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鲤鱼醉-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恩移步出门。

出门后没走几步,莲恩又折回来,将头探进门里,“李团长,以后你要看进步书籍提高境界,可以大大方方地跟我借,我很慷慨地,一定会借的。没必要气势汹汹地收了我的书,又偷偷拿出来看,这样显得很没有修养。”不等极速阴沉的李肃秋发火,莲恩迅速缩回头,快步离开。

李肃秋说话算话,莲恩很顺利地从何管家手里拿到了银票,社长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笔不小的数目,其他成员上交的筹款虽少得可怜,但所有的筹款加起来估计还能支撑个七八天。

中午时分,莲恩正给一些小孩子分发馒头,忙得不亦乐乎。社长抱着一大包馒头走到莲恩身旁帮着分发,随口问道:“莲恩,你请来帮忙的那些士兵是李肃秋团长的兵吗?”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我看到他站在榕树底下看了半天,刚刚离开。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挺冷血的,而且在战场上是出了名的狠。想不到……哎,莲恩,你去哪里啊?”

莲恩没理会社长,跑到粥棚下,放下馒头,准备回李家去。

“怎么了?”李建武拉住莲恩。

“保安哥给我帮忙的事可能被李肃秋知道了,我得回去看一下,不能让保安哥替我挨训。”莲恩急急说道。

“你就不要操这份心了。”李建武笑笑,继续给难民打粥,“说不定就是他派来的。”

莲恩皱着眉愣了半天神,又仔细瞧了瞧正维持秩序的士兵,忽然一个激灵,“哦,原来李肃秋在难民里边招兵!”

“年初在湖北的那场战役,他损失了三个营的兵,当然得想办法填充回来。”李建武似乎早就知道了李肃秋的预谋。

“哼,你早知道了也不告诉我一声。”莲恩不等李建武解释,生气地跑往李家。

李肃秋书房外,莲恩碰到了正要离开的丁保安。

“保安哥,你太坏了!你一早就告诉李肃秋了对不对?”莲恩气愤得挡在丁保安前面。

“没有啊,我没告诉他。”丁保安作无辜状。

“那他怎么知道的?别告诉我他神机妙算!”

“不是,我告诉了我哥,我哥再告诉他的。你又没说不可以告诉别人,也没说别人不可以告诉他。”

莲恩气得眼睛喷火,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丁保安见状迅速跑开。

莲恩气冲冲地跑到书房里。李肃秋正在书桌后面的软榻上睡大觉。莲恩跑过去大声叫道:“李肃秋,你给我起来!”

李肃秋纹丝不动。莲恩转身走向书桌,拿起桌上的杯子,走到软榻前将杯子里的水全倒在李肃秋的脸上。李肃秋弹跳起身,瞪着莲恩吼道:“臭丫头,你又抽什么疯?”

莲恩也不示弱地瞪着李肃秋,“是不是你指使丁保安去粥棚招兵的?”

李肃秋冷哼一声,“不是你叫他去给你帮忙的?”

“我,我是叫他去帮忙,又不是叫他去给你招兵,哪晓得你们会居心不良!”

李肃秋一边穿靴子一边冷冷地问道:“他在给你帮忙的时候不尽心了吗?还是在那里公开吆喝,或者强逼着难民充军?”

莲恩一时哑口,丁保安和他带去的兵只是听从社长的安排,其它什么也没做。

看莲恩傻愣愣地,李肃秋又说道:“那些难民愿意来当兵,是冲着军营里管他吃喝,还有我提前发放的一个月军饷,你动动脑子好好想想,他们能指望你那个小粥棚多久。”

“可是,他带去给我帮忙的兵全都是难民里招进去的。”莲恩语气里明显底气不足。

李肃秋站起来,从裤袋里拿出雪白的手绢,擦头上脸上的茶水,“我的老兵都是跟着我在战场上殊死搏杀存活下来的铁骨汉子,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去给你站岗?”

莲恩生气地反驳道:“你这是狡辩!你明明就是让他们去给你做活招牌!”

李肃秋双手插腰,压着怒火道:“我懒得跟你废话,你自个儿回去好好想想,外面的那些粥棚能支撑多久,没有了粥棚他们要怎么活下来!我不过是多给了他们一条生路而已。”

莲恩心里的怒火已经冷却下来,却还是嘴硬道:“照你这意思,我是要谢谢你吗?”

“不用,我跟他们不过是各取所需。”李肃秋转身出去。

莲恩臭着一张脸,郁闷地转身抢在李肃秋前头走出门去。

大门口,士兵正在用脚踹赶一个十一二岁大的衣衫褴褛的男孩。

“住手!”莲恩大声喝道。士兵见到莲恩,马上停下来。

莲恩一边扶起小男孩,一边骂道:“你们还有没有人性了?连小孩子都打!”

“小姐,我们也不想动手,只是这小子死缠烂打地,非要团长收了他做兵,我跟团长报告过了,团长说十五岁以下的坚决不收。他不肯走,非要进去见团长,我们没办法,才……”一个士兵小声解释道。

“那也不能打人哪!”莲恩生气地对着士兵说完,又微笑着对男孩说:“等你长大了再来当兵,好不好?”

男孩非常坚定地说:“不,姐姐,我现在就要当兵!”

莲恩皱眉,“你太小了,枪都背不动呢!再说了,当兵是要上战场的,很危险的。”

“只要吃饱了,我有的是力气,我也不怕死!”

莲恩被他脸上的坚定和无畏所震撼到,心疼地说道:“那,这里不收你,你可以去找别的军团啊。没必要在这里挨打。”

“可是,只有李团长的部队肯提前发放一个月的军饷。”

“你需要钱对不对?”

“是,我三弟病了,他现在在发烧,我没钱给他治病。”

莲恩一听急了,“那你父母呢?”

男孩低下头,“他们都被大水冲走了。”

莲恩拉上小男孩,“走,带我去看看。”

一条破旧的巷子里,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举着一块破旧的麻布站在墙檐外为墙檐下躺着的五六岁左右奄奄一息的小男孩遮挡烈日。看到这一幕,莲恩的眼睛湿润了,奔过去抱起地上的小男孩就往医馆跑。从医馆出来,莲恩将三个孩子带回了李家。莲恩命何管家把两个大的带去吃饭,命小兰煎药,自己则守在床边,照看慢慢退下烧来的老三。

居心4

莲恩本来还很担心李肃秋会将他们赶出去。结果李肃秋只是在窗户外看了一眼,{奇}便一声不吭地离开了。{书}在莲恩的悉心照料下,{网}老三在进李府的第三天就开始活蹦乱跳了。莲恩决定带他们一起去粥棚帮忙,却被何管家拦住。

“小姐,团长说他们进了府就不可以出府了,必须呆在府里。”何管家恭敬地说。

“为何?”

“团长可能是怕您把他们带到粥棚,引来一大堆孤儿。”

莲恩气愤,“他那么有钱,开个孤儿院就好了!”

“这次新兵所发放的军饷,督帅才给了一半,其余的都是团长东拼西凑的。小姐,行善也要量力而行的。”

听到何管家如此说,莲恩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便也不再为难他,带着三个孩子回房里去。

困了几天,莲恩有些耐不住了,准备带三个孩子上街溜达,巧姑却在这时候带着她父亲登门了。

巧姑让她父亲带三个孩子去院子里玩,自己则拉着莲恩在偏厅里坐下。

“保平嫂,你是来找我的吗?”莲恩很奇怪,巧姑极少出门,也是第一次踏进这里。

“我不找你,找谁呀?”巧姑端起下人刚送上的茶,轻轻抿一口,放到桌上。“我听保平说你在街上捡了三个孤儿。”

“是啊,就为这个,李肃秋都不让我带他们出门。”

“莲恩,你还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又在上学,带着三个孩子在身边也不方便,不如将他们交给我吧。”

莲恩诧异,“你不是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巧姑笑着说:“我不是要给他们做妈,是要做姐姐。”

“做姐姐?”莲恩这才明白巧姑为何会带着她父亲来了。

“我爸只有三个女儿,全都嫁了人了,我妈又走得早,现在就剩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白天还好,给村里的孩子上上课,到了晚上,就是一个人守在清寂的学堂里,有个三病两痛的,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巧姑面露忧色。

莲恩不解,巧姑是老小,出嫁都几年了,怎么到了今天才想到要给他收养子呢?

“莲恩,我也不瞒你,我就是看着他们是你领进李家的孩子,才想到要让我爸收作养子的。”

莲恩就更不解了,“为何?”

“这样,我爸既有伴,我又可以正大光明地接济他们。”

“这跟是否是我领进李家的孩子有何关系?”

“在李家这么久,你难道就没有感觉到吗?李团长对你的感情非同一般,丁家所有人也因此而对你非常尊敬。你领进李家的孩子做了我爸的养子,丁家自然会重视,不用我开口,丁家会主动拿银两供养他们。”

莲恩很难过,“你以前没那么重心思的。”

巧姑冷笑,“莲恩,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恶人,那都是逼出来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你那么好命。”

莲恩无言以对。春节的时候,丁保平又带了个女人回家,听说是个大归的寡妇,娘家家底丰厚,婆家也很善心,给了她一笔很大的财产。

“莲恩,我知道你很看不起我这样的心机。可是,两个儿子还小,而且我能生儿子不代表她们就生不出来。秋玲年底也要生了,儿子多了,我这两个也就不算什么了。再有,我也没有个可靠的娘家,虽然是个正室,可总觉得挺不起腰杆来。团长有意让保平脱离他的羽翼,在湘军部队里头与他呼应。在我儿子成人之前,我必须为他们的将来做好周全的准备。我向何管家打听了,这三个孩子挺机灵的,先让他们跟着我爸多学些知识,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让他们进军营里去历练。我想将他们培植成我儿子的左右手,就像丁家兄弟对团长那样。莲恩,等你做母亲了,你就能体谅到我的未雨绸缪了。”

莲恩越听到后面越觉得心惊胆寒,“你这不是未雨绸缪,纯粹是居心不良,我不能让他们成为你的棋子。”

“莲恩,他们怎么会是棋子呢?我只是想让他们成为我可靠的娘家人,并没有要他们付出什么代价。莲恩,我爸虽有些迂腐,却很善良,定不会亏了他们,日后他们进了军营,会因为你我而平步青云,少走很多弯路的。你可知道团长和丁家兄弟这些年在军营里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又在战场上多少次死里逃生才换来今天的局面?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团长那么好的运气。莲恩,这对你也是有好处的。”

“不,我不让你带走他们。”莲恩有些激动。

巧姑还想劝说,却看到三个孩子中的大哥石头走了进来,“姐姐,外面那位老先生很好,又能教我们识字,我们愿意跟他走。”

莲恩听了一愣。巧姑却是眉开眼笑,“莲恩,你看,他们愿意跟我们走,你就不要固执了。你放心,我不会亏了自己的弟弟的。”

“两位姐姐,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三兄弟永生不忘。来日有机会,定会以命相报。”石头屈膝抱拳,满脸坚定。

莲恩又一次被他的举动和神情所震憾,呆呆得忘了要向前扶起他。巧姑赶忙扶起石头,神情激动:“真是好孩子,这个弟弟我没认错!”

巧姑带走了三个孩子,莲恩心里空荡荡的,有些难过,却又弄不清为何难过,蔫蔫地,提不起劲,天天坐在亭子里发呆。李肃秋经过的时候,只是站在回廊里远远地看一眼,然后离开。莲恩倒希望他能走近来,找点事情吵上两句。

莲恩心情平复过来的时候,女子爱国社的粥棚早已经撤了。洪水已经退去,很多难民开始回乡重建家园,也有一些留下来或是当兵或是务工或是继续乞讨或是投亲靠友,街道上风餐露宿的难民慢慢少下来,各处粥棚也撤掉了大部分。

生情1

八月初,衡城来电报,唐家大夫人病重,催唐瑞安和归雁立即回去。临行前,莲恩赶去送别。

“姐姐,要不跟我们一起回去吧?”归雁问。

“不要。”莲恩脱口而出,脑子里突然闪过李肃秋的身影,立即被吓一大跳。也许是因为以前每次要离开,都会激怒李肃秋的缘故吧。可从何时起,他的身影变得不再狰狞血腥了?

归雁见她发愣,忙关心道:“怎么了?是担心老爷会责罚你吗?”

莲恩回过神来,“不是,我先不回去了,不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真的周莲恩回去,唐家要是得知了真相,岂不是害了归雁?再者,万一李肃秋不同意,跑回衡城找周家麻烦怎么办?

归雁见她不愿意,也不好强求,同唐瑞安上了汽车。

车子消失在街角,莲恩带着迷惑离开。

九月,李肃秋升任旅长,将辖部三个团驻扎在了衡城一带,十月率军在湘鄂边界与鄂军交恶,十一月凯旋回省城歇养,恰遇省城工农学生大规模上街游行,反对南北内战。

一回家就听到何管家禀报莲恩一夜未归的消息,李肃秋暴跳如雷,迅速带人上街到处搜寻。

其实莲恩并没有在上街游行的队伍中,而是在吴铭家。前一天,莲恩与柳柯和林百合拿了柳信的一部旧相机,肆无忌惮地站在省府门口边的茶楼上拍摄示威游行的盛况,想要随文寄给已在上海一家报社任职的柳信,不料被省府门口的警卫发现。三人在逃离两名警卫的追捕途中遇上吴铭,在吴铭的帮助下逃离了追捕,而吴铭却不幸被警卫开枪打伤右手,所幸子弹只是从手臂的皮肉中穿过去,并没有伤到骨头。

李肃秋冲进吴铭家的时候,莲恩正在一口一口地喂吴铭吃饭。看到李肃秋,莲恩又喜又悚,乖乖地跟着他回去。

李肃秋虽有满腔怒火,却只是沉着一张脸,大步进了自己的书房。莲恩怯怯地跟了进来,见他只怒瞪着自己,赶紧又是道歉又是解释又是讨好,可说得口干舌燥,李肃秋依旧像跟木头一样立在那里。莲恩不耐烦了,生气地问道:“李肃秋,你臭着这副脸做什么呀?我又没做错什么,人家救我受了伤,我不过是照顾他一下,又没做别的什么事,我有错吗?”

“我说你有错了吗?你自己跟进来对我道歉解释那么多做什么?”李肃秋冷言道。

“我,我怕你误会。”莲恩低着头,一脸委屈。

“误会什么?”李肃秋眼里飞速闪过一丝喜悦。

“误会我跟吴铭……”

李肃秋脸上扬溢着压制不住的喜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