他人的支持。

另一个人选是吉尔·阿梅里奥,他是一位优秀的理学博士,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商业管理人士:阿梅里奥在罗克韦尔国际公司(Rockwell Intemational)的任职可以说一帆风顺,在国家半导体公司亏损了5 000万美元,正处在挣扎边缘的时侯,阿梅里奥被任命为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当时他只有40岁。在以后3年的时间里,阿梅里奥对公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了重组,还取消了无法赢利的产品生产线。在他任职期间,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利润空前提高,同时他也成为了华尔街的风云人物。

吉尔在以前就是苹果电脑的追随者。早在他担任罗克韦尔国际公司行政主管的时候,在其他公司都使用微软公司操作系统的情况下,他要求公司行政部门使用苹果公司生产的麦金托什机,而当时他还忙于把公司一个身陷困境的部门拯救出来。当他接到邀请,要他加入苹果公司董事会的时候,阿梅里奥非常兴奋,他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

苹果公司与吉尔进行了多方协商,终于有了很大的进展。在这以前,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职还没有空缺时,苹果公司就曾邀请史蒂夫担任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但现在苹果公司已经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吉尔·阿梅里奥就非常适合这个职位,史蒂夫此时看来是没有机会了。在吉尔还是苹果公司董事的时候,他就有勇气提出应该如何解决苹果公司当前面临的困境,而那时公司的其他董事都把目光集中在应该把苹果公司卖给哪家公司。现在苹果公司的季度报告已经做出来了,报告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的经营状况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也没有时间再做一些数据、资料调查了,公司董事会决定,由吉尔马上接任斯平德勒出任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对于吉尔来说,做出这个决定真是不容易。国家半导体公司已经在吉尔的带领下度过了最困难时期。如果他能继续待在国家半导体公司里,他会获得很多的股票期权,他的终生事业也有了保障。可现在在苹果公司,在这个他不大熟悉的计算机领域,他又必须从头开始。吉尔也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苹果公司毕竟是美国一家知名的计算机公司,而且这家公司还是非常受世人瞩目的。更让他担心的是,苹果公司的财政问题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然而,又有哪一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舍得拒绝担任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呢?在苹果公司在纽约举行的董事会上,吉尔被正式任命为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接受了这份任命。

吉尔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商业管理人员,但他显然对苹果公司那种已经“异样”的企业模式及管理风格不大适应:苹果公司的这种模式和管理风格是由史蒂夫·乔布斯塑造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还没有其他首席执行官能够成功地操控整个公司:上任伊始,吉尔就召开了一个高层管理会议以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两项高投入的研发项目,还有苹果公司的员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彼此之间缺乏交流,每一个人都想扰乱、破坏其他人的工作,这种问题如何解决等等。吉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比如针对两个工作组相互拆台的现象,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求解散其中一个工作组。几个月后,吉尔会发现负有责任的部门主管竟然对他的命令漠然置之—一两个工作组仍然彼此拆台、相互搞破坏,仍然大量浪费公司资金,就好像公司研发苹果Ⅱ电脑的时期一样。在苹果公司的新产品研发组和负责开发公司急需的新一代操作系统研发组里,这种混乱局面非常严重。

吉尔竭力想利用他曾在国家半导体公司使用的高超的管理艺术来管理苹果公司,但这种管理方法只会让苹果公司的局面变得更糟糕。因为吉尔带来的是那种高度集权的、传统的、命令与控制式的管理风格,它只会让苹果公司的员工更加无法适应。

吉尔没有开发消费者市场的经验,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广告营销策略,同时也没有打造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销售模式口

阿梅里奥还把自动数据处理公司( ADP)的财政主管弗雷德·安得森请了过来。弗雷德是一位做事严肃、认真的办公室人员,阿梅里奥雇用他就是为了执行他那强有力的管理策略,因为阿梅里奥认为是应该采取一点强硬措施的时候了。随后,他们就制定了两项公司管理规定,一是要求对故意降低公司账面价值的现象进行大额罚款,并要求其整改;二是宣布要裁减公司15%的员工。当然,在吉尔担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不长时间里,他裁减的员工数量不仅仅是这些。

在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管理措施后,阿梅里奥好像能够减少公司不断出现的财政赤字了:现在他应该拿出魄力来解决一些更加棘手的问题了,其中把苹果公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重新转到正轨上来就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销售依旧在持续下滑,软件开发者都急于想开发出影响力较大的新一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他们打算能借助新一代操作系统帮他们渡过难关。

然而,就在吉尔对苹果公司的财政危机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侯,在公司内部,他却始终不能与对公司至关重要的新产品研发组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这些人都是一些年轻人,都希望能展示才能。更为糟糕的是,他的下属——些高层管理人员开始在工作上对他不忠诚了。吉尔认为苹果公司以前的管理方案都是过时的,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而且他还准备重新做出安排。客户关系部的人员对于吉尔的想法很不赞同,于是他们就把吉尔的这些话偷偷地透露给了《商业周刊》的记者,很快这件事就被报道出去了。虽然他们把吉尔的计划打压了下去,但他们的做法也羞辱了他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同样对于史蒂夫·乔布斯来说,1995年也是一个各种大事接连不断的一年。他和劳伦娜的第二个孩子要出生了;《玩具总动员》也将在l 1月份上映(希望上天能保佑有个好票房);史蒂夫还在忙着皮克斯公司新股上市的事情。

史蒂夫想要在《玩具总动员》上映后重振他们公司的声望。他拼命地想从公司的资金困境中解脱出来,而且他还希望通过公开发行公司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足够的资金,以帮助他摆脱资金困难。假如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获得成功,或者说仅是获得一般的成功,但能引起新闻媒体的注意,那么史蒂夫就能指望得到迪士尼公司在背后的鼎力支持。史蒂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电影的喜爱也会转移到对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上市上来,他也会不费多大的力气就能获得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曝光率”。这样的时间安排看起来对史蒂夫非常有利。事实也证明,那些拒绝接受传统智慧的人往往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史蒂夫依旧拥有那种“胆大妄为”的个性特征,他完全没有考虑他们公司股票价格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皮克斯公司在那时根本没有公开上市的资格。因为只要是稍微明智一些的投资者就不会把资金投入到一家在1O年里始终没有获得很大利润的公司。(当然,此后不久,在互联网投机热度升高的时候,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一家刚刚起步的电脑公司而不考虑这家公司当时的赢利状况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可当时是1995年,那时候互联网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可思议了。)史蒂夫那些年一直处于事业的消沉时期,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你可能会想到他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妻子肯定会告诉他,让一家缺乏资金而且还无法赢利的公司公开上市将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不过,史蒂夫一直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大胆、不服输的精神。他经常会做一些看似不成功,而且谨慎、小心的人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会轻易采取行动的事情。但就是他的这种坚定与大胆才使得他能够在“飘摇不定”的生意场上恣意纵横,当然有浮也有沉,而那些做事谨慎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早已放下挑子,逃得无影无踪了。

史蒂夫开始到处寻找投资银行,他很清楚,他需要那些能和他奋斗在“战壕”里的同伴,当然这些人能够接受他的鼓动,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史蒂夫很希望能找到适格的财务人员为公司起草大量的文书,为公司发行股票做好准备。当然,到最后,他还得做出很多关于公司利润如何分配的决定。

与此同时,史蒂夫的家庭生活也更加幸福美满了。对于那些见惯了史蒂夫单身生活的人来说,史蒂夫成为了一家的男主人,并做了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简直是不可恩议的。但当看到史蒂夫和他儿子里德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承认,史蒂夫的确是—位尽职尽责而且还颇有爱心的好父亲。

现在史蒂夫一家的成员还在增加,就好像他一直不知道知足一样。在这一年的8月19日,史蒂夫和劳伦娜的女儿出生了,他们给她起了个名字,叫艾琳·西恩娜。

史蒂夫在这一年已经41岁了,如果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他还很年轻,但毕竟他已到了中年了。他的头发也开始慢慢变得稀少,鼻粱上也需要架一副眼镜了。这时按说他的工作、生活节奏也该放慢了,可对于史蒂夫这种性格的人来说,放慢“节拍”是不可能的。他还和以前一样有着开拓不息的动力。

当皮克斯公司在纽约中央公园举行动画电影发布会的时候,史蒂夫并没有指望迪士尼公司能够“兴师动众”地派人参加,不论是动画片《风中奇缘》的发布还是《玩具总动员》的发布,他都是这样想的。纽约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为发布会做了开场发言。迈克尔·艾斯纳和罗伊·迪士尼也都到了发布会现场,另外还有很多娱乐界的高级记者。史蒂夫这时候也容光焕发,颇有“明星”气派。

发布会后,史蒂夫怀着很大的决心回到了加利福尼亚。他以前把皮克斯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完全放给了皮克斯公司的人员,他自己把精力都放在了NeXT公司那里。因为在NeXT公司,他对公司的员工相当熟悉,也有共同语言,并且他也懂得计算机方面的一些技术。

在皮克斯公司里,史蒂夫总是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就像严格遵守交易规则的投资者一样,把钱投入到公司,然后偶尔回来一次问一些会让每个人都感到难堪的愚蠢问题,接着又会悄悄溜走。但现在史蒂夫决定不这样了。在纽约举行的发布会上,史蒂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下决心要亲自掌管皮克斯公司。

然后,史蒂夫正式通知埃德·卡特穆尔,他要给卡特穆尔调换一下工作岗位。埃德仍继续负责他原先的所有工怍,只是不再担任皮克斯公司的总裁了。史蒂夫这次要亲自“挂帅”,不仅要担任总裁,还担任公司为公开上市而组建的董事会主席。他也一改过去有时一个月只到皮克斯一次的做法,现在到皮克斯公司的次数达到了一个星期两三次。史蒂夫也亲自主持皮克斯公司每周举行一次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会议,他这样做本来就让其他人很不舒服了,但他还坚持约翰·拉塞特也应该参加会议。约翰·拉塞特在《玩具总动员》上映后才几个月的时间,就被史蒂夫从他的导演和动画电影主要制作人的岗位上“拿”了下来。

史蒂夫·乔布斯走在自己的公司里有一种感觉,他感到有一个无形的“网罩”在他的周围笼罩着,这个“网罩”是由史蒂夫自己造成的,它实际上是公司员工对他“牢骚满腹”的真正体现。一位离任的皮克斯公司主管恰如其分地这样描述史蒂夫:“在人际交往方面他并不是个内行。”而约翰·拉塞特却能在皮克斯公司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员工们在皮克斯公司里工作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他们对工作、同事和公司都很满意。

约翰·拉塞特非常乐于处理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他从心里喜欢他的员工,也很在乎他们的感觉。史蒂夫则显得对他的员工太过于无情,他常常大声训斥公司员工,有时连和他关系密切的下属和朋友也不放过。可以说,史蒂夫是操纵了公司员工的忠诚,而约翰则是赢得了他们的人心。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有时候却很同情史蒂夫。他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或许还有别人的情感,但史蒂夫的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他如果在员工中间转一圈的话,可能在他走后,员工中间就会出现一阵骚动,甚或怨恨之声。

吉尔·阿梅里奥一直指望苹果公司能够开发出新一代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然后凭借这种操作系统与装配微软操作系统的机器竞争,从而获得一定的电脑市场份额。但吉尔最后又放弃了让苹果公司内部人员开发完美的操作系统的想法。在绝望中,吉尔和苹果公司负责技术方面的主管埃伦·汉考克开始向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提出他们的建议,希望苹果公司的新一代电脑能够使用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软件操作系统。

但又有人向吉尔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建议。如果苹果公司打算使用其他公司的操作系统,那么至少应该和让·路易·加塞谈一谈这个同题。苹果公司在斯卡利任总裁的时侯,加塞由公司的市场主管被提拔为麦金托什机研发项目的负责人。然而,加塞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如果一个项目没有让他满意,他是不会让这个项目过关的。在斯卡利看来,由加塞负责开发的一个接一个的项目都没有“完成”的时候。因此,平常说话很和气的斯卡利经常和这位有着火暴脾气的法国人发生冲突,有时甚至会大声争吵,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