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狼性到羊性+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狼性到羊性+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人其实不是不要利益,中国人要的是〃利益最大化〃。怎么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呢?那就是〃仁义〃。〃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水能利万物而不争,故能胜〃。要想做成大事,就要树立自己〃仁义〃的形象,以此来感化他人,征服他人,使人乐于为已所用。〃仁义〃的诀窍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用自己一时的退让、牺牲,来换取牢固的声誉,换取他人无条件的信任,以利于开基立业。所以,历代群雄纷征之时,那些杰出人物总是要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祭出仁义的大旗,把自己的军队包装成〃仁义之师〃,〃吊民伐罪〃。所以刘帮进咸阳时先要约法三章,刘备败走时浩浩荡荡地带着逃难的百姓,李自成定天下时提出〃迎闯王不纳粮〃。
  做为最精通中国社会运转奥秘的伟人,毛泽东对〃王道〃、〃仁义〃的运用达到了最出神入化的地步。红军和共产党,正是因为自己〃上门板〃,〃睡大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自己〃艰苦卓绝〃、〃关心群众〃,因为自己的〃忍辱负重〃、〃坚忍为国〃,因为自己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才逐渐打破了共产共妻的反动宣传,一点点地感动了斯诺、史沫特莱,感动了鲁迅、闻一多、沈钧儒,一步步地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最终夺取了政权。
  开国之后,正如同把军事斗争经验运用于经济建设一样,毛主席把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经验运用到了国际斗争之中。他试图用中国人民令人吃惊的自我牺牲精神、坚忍为公精神来感动世界,在国际社会来个农村包围城市,团结带领第三世界国家来争取世界革命的伟大胜利,使自己超越马恩列斯,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所以,他的外交路线中没有绝不许提〃国家利益〃,在中国人成批饿死的时候,一艘艘载满粮食的大船驶往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在与周围所有国家的争端中,中国都是高姿态、大气度。
  然而,国际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角斗场,一个巨大的利益交换市场。国际社会并不是中国社会,中国人的那一套迂回曲折在大智慧在这里是对牛弹琴。国际社会的规则是赤裸裸的,直截了当的,如果你不按利益原则出牌,那么你所得到只有损失和失败。在这里,任何的无私奉献,任何的过度忍让,最终都会伤害自己。
  在国际上,做〃活雷锋〃,历来没有好下场。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中国派出重兵,以惨重的牺牲,保卫了朝鲜。然而,时至今日,韩国和朝鲜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多的,不是中国军人的大量死亡,而是一些不守军纪者在朝鲜的抢掠奸淫。同样,抗美援朝过去四十年后,朝鲜人已经忘了是中国人主导了那场战争。在他们自己的教科书中,那场战争的绝对主角是在他们伟大领袖的领导下的朝鲜军队,中国人似乎没帮上什么有用的忙。我们对印度人的大度,只换来了印度人更大的耻辱感和对中国人更深刻的仇恨。直至今日,印度人还是把中国看做最大的危胁。而中国人对印尼排华事件的一声不吭,则更引起了东南亚各国的疑惧,他们普遍以为中国人沉默的背后,会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巨大决心。在领土问题上,中国越是示弱,别人就越是疑惧,他们不能相信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会真的如此软弱。中国人的〃活雷锋〃行动除了让大家不解外,并没有换来任何好处,也没有交下一个真心朋友。反倒是动不动把〃美国的国家利益〃挂在嘴边,欠缴联合国会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美国,在国际上纠集了一帮铁杆哥们,横行霸道,呼风唤雨。
                  
第40节:汉城散记(1)
  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会最终走向大同。不过,从有国家起的远古,到可以预见的将来,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走向的都会是实力原则和利益原则,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道义〃。
  (五)对钓鱼岛问题的重新思索
  领土争端,历来是谁先下手谁主动,土地在谁手中谁主动。这是由实力原则派生出的一条铁的规律。中印战争中,虽然印度一败涂地,但结果是印度人更牢固地控制了那片相当于三个台湾的肥美土地。除了再来一场大战,任何人也不会相信中国人有其他办法要回那片土地。而现在的印度军队与六二年已不可同日而语,再打一场战争,中国将付出百倍代价。在南沙诸岛的争夺中,中国军队趁越南南北战争无暇顾及而占领了其中一些岛屿。现在想来,那是何等英明的决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试想北越统一后的今天,中国再想占领这些岛屿,将付出多么大的牺牲。而现在,越南除了把那些岛屿画在地图上过过嘴瘾,又有什么办法呢?独岛之争就是一个最好的启示。如果当初我们像韩国人占领独岛一样果断占有钓鱼岛,日本人也只能像在独岛问题上一样,发发抗议,喊喊口号罢了,何至于今日,这个小岛成为全民族的伤口。
  事实上,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人的策略比我们高明得太多。日本人放任那些右翼分子上岛进行疯狂表演,在〃民主、自由〃的招牌下纵容他们在岛上建立灯塔、木旗、石碑、神柱乃至简易机场来宣示主权,进行实际占有。然后日本政府再从占有者手中进行租借,神不知鬼不觉地实行了军事占领。
  而中国呢,一开始是自己主动退到了中线,宣布搁置争议,实际上就是示弱。然后在日本人并不与你同样〃搁置〃的时候,迟迟不敢采取果断措施,而是满足于连篇累牍地发表我们的历史证据,发展到最后连日本人都承认了:对,这个岛是你们先发现的,可是现在在我手里,你用嘴是夺不去的。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中国政府严厉禁止民间保钓行动。从晚清以来形成的固定思维让李鸿章的幽灵一直盘绕在中国外交决策者脑海。别惹人家!顾全大局!可惜的是,人家并不顾全大局。人家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功夫,我们品尝到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品尝的苦果。
  汉城散记
  一火力壮
  仁川机场入关大厅〃韩国人〃通道里,站着一个漂亮的姑娘,一只纤手拖着小小的旅行箱。白裙子下面,秀色可餐的小腿一丝不挂。再往下看,居然光脚加平拖!
  飞机上刚刚播报,外面温度零下四度。在她前后,韩国大姨们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
  第二天清晨,我起得早,出去溜达,温度大约是零下七八度的样子。冷清的街头走过两个上班的小姑娘,不但短裙,而且开气,抱着膀子瑟缩在寒风里,那种大无畏地拥抱想象中的春天的精神,真是令人欷嘘不已。
  在汉城街上,也经常可以看到高大骨感的帅哥,穿着薄薄的白汗衫,背着大大的黑色旅行包,大踏步潇洒地走过。
  汉城王宫
  火力壮的当然都是年轻人,但也不全因为年轻。韩国人普遍比中国人经冻,大冬天里也大口大口地喝冷水。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因为受西方人的影响,而是古来如此。朝鲜开天辟地以来一直是个穷国,老百姓喝不起茶,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瓢凉水了事。历代相沿下来,倒是造就了一副钢筋铁骨,在体育场上经常干得安于饱暖的中国人没电。
  吃的也是如此。韩国饭店,干净是没说的,大快朵颐不可能。你看林林总总上来N小盘东西,无非是泡菜、咸黄瓜、黄豆牙,高级点的再给你来一盘苹果片,吃了半天,嘴里还是寡淡得要命。小国寡民的朝鲜,千百年来就是这样吃过来的。
  路上我和韩国导游谈起这个吃。年轻的女导游和所有的韩国人一样,都是坚定的民族主义分子,一切都是韩国的好。她说,韩国之所以发展得快,是因为人们不在吃上浪费精力。韩国人把省下来的精神都用到了正事上,工作啊,学习啊,旅游啊,享受生活啊,没时间研究吃。
                  
第41节:汉城散记(2)
  言外之意,是说中国人太专注于吃了。
  无独有偶,一位中国人的看法和她如出一辙。在汉城我见到了一位金先生,原是中国辽宁大学的教授,现在在庆熙大学做研究,在韩国已经呆了十年。他说去年回了一趟国,最突出的感受是,吃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位置太突出了。他回国后,天天被〃接风〃、被〃招待〃、被〃安排〃,成天晕晕乎乎,体重长了十斤。据他观察,中国政府官员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吃,他们每天都要为〃安排〃、〃接待〃的场所、规格、陪客级别大动脑筋,为连续不断的豪饮大伤身体。
  他说,如果中国的政府官员能把用于吃的精力省一半出来用于工作,中国就会大不一样了。
  二讲政治
  原以为资本主义社会里,商业气息应该淹没一切,人们掉在钱眼里,不再胡思乱想,社会因此高度稳定。没想到,在韩国的几天,天天碰到政治这个词。
  到韩国的第二天,是三月一日,韩国独立纪念日。大巴行驶在汉城街头,忽见大队全副武装的警察,〃嚓〃、〃嚓〃、〃嚓〃列队跑步前进,一辆辆警车红灯闪烁。大巴上一车骚然,每个人忙着问导游,出了什么事。导游说前面的广场上,正在举行纪念独立日的集会。
  果然,车行不远,前面人潮如海,横幅条条,一线慷慨悲愤的女声通过高音喇叭,在空中凄厉地回荡,下面林立的手臂都高擎着一面小白旗,随着这个声音的起伏而一遍遍饱含情绪地汹涌。
  导游说,这是反对亲朝鲜者的集会。他们要求政府,清除社会上的朝鲜间谍。
  这情景对我们来说,熟悉而又新鲜。我们在关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纪录片,在《青春之歌》之类的电影中,无数次地看到这样横幅蔽空的镜头,无数次地听到这样饱含着热泪和激愤的声音。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却是第一次见到。
  韩国特色的街头政治
  其实,在韩国,你时时处处可以遇到〃政治〃。政治如同逛商场上医院一样,是韩国百姓社会生活的一个普通组成部分,不值得大惊小怪。在青瓦台对面,站着一个人,穿着厚厚的白色羽绒服,身边立着一块纸板,上面写满了韩文。导游说,那是一个示威者,示威的原因是对政府的某一项政策不满。无人围观,甚至无人理睬。早上出去溜弯,经常会看到有人推着自行车,上面树一牌子,上面写着〃天理教〃或者〃××党〃的汉字加一大堆韩文。后面跟着五七个人举小旗,鱼贯而进。韩国人早都习以为常,没有人侧目而视。
  韩国人通过〃讲政治〃达到社会和谐,只不过,韩国〃讲政治〃的主角是平民百姓,听众是政府。
  三素质问题
  每一个出入国门的人都要谈一谈国民素质问题,我虽再三克制,最终也不能免俗。
  在韩国,很少见到汉字。遍地韩文,偶尔夹杂着英语。
  在上岩的世界杯体育场门口,树着可爱的吉祥物塑像,底座上少有地同时标着三国文字,韩、英、汉。韩文和英文是用来标明这个吉祥物的名称,汉字则是用来提示〃请不要用手摸〃!
  韩国旅游点针对中国人的提示
  在一家小小的韩国快餐馆,最醒目的地方贴着一张歪歪扭扭的汉字:〃禁止吸烟〃。环顾四周,并没有〃NO SMOKING〃。
  韩国人小家子气,韩国人有暴发心态,韩国人不懂得尊重人,可那是韩国人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领我们走的韩国女导游个子小小的,却非常吃苦耐劳。一路上不停地打电话、讲解、回答这个和那个的问题,还要为别人背包、拿相机。你从来见不到她的疲倦、厌烦、冷淡。
  从她身上可以看到韩国人的死心眼儿。问她一个问题,比如车窗外那座大楼是做什么的,她若不知道,就会满世界打电话,问家人问朋友,上午没问出来下午接着问,非得给你个正确答案。到了她认为值得一看的地方,她就会一丝不苟地讲解,一点也不省略,即使大家都表现出对这个景点不感兴趣,你也得耐心地听她认真地说完,才能去下一个地方。
                  
第42节:汉城散记(3)
  导游的性子也很质朴直率。时间长了,她会很坦率地和你交流。我问她对中国人的看法,她说她原来是带日本团的,现在带中国团感觉很不习惯。因为中国人随地吐痰,酷爱照相,不给小费,不遵守时间,经常为了等一个人而耽误大家的行程。并且经常会提出些额外的要求,比如从赌场回来后,还要求再送他回去翻本。
  素质问题通常是在细节上表现出来。走在韩国,你经常会感到所谓现代化了的韩国不过如此,和中国的北京上海或者大连比,楼没有中国高,路没有中国宽,建筑没有中国的豪华,也没有什么亮化工程、大广场和大草坪。韩国的城市普遍比中国大城市旧、挤、日常。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你还是会感觉到韩国的不同。
  韩国的每一座楼,特别是居民楼上,都会用大型字体在楼体上部和下部两次清晰地标明楼名、楼号,让人一目了然。而中国的居民楼往往只是在下面钉一个小牌,找起来就费劲多了。
  在爱宝乐园,在公园,在超市,凡是人多的地方,到处都排着队。即使排出数百米长,人们还都气定神闲。在南山韩屋村的一个院子里,正进行着传统婚礼的表演,没有人指挥,人们自觉地在前面留出一个空地,整整齐齐地坐在四周,虽然人山人海,但没有人图省事从空地中穿过去。
  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韩国的中小超市内,只有收银员,而没有售货员。没有人站在货架横头虎视眈眈地盯着你。韩国的居民楼,基本见不到防盗窗。人们的相互提防意识明显不如中国人强烈。
  韩国车多,公路上从来都是车满为患。可是没见到一个违章的,车流滚滚而塞车情况很少发生。在错车之际,经常看到两车互相谦让。回国之后,两天之内我见到了四次闯红灯,其中两次是我坐的出租车,至于抢道、违章并线、违章调头,一路皆是。说实在的,我很看不惯那些出了几次国就对国内这不满那不满的人,可是刚刚从韩国回来那几天,原来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让我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