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世界500强进门之道:一个外企面试官的面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详解世界500强进门之道:一个外企面试官的面经-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没有想过还有其他的问题?”
“其他么,大概比较紧张,没有充分的准备吧,反正感觉都不顺。”
“如果我说上面都不是你的主要问题,你会相信吗?”
“我相信,我对面试已经没有信心了。”小B想都没想就回答了我的问题,而且一脸的挫败感。
“看来已经伤得不轻了,好吧,尽管我不是面试专家,但作为有过无数次经验的被面试者,我觉得你有很多问题。”我知道接下来要说很多话,所以赶紧喝了口水。
“你看,你去地毯公司应聘销售,又到保险公司应聘财务,你本人是学管理的,而且你在面试前都不知道去应聘什么,你觉得有没有问题?”
“有。”
“那问题在哪里呢?”小B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不知所云的样子。
“其实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有没有确定自己将来想做什么样的工作,从事什么职业,你的理想是什么?打个比方,你是想做医生还是做工人?总不至于又想做医生,比如你应聘了销售,又想做工人,比如你又应聘了财务。就像医生和工人这两种职业完全是两码事,销售和财务工作本身也是两码事。”
“哦,其实我还没太想好,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呵呵,事实上,这才是你最大的问题。你什么工作都想去试一试,精力花了不少,结果最后什么都做不精,什么都没有实质的进展。”
“好像是这个道理。”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第一步就有问题的话,即使你想后面再努力改进,要做到没有问题也是很难的。其实,我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可能我当时运气确实比你好一点,最后才找到了工作。所以呢,我建议你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做怎么样的工作,从事什么行业,因为你的第一份工作很可能会关系到你一生的职业生涯,你明白吗?”小B似懂非懂地看着我,我只好耐着性子再用更浅显易懂的比喻详细跟他解释。
第一讲:你到底想要什么?(3)
“以我的经验来看,拿我同一届的同学举例。大家差不多都工作十年了,中途跳槽换工作,很多,但中途换行业的,可以说,几乎没有。大学毕业时做IT的现在还是在做IT,做销售的还在做销售。虽然这是我个人看到的情况,但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所以,我建议你考虑清楚,你到底想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工种,只有确定了这些,你找工作才能相对有的放矢。”
“明白了。”
“当然想做什么只能靠你自己决定了,我建议,在做决定之前,最好还是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所谓的“做什么工作”也叫做“职业锚”,这一专业名词小B显然不知道。其实,“职业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概念,它是由美国施恩教授提出的,最初产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院的专门小组,从斯隆研究院毕业生的纵向研究中演绎而成。所谓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设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随着人对自己了解的逐渐加深,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这个所谓的“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即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锚(职业定位)已经成为职业发展、职业设计的必选工具。国外许多大公司均将职业锚作为员工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参考点。
1992年以后,麻省理工管理学院将职业锚拓展为八种锚位,分别是: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等八种类型,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这八种类型的异同。
技术/职能型:技术/职能型的人,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来自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喜欢面对来自专业领域的挑战。他们一般不喜欢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因为这将意味着他们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
管理型:管理型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自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个部分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的技术/功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自主/独立型:自主/独立型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宁愿放弃提升或工作扩展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与独立。
安全/稳定型:安全/稳定型的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他们可以预测将来的成功从而感到放松。他们关心财务安全,例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诚言、忠诚,以及完成老板交待的工作。尽管有时他们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创业型:创业型的人希望使用自己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想向世界证明公司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建的。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他们在学习并评估将来的机会。一旦他们感觉时机到了,他们便会自己走出去创建自己的事业。
服务型:服务型的人指那些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即使这意味着即使变换公司,他们也不会接受不允许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工作变换或工作提升。
挑战型:挑战型的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对他们而言,参加工作或职业的原因是工作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新奇、变化和困难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如果事情非常容易,他马上会变得非常厌烦。
生活型:生活型的人是喜欢允许他们平衡并结合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足够的弹性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环境。甚至可以牺牲他们职业的一些方面,如:提升带来的职业转换,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他们认为自己在如何去生活,在哪里居住,以及如何处理家庭事情,及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是与众不同的。
以上的描述,也许每一条都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为了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拿出一张纸,仔细思考以下问题,并将要点记录在纸上:
1、你在中学、大学时,主要在哪些知识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尤其是你的课外时间,主要用于学习哪些知识?
2、如果同样付给你年薪100万的薪水,并且不会遭遇失败的话,你情愿选择做什么工作?
3、你开始工作时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4、哪些知识和哪种学习、工作的方式是你最喜欢,最不喜欢的?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得体现你的价值?
正如许多分类一样,以上的分类也无好坏之分,之所以把它们提出来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自己,并据此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人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集合而成为他的“职业锚”。它告诉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人生的进程中,梳理自己的职业经历,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就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大步迈向成功。
有人从大学开始专业学习时起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锚”抛出得很早,“锚”得也很坚实;有人的职业锚抛出得很晚,一路风景走过,还在寻寻觅觅。不管如何,“职业锚”定得准不准最终要看是否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所爱。这个职业规划工具可以启发我们,不管你现在是否精确地定位了自己的职业锚,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否成功,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不是盲从别人的做法。
那么,当你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接下来就该着手去实现它。怎样让那些你想去的企业发现你,给你面试甚至工作的机会呢?

第二讲:小B的困惑:一份简历定终生?(1)
在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后就应该着手准备如何将自己推荐给企业。作为应聘者与企业联系的必备工具,这时,简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简历重要,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份简历可以定终生?小B开始产生这样的困惑。
根据性格及专长帮小B确定了他想从事的职业后,我开始进一步从面试之前的准备工作上引导小B。
“接下来看看你的其他东西吧。简历准备得怎么样?”
“哦。”小B从透明的文件夹里面拿出的一叠的资料。“就是这些了。”
“啊?”看到这么厚厚的一叠简历,我大吃一惊。接过来一看,包括中文简历一份两页,英文简历一份两页,学校的成绩单一份两页(有两门红灯),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一页,英语4、6级证书复印件、计算机中级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各一页,还有各类奖学金证书复印件3页,总共加起来十五六页。
“你每次都寄或是Email这么多东西出去么(的确有这样的强人曾寄了一份打印将近30也的包装精美的简历给我们公司,不过我看了一眼就直接pass了)?”
“是的。”
“为什么要这么多东西呢?”
“很多公司在网站和广告上都打着要学历证明之类的,所以我通通准备了,然后复印、扫描好。”
“扫描的东西加在一起挺大的吧,发过去对方邮箱会不会收不了?很多公司接受外部邮件不能超过5兆。”
“不知道,好像还没有被退回的。”
“是呀,不会退回来,因为信过去了,附件直接被服务器block掉了。”我哑然失笑,我有个老同学,她们公司连从免费邮箱发送的附带的word附件都会被block掉。
“此外,还有一点应该注意,在通过智联招聘,中华英才,51job等大型的招聘网站上搜索岗位时,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条信息‘请注明个人的姓名+岗位名称+信息来源’,很多人都不会按照这个要求去正确的投递简历,通常发送的邮件没有‘主题’,而HR分简历时通常会按照邮件的主题里面所含的关键字(岗位名称)快速分配简历,而那些没有按要求准确投递简历的候选人,即使简历能够顺利被投递到企业的招聘邮箱里,但经过初步筛选后,很有可能不会被分给负责该岗位的HR,这样即使候选人的条件很突出,也自然会收不到HR的通知了。”
“另外,很多人在投递简历时,一天之内会给同一个岗位投递几十封简历,还有很多企业在同一时间在网上同时发布很多岗位,很多人会将这些岗位全部选中,然后批量发送自己的简历,不知是出于什么想法,但在HR眼中,这样的行为很可能被看成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不成熟的表现。任何企业都不希望选择那些连自己想做什么工作都不清楚的候选人。这些都是在投递简历时候的一些小细节,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往往细节会决定一切。在申请职位的时候,能够顺利地将简历投递给HR才是一个好的开始,万事开头难,有个好的开始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哦,原来是这样的。”
“你这些证书和奖学金太多了,这些在正文中都有讲到,何必再多此一举呢?而且这些东西一般在公司录取你之后才有用,办入职用的。所以我建议你以后只要清清爽爽发送简历就好了。”
“真的可以吗,我们同学都这样做的。”
“你不相信可以试一试。”
“再来看看简历的内容吧。”
我拿过简历认真看了一遍,中文简历是用各种字体组成的,不下5种,姓名在简历的首页占了1/5个版面,很醒目也很深刻。内容也没有太多的出彩的地方,按时间顺序记录从中学开始的学习经历,大学的课程,在学校担任的各类职务,XX系学生会XX部副部长,XX班的XX干事,XX班排球队和篮球队长,你看这孩子编故事编的,好像别人没读过大学似的。
兼职经历共5条,其中一条是XX公司(大公司)市场部实习助理,关于工作职责,他居然写协助市场部总监XX项目的市场企划和决策。天哪,总共去了1个月,就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责任?只要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会看得出,这份简历夸大的成分太多了。
在简历最后,兴趣爱好、特长、特点和个性还列举了一大堆,起码有1/3页,爱读书,爱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爱音乐,爱旅游,爱交友等等。其实列举这么多,在专业的HR看来并不一定就是爱好广泛,没准会被看成事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当然,也不是一定就会被认为是不好,只是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和特长并不是通过这些词语就能够准确的反映,在简历中,用几个简短的词语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性格特点就可以,多了反而显得累赘。
第二讲:小B的困惑:一份简历定终生?(2)
按照我对小B的了解,在特长一栏,只要是他懂一点的都写成熟悉操作或良好,再懂一点点,就写成擅长和精通了在写关于特长的时候。比如,英语是擅长,计算机只要是知道点的软件和编程工具他都是擅长。这还不算什么,最搞笑的要数个性特点,他写的是热情,有活力,有爱心,沉稳,风趣,善于沟通,善于思考,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等等,反正只要想得到的好词好句,他都罗列在上面了,综合起来简直就是个超人。
英文简历更惨不忍睹。唯一能肯定的,上面全是英文单词,但是连在一起,就是让人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只有把一个个单词直接翻成中文,然后连在一起大概才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