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一些所谓天才儿童,不过几岁就被捧为天才,或开画展、音乐会,以示其艺术才能;或当
众表演,计算,以示其数学天份;在外国甚至能不读中学就入大专。但是这些天才当中,获
得超凡成就的又有几人?倒是小时候被认为蠢材的爱迪生成了发明大王。
有超人的聪明者,不见得有超人的抱负。他们常仗恃自己的智力,放弃平实的奋斗;有
太多的爱好,无专一的努力;凡事都认为容易,而不去深入思考;念书过目成诵,却毫无自
己的见解。加上大人们的虚荣心作祟,在旁一味鼓吹,于是益发造成急功好利的毛病。
发掘这种天才,吹捧这种天才,实在是害了他们哪!
天才
在我的学生当中有许多称为“天才”,不过大半因为缺乏持续力,以致半途而废,朋友
们看到了,总是说可惜这个天才没有继续努力,否则一定能成功。但是我却认为应该讲,就
因为他缺乏持续力,所以不是天才,因为超人的毅力是做为天才的必要条件。这也就是美国
名舞蹈家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八十一岁那年,听到别人说她是天才时所说“每
一个人都是天才,只是某些人仅有五分钟热度,我的热度却维持到八十一岁”的道理了。
独自承担
据说印地安人爬山,如果不慎失足,即使是坠人深谷,也不发出惊叫,为的是避免他人
受惊而产危险。
对于无可挽回的厄运,独自承担,这是一种成熟,也是壮烈的表现!
遗忘时间
我有一对朋友,先生做生意,整年在外忙碌,妻子是艺术家,终日沉湎于绘画,奇怪的
是两个人都不容易老,看来比他们实际岁数年轻得多。我有一次问到他们的养生之道,答案
非常巧妙。
“忙碌使人忘了时间,艺术使人不感觉到时间,既然时间已经不被记起,便像是静止般
的,不易催人老了!”
临渴掘井
电话局查号台的小姐,应当是最忙碌的了,她们整天不停地为市民查号,难得有片刻的
空闲。我曾经访问一位查号小姐,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得工作轻松一点,她口答:“只要打电
话的人查号之后,不要急着立刻拨号,而以几秒钟时间,把查到的号码用笔记下来,避免日
后再查同一号码,就能减少许多查号台的工作,而且也可以为打电话的人,节省许多时
间。”
这不是大家常犯的毛病吗?我们总是急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为日后的同一问题着
想;常临渴掘井,却不未雨绸缨。
认定方向
我有一次坐在车上看到旁边一辆空计程车违规肇祸,就抱怨他说:“空车没有载客,应
该从从容容地开才对,为什么还这样漫无章法呢?”正在驾驶的司机却侧过脸回答:“就因
是是空车,所以容易出事!”空车的驾驶因为急于找客人,总是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
有时正要左转,心想右边客人或许多些,又临时改为右转,所以速度虽不见得快,却最易出
事。倒是载了客人的车子,司机心里有一定的方向,纵使开快,也不容易肇事。”
多么有道理啊!我们人生不也是如此吗?认定方向的人,速度快而平稳;没有志向而访
惶犹豫的人,不但速度慢,且容易出错。
天才与流星
常听人说天才多半体弱而短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据专家研究,天才往往有比一
般人更好的体质,只是常因为用功过度,而害了自己的身体。
传说在唐代有诗鬼之称的李贺,每天一大早就外出发掘灵感,偶有心得则写在纸条上投
入锦羹,回家之后再彻夜整理,除非大醉或家里有丧吊的事,绝不间断。他的母亲见他这样
用功,曾担忧说:“这孩子恐怕要呕出心血来,才肯停止。”果然李贺在二十六岁就死了。
天才常像是流星,以最快的速度和璀璨的光亮,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或许正因为他们
有着更炽烈的情感,锲而不舍的态度和不到力竭绝不终止的持续力,所以能造成惊天地、泣
鬼神的作品,而成之为天才。但也总是留给世人“如果他们略加保养身体,不那么早逝,恐
怕会有更多好作品出现而影响更深远”的惋叹。
抢戏
在演戏的时候最怕一种会抢戏的演员,因为他们的演出过火,即使在不需要他讲话的时
候,也要挤眉弄眼,吸引观众注意,结果自己也了风头,整出戏的力量却减弱了。
处世也是如此,该我们讲话的时候尽可发表,非以我们为主的场合,就当保持缄默,如
果个人主义太浓。处处要求表现。反倒会使整个团体受到影响。
大胆与工谨
提到齐白石,就令人想起他红花墨叶的“简笔画”。其实白石老在早年是由工笔入手
的,有时细到连人物纱衣里透出的锦缎花纹都能表现出来;更由于他擅于画工笔仕女,而有
“齐美人”的雅号。
任何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早期都是由工细写实入手。不论西洋的素描或中国的临摹,总
要先充实自己观察表达的能力,取前人的章法,然后才能由繁入简,由纤细秀美而豪放朴
拙。如果想一人手就用笔脱略,故作潇洒,是不可能有好成绩的。这也就是毕加索与张大
千,晚近作品虽构图简单,用墨大胆,而早期却细腻工谨的道理了。
流年暗中偷换
许多蒙古人不说多少岁,只说“有了多少回”,意思是过了多少度春天。在北国,季节
的变换特别鲜明,春天的萌发,夏天的繁荣,秋天的萧瑟,冬天的沉寂,各有各的风采。春
去春回,也给人特别深刻的感觉。而在台湾,四季的变换,不太明显,尤其在繁忙中逝去,
很难自觉,只有到月历撕去最后一张,才给人一种“又过了一回”的感伤。
古诗中说“流年暗中偷换”,真是描写得太传神了,时光的手,就是在偷偷地更换日
子,更偷换了我们的黑发为白发,健壮为衰老,敏捷为迟缓,偷换了我们的生命力死亡,想
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时刻警醒,分秒必争呢?
尽在不言中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大会上说“法”,拿着一朵花,面对众人,一句话也不讲,大家
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释迎就把法门传给了迦叶。
这虽然只是有关禅的一段故事,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有同样的情形,所谓
“尽在不言中”,于心灵的沟通上,常有更完全的感应,问题是我们怎样在这个纷杂嚣攘的
世界中,保持一颗敏锐的心。
增益己所不能
李后主与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最著名的词人,而她们的遭遇也是相近的。由后
主的宫廷生活与易安的恋爱时期,到后主的失国北上与易安的夫亡南渡,同样给予他们强烈
的打击,但也因此造成词风由清丽婉约而雄奇凄厉的变化,更增加他们作品的广度与力量,
奠定了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有大不如意的事,就近处看,虽是祸,就远处看,未
尝不是福,因为那些刺激、震荡,带来的常是“增益己所不能”的力量。
童年的眼睛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童话,在童话里说纺织娘会纺纱,牵牛花会吹喇叭,彩虹更搭起了七
色的桥……童话充满想象,它不但充实了我们几时的生活,更永远美化我们的心灵,所以即
使到成年,我们还总是会以儿时眼睛看这个世界。
在国内为大人们写的书相当多,但是为儿童创作的东西却显得贫乏,除了那些古老的吴
刚伐木,月里媳娥和西洋的安徒生、格林,我们更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些现代中国的童话,
这样不但能充实他们幼小的心灵,也可以培育出更多富有想象力的下一代。
好读书,不求甚解
我们常形容人读书不精是“不求甚解”。这句话原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不求甚解,并非绝对不好,因为许多文学作品都
有着超乎表面的意思。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如果硬要从某个角
度去看,或是写得更明朗,也就少了弦外之音,不够耐人寻味了。
过度地了解,反倒容易减少美感,读诗做人,常是如此!
玉兰花
“花总是要谢的,自己有的太多,反不觉得芬芳,何不拿去送给没有花的人,让我们庭
院的馨香散布在每个朋友的身旁呢?”从此全家人就都这样做,它使我们结交了更多的朋
友,树上的花朵似乎也开得比以前更繁盛了!
有些东西我们拥有得过多,反而不感觉它的美好,何不将它分给那些需要的人呢?
让我们小小庭院的芬芳,散播在每个人的身边;让我们狭窄的快乐,扩展到社会每个角
落;让我们家中的炉火,温暖每颗寒冷的心;让我们阶前的灯,照亮每个夜归人的路;让我
们从别人的笑验上,看到自己的笑吧!
盈与虚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计合死生;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只要你细细观察,便会
发现,他们看似无常,却是有常;看似残破,却是完满;看似动荡,实则凝止。它们千年万
年总脱不开盈与虚、死与生、否与泰、寒与暖、消与长、日与夜,合与分、得意与大意、繁
荣与凋零的更换。
所以熬尽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残冬,你便无需蛰
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镜子
朋友就像是镜子,可以正衣冠,可以知得失。但镜子也有不同,有些镜子大,可以照全
身;有些镜子小,只可以看眉眼;更有些哈哈镜,足以扭曲我们的形貌。
大镜子可以给我们通盘的指正,小镜子可以使我们随时检点,至于哈哈镜,除了逗人一
笑,就毫无用处了。
句点、叹号、问号
生命就像是一篇文章,在文章结尾有些人用的是句点,有些人用的是惊叹号,更有些人
以问号来结束。
孔子、孟子是圣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用的是句点;岳飞、王勃,壮志
未酬身先死,所以是惊叹号;至于不知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又懵懵懂懂过了一辈子的人,只
好以问号来结束了。
万花筒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万花筒,透过那些镜子,能够看到数不尽的美丽画面,不停地转,也
就不断地变化,其实打碎了,里面只不过是一些彩色的小片罢了!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随着生命的转动,许多事情都是那么多彩多姿、交织幻化,其实
看穿了,不过是一些简单的人、物而已!
怀疑
我们常用“怀疑”这个词。怀疑使科学家推翻以前的定律,怀疑使奥赛罗勒死了德斯底
蒙娜,怀疑可以使兄弟反目、夫妇仳离,也可以使科学进步、思想成熟。
古人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又说:“疑人莫用,用人莫疑。”对于知识我
们应有怀疑的精神;对于朋友,则当采信任的态度。
气质与风格
文艺界人士常说“气质决定风格”,气质是讲人,风格是说作品,但是能相互影响,所
以我们由作品的风格可以见出创作者的气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与风格,不能去摹仿别人,也不必去从事摹仿,因为唯有独立的
气质才能成为特殊的风格,也唯有独立的风格才能造成伟大的作品。
疏放的空间
常听人批评现在许多杂志的设计,往往版面大,文字用的却少,有时寥寥几行字,其它
都是空白,使人觉得是种浪费。其实空白称为“视觉疏放的空间”,为的是消减我们视觉的
紧张性,以注意文字的内容,反比那些密密麻麻的排列更见效果。
同样的道理,高楼林立的都市,需要绿地;紧张忙碌的工作,需要休闲;连那国画山
水,都要在屏山障蛐外,留许多空灵不画处。
繁密紧张间,适度的疏放,真是太重要了。
真的真与假的真
当一个人撒谎时,不论他讲得多么动人,只要我们知道他是讲假话,就一定会以虚伪为
由而拒斥他。但是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明知其为虚构、杜撰、想象的,仍可能深深为
之吸引、衷心为之感叹。
现实的生活,是真实的,所以现实的人生,需要以写实来对待;艺术作品,是再创造
的,所以只要感性的真实,也就足够了!
雅俗
我们常用一个形容词——“俗”.俗是通俗,也就是常见的,但是同一样事情在此处很
俗,在彼处却可能非常雅。譬如“肥”“瘦”这两个字很俗,但是“绿肥红瘦”、“露浓花
瘦”,李清照却能用得非常雅。“破”字我们以为很俗,但是“云破月来花弄影”、“暂引
樱桃破”,张先与李后主却能用得奇雅,所以雅俗没有绝对的分别,完全看它用在什么地
方。
世故
当我们少年时,总有许多憧憬、幻想,但是到了成年又容易变得世故、现实。“动见胆
观,何时易乎?”一方面是因为别人的约束,一方面也因为我们自己拘束了自己。世故使人
成熟,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也世故了起来,就容易失去生命的冲力了!
悲剧
没有人喜欢悲剧,但是如果悲剧发生了,就必须勇于面对它。
有时候悲剧更能给予我们震荡,让我们惊醒,使我们有更大的勇气去承担另一次打击;
有更高的智慧,去看清人世的沧桑;且有更敬谨的心,去回忆曾有过的美好。
所以说:人若不能欣赏悲剧的美,便无法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固执
我们常形容人很固执,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份固执,只是不一定明显罢了!有的人几事必
固执己见;有的人表面固执;有的人表面不固执,内里却很坚持。
固执不一定就不好,如果人连一点固执都没有,也就太缺乏自己了。所以固执当有,但
要适度的固执,要择善固执!
不泥古
我们常发现许多学者的好作品,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完成的,年纪愈长,反而愈不敢动笔
了。因为他人用词必古人,否则就自觉言语无味;用典必古事,否则就显得学问不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