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的中医-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皇帝可以玩得高兴,但下面的人可就未必了,这么多随从,有病了您得开方子吧?尤其是乾隆皇帝,他也生病啊,结果开方子的事儿也是黄元御的活儿。
  但是黄元御的功夫还真不错,辨证准确,给乾隆看病那是“著方调药皆神效”,让大家感觉都非常的满意,我现在唯一不清楚的是,他是否有机会给乾隆讲一下这个圆圈的故事?不知道,文献没有记载。




第185节

  在乾隆旅游了一圈以后,开始打道回府,走之前,想把黄元御带回北京,就对黄元御说:“老黄同志啊,我看你就不要在航运局干了,还是跟我回北京吧。我跟下边说一声,把你的北京户口解决了,你看怎么样?”
  黄元御一听,这皇上都发话了,也得给个面子啊?就回答:“皇上啊,你再给我点时间,我回淮阴收拾一下吧,回头我一定去,好吗?”
  就这样,君臣二人分别,黄元御四月份的时候回到了淮阴,但是他没有立刻动身,他在淮阴在收拾东西的同时,还把写过的书给整理了一番,直到八月十五,才动身去了北京。
  在一轮皓月之下,黄元御荡舟北上。
  当时,他心里或许对前途还抱有一些希望,估计他仰望明月,没准儿还有些许的激动?
  他完全没有想到,他后来到了北京,迎接他的确实十分不如意的境遇。
  他将从此在不如意的状态下生活,一直到死去。
  但是,在非常凄凉的境遇中,他却奋笔写下了更多的著作。
  那么,他是怎么迎接残酷的命运呢?他是怎么在逆境中创造奇迹的呢?
  一个人,该怎样面对不如意的生活?
  怎样面对凄凉的日子
  很多朋友问过我,自己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非常的不如意,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看你这辈子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你没有目标,没有生活方向,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要干什么,这你就痛苦了,这种人,即使是在非常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也会过得没滋没味儿的。
  可是,如果你有了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远大的目标,那这些环境问题就不会影响你了,甭管什么吃得好坏,甭管周围的人怎么看你,就是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总有一天,你的能力提高了,周围的人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我前两天看电视,残奥会节目,真实的采访,说北京有位残疾人,因为电击,失去了双臂,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要双脚来进行,什么刷牙、洗脸的,这环境够艰苦的吧?人家没有失去希望,他还要上班干活,上班做什么呢?修理钟表。
  您说这都可能吗?我估计他周围的人一定是嘲笑着居多,这环境可谓是太严峻了,自己的条件不好、周围的环境不好,但是,这位小伙子有自己的目标,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一路直行,天天练,最后越来越熟练,还真能用脚趾头修理钟表了,而且,这位后来还练出了一手绝活儿,就是专修瑞士手表,别人修不了的,他一修就好。
  当时播放他修表的镜头了,特难受,是人整个弓在椅子上,头努力凑近双脚,眼睛上还要夹着一个专用的放大镜,这姿势一般人都做不出。
  但人家活儿特好,就连双手健全的人都比不上。
  就是这种人能够成功,他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一心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去,现在这位小伙子,被瑞士请到他们国家去工作了,每个月的工资是五万人民币,已经去了几年了,在瑞士也特轰动,老外也佩服得不得了。
  所以,不要管周围的环境有多么恶劣,不要管自己的条件有多差,只要你的心中有目标,就向着目标前进吧,当你在努力中脱胎换骨以后,你就会超越这一切的。
  我们没有办法知道黄元御在来到北京以后,受到了什么待遇了,因为黄元御留下的有关生活的资料特别的少。
  我们能够确定的是:黄元御又回到了太医院,但是,他非常的不得意,一直处于半用不用的状态,整天在清冷的房子里,很是孤独,人也变得越来越孤愤。
  在这种被边缘化的状态里,黄元御一直生活到去世。
  此时,距离他走到生命的尽头只剩下七年的时间了。
  那么,面对如此糟糕的工作环境,黄元御是怎么面对的呢?黄元御的想法是:不管它,越是在艰苦的环境里,越会磨炼出杰出的人物,我的目标是要把中医思想研究透,写下来,我才不管环境如何呢,我只是向着我的目标前进!
  黄元御自己说过:“世之最难长者,得意之事,玉楸子(黄元御的号)往往于失志之中,有得意之乐。若使得志,则必失意,若使得意,则必失志。圣人无全功,造化无全能,与其得志而失意,不如得意而失志。二者不可兼,宁舍彼而取此,此中得失,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忧乐,未易为俗人言也。”
  在《四圣心源》的序言里,黄元御老师也把这种想法给同学们好好地讲了一番,大家可要听好了,谁都保不齐自己是否会陷入逆境,如何对待,人家黄元御老师做了解释。
  黄老师的意思是:昔日的屈原,那是十分的不得意,才写下了传颂千古的《离骚》,这古代人啊,往往是在特不得意的环境里,而且还要远离家乡,在哭着喊着想家的状态里,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来,而且当书写好以后,自己内心的那份儿喜悦,早已超越了孤独离愁,假如让屈原得意了,楚王信任他了,他还能写出那么伟大的《离骚》吗?那就不能了。
  黄老师接着说:您看这世界上是有特得意的人,整天小酒喝着,歌厅小歌唱着,小蜜后面跟着,老天爷对他们是够好的了,但是您要知道,这世界时间过得可快啊,转身几十年就过去了,跟闪电一样快,您再看看他那别墅,很快就成荒宅了,您再看这位得意之人,很快就坟里呆着去了,可是人家伟大的《离骚》却留了下来,成为了不朽,所以“窃以为天之厚安乐之人,不如其厚羁愁之士,丈夫得失之际,非俗人所知也!”
  就这样,黄元御苦中作乐,开始他的写书计划,在这么短短的七年时间里,黄元御把自己以前的医术都给重新整理了,又写了若干新的医书,加起来共十一部医书,再加上他写的《周易悬象》、《道德经悬解》两本学术著作,一共有二百多万字。
  这些内容我会在下面慢慢地讲的。
  您该问了,这乾隆皇帝不是对黄元御特好吗?怎么会使黄元御的境遇如此的凄凉呢?
  其实皇上一天也特忙,人家哪有时间惦着你一个御医啊,黄元御自己就说过:“帝眷之隆,何可恃也”,意思是,不要依靠别人,尽管这人官特大,有的时候也没功夫管你,尽管你老爹是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也有资金链断掉的那天,所以,谁都别靠,自个儿长本事吧。
  就这样,黄元御在太医院里院长、处长、科室主任的排挤和嫉妒下,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奋斗。




第186节

日期:2008…10…7 17:42:16

  差点成了神话

  黄元御在时期写的书中,最著名的要算是《长沙药解》和《玉楸药解》了,这两本书是黄元御被人们关注最多的书,书里面对药性的解释非常的透彻,而且还很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您现在翻看某味药的注释的话,在很多书里,都会引用黄元御的解释。
  其实我在写黄元御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人很是奇特,他从学医,到去世,一共才二十来年,他是怎么一下就明白了治病的道理的?他是怎么掌握那么多的知识的?甭不服气,您把这些本草的东西看一遍,理解一下,也要很长的时间啊?他怎么能那么熟悉,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的?
  就说这个《长沙药解》吧,为什么用长沙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他把张仲景所用过的药都给解释了一遍,传说张仲景曾经做过长沙太守,所以又叫张长沙,在这本《长沙药解》这不能中,黄元御把每味药在张仲景的各个方子里是怎么用的,作用在哪里,他都给论述了一遍,整个书读下来,就感觉黄元御那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让人看得那叫一个佩服,您学习《伤寒论》如果再看看这本《长沙药解》,那您的理解可就深多了。
  这位黄元御到底是怎么学习的?难道他真的是天生的?
  我们中国人很容易神话一个人,比如黄元御在民间的传说就特别的多,这更让人们觉得此人不凡。
  我们现在来剖析几个传说吧。
  山东当地传说(奇怪,黄元御在山东没住多久,传说却很多),说有哥几个,有一天看到黄元御远远地走了过来,于是就闲着没事儿,就商量作弄一下黄元御,其中一个说:“我听说这位医术特别的好,现在我来躺在地上装死,看看他能不能识别出来。”
  剩下那哥几个也都是无聊之人,于是赞同,这位就躺在了地上。
  等黄元御走了过来,几位一起央求:“老大,您就救救命吧,这位不知道怎么,就躺在这了,是不是要死了?”
  黄元御没说什么,马上蹲下给这位诊脉。诊完了说:“这位马上要死了。”
  这帮哥们一听,哈哈大笑,连躺地上的都笑起来了,说:“我们装的,没有死啊,哈哈哈!”
  黄元御很认真,说:“是,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危险,可是这位本来肠胃就有病,岂不知现在是暑热之天,这湿热交蒸,天地之间热毒流行,这位躺在地上这么久,热毒已经从口鼻而入,现在已经深入脏腑,无药可救了,这个病来得可是迅速,估计马上就要死了。”
  这哥几个还不信呢,于是黄元御就走了。
  没多大一会儿,这位的肚子就开始痛,然后几个时辰以后,就死去了。
  这个传说流行很广,但是我们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应该是老百姓的一种神话模式,或许这个故事有它的原型,但是显然加工过的痕迹比较的重,因为以黄元御这样的境界,是不会扔下濒临死亡的患者不管,扬长而去的。
  另外一个故事,是说黄元御的一个表兄考中了科举,马上要到南方去当官了,走之前,大家都去他们家告别,很多人都送了礼物,纷纷说以后照顾之类的话。
  黄元御很特别,说:“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的,这样吧,我送你一脉吧”,这是过去的医生的一种送礼方式,叫赠脉,王孟英也经常送朋友们脉(这比较省钱)。
  诊完了脉,黄元御却把眉头皱了起来,说:“大哥啊,你这脉象显示,两年以后,你将患发背,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性命之忧啊。”
  大家一听,顿时鸦雀无声,心想,这是真的假的啊,我们也知道你黄元御很厉害,可是您这不成了乌鸦嘴吗?
  但是这位表兄显然很是相信,他立刻被恐惧的情绪给笼罩了,问:“老弟,那我该怎么办呢?我还有好多的事情没有做啊,不会这么倒霉吧?”
  黄元御沉思片刻,说:“这样吧,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到任后,立刻服上十付,这样我就可以把你背上的疮移到腿上,这就不严重了,然后你可以在当地找个医生治疗。但是,我对这个医生是有要求的,这个医生必须是知道这个腿上的疮是别的地方移动来的,才能让他治疗,否则就不要让他治,因为连这个都看不出来,水平肯定不够。”
  后来,这位老兄在到任后就按照黄元御的指示服了药(够相信的了),结果在两年以后,果然在腿上生出了一个疮。
  到了这个时候,我相信这位兄台一定会感到毛骨悚然的,敢情这是真的啊!于是立刻招来医生,让大家看这个疮,然后挨个的问:“知道这疮是哪儿来的吗?”
  所有的医生都茫然不知所问:您这是从里面长出来的啊,哪儿来的?什么意思?
  这下,这位老兄的心彻底地凉了。
  最后,有一位医生看了,说:“大人,我知道您这个疮是一个高手从别的地方给移来的。”
  这位老兄差点哭了:“天啊,终于有人知道了!”
  接着这位医生说的话又差点让他晕过去:“我只是能看出来,可是不会治疗。”
  于是,最后的肥皂泡破裂了,最后,这位仁兄疮口崩裂,在悲惨中死去了。
  这则故事靠谱些,比如中医确实有把疮毒从一个危险的部位引到不危险的部位的说法,但是会的人很少,还有中医对接手治疗的医生确实有考验的习惯,昨天我就碰上这么一位,女同志,拿个方子挨个人问,大家都很疑惑,这位干嘛呢?最后推到我这,我一看,她手里拿着个方子,上面全是繁体字,问我认识吗?我再一看这方子,乐了,写的药物的名字都特怪,比如“国老”、“雅连”什么的,每个药物的名字都不是通用名,我说这谁开的方子啊,这是一个排石的方子啊。
  这位女同志乐坏了,原来她母亲是胆结石,在四川一个老中医那里看病,服药以后结石已经排下来一些了,但是她随女儿来到了北京,老中医说,下面开方子的中医,你一定要鉴别一下,我的考察方法是,要知道我写的这些药物的名称都是什么,才能接着看病。
  这我可见识了,敢情真有这么做的。
  真是写到什么碰到什么事儿。
  但是这个故事也有问题,既然是考虑了那么长远,为什么不把大概的方药给事先写出来呢?要是真的没有人知道,岂不是虽然显示了自己的手段,却最后并没有救人?
  所以,这些传说显然是考虑了宣传了名医的某些方面,但是却有部分内容显然是加工过的。




第187节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黄元御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才有产生这些传说的土壤,但是也说明老百姓对此人也感觉到神秘,也搞不懂,这位怎么就这么聪明?他身上一定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吧。
  传说越来越多,最后连黄元御的死都被搞得很戏剧化,这个故事是麻瑞亭老中医传下来的,说是打上面传的,故事的内容是说黄元御在晚年的时候,沈阳一个王爷的儿子病了,求乾隆皇帝派个御医来治病,乾隆就把黄元御给派去了(这个做法倒是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