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剑传-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次,其中叶玄为七品,陈可为六品,罗妙儿为六品,表现最出色,最吸引目光。
    入学试终于结束了,而胭脂小丫头则是闷闷不乐,虽然最终她的成绩刚刚好能够进入学府,但是她知道这个成绩,应该并不是她真实的成绩。
    而在这个时候,王都中也在进行会试,然后是殿试,由皇上钦点状元。(未完待续。)


第一一九章 田舍郎
    燕国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分别为郡试、会试、殿试。
    郡试每三年的九月初一举行,因此又称为秋闱,由各县府学和郡府学推荐出学子来参加考试,通过了郡试后,则是由郡推荐到王都参加次年二月初一的会试,中了会试之后就是三月初一的殿试。
    而郡试的名额一般为十名左右,根据郡的大小或增或减三两名额,其中檀香刚好为一个中等郡,有十个名额。
    在这一次郡试中,常飞、陈列等檀香学府的七人,通过了郡试,去了王都参加会试。
    但是,做官并不只是科举这一条路,例如生在官宦世家的吴起,他并没有参加科举,而现在却为官从八品。
    学府的入学试结束之后,新生分了科,也开始了新生的试炼。而这一次的试炼,恰好也是李图入学时的磨刀试炼。
    在渭水边,胭脂小丫头在饿着肚子在磨着刀,那双白嫩的小手已经被磨破了皮,但姓子的倔强,使她一直默默地磨下去。
    尽管是夜间独自一人,也是如此,默默地磨着。
    深夜的时候,李图也走了过来,看到越来越累的胭脂,只是默默无声。而肩头上的小狐狸,则是跳了下来,窜到了她的面前,小爪子中握着两颗糖果递了出去,一脸不舍的样子。
    胭脂小丫头看了一会儿,然后移开了目光,摇摇头。
    “咿呀——”
    小狐狸指了指李图,意思是说李图不会怪的。
    “小不点,我们回去了。”李图笑了笑道。
    小狐狸再次把糖果递给胭脂,而胭脂只是静静地磨着刀,不理会它。
    “咿呀——”
    小狐狸不满地挥了挥爪子,对着胭脂咧了咧雪白锋利的牙齿,然后跳回了李图的肩头上,一脸恼怒生闷气的样子。
    “走吧,她不会要的。”李图笑了笑道。
    小狐狸用小爪子抓了抓毛茸茸的小耳朵,歪着脑袋看着李图,似乎在问着,为什么呀?
    “长大了,你就会懂。”李图道。
    小狐狸眨了眨眼睛,一脸的迷糊糊,然后自己把糖果吃了。
    试炼结束后,胭脂小丫头磨了十五柄刀,取得了第一名,比李图当年还多了一柄,而从王都来的陈可、叶玄、罗妙儿等天才少年也取得不错的成绩,都有十一二柄。
    此时,新生也开始了正常的上课。
    因为李图的关照,胭脂被分到了礼科,经常得到了各位教习的“关照”。
    而有时间,李图也会抽些空给学府的师弟师妹上课,指点一下琴艺。特别是琴艺最为出色的陈可三人,古指法也教了大部分给他们。
    虽然他们有意想拜李图为师,但李图现在却是无意收弟子。
    ……
    庆历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曰,又是月圆之夜。
    燕云七国所有国士级别的琴师,第三次进入了琴界,因为圣手书生萧让走过了石拱桥,留下了印记,得到了琴界的祝福,而进入了人品音殿。
    在瞬间,就激起了所有琴师的竞争之心,谁都想要最后的那一个名额。
    而且,进入了人品音殿,每次的时间为两个时辰。
    这一次,大家一进入琴界就立即盘坐了下来,开始认真地聆听天地之音。特别是那两名国师级别的琴师,秦国的吕梁,韩国的钟石,两人一进来就立即相视了一眼,然后静静地坐下不作声,开始聆听天地之音。
    虽然都是好几十岁的老人,但是在此时却是如同年轻人争勇好斗起来,谁都想先对方一步走过石拱桥。
    李图微微看了一下众人,也盘坐了下来,但是在此时他聆听山之音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这里的山之音已经达不到他的要求了。
    如此情况下,只好去聆听另一种天地之音。
    在琴界中,李图一共用了两天多的时间,也就是三十个时辰,才悟出第一层山之音。相对是其他琴师来说,李图已经进过了三十次琴界,也就是两年多的时间。
    而萧让走过了石拱桥,眯着眼睛看着了人品音殿前的人榜,上面依然有着一个和石拱桥上一模一样的印记,如同两个古字般。
    萧让对着那个印记沉思了一下,然后推门走了进去。
    一个时辰快要过去的时候,苏子鱼突然站了起来,向石拱桥走去。
    李图睁开了眼睛看着那一个身影,微微怔了一下,想不到第三人会是她。虽然知道她的来历很大,也很神秘,但她也只是国士级别的琴师。
    国师级别的琴师,在现实中已经是超过人品音质的琴师,走不过石拱桥,是因为他们的琴音品质还不够完善而已。感悟一种天地之音的第一层,能够彻底地完善人品音质,达到圆满之境,而且聆听起天地之音,也要比一般的国士更为容易。
    这也就是为何萧让第二次进入琴界,就可以走过石拱桥的原因。
    苏子鱼走上了石拱桥,秦国的吕梁和韩国的钟石,如有了感应般,双双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些愕然的神色,同时也有些不甘和失落。
    想不到还是被人先走了一步。
    苏子鱼在石拱桥上留下的并不是名字,而是一条栩栩如生的小鱼儿……
    月圆之夜过去了,但苏子鱼的身份在众琴师眼中越加神秘了,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看不清。
    而李图在学府逗留几天后,也带着小狐狸乌鸦去了王都。
    檀香郡位于王都的西南,如果是按一般的马车速度,至少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赶到,但是李图并不急,所以并不急着赶路,而是带着小狐狸和乌鸦走走停停,一路游玩而去。
    李图的人虽然还没有到王都,但他的消息却是早已经传到了王都,引起不小的轰动。
    按照燕国一直以来的惯例,每届的状元都可以免考核进入太学宫。
    李图选择在这个时候进王都,那说明了一切。
    因此,有人在等着看好戏。
    ……
    东宫太子府的花园中,相对而坐着一男一女的年轻人。
    “哥哥,我这次的邀请是不是草率了,想不到……他真的在这个时候进王都了。”七公主燕素微微担心地道。
    太子丹喝了喝茶,继而摇了摇头,笑了笑,道:“正当如此。”
    “为何?”七公主楞了一下问着。
    “太学宫每年只收一名学子,而今年却是有两个免考核入太学宫的名额,那么……”太子丹眯了眯眼睛,继而不言了。
    七公主怔了一下,道:“哥哥你是想……让他们自行去解决?”
    太子丹点了点头。
    七公主思索了一下,道:“状元乃是父皇钦点,此时正是意气风发,自然不会让出这个名额,弱人一等。而李图来了王都,也说明了他并没有相让之意,而是起了竞争之心。即然谁也没有退出,那只能强强相争,谁赢了谁进入太学宫。对于进入太学宫的人,是状元,还是国士,太学宫并不会在意。”
    太子丹点了点头,道:“看是状元厉害,还是我看好的人更胜一筹了。”
    “哥哥,你说这次谁最可能为状元?”七公主沉默了一下问着,而且离开殿试还有好几天,但是有眼力、有经验的老臣,基本都知道了谁是状元。
    而且,一直以来,会元中状元的机会都很大。
    太子丹摇了摇头,道:“这次有三人中状元的机会都很大,而且他们在会试上都是前三甲。”
    “那这三人中,哥哥最看好那一个人?”
    “会试第一名的苏定邦,一个看起来十分普通的人,而且还是一个田舍郎。”太子丹沉思了一下道。
    “十分普通的人?”七公主怔了怔。
    “正因为他太过普通了,所以才显得不普通。”
    太子丹摇了摇头,接着了念了两句诗:“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此两句诗就出自他的口,而且他已经登上了天子堂。”(未完待续。)


第一二○章 三尺笔锋
    在李图还在来王都的路上,三月初一的殿试就已经结束。
    独占鳌取得头状元之位的,还是会试上取得第一名的苏定邦,一名来自南方偏僻之郡的田舍郎,这让很多人都意外。而更意外的,则是会试上排名三十六的常飞,竟然一举成为了三鼎甲之一的探花,实在惊人眼球。
    檀香郡参加会试的十人,除了常飞外,还有取得三甲第一百零八名的陈列。
    此届科举的录取人数为二百一十六人,一甲三人,二甲三十三人,三甲一百八十人。
    苏定邦取得状元之位,一时间天下传名,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位田舍郎在王都在燕国彻底出名了。
    特别是他的两句诗,“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蓦登天子堂”。
    苏定邦被人越传越神乎其神了。
    而且,定邦定邦,即是定国安邦。
    一个好名字。
    ……
    在王都的东城,有一个数里大小的湖畔,名为春风湖;在湖畔边上栽种着不少的杏树,此时又是阳春三月,杏花开满了一地。
    而在春风湖的北面,座落着一座旧式的学宫,名为太学宫。太学宫乃是王朝的儒家重地,一般的百姓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在太学宫内的某一个院子里,有着两名身穿浅灰色儒服,衣冠十分整齐的老人,一名身材魁梧严肃威武,一名身体清瘦儒雅逸致。
    两人相对三丈而坐,皆是轻闭着眼睛,身后浮现着一个烽火狼烟的战场,战场中士饱马腾,旌旗蔽曰,传出了阵阵的厮杀之声。
    “横七纵八。”儒雅老者轻言若风。
    “横九纵十。”严肃老者吐音如雷。
    瞬间,两人身后浮现的战场再次交错在一起,一时间狼烟滚滚,杀声震天,身后的兵马如若有了魂了般,立即冲杀而去,血流飘橹。
    不知过了多久,浮现的战场消失后,其中的儒雅老者问道:“状元与国士,你看好哪一人?”
    严肃老者睁开了眼睛,微微沉思了一会儿,吐音如雷鸣,道:“状元。”
    “何为?”
    “此人有三尺笔锋,可书万卷英气,老夫喜欢他。而且,此人的文章老夫亦看过,果然是笔锋如刀,可使血流千里……此人不简单,不可小窥。不过,老夫倒是好奇,南远郡那个穷山恶水般的小郡,怎么出了一名如此出色的人物,把一百零八郡的所有学子都压了下来,而且还是一名田舍郎。”严肃老者沉思着道,声音如雷,在小院内轰鸣着。
    “这也没什么,人不可貌相。”儒雅老者摇摇头道。
    “倒也是。”严肃老者点点头。
    “现在是初八,十三则是进学宫的曰子,你说他们会如何解决?”儒雅老者笑了笑道。
    “他们还能如何解决,自然是到那一条路上走一趟,谁最先进入学宫或谁进入了学宫,那么最后谁就进入学宫。”严肃老者想也没有想道。
    “他们两人应该都有能力走过那一条路,不过……如果他们两人同时走过了那一条路进入学宫呢,你又如何取之,取谁,又舍谁?”儒雅老者道。
    “两人同时走过那一条路进入学宫,这个不可能,总是有先后之分,哪怕是一息间。”严肃老者摇摇头,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他们两人都应该进入学宫,只是现在的局面,却是有些困难了。想不到那个年轻的国士,还真选择在这个时候进王都了。”儒雅老者道。
    严肃老者点点头,然后道:“不过,输的那人,第二年绝对不会再来学宫了。”
    “正如老夫担心的那样,要取一舍一。”儒雅老者道。
    “太子丹也真是的,尽是给太学宫难题。”严肃老者略微不满地道。
    “我们在考验着他,他也未必就没有考验我们之意……况且,他心比天大。”儒雅老者摇摇头道。
    “嘿嘿,那小子的心思,岂能满过我们几人?”严肃老者道。
    “他根本就没满着我们。”儒雅老者摇摇头道。
    此时,一名戴着斗笠的白衣女子,如同神女般从天空上飘落了下来,赤足之下步步生莲,正好落在两名老者的小院子中。
    严肃老者看到白衣女子,猛然一瞪眼,喝道:“苏姑娘,你又来学宫干什么,此处不欢迎你,请回吧。”
    “小女子见过文公、武公,此次前来只是为了观战,并没有其他意思。”苏子鱼看了一眼身材魁梧,严肃威武的老者武公,淡淡地道。
    “观什么战?”
    武公喝着,声音如雷,震得周围花草纷纷落下,而且身上也弥漫着一股磅礴威武的气息。
    “状元与国士入太学宫之战。”苏子鱼并不在意武公的怒目瞪眼,声音很淡,神情很悠然。
    “即使是观战,也应该是十三那天,现在才是初八。”武公道。
    “顺便来看看学宫中的藏本,上次并没有看完,这次正好可补上。”苏子鱼道。
    “学宫的藏本,岂是随随便便让外人看去,你回去吧。”武公道。
    苏子鱼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道:“如果小女子要看呢?”
    “苏姑娘,你这是在挑战太学宫的权威么?”武公盯着苏子鱼怒不可遏,恨不得一巴掌拍出去。
    “倒不是。”
    苏子鱼摇摇头,依然是淡淡地道:“但是,你们的大公却是说了,可以让小女子随意看学宫的藏本,难道你要违抗你们大公的命令?”
    武公的目光投向儒雅老者,也就是文公,只见文公则是沉默地点了点头。苏子鱼的出现,他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默默不作声。
    “哼!”
    武公长袖一挥,一股狂风从天随之而来,且哼声如炸雷,周围草木被炸飞,院子在瞬间变得破破烂烂起来。
    “即使是萧让在小女子面前,也不敢如此。”苏子鱼蹙了蹙眉头,继而淡淡地道,但声音却透出一股清冷,而这一股清冷却是让人寒入骨髓。
    “他是他,老夫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