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的中医-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李中梓判断,就是因为气血太虚弱了,所以没有力量把疟疾这个邪气顶出去,才会缠绵不愈的。
  所以李中梓想要使用补的方法来治疗。
  但是陈继儒却很反对,他一向不怎么喜欢服药,尤其是不喜欢人参等补药(素畏药饵,尤不喜人参)。
  李中梓一看,这哪儿成啊?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还不服补药?我哪里是乱开补药的人啊,我是根据你的体质来的啊,于是就劝这位陈继儒,说:“你以前不服补药,那是身体的素质还可以,现在体质不行了,还是要服人参的啊,现在你的正气已经疲惫了,脉细得象悬着的丝线一样,你不跟着情况的变化来调整,不是跟自个儿过不去吗?”(正气虚疲,脉如悬丝,而可拘以常乎?变通趋时,不得失也。)
  陈继儒一听,有道理啊,我整天给别人赠一句话来着,现在这位老友赠我的话也很有道理啊!
  于是就听李中梓的话,服用了一钱多一点的人参,结果是嘴里立刻就有了津液,肚子里也不感觉到烦和胀了。
  这下陈继儒可高兴了,对李中梓说:“看来我以前太固执了,还是你今天把我给点醒了,这样吧,我就把性命委托了大哥你了(这里透露出了李中梓和陈继儒的年龄大小,原来陈继儒比李中梓年龄小啊,小十二岁呢),现在大哥你让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敢以性命委重,惟兄所命耳)
  这下,李中梓就放开了手脚,他用人参一两(量够大的)、何首乌一两,煎成了膏,然后加入姜汁一盅。
  这个方子,人参是补气的,何首乌是补血养阴的,姜汁是怕药膏凝滞,用来醒胃的。
  一剂以后,陈继儒的病就好了十分之七八。
  再服了一剂,这个疟疾就好了。
  估计陈继儒一定是欣喜若狂,拉着李中梓的手送了他好多的话,把李中梓的学生们搞得手抄都来不及了,只恨自己的手机没有录音功能。
  




第222节

日期:2008…11…30 17:26:01


  平和之路

  这样,在不断的读书和诊病的过程中,李中梓的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那么,未来的路怎么走呢?各位需要知道的是,李中梓是自学成材的,文献中没有记载过他跟哪位师父学过(一般如果跟师父学过,古人是一定要记载的,尊师是古人的一个准则),那么,自己该怎么样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呢?

  在古代,中医分派别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有擅长温补的,比如张景岳,有擅长用寒凉的,比如朱丹溪,其实,这些医家自己本身是非常全面的,碰到热证,该用寒凉的时候人家用寒凉,碰到寒证,该用温热的时候用温热之药,只不过是在哪一方面有所擅长而已(这事儿只要认真看看人家的医案就知道了),但是后世一些对中医理解不深的医生,看到一,还没有看到二呢,就认为自己学到了人家的心得,结果学张景岳就只用温热,一点寒凉药不用,说用了就伤了阳气;学朱丹溪就只用寒凉,一点温热药都不用,说用了就能把人补死,导致了大量的误诊病例出现,也把自个儿变成了庸医。

  李中梓该如何选择呢?他会把自个儿归入某一派别吗?

  李中梓望着远方,陷入了沉思。

  让我们来和李中梓聊聊吧:李中梓,你到底想把自己划入哪一个派别呢?
  为什么要分派别呢?

  我看人家都有派别啊,而且没事儿互相攻击一下,温热派的攻击一下用寒凉药物的人,寒凉派的攻击一下温热派的人,促进一下学术发展,多好啊!
  你们互相辩论没有关系,但是要知道有多少不是学医的老百姓,听了一方的偏见之辞后,会错误地选择治疗方式啊?还有很多对医学理解不深的医生,会跟着偏重一方,成为庸医的啊?!
  那您到底想站在什么立场上啊?
  我要站在中间!

  啊?那是一条什么道路啊?

  我要选择中正平和之道,在患者体内有热的时候,我就用寒凉药物,因为清去邪热就是保护阳气;在病人体内有寒气的时候,我就要用温热药,因为温阳也就是保护阴津。
  不偏不倚?

  对,真正的中医,一定是讲究使人身体平衡的中正之道!
  那些派别呢?

  真正的中医,一定是辨证论治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一定之理。
  我明白了,李中梓,按照你自己选择的方向走去吧,我知道,最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代兼容并蓄的大医的!

  各位不要说我再胡说,其实这真的是李中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
  李中梓自己曾经说过:“不善学者,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守真(刘河间)而过,则偏于苦寒;师东垣而过,则偏于升补;师丹溪而过,则偏于清降”。
  他说这些学习的人,不看全这些医家的论述,看到一部份学说,就认为自己把中医给学全了(独师其说以为极至),这并不是朱丹溪的错误啊,这是不善于学习的人误会朱丹溪的理论啊(此非丹溪之过,不善学者误丹溪也)。
  最后他还告诫要学习中医的人,一定要把大家的理论看全了,知道中医是个讲究平衡的学说,没有只重阳气不重阴气,或者只重阴气不重阳气这回事儿,要把各家学说都融会到心里,才不至于偏颇,才不至于把自己变成庸医或者是庸医的帮凶,“庶几不以辞害志,而免尽信书之失乎”!
  李中梓对此感受颇多,后来,他把这方面的体会写进了自己后来写的巨著《医宗必读》里,放在了哪个部份呢?放在了开卷第二篇,足征重视!

  可见,李中梓立志要走一个中正平和之路。

  从此,一个兼容并蓄的名医诞生了,在中医的历史上,很多人或者偏重于寒,或者偏重于热,但是李中梓,却是吸收了各家的优点,在看病的过程中灵活自如,左右逢源,最终成为中医历史上一位学术思想非常全面的大师。

  这在中医历史上是一个榜样。

  有了这样的认识,让我们来重新看看李中梓的诊病过程吧!
  同样是小便不禁,让我们来分析李中梓治疗的两个病例。有位叫张七泽的人,他的夫人患了小便不禁,这种病在妇女中特别的多,很多人经常一不留神,小便就自己流了出来,很是尴尬,现在张夫人也是觉得这个病不能不说了,于是就让张七泽去请医生,请来的就是李中梓,李中梓在诊了张夫人的脉以后,觉得六脉都有些沉迟,就是脉需要重按才能取得,而且有些跳得缓慢,什么是迟脉呢?李中梓在《诊家正眼》里说:“若一息三至,则迟而不及矣”,也就是说,在一次吸气的时候,脉搏跳动三次以下的时候,就是迟脉了,而迟脉同时脉位还在沉位,则说明是肾阳虚,因为“沉脉法地,在人为肾”。

  所以李中梓判断张夫人是因为肾阳虚才导致的“水泉不藏”,因此开的方子就是温补的金匮肾气丸,用这个方子做汤药,在方子里加入了六君子汤和益智仁和肉桂,益智仁我们前面讲过了,对遗尿的治疗很有好处。
  这个方子,用了两付以后,遗尿的现象就减少了。

  再多服几付以后,张夫人的这个病就痊愈了。

  看来李中梓很善于使用温热药啊,那么对于寒凉药呢?
  下面这位,叫俞玄倩,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感觉很不爽,郁闷了半个多月,结果突然就开始小便不禁了,这很难堪,这么大个人了,尤其还是很有身份的人,跟人家一作揖,自己的鞋子就湿了,这成何体统?
  于是请来了很多医生,大家一听患者是小便不禁,这好办啊,这是肾虚啊,补肾!

  看来那个年头一根筋的医生比较多,这些医生坚持着,给老俞同志补了一个月的肾,结果是遗尿越来越厉害了。
  这回这些医生没有办法了,自己学派的思路不灵了,怎么办啊?只好纷纷告辞。

  没办法,只好请来了李中梓,李中梓来到患者的家,一诊脉,感觉到脉象是“六脉举之则软,按之则坚”,这是什么含义呢?李中梓说,这是“肾肝之阴有伏热也”,怎么办?还用温阳的办法吗?不是的,当体内有邪热的时候,就是要用清凉的药物把邪热清出去。

  李中梓开了牡丹皮来清肝胆血分之热,白茯苓泻水湿,苦参清血分之热,黄连清心火,甘草梢导热从小便而出。

  这个方子服用了六付,结果老俞同志的小便不禁就好了。
  但是这个时候,捣乱的人又来了,“适有吴门医者”,碰到了老俞同志,对老俞说:“既然清火了,一定是损伤了阳气,现在要大补一下了!”
  老俞一时糊涂,又开始补肾(人都喜欢补,觉得这对身体好)。结果是本来已经好了的病,又犯了。
  这搞得老俞很是难堪,难道还去找李中梓?自己没有听人家的话啊,但是总是这么遗尿也是不好啊,于是就满脸惭愧地又请来了李中梓。




第223节

  李中梓倒是没有介意,马上诊脉,然后说这是:“肝家素有郁热,得温补而转炽”,开了泻肝胆之火的龙胆泻肝汤来治疗,这是著名的苦寒的药物,但是可以泻火,四付药以后,就不再遗尿了。

  但是这次李中梓也有经验了,他心想我如果不给你开药,过两天又来个什么医生,说你阳气不足了,还是要把你给补坏的,干脆我就坚持到底吧。

  于是就开了四君子汤,加上清热泻火的黄连、山栀子,给老俞同志服用了一个月,最后这个病终于是彻底地好了。
  各位,对于同样一个病,碰到寒证用温热之药,碰到热证用清凉之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证来治疗,结果两个患者都好了。
  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之道啊。
  医生朋友的故事

  有此平和中正之心,除了在给患者诊病的时候得心应手外,李中梓也博得了同行们的友谊。
  当时还有位医生,叫施沛,这位也是个有名的医生,曾经写过《云起堂诊籍》、《脉征》等书。但是有一次这位施医生自己病了,症状是两个脚肿痛,非常的疼痛,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就跟有个老虎在咬似的,这位施医生也不顾自己的面子了,反正是疼痛我就喊,结果是搞的邻居们都很痛苦,因为老施同志的“叫号彻于户外”,邻居们纷纷反应最近睡不好觉,纷纷劝施沛同志,不要以为自己懂医,就不请别的医生,还是治疗一下吧。

  看来还真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啊,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因为有的时候自己在分析自己的病情的时候,可能是由于有感情的因素在里面,所以常常是会被思绪搅乱。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施沛就请来了其他的医生朋友,这个医生诊断后,认为施沛是血虚,因此开了四物汤,加上了槟榔、木通、牛膝、薏苡仁等药。

  可是服用了几付药,没有效果,施沛只好谢谢这位朋友:“对不起了老兄,我们哥俩的水平差不多啊,多谢你了,我还是再找一个来吧。”
  于是就让家人去把李中梓给找了来。

  李中梓一看:老弟,怎么不早找我啊,我来诊诊脉。
  李中梓诊脉以后,说:“阴脉细矣,按之至骨则坚,未可竟以虚责也”。意思是说,这脉实际是个实证的脉象,不是个虚证啊,不能补。
  然后李中梓又看了施沛的腿,发现他的两个膝盖都红了,用手摸摸,还感觉很热,这更增加了李中梓的诊断依据,没错儿,这是个实热证。

  于是李中梓就开了一个简单的方子:黄柏五钱为君,木通四钱为佐,槟榔一钱为使,就三味药,很有趣,李中梓自己给三味药分配的职务,一个君药,带着一个佐药,一个使药,没臣药。
  施沛直晕:“老大,这个方子也太简单了吧,能行吗?”
  李中梓告诉他:“你就放心服药吧,一天两付药,坚持服用,只要你这个湿热泻去了,这个病也就能好。”
  “不用点外敷的药?”

  “不用,只要坚持服药就可以了。”

  “能行吗?”

  结果十多付药以后,施沛的这个病就好了。
  本来两人就挺熟的,这下更成了好朋友了,两人经常一起出去给人看病,有的时候,还互相切磋一下。
  比如当时在善化县那里有位叫黄桂岩的老爷子,这位黄老爷子患的病是心口痛,不能吃东西,于是就请医生,我们现在不知道他到底请的是施沛还是李中梓了,总之是两个医生都来了,大家一看,嘿,高手都来了,太好了,赶快给我们老爷子看看吧。
  两位医生一诊脉,发现这个黄老爷子的脉搏跳动得有问题,是“三动一止,良久不能自还”。这就是说脉搏跳动三下,停止一下,然后过一会儿才恢复,中医管这种情况叫代脉。

  对于这个脉象,两位医生的理解却是有点不同,施沛嘀咕说:“这脉象如此,是五脏之气不全啊,应该这一早一晚就要不行了。”估计眼神是在说:算了,这个病我们无法治疗了。

  但是李中梓却皱着眉,想了好一会儿,才说:“古书里说,人如果痛得厉害了,也会出现代脉的,而且还有周梅屋说年轻人如果有代脉是有生命危险的,但是老年人有代脉却可以生存下去,不用担心,没有危险的。”
  施沛很疑惑:您看的书还真是多啊,这些书都在哪里?回头我一定努力看看。

  结果,在调理了二十来天后,这位黄桂岩老爷子的病就好了,具体的治疗过程文献没有记载,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李中梓对患者的负责任的态度。

  从此,施沛也刻苦专研脉诊,最后也成为了诊病高手,写下了《脉征》一书。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医生们在一起互相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啊。

  在施沛写的书里,也记载了和李中梓两人一同去诊病的故事。
  有位叫唐仲宣的朋友,和施沛是一起读书的同学,这位唐同学的老婆生孩子以后,突然开始“心神恍惚,言语错乱”,因为知道施沛懂医啊,就把施沛找来了,施沛诊断以后,分析这是产后瘀血没有排除干净,导致的一种病证,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