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春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又是一年的春雨-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章 碎心的记忆(56)

56
那次去张志强家里的时候,张志强的爷爷不在家里,他们家里没有人。
南明在张志强家的大门前等了一会儿后,他家的邻居放牛回来了,“咑”着牲口从张志强的家门前经过。南明看见后就乘机询问张志强家的情况。
从那位邻居那里,南明得知张志强的爷爷早在去年的时候就病倒了,被他的小女儿给接走了,人老了,身体简直不行了,再也不能种地了的。
接着那人又告诉南明,张志强去了广东后,打过两次电话回来的,给他爷爷寄了一千多块钱的,最后一次打电话的时候,说是要到福建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的,反正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就没再打过电话回来过。。。
那之后,南明很长一段时间就没有再去过他的家了。




 第三章 碎心的记忆(57)

57
初中的生活本来就很枯燥。机械式的管理制度,盲目的追求升学率,一切只为了考试的教学模式。。。这一切随着进入初三,面临升学统考时演的愈发激烈。
教室里来上课的同学,在进入初三后就呈现出锐减。有的同学回家去了,只等着毕业考试结束,拿个毕业证然后到外面去打工;有的同学干脆连毕业证也不要了,直接外出打工去了。教室后几排的座位空得越来越多了。到最后,后面的五六排全都空了起来,班里学生的数目相比于初一时,减少了几近一半。
教室里留下来的同学大都希望初中毕业后能够继续上学。成绩好一点的同学就希望能够考上镇上的那所重点高中,然后将来读完高中参加高考上大学。然而对于北镇中学这么一所不怎么起眼的初中来说,每年能够进入那所重点高中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初三的六个班,总共三百多人,到最后也只有那么二十名左右的学生有幸被那所重点高中录取。剩下如果想念那所重点高中,就必须要成绩不差,然后还要交上一大笔择校费。再剩下的大都只能选择念技高了。
然而就是技高,虽然招录的人数较多,但也还是需要相当的成绩才能够被录取。
于是,进入初三后,似乎所有人都绷紧了起来。老师布置的作业比以往多了几倍,学生每天做的作业也比以往多了很多。每天下午放学都有不少的家长,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学校里去,为的就是给孩子节省出回家吃饭的时间。周末里学校只放半天的假,剩下的一天半全都被补课所占据。
所有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显得很狂躁、焦急,仿佛一场灾难即将来临。。。
南明依然每天默默地往返于学校和自己的家。在学校里,因为座位本来就是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班上也没有多余的人添补到自己的旁边去,所以自从初二上学期张志强走后,一直到进入初三的这大半年时间里,南明一直没有同桌,也一直一个人坐在一排。渐渐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倒开始习惯起了一个人的感觉。习惯起了一个人坐在堆集成书山的课桌前,翻看着密密麻麻的课本和学习资料,习惯起了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写着似乎永远也写不完的题目,习惯起了一个人累了的时候停下手中的笔,望着窗外的天空,发着呆。。。
原本枯燥的初中生活,让南明觉得,反倒有那么一丝丝的充实。书山题海打发掉了无聊的时光,淡忘了自己对那份友情遗失后的失落,也淡化了自己对命运的某些思考。。。
伴随着升学统考的来临,教室后面黑板上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地减少着。老师们和同学们抓的更紧了。老师们渐渐嗜爱起了拖堂,而且渐渐拖得越来越长。同学们似乎也都很配合老师,每天下课或者是放学后,即使老师不拖堂,自己也会继续趴在课桌上学习。老师们讲课的语速也变得快了起来,到后来,诚然演变成一挺挺的机关枪,恨不得把所有的例题都射入到学生们的脑袋中。
然而统考并不理会老师和同学们的紧迫感,它最终还是无情地来临了,然后平静地离开了。
成绩下来后,多少让南明有些意外。原来平时成绩总只徘徊在全校三四十名之间,看起来上重点高中还是缺那么些的希望,在这最后一次,竟然意外地进入了前二十名,被重点高中正式录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虽然说这成绩也不是顶好顶好的,但还是让南明觉得有些吃惊、意外。因为南明觉得自己打一开始就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似乎哥哥也从没有说什么要让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然后再上高中考大学的意思,自己也从来没有那样的想过,因此自己一直都是很轻松地在学习。那种状况南明觉得很难让人相信自己念小学的时候会因为测试没有得到九十分就会哭鼻子。
虽然自己后来也曾好好努力学习过,但相比于学校里的其他同学,自己的付出一点儿也不多,最后却得到这样的成绩,就算是很幸运,很划算的了。
后来在学校里才从老师那里得知,原来那些平时成绩很好的同学,在最后阶段,不知道是由于压力过大,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最终大批发挥失常,不幸“落马”,而自己的统考成绩,也不过只是比平时的成绩要好那么一点点而已。。。




 第三章 碎心的记忆(58)

58
然而成绩出来后的那种意外、欣快,也只是持续了那么一小段的时间。南明觉得那个时候那些东西对于自己来说,也许应该在早些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意义。那是因为刚上初三的时候,哥哥就隐隐约约地暗示过,以后要搬离小镇。升学统考过后就明确说要离开那里,并且开始做准备了。
南明那时不明白哥哥为什么又要搬家。去问哥哥地时候,哥哥像是开玩笑似的说道:“明子不是很喜欢吃饺子吗?可是哥哥不很会做啊!那我们就去北方,这样我们就去北方,这样的话就可以天天吃到啊!”
似乎也没有觉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毕竟在这之前也搬过一次的家,所以南明那时也没有去打破砂锅问到底。
然而现在仔细想来,南明觉得哥哥像是在一个地方呆的久了,厌倦了,就想离开;或者是,打一开始,哥哥就没有打算过在那里呆很久;抑或就像是那飘飞的蒲公英种子,离开了,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时,就只能飘摇在这个世界上。。。
离开小镇之前,南明最后一次去了张志强的家,打算探望一下那位近乎鳏寡孤独的可怜老人,顺便想问一下张志强的情况。然而张志强的爷爷依旧不在家里。还是那位邻居,站在自家的院子里一边弓着身喂猪,一边告诉南明,张志强已经一年多都没有打电话回来了的,差不多完全失去消息了。。。
跟随哥哥离开那座小镇后,南明就再也没有收到张志强的消息了。。。




 第三章 碎心的记忆(59)

59
来到了北方的那座城市后,哥哥花了一大笔钱把南明弄到了一所高中里。
高中的生活很平静。而那所高中学校也时时透露着大城市里的学校所具有的气质。一切中规中矩,像模像样。学校里没有学生打群架或者斗殴的,也没有看到有学生躲在学校的公共厕所里偷着抽烟。老师们似乎都很富裕,他们从来都不私下里补课,收补课费。连学校商店的老板也似乎很富裕,也没有为了几个小钱昧着良心向学生零售香烟。
就像是风平了,浪静了,海水就会陷入静静地沉思,让人觉得忧郁。
重新安定下来之后,南明在学校里变得更加成默了,记忆里时常闪现过去的那些岁月,还有那座小镇。
对于南明来说,那座小镇更像是自己的故乡。因为那座小镇,也许算得上是自己记忆真正的开始。并且,自己也曾在那里烙下点点滴滴的快乐。
那座北方的城市固然繁华、热闹。然而走在街道上的时候,却觉得那城市的喧嚣、快乐于自己恍如隔世,远没有那座小镇亲切。而自己亦恍若魂灵,飘行在人间时,虽然觉得周围的一切与自己相隔甚远,却依旧时常徘徊其间。




 第三章 碎心的记忆(60;61)

60
或许人生就像是那一具的尸骨,本来在开始的那一刻还算作完整。一旦上了时间,有些东西注定就会腐烂,流失,然后消逝。自始至终,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就是那副骨架,所以庆幸的是,到最后,我们也并非一无所剩。
而在那时,对于南明来说,哥哥就是那副骨架。南明只觉得,到头来,一直还陪伴着自己的,只有哥哥。。。
61
也许,人生就是这个样子。
纵使过往有过快乐的记忆,倘若此时我们还处在快乐之中,自然不会记起;然而倘使我们处在痛苦悲伤之中,那些快乐记忆自会更形成此时的悲伤与不幸。
我们时常祈求快乐。但却不知道,
所有的快乐印记,终会成为令人心碎的记忆。




 第四章 陷阱 (1)

1
火车行至南岭山脉的时候,再往前就是广东省了。而此时也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九点多。
车窗外的阳光像衰老的人,虽然没有了激情,但却还有热情。阳光透射进车厢内时倒还让人觉得舒适,仿佛这季节只是暮春或者初秋。
南明叹了口气,觉得有些累,就靠着车窗睡着了。
火车在停留了片刻后,一些乘客下去了,又上来了一批。
南明身边的乘客也下去了,不知是什么时候,上来了一位年轻人。那人来到南明的旁边后,放置好行李就坐了下来。
那个年轻人大约有二十来岁,头发染烫得就好像公鸡的尾巴,虽说算不上五颜六色,但看起来仍旧格外显眼,耳朵里塞着副耳机,旁若无人地听着歌儿。
南明睡了半晌就醒了过来,头依然靠着车窗,半睁着眼睛看着窗外的景物。
不一会儿,旁边的那个年轻人起身离开了座位。
南明坐得有些久,觉得有些累了,就趁机起身,打算到车厢的过道处去站片刻。
磕磕碰碰地穿过拥挤的通道来到车厢间的过道处,就立刻闻到了一股烟味儿。旁边厕所的门前挤着一大群人。那扇厕所门被打开后就有风不断往车内灌。风中夹杂着一股腥臭味,伴随着烟草味儿,闻起来让人觉得阵阵恶心。
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车厢门前后,南明靠着铁皮车壁,透过车厢门上的玻璃窗望着外面的景色。
已经是清晨了。远处的大地好像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蓝黑色烟雾,朦朦胧胧的好像一副水墨画作。这朦胧更为内心增添了几分空白。正看得发呆时,忽然觉得后面似乎有人来了。于是南明转过头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原来是刚刚邻座的那个年轻人。
那人正看着南明,见南明转过头看自己,立刻点了一下头,算作打招呼。南明看见后一时间不知所措,连忙也微微点了一下头作为回应,然后就又转过头去了。
不一会儿就听见了打火机的声音,接着就闻到了尼古丁的味道。那个年轻人吸起了烟来。
“一个人要去广东打工的吗?”
南明突然听见后面有人问道。忙转过头,正看见那个年轻人望着自己。南明见那年轻人右手里夹着一支点燃的香烟,左手蹭在车厢壁上,身体一闪一闪的,样子牛里牛气,就有些警惕了。确信是在问自己后,支支吾吾胡乱地回答道:“唔。。。嗯。。。”
“哦,其实我也是去那边打工的,”那人说着吸了一口烟,然后继续说道,“前不久我母亲生病了,于是请假回去探望了一下,不过幸好没什么大事的。”
南明听那人说话的声音好像很和气的样子,又觉得那人不像是坏人,就又应了一声:“哦。”
“你是第一次出来打工的吗?”那个年轻人又问道。
“唔。。。”南明继续敷衍道。
“哦,那你在那边有没有熟人?”
“没有。。。”
“哦。。。”
南明撒了谎,心里觉得有些不安。但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自己是不希望别人知道一些的事情。幸好那个人之后也没有再问了。
在过道里站了许久后,只觉得大脑里一片空白,看着窗外,不仅又伤心了起来。约莫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就又回到了车厢内。
那个年轻人早已回到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并且正在看书。见南明回来后立刻站起,让南明过去。
南明一声不响的回到了座位上。那人坐下后继续看起书来。
过了半晌,那个年轻人似乎是累了,伸着懒腰打着呵欠。接着不知道是对南明,还是自言自语地说道:“还要几个小时才能到啊!唉!起码还要三个小时啊!”
南明不做声。那人继续说道:“我看你好像坐了很久啊!唉!你老家在哪里啊?”
南明没有回答那个人的问题,只说道:“坐了八、九个小时。”
“哦,”那个年轻人回答道,“唉!还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站啊!要是特快就好了,起码可以节省一个小时啊!”
南明默不作声。
那人接着说道:“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什么东西都有啊!现在像这种绿皮的快车也能坐得到的,真所谓山多林子大,什么鸟都有啊!”
南明依旧没有说话。那人转过脸又问南明道:“你一个人去广州打工,那在那边有熟人吗?”
“没有。。。”南明摇着头回答道。
“哦”那个年轻人听后应道,“我的名字叫做杨全雄,老家在湖南省。其实我也是大概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跑出来打工的,那时候是高中刚刚毕业。你呢?高中毕业了吗?”
“没有。。。。”南明回答道,“高三还没有念完的。”
“哦,”那个叫杨全雄的年轻人回答道,“唉!我们那时候念完高三去参加统考考大学实在太难,录取率太低了,非得要很高的分数才能上啊!像我们那种穷乡僻壤的小县城的高中学校里,每年只需要有几个人考上大学,那学校里的领导、老师就算是完成了县教育局的任务了。高考过后只有少数的那么几个人有幸上大学,大多数都和我一个样子——南游了啊!”
“哦”南明应道。
“那时候能上个大学的真个儿叫稀罕,那考上了的人真个儿叫风光,简直比那古时候的考中了举人,进士,状元的还要风光啊!”那个年轻人说道,“哪像现在啊,现在上大学就容易的多了。”
杨全雄的谈话似乎引起了对面座位上一位四十多岁满脸胡茬的大伯的兴趣,那位大伯说道:“是啊!是啊!我有个像你这么大的侄儿,记得我那侄儿那会儿读高中的时候参加高考考大学就好像很难的,那考上出来一个大学生真个儿叫不得了啊!我侄儿那年没考上,就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