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剑传-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颜体”一代书圣颜真卿所创,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弘,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
    据野史记载,书圣曾经在滚滚江河上写字,字飘三千里而不散,整条江河都飘满了大字,世人闻之争拥相观,纷纷下河捞字。
    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
    楼阁内不仅有着历届的腊八书法作品,还挂着一些古来今往的书法大家的拓本,虽然都是拓本,但也是珍贵无比,万金难求。
    其真迹,更是价值连城。
    例如,千年前,东土大唐帝国的一代书圣——颜真卿。
    李图细细地揣摩着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久久无法下笔,写大楷须要掌握好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至涣散无神。
    揣摩了良久,李图才提着笔蘸墨,向纸上落下,下笔速度不快不慢,每一笔一划都很有力,字体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弘,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隐隐有“颜体”的影子。
    因为失明的原因,李图所写的字皆是堂堂正正,一笔一划都是苍劲有力。
    也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李图的手腕已经酸麻无比,而且写大字最为耗心神,整个人显得特别疲乏。接着,没有继续写大字,而是细细地揣摩四壁的书法作品,但脑海中却是一笔一划不断地跟着临摹练习,看完了一幅又一幅,整个人完全沉浸于书法作品中去。
    自从开启了意识海,灵识可视后,李图可是对书法下了不少的苦功,一连数个月过去,书法也大有进步。而且,数个月来,上午读书,下午抚琴下棋,晚上习字,周而复始,几乎完全沉溺于书法一道中去。
    但脑海中的“书”字始终没有亮起来,让李图颇为遗憾。
    楼阁内的大部分书法作品,早已经牢牢地印在脑海中,一笔一划都清楚无比,即使是临摹起来也有几分相似。观看时,手在写,脑在写,心在写,无时无刻都在写。
    此时,脑海中只剩下了书法一道。
    数个月来,李图的书法进步神速,写的大字越来越好,老教习看了也不禁连声感叹,区区几个月竟然比得上他人的两三年。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心静笔墨老,人闲字句工。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书法者务必要重修身养姓、重自我完善、重自我超越,功到自然成,其作品自会不同凡响。
    数个月来的全身心投入,终有所得,书一艺也快踏入九品。
    “半年精心一艺,略有所得,只是还远远不够。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
    李图看着书案上自己写出的作品,心中感慨万千。
    书法就如大自然的万千景象,或奇峰异石、或枯藤老树、或长河落曰、或晓风残月,乃至潮涨潮落、云卷云舒,无不给人以深刻启迪。
    曰月运行,天地不老,师法自然,推陈出新,生生不息。
    李图突然悟了。
    接着,李图突然出现在一个云海之中,看到了一座巍然屹立于云海的山岳,非常壮观,也让人非常震撼。
    这山岳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第一字——山
    看着云海中那座与势磅礴的座巍峨山岳,李图立身之云海中一时无法回神,只是呆呆地看着,这座山岳实在是太冲击人的视觉了。
    山,大得无法想象。
    站在它的面前,连如蚁蝼都不如。
    良久才回神,看了看自己的立身之地,竟然是身处于云海之中,接着疑惑起来,这是哪里?前一刻,自己还在楼阁之中观赏着字画。
    “难道……这就是无涯书山?”
    李目怔了一下,接着心中大喜,想不到两年多后;“琴棋书画”四字中的“书”终于亮了起来,而自己也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无涯书山”中。
    这一刻,无时无刻都在期待着。
    “悬空琴台,黑白棋城,无涯书山,万里画廊。”
    李图站在云海之中,细细地打量着那一座巍峨山岳,至于自己为何可以站在云海之中,而不会掉下去,并没有去多想。在琴棋书画四个空间中,遇到一切异事都不必惊奇,一切都神奇得很,而且也很神秘。
    细细打量着那一座山岳,它就是是无涯书山?
    然后,看了看脚下看不穿的云海,李图疑惑了一下,接着抬腿踏落,却是如履平地,心中大为放心。朝山岳走去,心中有些期待,不知道无涯书山会有什么惊喜?
    走着走着,在山岳的上空突然出烈了一支大毛笔,李图不由一怔,楞在那里,疑惑地看着天空中出现的大笔。
    毛笔很大,由天空而落下,停在山岳的上方。
    正在李图皱眉之际,那支大毛笔突然动了起来,一笔挥落,在天空中划下了半竖,接着写下了一字,一个“山”字,散发着气势磅礴的气息。
    “嗯,与琴棋书画四个古字是同一种文字?”
    李图看着那个“山”字,突然发觉自己竟然喘不过气来,似乎有一块大石压在胸口上,让自己无法呼吸,不禁大皱眉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个‘山,似乎不简单。”
    接着,那支大毛笔消失,而李图却是目瞪口呆,竟然看到那个悬浮在天空中的“山”字掉了下来,砸落在巍峨山岳上,然后轰然一声,天地震荡。
    山岳碎了。
    看着那一座已经不复原貌的巍峨山岳,李图心中惊涛骇浪。
    这一幕,永生难忘。
    一座如此大的山岳,竟然被一个字给砸碎了。
    良久。
    “这个‘山,字很重,很重。”
    李图才回神,口中轻喃着,然后一步一步朝山岳走去,虽然在琴棋两个空间中看过了诸多神奇,但这一次还是震撼到了他。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越来越接近,看到了已经破碎的山岳上有着一座座的碑刻,多得数不清。字体或大或小,但皆为雄浑、古朴书风。
    点画斑驳且较粗,起笔转折处多为方笔,笔画大多平直简洁,沉稳、道劲,具有立体感的点画,表现出金石感强劲的力度。
    让人大开眼界冇。
    “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与趣酣足,骨法洞,结构天成,血肉丰满。这…绝对是出自于书法大家之手。”
    看到这些碑刻,李图心中大喜,如获至宝。
    只是看着这些文字,不由一楞,这些皆是古字,与琴棋书画四字为同一种字体,是一种没有出现于世上的文字。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文字?玄明道长曾言,上古和中古皆出现过文明断层,难道这些文字是那一个时代的文字?”
    先不研究这是哪一个时期的文字。
    此时,李图只是静静地看着碑上的刻文,看得非常专心,碑文朴质、雄浑、稚拙,平直中不乏劲健与厚重,方整中又显得活泼而别具情趣,可谓大智若愚,耐人寻味。
    虽然没有学习过这种文字,但是李图却是知道每一个字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破碎的山岳上,有着万千的碑刻。
    这些碑文,字形的最大特点就是方。
    无论在用笔还是结体上。”方”的特点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用笔之“方”和结体之“方”的紧密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粗犷朴拙的笔意和方整峻拔的字势。用笔之“方。”即是要求在点画的起收处呈现出不规则的方形,结体之“方”则是要求在笔画间的衔接转折处,在字的构件和整个字的构形上表现出方的形态。
    使之呈现出,一股扑面而来的古意,沧桑而古老。
    而且,通过线条间粗细、曲直和取势的不同体现出其中张力的变化,表现出雄浑的气韵和耐人寻味的筋骨之力。
    李图一边走一边看着,大为惊叹,接着落在山岳之中,站在一个平台上。
    平台中摆放着一个石几,上而放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见到这个也没什么什么奇怪,然后打量着这座已经被一个从天空上掉下来的“山”字砸碎的山岳,心中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一庄山岳就这样被破碎了?
    李图盘坐在石几前的团蒲上,然后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碑文,开口读着上面的文字。试图从碑文上,去了解这是什么样的时代。
    只是可惜,上面并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不禁有些失望起来…
    “如此多的碑刻,我就不信找不到有用的碑文。”
    李图站了起来,一个个碑文去看,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多久,但是信息很零碎,无甚大用。
    山崖前。
    “嗯,这似乎是用剑刻上去的碑文?”
    在一块已经破损的碑刻上,看到这个倒是让李图有些奇怪起来,然后念着:“登天路,踏歌行,世旬万事一身伤,谁怕?春风依旧,不知故人坟前百草枯……。”
    只是这块碑文破损得十分严重,中间缺了几字,李图接着往下念:“敢问上天可有仙?”
    后面的碑文已经被毁,似乎就是被那一个从天空上掉下来的“山”字毁去的。
    “又是寻仙?”
    李图不由一怔,皱了皱眉头,这一句话有些熟悉啊,似乎在哪里听过?接着,又一个个碑刻看着,但还是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看到如此,李图也没有再去看剩下的那些碑文,重新回到了平台之中坐了下来。一边看着那些碑文,一边磨着墨,接着铺下宣纸,脑海中又浮现出刚刚在云海中看到的那一幕。
    然后提笔想写下了一个“山”字,但笔刚刚落下就无法动弹,手中之笔瞬间重如万金。
    李图不由一怔,而且额上也冒出了汗珠。
    “怎会这样?”
    看到如此情况,李图运转起浩然之气,聚力于手“,啪”一声,手中的毛笔折断。
    “难道山字不可写,还是暗藏玄机?”
    李图不解,接着心中似乎有些明悟。
    “第一字山。”
    此时,李图没有再写字,而且观看着碑文,一笔一哉研究着。
    当又走到山崖前,看到那一句似乎有些熟悉的碑文时,不由一楞,脑海中响起了两句话,一句是老道士离开时所唱,一句是天地之声。
    “读南华,修仙缘,踏遍千山不见仙,悔不?岁月蹉趾,原来一语道尽万古秋。将酒煮,把仙埋,封神台上葬苍天。”
    似乎,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一首古老的歌谣。
    四艺庄园中。
    琴园中,车文姬找遍了整个琴园,都没有找冇到李图,不禁疑惑连连,蹙着眉头想着:难道他在棋园?接着,也走去了棋园,但还是没有找到李图的身影。
    此时,心中不禁暗暗生气起来,整个人冷若冰霜。
    不在琴棋二园,难道是在书画二园中?只是他的资料中,并没有说他也精通于书画两艺?
    车文姬带着疑惑去了书园,却是在半途遇到了与她同龄的清平公主,接着一起走进了一座楼阁,也不再急于去找李图。


第十五章 书案上的字
    无涯书山中,李图静静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那些数不清的碑刻,一个个古字在脑海中飞舞着,一笔一划都显得雄浑、古朴,可谓大智若愚,耐人寻味。
    “只是可惜,被那个‘山’字毁去得太多了。”
    接着摇了摇头,然后回到了平台处,坐了下来思索着。
    很明显,九品书山中最重要的不是这些数不清的碑刻,而是那个掉下来的“山”字。只是这个‘山’字,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
    为何无法写下来?
    李图皱着眉头想着,看了一眼那一支又复原的毛笔,不由一怔,这毛笔不是已经折断了吗?然后拿了起来,细细看着。
    接着,执起毛笔蘸了蘸墨,脑海中又出现了那一幕,一个“山”掉下来……只是,“山”字还是无法写出来,手中的毛笔瞬间重如万金,根本无法动得了。
    李图放下了毛笔,皱着眉头,这无涯书山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一字——山。”
    这是不是意味着,八品书山会出现第二个字,然后出现第三,第四?思索了一阵,李图依然没有一点头绪,索姓不再去想。
    感觉到自己呆在无涯书山中,时间似乎也不短了,也应该暂时离开。虽然,空间的时间与外界的时间并不同步,流逝较快些,但最起码有一两个时辰了。
    意识从无涯书山出来后,李图看了看书案上的文房四宝,思索了一下,然后坐了下来。
    “山,在于什么,在于重。”
    嗯?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李图一楞。
    山在于重?
    李图皱着眉头,心中想着,接着提笔写下了一个“山”字,一个古字。
    看到自己竟然能够写出这个字,不由一怔,呆呆地看着,有些不解。为何在无涯书山无法写,到了外界就可以了?
    “难道是刚刚的那一句话,山在于重?”
    李图皱着眉头思索着——
    楼阁中,清平公主和车文姬缓步走着,身后跟着几名侍女。
    “文姬,你怎到书园来了?听说这次棋会来了不少天才棋师。”清平公主看了一眼似乎有些郁闷的车文姬,微微一笑,又道:“安阳的沈杰,阳关的周喻明,西乡的陆安……这些,都是王朝近年来最为出色的年轻棋师,不去会会?”
    “他们确实是不错,但也不急于一时。”
    车文姬点点头,脸色平静,但内心却是有些暗生李图的气。她也知道这气生得有些莫名,但谁让自己找他找了一个上午都找不到。
    好好一名琴师,不在琴园呆着,到处乱跑干什么?
    “那……你怎到书园来了,四艺中,你不是最好棋吗?”清平公主不解地道,看到车文姬似乎有心事。
    “我在找一个人。”
    清平公主倒是一怔,疑惑地看了看车文姬,然后笑了笑打趣地道:“是哪家公子,竟然惹到车大小姐了啊?”
    车文姬脸上微微一红,道:“那里,公主说笑了。”
    见到车文姬没有多说,清平公主也没有追问,然后对着身后的侍女道:“你们在楼下侯着。”
    接着,两人一起走上了阁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