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墉文集-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打算未来进哪所学校?”
  “你老头是不是供得起你念长春藤盟校?”
  “你今年打算不打算考psAT?”
  “你暑假要不要进特殊的学术训练营?”
  “你的课外活动成绩够不够申请进入一流大学?”等等。
  你开始紧张了!因为当人群一起涌向山头时,仍然站在山脚的人,自然会感到孤独而彷
惶,所以尽管山路难走,你也会跟着大家爬上去。
  至于另外一个使你成熟的原因,是由于最近我很少管你,在你自由支配时间的情况下,
渐渐发觉不论看了多少电视,到头来还是得把功课做完。不管功课做到多晚,第二天还是得
六点半起床上学。无论你多么辛苦地赶地铁,原来算着可以准时到校,那车子要误点还是误
点。不管你说出多少理由,老师要算你迟到还是迟到,别的同学也很难帮助你。
  于是,你开始意识到,别人不再能帮你走前面的路。在深夜一人读书时,不再有忧心忡
忡的父母坐在旁边盯着。
  你可以清楚地听见家里其他人的鼾声和桌上滴答、滴答的钟响。你觉得孤独了!进一步
发觉,恐怕在未来的人生中,父母不可能是永远的倚靠,反而是与你年龄相仿的同学,可以
给你就近的帮助。
  而同学呢?同学纷纷踏上征途了!
  可不是吗?我们都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带领与个人的忧患意识下突然成熟的。
  快快收好你的行囊追上去吧!行囊里有我们为你准备的干粮与零用钱,还有我们的挂
念。但是,年轻的你呀!我们是无法赶上你的脚步的,我们也不打算拖累你的行动。
  毕竟你得自己面对眼前的坎坷与挑战哪!


     
过度的工作和湿热窄小的厨房,使他两腋
  生满了扉子,甚至流下脓水。
  但是,二十年后,他已经是连锁餐馆林立,
  营业上千万美金的富商…… 

  

愈烧愈发


  相信你已经听说,昨夜暗房里发生了惨案,我不小心将拍好的底片全“走光”了!
  当时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里,我只记得将片夹里的片子拿出来,就匆匆忙忙地打开
灯。
  一盒敞着盖子的底片赫然呈现眼前,当我突然醒悟,立即把灯熄灭时,我的手脚顿时冰
凉了,坐在漆黑的暗房里,豆大的汗珠,一颗颗从额头冒出来。我知道,虽然只是一秒钟的
错误,却已经迟了,前面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全在那一秒钟的灯光下报销。
  但是我跟着走回画室,将摄影机重新架好,那已经是深夜三点钟,只是为了画册等着分
色,不得不拍好,并在天亮时赶去冲洗。
  我的心里焦急,却又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能焦急,因为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步骤出错,就会
影响整个进度。
  我的身体是疲惫的,却不敢对镜头打一个呵欠,因为即使一小滴口水和手渍,都会影响
摄影的品质。
  我像是一架机器,以稳定的速度,来回奔走于画架、灯光、摄影机之间。奇迹般地,当
我把那十八张画重新拍完的时候,居然天才微微亮。
  或许前面十几个钟头架好的灯光、量好的角度、调好的光圈、整理在旁边的画作,和已
经熟练的技巧是使我能缩短工作时间的原因。至于最重要的,则应该是那背水一战,非赢不
可的态度,使我不再像白天拍拍停停,而能一气呵成。
  当然,即使是现在,当我想起那一盒完全走光的底片与工作,还是满怀遗憾的。问题
是,谁让自己不小心?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补救的也已经补救了,把那失误当个教训,把前
面的工作,当做练习,不也可以吗?
  我倒要看看那走光是怎样的结果,所以把弄坏的底片也送去冲。你知道吗?当我把冲好
的走光片拿出来时,旁边其他的摄影家都笑:“走光了!”
  “你们怎么知道,不是底片制作不良,而是走光?”我故意质问他们。
 “因为我们都干过这种事!”大家又哄笑了起来。
  这些笑的人,都是纽约的专业摄影家,他们不是也曾经抱着头,坐在暗房里手脚冰冷
地,流下豆大的汗珠吗?
  几乎大部分看来满盘赢的人,都可能遭遇过满盘皆输的常烘;几乎每张成功的笑脸之
后,都有失败的泪脸。
  而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能擦干眼泪,爬起来,继续迎向战斗,否则就是真正的输家
了。
  记得我十三岁那年,家里失火夷为平地的时候,许多朋友都安慰他说:“从头来!愈烧
发!”其后,我总是想到这句话,不懂为什么烧光了财产,反而能愈发达?难道重起的炉
灶,能胜过那薪火不断的老炉老灶吗?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次又一次地见到了这种收拾残局,重建江山的人。我曾经见
过一位姓刘的日本侨领,当他逃往日本的时候,失去了偌大的家产,而与妻子二人,以卖小
吃为生。他们穷到只买得起一架电风扇。拿出去给顾客吹,自己则忍受着高温在后头煮面,
过度的工作和湿热狭小的厨房,使他两腋生满了痒子,甚至因为两时的摩擦,而流下脓水。
  可是,二十多年后,他已经是连锁餐馆林立,营业上千万美金的富商,前半生失去的财
富,不但补回,且有得更多了。
  我也认识了一位曾经惨败的企业家,居然从卖铅笔文具等办公用具,从给商场老友的公
司做起,一步步再度站到企业界的高峰。
  当然我更看到了战后的日本和德国,从战败的烽烫中重建,居然有了仅略次于美苏的经
济成就,甚至引得世人怀疑:“到底是谁打输了二次大战?”
  我终于了解:失败所摧毁的往往只是表面的东西,如同烽火击垮的往往只是建筑物的上
方,那失败者坚强的意志、建筑物地下的基础、工业家所有的技术、企业家所有的理念,是
很难被摧毁的。
  于是,当那些老工厂眷恋旧设备,而迟滞不前的时候,重起炉灶的人,却能推平废墟,
做了全新的计划。他们是很艰苦,但是艰苦激发更强的意志与潜能。他们是面对一片空白,
但这也是能让他们任意挥洒的机会。他们的昨日,是有着许多失败痛苦的记忆,但是那失败
正可以使他们免于重蹈覆辙。如同我十多小时工作的结果报销之后,却能以短短两个钟头补
回,且做得更好!
  于是那满盘皆输能算是真的输吗?那何尝不是另一段成功的开始?
  在你未来的人生、可能会有这样的遭遇,请在你心灰意冷,手脚冰凉,满头冒出豆大的
汗珠时,咀嚼我的这段话!
  赵小兰的父亲——越锡成博士说:“六个女儿,加上我大太,我们家正好是七仙女!”
  这七仙女样样不输给男孩子,她们收拾花园、清理游泳池,甚至自己动手,为门前的一
百二十英尺车道铺上拍油。今有四个从名校研究所毕业,赵小兰更成为华裔在美国政府职位
最高的人。是怎样的家庭教育使她们如此成功?

  
赵小兰的家庭教育


  在我念研究所的最后一年,日文课班上突然出现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太太。当她正襟危
坐,挤在一群二三十岁年轻人之间,跟着教授朗读的时候,实在很有意思。起初我以为她只
是排遣时间的旁听生,后来看她也紧张兮兮地应付考试,才确定是正式的研究生。她从不缺
席,笔记又写得好,所以溜课的人都找她帮忙,我们称她为赵太太,直到毕业,才知道她就
是前两天刚就职的,美国交通部副部长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女士。、
  我今天跟你提到赵小兰,并不想强调她是华裔在美国政府职位最高的人,也不想讨论她
的白宫学者、花旗银行或哈佛大学的经历,而是想让你了解一下,赵小兰的家庭生活。因为
我相信,没有那样成功的家庭教育,很难有赵小兰今天的成就。最起码,赵小兰今天立身华
府高阶层,那种不亢、不卑、带有适度的矜持与华裔尊荣的气质,必然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
教育。
  我用“特殊”,是绝不为过的,因为在美国的中国家庭,能有她家那样完整而严格训练
的已经大少了!即使在中国,我相信也不多。
  你记得《真善美》那部电影吗?当朱丽安德鲁丝初去当家教的时候,孩子们由大到小,
一吹哨子,就列队出现的画面,几乎也能在赵小兰的家里看到。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博士很好客,每有客人来,六个女儿只要在家,一定会出来招呼。
她们以非常恭敬的态度为客人奉茶,脸上总是带着真诚的笑容。尤其令你难以相信的是,当
赵家宴客时,几个女儿不但不上桌,而且守在客人身后,为大家上菜、斟酒!
  当我不解地问朱木兰女士时,她说:“不错!我们是教她们做女侍(Waitress),但那
何尝不是一种训练!?”
  也就因此,他们家虽然有管家,孩子仍然要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大人的道理很简
单:“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管家是请来帮助父母的,不是帮助孩子,年轻人理当自己
管自己的事,不能太早就受人伺候,否则很难学会独立!”
  不仅料理自己的内务,每天上闹钟起床,小时候赶校车上学、回家由姐姐带头,自动自
发地念书,而且他们家的六个孩子,还分担家里的琐事。
  每天早晨,她们要出去检查游泳池的设备,捞掉水上的脏东西。到了周未,则要整理那
占地两英亩的院子,把杂草和蒲公英拔掉。赵小兰十六岁的妹妹,已经负责处理家里的帐
单、将那诞卡的邮寄名单输入电脑,并接听晚上的电话。而且,只怕讲了你也不信,赵小兰
家门前长达一百二十英尺车道的柏油路面、竟然是几个姐妹,在父亲指挥下自己铺成的。赵
小兰曾经在《我的事业与人生》那篇文章里说:“那时我们不见得喜欢,如今想来,大家一
起工作,一起交谈,很能领会父亲良苦的用心了。”
  可不是吗!如同她母亲所讲“家园!家园!这个园地是一家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
正由于她们贡献出自己的心力,所以尤其会爱她们的家,觉得自己是家的一份子,家是属于
自己的。特别是在一家人的工作中,更能体会到荣辱与共、同心协力,而产生共同意识。
  你想想,同样是家里的车道损坏了,对于你和赵小兰姐妹,感觉必定不同,因为我们车
道不是你铺的,你不曾流汗,怎么可能有大的感触呢?
  我常强调家庭关系(Family Ties),赵小兰的家就是真正实践的例子,他们在晚餐之
后极少开电视,父母也以身作则,不在电视前花大多的时间,母亲跟着孩子一起读书,父亲
处理未完的公务。
  至于星期天,他们一定全家去做礼拜,午餐后的点心对间,则举行每周一次的家庭会
议,大伙高谈阔论,每个孩子说出自己新的想法、收获,提出计划,并征询父母的意见,所
以当我们惊讶于赵家姐妹的纪律与服从的时候、要知道那是经由亲子之间充分沟通,所获得
的共识。当她们为家里做事时,不是想到父母命令自己做,而是心里有着使命感。家是一个
“共荣圈”,每个成员都这么有向心力,自然会兴旺。
  我们也确实看到赵家,由一九六二年坐船来美国,孩子们半句英文不通,艰苦奋斗到今
天,已经有四个从名校的研究所毕业;赵锡成先生更成为航运财经界的名人,连赵小兰的母
亲,都以两年全勤的纪录,修得了硕士学位。
  但是你知道吗?赵家虽然富裕 爆孩子却多半进公立高中。在外面的花费,不论大小,
都要拿收据回家报帐。赵小兰念大学时还向政府贷款,靠暑假打工还钱。这不表示她的父母
小气,而是因为要求子女独立、负责,把钱花在当用的地方。
  所以赵小兰能打高尔夫球、骑马、溜冰,更弹得一手好琴。父母对孩子说:“我们虽然
俭省,但你们要学东西,绝对不省。只是既然说要学,就有责任学好!”
  他们也每年安排两次全家的旅游,从选择地点、订旅馆房间,乃至吃饭的餐馆,完全由
孩子负责,父母都少过问。如此说来,这旅行,不也是一种组织、分工的训练吗?
  所以我说:赵小兰姐妹的成功,与她们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连布什总统前几天在
白宫接见赵锡成先生一家时,都特别强调这一点,还对太太芭芭拉说,应该向赵小兰的母亲
学学怎么管孩子!
  怎么管?答案应该是:
  将中国传统的孝梯忠信与西方社会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既培养个人的独立个性,更要
求每个人对家庭的参与,透过沟通后产生的共同意识,达成期望的目标。
  在你听完赵小兰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之后,是不是觉得我们彼此都该有所检讨与修正?
  before五六个嬉皮睡同一房间,居然在壁炉上摆了一排各色的闹钟,每人认得自己闹
钟的声音

  
起床难


  “请转告你的女同学久安娜,如果她愿意早上打电话叫你起床,我愿意付每通三块美金
的报酬!”我今天非常感慨地对你说,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因为我发现当我和你母亲
叫你三四次,都不管用的情况下,久安娜一通电话,你立刻就从床上跳了起来。
  唉!父母就这么不如女同学或女朋友吗?
  当然你有你的道理,说因为久安娜在电话那头等,但是你为什么不想想,父母正在你的
床前等呢?我先是叫你,然后推你,最后不得不丢一把湿毛巾给你,而你居然把毛巾盖在脸
上,仍然呼呼大睡。可是为什么当我只是小小声地说“久安娜电话”,你就立刻清醒过来?
这么说,你起不来床,就全是装的!
  你原来有一个电子闹钟,说是声音太悦耳,不管用,于是我又为你买了一个上发条的大
闹钟。每天深夜,当你咋吱咋吱地上发条时,连楼下书房都可以听到;每天早上,当那闹钟
冷不防地叫起来时,家里每个人都会被惊醒,只有你——这个上闹钟的人,还在呼呼大睡,
居然连将闹钟按下去的能力都没有!
  于是我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