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剑传-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赵、魏、韩三国,这倒是让人有些意外了。不过,这也好解释,定然是巴氏中又出现了一位擅长经营的能人。如此人物,子丹倒是想见识一翻。”
    李图略微好奇地看了一眼太子丹,从昨晚到现在,发现太子丹似乎什么都知道,不禁有些佩服起来。于是道:“既然要见识一翻,那现在正是好时机,助他们一臂力。”
    太子丹摇了摇头,道:“这倒是不必,这些甲士完全有能力应对,我们不必插手。而且荆轲是第三步强者,出手必然是绝杀,现在还不想让人知道。况且,我们只是出来游学的学子而已,要帮忙也不帮上什么忙,李图兄弟说是不是?”
    李图笑了笑,看过太子丹并不想泄漏身份,而荆轲的确如一个灯笼,点着了,数里都能看见。
    “如果跟随巴氏的车队入秦,倒是省了不少麻烦事,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太子丹又道。
    此时,那名使着银枪的年轻,一枪把贼首挑了下来,数十甲士顿时气势如虹,更是勇猛起来。不到两刻钟,只剩下数十马贼慌乱退去。
    马贼退去,银枪青年立即下令停止追击,道言穷寇勿追,况且是入了山林,自己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对手。而且,自己这些甲士的职责,乃是守护车队,不宜离车。
    对于突兀而来的马车,银枪青年也警惕起来,扫了几眼,让数名甲士走了过来,接着指挥众人收拾车队。做完了一切,走到马车前对着清瘦中年人点了点头,对着马车内道:“小姐,贼首已被方山拿下,马贼也退去,甲士的伤亡并不严重。”
    此时,马车中走出了一名十七八岁的女子,一袭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外罩品月缎绣玉兰飞蝶氅衣,内衬淡粉色锦缎裹胸,袖口绣着精致的金纹蝴蝶,胸前衣襟上钩出几丝蕾丝花边,裙摆一层淡薄如清雾笼泻绢纱。
    腰系一条金腰带,贵气而显得身段窈窕,气若幽兰,颈前静静躺着一只金丝通灵宝玉,平添了一份淡雅之气。耳旁坠着一对银蝴蝶耳坠,用一支银簪挽住乌黑的秀发,盘成精致的柳叶簪。再掐一朵玉兰别上,显得清新美丽典雅至极。
    黛眉轻点,樱桃唇瓣不染而赤,浑身散发着股兰草幽甜的香气,清秀而不失丝丝妩媚。散发着贵族的气息,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美的到了及至。
    宛如步入凡尘的仙子,优雅而有气质。
    ……
    “此女子倒是不凡,年纪轻轻就能遇事沉着冷静,且容貌、气质皆是上上之品,应该是巴氏之女。只是可惜了,只是一名商贾之女。”太子丹看了看言道,接着看着那几名持着刀散着杀气,一步一步走来的甲士,对着荆轲轻声道:“不要轻举妄动,我自有应对。”
    荆轲点了点头。
    接着太子丹走下了马车,李图感受到他身上的气息似乎变了些,变得更变富家公子,不禁一楞。太子丹走下马车,李图也跟着走了下来,想看看太子丹如何应对。
    “你们是何人,为何出现在这里?”其中一名甲士厉声问着,警惕地看着三人。
    “在下乃是出来游学的学子,正欲入秦。”太子丹对着走来的甲士淡淡道。
    “游学?”
    几名甲士相互看了一眼,然后细细打量起太子丹和李图,对于静静站在太子丹身后的荆轲则只是看了一眼,就没有理会。
    巴氏之女向银枪青年交代了什么,然后带着那名清瘦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两位公子可是外出游学?”巴氏之女微微一礼问着。
    “正是不错。在下子丹,见过巴姑娘。”太子丹也微微一礼道,谈吐得体,让人心生好感。
    李图也见了一礼,然后在旁边静静看着,任由太子丹应对。
    只不过是三言两言,太子丹就去掉了巴氏之女的戒心,答应了让他们跟着一起入秦。
    ……
    车队收拾好一切后,继续上路,如果再来第二波马贼,这数十名甲士定然是吃不消。
    清瘦中年人跟着马车旁边走着,对着车内细语:“小姐,这两人似乎不简单,为何还让他们跟着。”
    “清自然是知道,不过凡是读书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几分骨气,几分胆气,几分傲气,遇事沉着冷静那本是读书人应有的本姓,要不然书是白读。他们出现,能够静静地看着一切,也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只要他们不是马贼,让他们跟着又何妨,不过,他们是马贼吗?”
    巴氏之女道,不禁想起了自己父亲,一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祖上留庞大的资财差点就从他手上败掉,幸好自己及早接手。
    清瘦中年人怔了怔,虽然看得出这两名学子不简单,但定然不会是马贼。不过小姐说得也在理,他们不是马贼,让他们跟着又何妨?况且,小姐对读书人一直都以礼相待。
    傍晚,巴氏车队在路边扎营夜宿,还送来了不少的食物。
    第二天,大概是在午时时分,车队终于赶到了函谷关,一切都非常顺利。
    “小姐,听言太子苏来了函谷关。”清瘦中年道。
    “他来了,那么公子将定然也会来。”
    巴清微微蹙着眉头,太子苏对巴氏一族垄断了丹砂开采颇为不满,但她担心的并不是太子苏,而是公子将。
    公子将年少轻狂、争强好胜、飞扬跋扈,处处与太子苏针锋相对,如果太子苏是阳光,那他就是惊雷、烈火、狂风。不仅是敌人,就连最亲密的朋友,在这种力量面前也是不知所措。
    这个横行霸道的公子将,却是秦王的宠儿。秦王说过,他喜欢公子将,在众孩子中,他唯一杖责过的,就是公子将。他打的是公子将那不安分的野心,但打完之后,照样喜欢,喜欢的也是这个野心。
    而且,公子将与太子苏的才能不分上下,同样出色,少有人能及。
    正是因为公子将的野心,公子将成了秦王手中策动太子苏的“马鞭子”,只是太子苏并不需要鞭策。
    年少时的太子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王背道而驰。秦王偏执的认为这是太子苏姓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太子苏戍守边疆,抵御北方的外族,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太子苏。
    “小姐,如果公子将在函谷关闹起事来,那么将会波及到我们啊……”中年男子道。
    “他与太子苏的明争暗斗,这些年来还少?再捐一笔钱就是了。”巴清摇了摇头,接着略有些不解地道:“太子苏不是在北方戍守边疆吗,怎么到了函谷关,这倒是让人奇怪了。”
    当太子丹提出离开时,巴氏之女还命人送来了一些金银。
    “秦关果然是一座雄关,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看到了秦关,李图不由感叹起来,怪不得百余年前,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函欲关外出现了一名戴着斗笠的灰袍男子,身后背着一柄长剑,气质从容淡定。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三章 百步飞剑
    戴着斗笠的灰袍男子,微微眯着眼睛,目光透过了垂纱,看着这一座充斥着浓浓兵戈气息的百战雄关。接着背着长剑,一步一步走进了关城,静静地在铺着方砖的街道上走着。
    灰袍男子的身体挺拔修长,比平常人高出了大半个头,走在大街上如鹤立鸡群。微寒的春风,把垂纱轻轻掀起,露出了大半张脸,脸上有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
    灰袍男子只是在大街上静静地走着,对于身边的喧哗闻无所闻,大街走了一条又一条。太子苏、公子将这两人将要入城,他必然要在一个时辰内把整个关城走一遍,肃清赵、魏、韩三国埋下来的刺客。
    但关城内的刺客,似乎永远都清除不净,而且有些刺客隐藏得很深、很深,城卫军根本就没有能力把他们找出来,只有他才有这个能力,把他们一一地搜出来。
    “杀气?”
    静静地走在大街,似乎是漫不经心,但在经过一个巷口时,灰袍男子退了回来。然后站在巷口前,目光透过了垂纱,细细地看着小巷中的每一个人。
    神态、仪容、举止,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不放过……
    小巷中,行人并不是很多,只有寥寥几人,显得有点沉寂。
    灰袍男子的目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一个修鞋匠身上。
    修鞋匠是一名六十余岁的老汉,头发已经灰白,满脸的皱纹,清瘦的身子显得有些佝偻。此时正担一扁担,从小巷中慢慢走出来,虽然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稳。扁担上,一头挑着一个旧木箱,一头挑着钉鞋用的铁拐顶和小砧子之类的工具。
    木箱里有补鞋用的皮子、胶水、钉鞋用的钉子、绱鞋用木楦子等。但在木箱的侧面,却是插着一把很别致的修鞋刀,修鞋刀磨得雪亮,闪烁着寒光,大概有六寸长。
    灰袍男子的目光从修鞋匠身上停了下来,接着一步一步进上去,在老汉前停了下来。
    “客官可是修鞋?”
    老汉停下了脚步,微微低着头,看了看灰袍男子那一双沾满了尘埃的靴子。靴子虽然沾满了尘埃,但不破,根本就不需要修补。感觉到对方正在静静地看着自己,老汉心中不由有些拘谨起来,道:“客官,你的靴子并没有破,不需要修补。”
    灰袍男子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显得点冷漠。
    灰袍男子刚出现在巷口时,老汉就注意到了对方,以及背着的那一柄长剑,所以在不经意间放缓了脚步。但想不到对方还是走了上来,拦住了自己,难道他发现了什么?
    这应该不可能!
    自己在关城潜伏了三十余年,潜移默化间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秦人,一名真正的修鞋匠,每一次城卫军的搜捕都能够成功地逃脱。
    久而久之,在潜伏的刺客中,就没有了他这个人。秦军不知道,就连潜伏着的刺客也不知道。
    灰袍男子沉默了片刻,蓦然间道:“老丈,你的鞋刀很别致,经常使用吧,而且也很锋利。”
    “呵呵……不经常用,不锋利,如何混口饭吃啊。”老汉略显不好意思地道。
    “老丈,你是哪国之人?”
    老汉心中猛然一颤,那一双混浊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惊慌,幸好的是他一直低着头,一直看着灰袍男子的那一双靴子。
    难道他真的发现了什么?
    赶紧道:“客官你这是说哪话,老朽当然是秦国人啦。”
    “哦。”
    灰袍男子点了点头,看了看老汉的那一担子,还有他那一双布满了茧的双手,接着又道:“你的手很稳,是一名真正的修鞋匠,但……”
    “但什么?”
    老汉略微疑惑地问着,目光从灰袍男子的靴子上转移到了旧木箱的侧面,那一小柄鞋刀上。
    灰袍男子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过了身子,向巷口走了出去。
    老汉一直低着头,看着那一双靴子一步一步离开,当那一双靴子走出小巷后,突然传来了一句很轻的话。
    “……也是一名真正的刺客。”
    老汉目光猛然收缩,露出了惊骇,此时整个背部都已经湿透,但看到灰袍男子走出了小巷,才放松一口气。
    此人太过危险了,什么时候关城出现了如此厉害的人物了?
    为何他不杀我?
    难道他不是秦国之人?
    老汉靠着墙边慢慢地放下了担子,瘫软地坐在地上,用袖口擦了擦额上蓦然间出现的汗珠,深吸了一口气,平息心中的惊魂。
    他是如何知道我的身份的?
    蓦然间,一道淡淡白光从老汉的喉咙处闪过
    ……
    灰袍男子继续在大街上漫不经心地走着,当走过一家酒楼时停了下来。
    店内一名二十余岁,正端着两碟菜上来的店小二,看到门口处站着一名戴着斗笠、背着长剑的男子,不由怔了一下,眼中闪过些疑惑。
    当店小二把菜端放在客人的桌上,再望向门口时,却是发现那人已经不见了,心中更是疑惑了。
    两息后,一道淡淡的白光出现在店内,在店小二的喉咙处闪过。
    灰袍男子继续在大街上静静地走着,经过了一处青楼,又停了下来。
    青楼上,一名十七八岁的女子,身着一袭白色繁花抹胸,外披一件白色纱衣,那若如雪的肌肤透亮。
    三千发丝散落在肩膀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发饰,只是带了许多繁花。红白的繁花,衬托着那张雪白透晰的脸庞,身上缠着黄丝带,显得十分妖艳迷人。
    静静地坐在那琴台前,弹奏着古琴,琴音清幽,脸上却是带着一丝忧郁,令人怜惜。
    灰袍男子离开后,又是一道淡淡的白光闪过,琴音戛然而止……
    灰袍男子一条条街道、一条条小巷,似乎在漫不经心地走着。每当停了下来,在离开后,都会有一道淡淡地白光闪过,都会有一个人丧命黄泉。
    有挑着担子的修鞋匠,客栈上菜的店小二,青楼的红倌人……
    在大半个时辰内,灰袍男子把整个关城走了一大半,一共出了五次手。
    一刃断喉,百步飞剑
    ……
    在灰袍男子前方一百余步处,李图和太子丹正在随意地走着,细细地看着这一座百战雄关,感受着那浓郁的兵戈气息,神态有些沉湎。
    跟在身后的荆轲,疑惑地看了看前方,停下了脚步。
    太子丹有感,回头问着:“怎么了?”
    荆轲沉默了数息,眼中闪过了疑惑,似乎自己感应到了什么,但又捕捉不到,于是摇了摇头。
    太子丹疑惑地看了一眼,不再语,继续走着。
    一步,两步……
    每一步,荆轲都走得很慢,很稳,努力地听着,耳边的一切声音慢慢消失,只剩下前方。
    在荆轲的前方,一百余步外,那名灰袍男子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微微眯着眼睛,向前方看去。但前方车水马龙,人群熙攘,并不能看到什么。
    于是停下了脚步,静静地站在大街上,闭上了眼睛,用心地去感应,耳边的一切声音也在地慢慢消失着。
    “剑?”
    灰袍男子口中轻轻吐出了一个字,接着一步一步走下去,虽然是闭着眼睛,但走在人群熙攘的大街上,并没有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