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蜀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色蜀山-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就要拉着谢璎往回走,宋长庚头也不回地道:“你们能走到哪里去?你们自己偷偷离家出走,你父亲和姑姑早就知道了,如果不因为算出你们没事,怎么能放你们出来,走吧,早见晚见都得见,你父亲开府的时候也要来,你们早晚要见面的。”

两个小姑娘眼睛乱转,在猜想对方说的是不是真的,可是手被甘、丁二人拉着,就跟着走了进来,五人御气飞到郑颠仙的住处,正好叶缤还在这里,她看见谢家姐妹就是一通好说,两个小姑娘使出缠人大法,在叶缤身上纠缠了好一会才做罢,郑颠仙看她们可爱,还一人送了件法宝。

等大家见了礼后入坐后,丁嫦奈不住好奇地问道:“叶道友,我们初次见面有些话可能很唐突,可是我真的很好奇,令友到地是什么样的人?居然能有这么一对玉雪可爱的女儿,我真是纳闷,两人身上的灵气似乎是修炼百年的人物,功力更金丹后期,可是年纪却这么小,这是为何?”

叶缤怜爱地看了谢家两姐妹后,对丁嫦笑道:“此事说来话长了,我的那位朋友名叫谢山,未成道前,便和我家是世交之戚,情分深厚,自从昔年开始修炼就一直隐居在武夷山绝顶,因为他这个人是生来就性情恬淡,又不好争斗,在百年前就已高强的道力修为,早证长生,炼就婴儿,成就散仙。

虽然还没度劫,可是他早就积满了外功,所以根本就没对天劫放在心上,而且他这个人对飞升也没兴趣,只想永为地仙,就这样介于天人二境之间,灵山隐修,自在逍遥,长此终古,其实这样的恬淡性格才是真正的修炼人所应有的。

也因为如此他觉得自己无庸物色门人来承继道统,本来我曾经劝他:‘修道之人就是不立道统,可是门人弟子总须有两个的,你所居洞府也武夷山的一处福地,景物清妙,楼阁宏壮,花木繁植,占地甚广,平日又喜邀游十洲三岛,宇内名山。

仙人纵然不畏岑寂,既有这等壮丽布置,便须有人看守,服役其间,方能相称,专凭法力驱遣六丁六甲为你服役,不是不可,但是莳花种竹,引瀑牵萝之类,全是仙家山中岁月的清课,一切俱以驱役鬼神得之,虽然是咄嗟可致,无事不举,反而减了许多清趣闲情,有煞风景。

何如物色几个好徒弟,于传经学道之余,为你焚香引琴,耕烟锄云,偶出云游,仙府也有人看守照料,岂可因自己已经可以长生,度劫无忧了,就不思进取,就是你成了地仙又如何?这样一个人孤孤零零的就是活个亿万年又有什么意思呢?’

你猜他怎么说?他说:‘我只是一切随缘,不去强求,没为此事打主意罢了,如果真要遇上根骨深厚,福慧双修的少年男女,也断无弃而不顾之理,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以后出游的时候多留点心便了,到时候说不定会找到有缘人呢。’

我当时就说:‘你此言忒是不由衷,这么多年仍是如当年未成道前一样,遇事就曲从于我,不愿拂我心意的故习一直不改,现在还是这样拿话敷衍于我罢了。

想你生性高洁,游踪所及,都是常人足迹不到的仙山灵域,纵有美质,早都各有依归,如何能强收到自己门下?这类多生修积,夙根深厚,或是转劫滴生有仙根的童男女,多在人间产出,你足迹不履尘世,何处物色得到呢?’

可他却说:‘昔年我的好友极乐真人李静虚虽然功行早已修到地仙,却只为当年收徒不慎,为恶犯戒,累他迟却多年仙业,还受了好些烦恼,所收徒弟,十个中到有九人不良,就是内中只一个秦渔最好,本可代他积修善功,建立道统早完宏愿。

偏又在关键的时候为黄山紫玲谷的天狐宝相夫人所迷,失去元阳而坏了道基落劫转生,而极乐真人为完成立道统的宏愿,至今仍在尘海中往来,费力操心积累算计,不知何时始得圆满,可见人力虽然有时候能胜天,但这强求的事,总要经过无限的艰难与波折。

尤其是中途稍一懈怠,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认为还不如自己这样逍遥自在,虽然天仙位业不想,金仙更是难于幸致,但也毕竟是长享仙家清福,不须终日畏惧,惟恐失坠之忧,所以我始终是没打收徒主意,如果真如我说的那样,以后遇到有缘分的,自然是要收的。’

他就是这么个人,虽然同是散仙,但他的性格所至,在散仙中交游最少,也和人永无嫌怨,就是我同他有些亲缘才走的近罢了,这个正是应了'道德经'上的那句话‘夫唯不争,是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是就这么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却遇到了谁也想不到的一对良材美质。”

第三十四卷 开府风云 第三百三十六章 双娇来历

随着叶缤的讲解大家才知道两女的由来,原来当年叶缤劝的时候,谢山当时虽然含笑未答,但经过两三次劝说他也动了些心,觉着叶缤所说的也是有理,当时心想:‘偌大一片仙景,没有两个仙童点缀其间,也是缺点,如虑将来孽徒牵累,尽可看事行事,循序传授,何必固执成见?’

于是从此稍稍留意,不时也往人间走动,但是美质难求,却终未遇上,而随着时间推延,他本心也是越来越想收两个好徒弟与叶缤看看,省得让她说自己是言不由衷。

大概在百多年前,一日他出去游玩,行经浙江缙云县空中,俯视下面,当时大雪初霁,遥望仙都群山,玉积银堆,琪树琼枝,遍山都是,谢山就一时乘兴飞落,观赏起这雪景,要知道江南不比北方,冬日少雪,如今有雪也不如北方粗犷,反而是江南特有的细腻精巧。

欣赏着这不同北方的雪景,他踏雪信步往前走去,仙都山本是道书中的仙山福地,虽然洞天封闭,福地难寻,可是寻常山景也是峰峦灵秀,洞谷幽奇,论景色之美也不逊色仙山洞府差多少,如今再被这场大雪一装点,从空中下望,不过是一片白茫茫,雪景壮阔,可是这一身临其境,就觉得出不同了。

南方地暖,山中梅花颇多,如今正是舒萼吐蕊之时,就在这山崖边的水际就有一片广大的梅林,在这大雪后,那梅花在雪中忍痛绽放,于疏影横斜中,凌寒竞艳,时闻冷淡的妙香传来,空山寂寂,纤尘不到,真是一片好景色。

谢山越看越觉得景物美好,清绝人间,只顾盘桓,渐渐走向山的深处,见危崖当前,背后松桧干霄,戴雪矗立,凌花照眼,若有胜境,刚要绕过,忽闻一股幽香,沁人心脾,走过一看,乃是一大片平地,地上一片疏林,俱是数十丈高,合抱不交的松杉桧柏之类大树。

崖顶一条小瀑布,下流成一条小溪,上层已然冰冻,下面却是泉声琤纵,响若鸣佩,溪旁不远,独生着一树梅花,色作绯红,看上去根节盘错,横枝磅礴,应该是数百年以上的古树,宛如袁家高士,独卧空山,孤芳自赏,清标独上。

这树孤零零的静植于风雪之中,与对面苍松翠竹互矜高节,花光明艳,幽香蔑郁,端的令人一见心倾,不舍离去,他正在树前仰望着一树繁花,留连观赏,偶一低头,却瞥见树后大雪地里,有一尺许大的包裹,他不禁一愣,这深山之中怎么会有人来?

刚要走近去拾,便见包中不住乱动,微闻‘呀!呀!’之声自内透出,他忙运慧目,定睛往包中透视,见里面竟是两个初生女婴,那包裹也是锦褪绣褓,甚是华美,再看两个婴儿,不特生得玉雪可爱,美秀绝伦,其根骨禀赋之厚,也是从来未见。

尤妙的是竟然是一对孪生子,从头到脚,俱是一般模样,想是在冰雪中冻的久了,两个孩子声音已经发颤,甚是细微,互相紧贴一起,手足乱动,谢山不禁好生惊奇,因恐是人家的弃婴,刚生后血污未净,随手施法,放出一股热气,将那锦包护住,先为她们御寒。

然后默运玄功,潜心推算,他当时刚结元婴,道行已深,静心一算就立即洞彻了前因后果,一时间也是喜慰交集,不暇再看雪景,伸手抱起两个孩子,便即回去,那两个婴儿得了暖气,渐渐哭出声来,谢山越看越是怜爱,原来他刚才已经算出,这两个小孩子竟然是他的三生之女。

说来修炼的人因为一世修炼不成,多有转生重修的,有的还是因为遇劫陨落,或者其它原因,这些人在轮回里流转,有几个孩子或者亲人很正常,却因为这些人都不能超脱生死,缘分尽了就散了,很少有能两生都是亲人的,如果纠缠三生那基本就放弃不了了。

这两个女孩子和谢山就是如此,他们是三生父女,如今重新相遇谢山也是欣喜若狂,可是抱着孩子走着走着他就寻思起来,怎么想怎么不对,原来他想到这两女还不能带回自己的武夷山抚养,一是因为她们还在襁褓之中,自己孤身隐修,又是男子,抚养初生女婴,诸多不便。

二是他刚才算出来,这仙都山是她俩的安身立命之所,百年内不应离开这里,否则必然有奇祸发生,就是自己在旁边也是如此,这就让他犯难了。

思来想去,他忽然记起曾经听叶缤说过,她有一个女道友就在这仙都山居住,难得有这么个现成的保姆,也真是实在凑巧,只是这位女道友出身旁门,近始方改邪归正,来此潜修,不久便该兵解转生,和自己又是素昧平生,如不许以酬报,对方未必会答应。

可是此外却再无适当之人,为此二女,说不得只好看看再说吧,当时主意打定,谢山便纵遁光飞去,在山中找了一会,才找到那女人居住的锦春谷,只见那里危崖外覆,仿佛难通,内里却是谷径平坦,泉石独胜,因为有阵法防御,所以气候温和如春,谷中满山花树,灿如云锦。

谷当中有一高崖,崖腰以上突然上削,现出一片平面,嘉木疏秀,高矗排空,占地约有数十亩,向阳一座极宽大的石洞,洞内隐居着一个麻面道姑,两人见面通名后,谢山才知道,此女名叫‘碧城仙子’崔芜,便是他要寻找的人。

谢山便把自己来历和渊源告知,并且欲烦她代自己抚养这两个孩子十数年,自己以后也会常来探望她们,请她视若亲女,传以道法,为她们异日成道之基,本来冒昧奉托,明知不情,但是因为与二女夙缘深厚,此外又无人可托,如蒙俯允,必有以报云云什么的。

崔芜一见来人便是好友叶缤说过的谢山,也是大为惊异,先时颇有难色,末了把谢山请进洞内,打开包来一看,二女生得一般相貌,首先触目的便是那一双又黑又亮、神光湛然的眸子,再衬上额上浅疏疏一丛秀发,两道细长秀眉和琼鼻红樱,玉雪一般的皮肤。

端的是粉滴酥搓,不知天公费了多少心力,捏就这么一对旷世仙娃,别的相貌都同,独独颊上各有一个酒涡,一是在左,一是在右,好似天公恐人分辨不出次序,特地为她们打出来的记号,尤妙的是仙根仙骨,智慧有生俱来,见人丝毫不惊。

两个小娃娃反而睁着一双乌光闪亮的眸子,摇着粉团一般的双手,向人索抱,梨涡呈露,一笑嫣然,越添了好些天真美丽,崔芜终究是女子,见此佳儿也由不得爱怜顿生,立时接抱过去,引逗起来,真是越看越爱,竟然是不忍放下。

谢山见她喜欢,知道事情有门,其实他自己也不舍得将孩子让别人抚养,可是孩子不能离开这山,而自己在这里也没个洞府,同时自己又不会抚养婴儿,最重要的是,他虽然心里怜爱两个孩子,可是却也是道心坚定,断不会为两个孩子舍弃现有的,费力气在这里开辟洞府。

他见崔芜喜欢两个孩子,就趁热问道:“崔道友,你看此二女可还使人爱怜么?不知道我说的事情道友觉得如何呢?”

崔芜想了想道:“如此佳儿,我便为她们迟转一劫,也是甘心,只是贫道法力浅薄,大劫不远,仇人三年以内必至,不能始终其事,已经是愧对道友,如果留两个孩子在这里,再使二女受了仇人的侵害,那我岂非罪过吗?唉!我也不舍得她们,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谢山闻言笑道:“这个无妨,只要道友愿意帮忙,等到了你仇人来的时候,我必然会来这里为你略效微力,助道友避去此劫便了。”

崔芜听了不禁一喜,她听叶缤说过,这个谢山为人低调,可是本领却是不凡,如果能得他帮助自然是好,于是就应承下来,之后两人谈起来谢山才知道,崔芜早年出身旁门,修炼上走了歧途,后虽改参玄门正宗,无如功夫驳杂不纯,修炼到现在元婴却不能出窍。

请教了些高人后才知道,这样的事情只有兵解,更无他途,而她平生有一个大敌,她又不敢随便兵解,对方是她生平仇敌,到时稍一不慎,如果兵解的时候为其所乘,那就是万劫不复了,就是想逃开都不行,两人夙仇深重,对方却是对她纠缠不休。

崔芜也知道此仇无法避免,早晚难逃毒手,转不如就在本洞相候,可以预为防备,就势假仇人之手兵解,也许还有几成指望转生从新再来,可是每一念及仇人势强,吉凶莫卜,便自忧急,怕对方将自己的元婴掠去,那就什么都完了。

现在一听谢山肯为自己出力,不禁大喜,她知道谢山道法高深,不特仇人非是他的对手,而且还可以相助自己的元婴出窍,免受一刀斩首之厄。

崔芜当时拜谢应诺,答应一定好好代为照顾两个孩子,谢山听叶缤说过,这个崔芜的功行也是颇为深厚的,只为旧日那些旁门朋辈因她弃邪归正,均断了来往,她为避如今的人间道法未劫,必须期前尸解,转生后才有可能在末劫降临前飞升。

否则等末劫来临,天地灵气稀淡,不要说是想要再求大道,就是能不能长生都是两说,要知道那些地仙那个不是占据福地,用阵法禁锢了大量的灵脉,并且封闭了山门才能让灵气不散,到时候飞升也好,就此长生也好,都可以随心而为。

可是崔芜不同,她本来出身旁门,从没想到自己能修炼到元婴的地步,不想却因为机缘得到玄门正宗的法诀,可是修炼到如今,却因为自身功夫的不纯,元灵未固,再也难以寸进,想不转劫都不行了,而且她也没找到个福地灵脉什么的,就是想当地仙都不行,心里一直很是犯愁。

第三十四卷 开府风云 第三百三十七章 怜爱生祸

崔芜也想转生,可是她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