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芷若有此决定除了曾与贝锦仪等亲信之人商议,峨嵋弟子也俱不知情,此时更是神色惊疑,忍不住窃窃私语。只听得周芷若运足内息,朗声道:“芷若年幼识浅才具不足,虽蒙先师垂青授予掌门之位,却终究难当大任。如今,我便将这掌门之位传予宋少侠,宋少侠才干武功大仁大义,大伙各个钦慕敬仰。他来当掌门,你们有谁不服?”她这一句“有谁不服?”连问三遍,终究无人应答。
只见周芷若将手一挥,贝锦仪便上前取出身后包袱里的三块灵牌,恭恭敬敬地恭在了堂上。这三块灵牌第一块写着“峨嵋派创派祖师郭女侠襄之灵位”,第二块写着“峨嵋派第二代掌门风陵师太之灵位”,第三块写着“峨嵋派第三代掌门灭绝师太之灵位”。周芷若带领峨嵋派弟子齐身下拜,堂上众人见状也急忙跟着一拜。拜过峨嵋派历代掌门,周芷若又转过身来,向宋青书言道:“宋少侠,峨嵋第四代掌门人周芷若,谨将掌门之位,传授于你。望你卧薪尝胆光大峨嵋,门下弟子,皆听你号令。若有不从,便是师门叛徒,天下共弃之!”
事情到了这一步,宋青书只得微微叹息,屈膝一跪,恭恭敬敬地自周芷若的手上接过了那几张绢片。礼毕之后,峨嵋派弟子又上前来拜见新任掌门。周芷若却是走到了张无忌的身前,柔声说道:“无忌哥哥,如今我已不再是掌门,你可还会待我一如既往?”
周芷若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又齐刷刷地转向张无忌。张无忌沉默了一会,上前一步,将周芷若揽入怀中,沉声道:“我自会照顾你一生一世。”
周芷若在张无忌怀中轻轻一笑,压低声道:“张无忌,如意算盘落空,是什么滋味?”
张无忌一开始并没有回答,隔了许久才答:“芷若,你选好了,便不要后悔!”说罢,两人执手而笑,宛如这世间最亲密和睦的神仙眷侣。
作者有话要说:
峨嵋弟子:请掌门训话!
宋青书:离我远点!

☆、第166章 新的开始
《九阴真经》果然名不虚传;宋青书才开始修习疗伤篇不久;便觉周身经脉不再日以继夜地抽痛;丹田之中更是一片暖意融融。莫约又过了十来日;他便能行动自如;再不用像个废人般时时要人看护照顾,又轻易便被人制住了穴道任人摆布。
其时;宋远桥已在少林逗留许久。眼见儿子的伤势日日好转,他又忧心元军撤退后会去寻武当的晦气,便将宋青书托付给莫声谷照顾;自己则带着武当诸侠连同一众武当义军快马加鞭赶回了武当。
时隔一个多月,此时客居少室山的除了莫声谷与宋青书,便唯有同样因众多弟子受伤,拖延了行程的明教与峨嵋派。如今宋青书已是峨嵋派掌门;无论他是否心甘情愿接任这掌门之位,待他能起身视事,却是免不得要过问一番峨嵋派的事务。然而,宋青书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会以峨嵋派掌门的身份与范遥坐在一起,商量张无忌与周芷若的婚事。重生一世,人生际遇竟能玄妙至此,当真匪夷所思。
许是因安庆喜宴张无忌悔婚而去,明教对周芷若心存愧疚,这一回宋青书提出的几项关于提高喜宴置办标准的要求范遥均眉头也不皱一下地应了下来,唯独在喜堂的地点上出现了争执。宋青书希望在峨嵋派为周芷若送嫁,明教却坚持义军战事为重,将要喜堂仍设在安庆。
双方正争执不下,周芷若忽然自屏风后走了出来,向宋青书言道:“掌门,芷若本是汉水渔家女,我想自汉水旧居出嫁。”从地理位置而言,自汉水到安庆自然是比自峨嵋山到安庆近得多。然而周芷若本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去世后入了峨嵋门下。时隔多年,这所谓的汉水旧居也不知还有没有影。“自汉水去峨嵋路途遥远,如今我已非峨嵋掌门,亦勿需劳动峨嵋弟子走这一趟。”
周芷若此言一出,宋青书登时便知周芷若这是要与峨嵋派划清界限,不欲明教能利用她向峨嵋派借半分助力。他眉头一皱,正欲说话,周芷若已然转脸向范遥言道:“我的心意,张教主必然明白,烦请范右使转达。”
婚姻乃是两姓联姻一堂缔约之事,但凡女子总希望自己的婚事愈盛大愈好,范遥见周芷若要在汉水旧居出嫁,又不欲峨嵋派弟子出席观礼,心下便是一顿。他正不知如何是好,宋青书已然将明教送上的婚礼礼单轻轻一阖,沉声言道:“范右使,关于这场婚事,还是请张教主亲自来见我罢。”
范遥望望面上满是嘲讽之意的周芷若又看看神色凝重的宋青书,即刻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范遥走后,宋青书沉默地望了周芷若许久。身为峨嵋掌门,他似乎该说些什么,可却不知该如何劝解。隔了许久,宋青书方才低声言道:“不如归去。”顿了顿,又补充。“你仍是峨嵋掌门。”
周芷若好似料不到宋青书竟会说这一句,不禁满是讶异地瞪大眼望住了他,半晌才道:“张无忌在千军万马中救了我,我还能去哪?”这段时间以来宋青书一直缠绵病榻,突围当晚的情况他并不知情。然而武林群雄却俱是亲眼所见张无忌独自一人冲入元军阵中,将周芷若救出。这等救命大恩,纵使张无忌在安庆时曾悔婚而去,周芷若也不得不再嫁一回了。
宋青书听了这段往事,也只能轻轻一叹。他是过来之人,自然明白周芷若所谓的“不得不嫁”终究还是放不下罢了。若是真能放下,救她的人是不是张无忌又有什么分别呢?情之一字,一念可以成痴,一念亦可以成魔。
然而同一个话题,到了张无忌这儿显然有不同的回答。他听宋青书问起自己相救周芷若一事,竟是哑然失笑,只轻描淡写地答了一句:“既然遇上了,总不能见死不救。当时的情况,也只有我能将芷若安然无恙地救出。”
宋青书也知是这个道理,沉默良久方才道:“突围前夜你是去见了赵敏?周姑娘也见到了?”元军军纪废弛,奸淫掳掠的事也不知做过繁几,更何况赵敏本与周芷若有仇。这一回峨嵋弟子落在元军手中,最后能够得保清白,想必张无忌出力不少。而同为男子,宋青书所能想到的张无忌出力的办法,必然是要赵敏彻底出了一口气,让她明白周芷若不过是自己的手下败将,自然勿需计较。
张无忌闻言不禁诧异地望了宋青书一眼,忽然心头一阵好笑,忍不住问道:“宋师兄,你当真毫无芥蒂?上辈子的事,半点也不曾怨过芷若?”
宋青书不由一窒,他也明白周芷若与张无忌之间的问题自己不该插手,只是他在武当打理门派庶务多年,早就习惯了事事过问。如今又任了峨嵋掌门,却是难免有些习惯使然忘乎所以。宋青书沉默半晌,忽然言道:“《武穆遗书》、《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如今俱在我手。”
宋青书这一句显然远超张无忌所料,只见他难以置信地望了宋青书一阵,忽然放声大笑。那笑声豪迈狂放,仿佛天下间的任何困难俱不在他眼中。“宋师兄,就凭你这一句,我答应你,只要周芷若愿意,她永远都是张无忌的妻子!”
“就凭我这一句?”宋青书疑惑地重复了一遍张无忌的话。
“就凭你这一句!”张无忌断然言道,“芷若既然要在汉水旧居出嫁,便由得她罢!我需要一个妻子,这妻子究竟是峨嵋派掌门周芷若还是汉水渔家女周芷若,这其中并无区别。”说罢,便起身离去。
张无忌既已把话说到这份上,宋青书也无心再过问他与周芷若的婚事。婚事再隆重,这对夫妻也只是貌合神离。这世上能够教人欲罢不能的,是权势、是仇恨。感情在他们的面前,终究太轻太薄。
解决了周芷若的婚事,宋青书又不得不去面对峨嵋派的群雌粥粥。当他听静玄问起他何时返回峨嵋,眉心便是一阵乱跳。许久才道:“我虽是掌门,可却终究是男儿之身……”
哪知他话未说完,静玄已然笑道:“峨嵋派原本便有男弟子,况且掌门居舍距离女弟子们的寝居所在犹有一段距离,掌门勿需多虑。”
宋青书却是充耳不闻,只固执地道:“我既非峨嵋门下又是男儿之身,来当这峨嵋掌门终究多有不便。静玄师叔身为峨嵋派大师姐,武功威望俱是佼佼,不如……”
宋青书话未说完,静玄已然坚决道:“请掌门万勿再提此事!静玄若能担当掌门一职,先师在世时便该有所决议。先师既已选定周师妹,峨嵋上下自然唯周师妹之命是从。”
静玄话音方落,她身后的一众峨嵋弟子俱已低头齐声道:“请掌门勿以男女之别为念,一切应以峨嵋为重!”
宋青书见状,胃里更是阵阵发苦。他在上一世便已知晓峨嵋派中掌门之争亦是十分惨烈,周芷若当上掌门多时,门下弟子仍有不少只愿听从静玄与丁敏君号令。如今周芷若弃了掌门之位,他又甘愿双手奉上,怎么这香饽饽反而成了烫手山芋,谁都不愿接手了呢?
静玄见宋青书目瞪口呆地望着大伙,反而低头一笑,神色淡然地言道:“掌门勿忧,峨嵋愿奉丐帮之例。待掌门返回武当禀明师门,再来峨嵋不迟。”说着,便手挥拂尘施了一礼,携一众弟子转身走了出去。
宋青书有所不知,静玄自然是想当掌门的,只是如今的情况却是此一时,彼一时。周芷若入门极晚,在门中威望不高,静玄自然有一争之力。但宋青书,显然有所不同。他纵然不是峨嵋弟子,却也几次三番救过峨嵋派的性命,结下不少善缘。这次打退元军,更有不少武林豪杰感念他的恩情。宋青书接任峨嵋掌门既是周芷若亲命,静玄若再与之相争却是未免教人笑话不自量力了。更何况,这一回峨嵋弟子失陷元军阵营,门下弟子清誉受损,静玄自问无能力挽狂澜,倒不如退位让贤,让宋青书来头痛更好。
此后不久,明教与峨嵋派也下了少室山。宋青书在少林又将养了几日,终是振作精神,将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中被烈火焚焦的十来本秘笈一一默写了出来。空闻方丈见宋青书默写这精要武学流畅仿佛书生默写四书五经一般,嘴里便又发苦,忍无可忍重头再忍,总算忍住了不曾问他究竟还记得多少少林武学。
然而空闻有所不知,不过是两年之后,少林又遭战火,百年古刹俱付之一炬,少林七十二绝技十不存一。空闻方丈又遣少林弟子再往武当请宋青书默写经书,可事隔多年,宋青书也只能默写出其中的五十一本秘笈。空闻方丈感念宋青书的功劳,又将这五十一本秘笈给武当派也留存了一份。武当掌门张三丰亦将武当派的太极拳、太极剑两门绝学向少林如数展示以为回礼。少林与武当两派之间留存多年的门派之争武功之争,就此消弭。空闻方丈此举无形中竟打破门派之别,其后又有不少门派掌门、元老前来武当切磋技艺,并允武当保留本门绝学。这便是“天下武功,出少林归武当。”这句话的由来。
待默完经书,莫声谷宋青书二人便向空闻方丈告辞而去。宋青书虽说得了《九阴真经》,可却毕竟曾受重伤,身子羸弱,只能一路纵马缓行。两人一路无话,才出河南,竟在临近襄阳的一处客栈内见到了赵敏。此时阿大、阿二、阿三三个仆从俱已残废,苦头陀范遥又已返回明教,玄冥二老死在宋青书之手,赵敏身边便只剩下了数名番僧与神箭八雄作为护卫。他们见着莫声谷与宋青书二人在客栈出现,竟是同是一惊,当下护着赵敏喊道:“主人快走!这里小人来抵挡!”
赵敏却并不惊慌,反而悠然自得地举了举手中的酒杯,平心静气地问道:“莫七侠、宋少侠,可否赏脸来喝一杯酒?”
莫声谷与宋青书相视一眼,便在赵敏的面前坐了下来。不等宋青书有所行动,莫声谷已然出手拿过了他面前的酒杯,十分爽快地一饮而尽。“青书有伤在身,这一杯我代劳了。”
莫声谷这番所为,赵敏也不以为意,反而望着宋青书笑道:“宋少侠击杀玄冥二老、计破二万元军。正所谓一战成名天下知,天下何人不识君,恭喜恭喜!”
宋青书见赵敏所言情真意切并无半分嘲讽怨愤,沉默半晌也不由劝道:“如今战事吃紧,此地已是义军的势力范围,赵姑娘不该出现在此。”
宋青书这般提醒于她,赵敏也不禁扬眉一笑,摸着杯底缓缓言道:“多谢宋少侠挂怀,小妹已决意返回蒙古。”
宋青书点点头,没有说话。
却是莫声谷仍记恨玄冥二老几乎取了宋青书的性命,只冷声道:“你们早该回去了!回去了,也永远也别再回来!”
莫声谷这等态度赵敏自幼见惯识惯,仍望着宋青书轻声言道:“倘若你我之间不曾有江山社稷之争,我与宋少侠是否能有机会成为朋友?”
宋青书静默了一阵方才言道:“承蒙郡主不弃,宋某自然愿与郡主为友。只不过……”
“只不过我终究是蒙古人。”赵敏了然道。
“不错。”宋青书点头道,“所以你我之间只能相隔千里鸿雁传书,若是相见,那便唯有刀兵相向你死我活。”
赵敏眼眶一热,半天才道:“我爹爹与兄长深荷皇恩,倘若他日战场相见……”
赵敏话未说完,宋青书便已缓缓摇头。“既是战阵上的较量,那便容不得半点情谊。我不会对他们容情,他们亦不必对我容情。邵敏郡主,我不能答应你什么。你若当真想保全他们的性命,便该劝他们与你一同离开。”
眼见赵敏这般软语相求,宋青书仍然无动于衷,跟在赵敏身边的护卫各个面露不忿,只是思及莫声谷与宋青书二人的武功,他们又不敢妄动。只见赵敏低头望了一阵酒杯,忽然仰头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正色道:“我该走了!”
宋青书眉头一皱,忽然问道:“你不见张无忌了么?”
赵敏轻轻一笑,低声道:“蛛儿的骨灰我已起出,并派人送往天鹰教。我与张无忌,恩怨情仇,公义私情,皆已彻底了断。今日前来,不过是想见故人最后一面。”说着,便起身走出了客栈。
只见赵敏自随从的手中接过马匹缰绳,翻身上马。正要离去,她又忽然勒马回缰,目光直直地望住宋青书,出言问道:“你究竟是谁?”
宋青书沉静地望了赵敏许久,沉声道:“小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宋、青、书!”
赵敏炯炯有神地望着宋青书,忽而嫣然一笑,朗声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