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人生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运筹帷幄--人生篇-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脸谱论〃道出了逢场作戏的实质本领:

    〃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说,常常'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自己另造一张。'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也有卷帘一格,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

    梁实秋先生又为我们勾划了旧时官场上的男人脸谱。

    〃误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司道貌岸然,或是面部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皮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得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全变成曲线条,如果见到更高的上司,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阵,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状。帘子脸是欺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

    在京剧里,演员在脸上涂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以寓褒贬。其中红『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刚烈,白『色』表示『奸』诈。不同的脸谱显示了不同的角『色』特征。在实际『操』纵中我们虽然借用京剧脸谱的名称,可务请注意:真实的人间心态千奇百怪,实存脸谱『色』彩多种多样,不是两三种名称所能道明其中奥妙差别的。

    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只能解决与之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对人太宽厚了,便约束不住,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格了,则万马齐哈,毫无生气,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能两全。高明的统治者深谙此理,为避此弊,莫不运用红白脸相间之策。有时两人连档合唱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更高明者,可像高明的演员,根据角『色』需要变换脸谱。今天是温文尔雅的贤者,明天变成杀气腾腾的武将。历史上不乏此类高手。

    东魏独揽大权的丞相高欢临死前把他儿子高澄叫到床前,谈了许多辅佐儿子成就霸业的人事安排,特别提出当朝唯一能和心腹大患侯景相抗衡的人才是慕容绍宗。说:〃我故不贵之,留以遗汝〃。当父亲的故意唱白脸,做恶人,不提拔这个对高家极有用处的良才,目的是把好事留给儿子去做。

    高澄继位后,照既定方针办,给慕容绍宗高官厚禄,人情自然是儿子的,慕容绍宗感谢的是高澄,顺理成章儿子唱的是红脸。没几年,高欢的另一个儿子、高澄的兄弟高洋顺顺当当登基成了北齐开国皇帝。

    这是父子连档,红白脸相契,成就大事之例。而在现实生活中,红白脸相契的事何以万千,又有多个高澄父子,这其中的奥妙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方圆人生:

    为人处世要有好演员的素质,善变脸,千变万化终成大事。

    ■ 左右开弓,软硬兼施

    很多人都是〃软的欺,硬的怕〃,对待他们要软硬兼施。如果能用硬压住对方嚣张气焰,用软取得同情,予人面子,便会让对方有顺水推舟的心理。和你敌对,他没什么好果子吃,而你这〃硬汉〃又给他留足了余地,他何乐而不为你效力呢?

    某同学的一段经历,作为〃软硬兼施〃战胜对手的例证,真是可圈可点,下面且听他细细道来:

    前些时候,我与一同学去北京游玩。晚上住宿,我俩被一中巴客车拉到a旅店,本以为这次花的钱最多,条件当是很好的,可事实却让人大失所望。大方面说,黑白电视没一台;小方面说,上床用的拖鞋也无处可觅。所谓的双人间里只有两张可怜的硬板床,真是比校寝还要糟糕十倍。躺在硬板床上,心里总觉着不是滋味,于是我想退房。〃想退房?没门儿。〃老板一开口就是大嗓门。

    我见势真有点害怕,想退缩以息事宁人,但心里又不服,于是狠了狠心,决定豁出去了。我学着老板的腔调吼道:〃你凶什么凶,你想怎的?这北京城,不说来过十次,至少也有七八次了,我一点也不生。你,别瞎叫;我,想退房,要退房,坚决退房!〃听我威胁要给监督局打电话,老板拨弄了一下算盘说:〃退房可以,但要交十元钱的手续费。〃我一听可退房自然高兴,但平白无故地要扣十元所谓的手续费又不甘心,便说:〃如不是你那接客员把我骗来,又怎么会这样?要怪只能怪你的接客员骗错人了。还有,我受你们的骗这笔账还没算呢!〃但老板咬定了那十元钱怎么也不肯松口。如此一来又僵住了。

    时光在慢慢地流逝,我有点焦躁不安,想就此罢休。正在这时,外面又来了几位不知情的受骗者,我及时送店老板一根软骨嚼,说:〃老板,我看还是全退了吧,想你也是明白人,如果我一嚷,那几位还没登记的旅客必会自行告退,孰轻孰重,聪明的你不会不明白吧!〃最后老板在无可奈何中把钱全部退还给我。

    这次舌战,我总结了一下,他之所以取胜,主要在于采取了如下策略:

    1以硬制硬。老板大嗓门,他也大嗓门;老板说,退房不先例,他说退房有先例;老板让他站一边去,他则以给监督局打电话威胁之,给老板一个此人不好对付的印象,因此不得不改变策略。

    2以软对软。老板软下来了,答应退房,但坚持要手续费,他来了个以利诱之的策略:如果吵嚷开来,尚未登记的旅客,必然自动离去。收了他一个人的手续费,丢了几个旅客的生意,太不合算了。老板权衡利弊,为了留住更多的新旅客,只好把钱全部退给他。

    3软硬兼施。对待这样的人,如果一开始就软,老板必然认为他好欺负,而对他更加强硬;如果他硬到底,老板下不来台,来个〃死猪不怕热水烫〃,他没办法。有效的办法是:软硬兼施。关于先硬还是先软,则要因事、因时、因人而异。

    方圆人生:

    做个〃硬汉〃,也做个〃软人〃,左右开弓,软硬兼施,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

    ■ 黑脸开戏,红脸收场

    你可以〃说单口相声〃,一会儿红脸,一会白脸,教人捉『摸』不定,高深莫测。扮着红脸作莽汉可杀灭对手威风,作白脸好人可用以给人台阶,圆满收场。

    1963年,因父亲遗产问题,曾宪梓在远在泰国的哥哥曾宪概的多次催促下,动身来到了泰国。曾宪梓的叔父曾桃发闻之以为曾宪梓定是与其哥哥联手来对付他。于是便有了这么一个场面:

    一大早上,三个笑容可掬的客家长辈来到了曾宪概的小店铺里,执意要请曾宪梓去〃喝喝茶、吃吃饭〃。曾宪梓客气了一番后随他们来到了曾桃发的公司里。待所有人严肃就位以后,叔父们便一改初始亲切温和之相,对曾宪梓纷纷大加指责:〃你看你,像什么话,一点道理也不懂。来了泰国这么久,也不来拜见叔父、叔母。你这算什么?真没规矩!〃

    其实,曾宪梓来泰国的当天便执晚辈之礼拜见了叔父、叔母。因此,叔公们的劈面训斥令曾宪梓一头雾水。叔公们见曾宪梓无言以对,认为其真的是那么大逆不道,毫不留情地把曾宪梓骂了个〃狗血喷头〃。原本便极富自尊之心且血气方刚的曾宪梓终于忍耐不住,作了黑脸的莽汉,大发雷霆:〃你们简直是太不像话了!我本来应该尊重你们,因为你们是叔公,但是从你们这番血口喷人的话里,从你们玩弄的这些骗人的把戏里,你们就再也不配得到我的尊重。〃曾宪梓指着刚好从他们面前走过的一个小孩说道,〃我这个人,对于讲道理的人从来都是尊重的。就是这样的小孩子,知道做人应该讲道理,应该明白事理,我也会很尊重他。但对于像你们这样的老前辈,一点道理都不懂,只会嫌贫爱富,昧着良心拍有钱人的马屁,你们这样做,令我更加瞧不起你们,我也有理由不尊重你们!〃

    曾宪梓一番理正辞严的刚言相向,令原本气势汹汹的叔公们顿时气萎势缩而百口莫辩。但,倘任其怒火信马由缰,刚言怒语如决堤洪水一泻不收,便有可能使原本已有的胜势转瞬即逝。于是,曾宪梓又有一番有理有据的摆事实,讲道理,扮起了红脸好人,不失时机地给叔公找台阶,进入了收场的好戏。〃叔父只有凭着自己的劳动,凭着自己的智慧,才能一点一滴地建立了像今天这样庞大的事业。现在叔父有钱有势,那不过是叔父的能耐,叔父的本事,我只会从心里感到佩服。叔父现在大可不必为了这些财产的事情绞尽脑汁,你是我叔父,你有话跟我说,喊一个小孩把我叫来就可以了。〃

    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适度赞美,可使对方产生亲和心理,为交往沟通提供前提。曾宪梓的叔父只身一人于异国他乡艰辛奋斗而拥有今天的财富和名望,足以证明其不凡之处。曾宪梓这番赞美,既充分肯定了叔父于商场中的本事,又由衷地表明了自己对叔父的佩服之意。言不巧语不媚,不坏刚直不阿之节,不涉阿谀奉承之嫌,从而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令叔父叔母激动得哺哺而语:〃好侄子,好侄子!〃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已化为乌有。

    方圆人生:

    在人际交往、家庭纠纷中,一定要人情『操』纵自如,红白相辅相成,也定会在商场中有出『色』的作为。

    ■ 既要打棒子,又要送萝卜

    〃棒子和胡萝卜〃原理便是恩威并重,又打又拉。这一招术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经典的例子。

    朱元璋史称〃雄猜之主〃,既野心勃勃又疑心重重,心地险恶。他当上皇帝后,打天下时那种虚心纳贤、任人唯贤的作风全抛在脑后,朝思暮想的是维护他的绝对尊严和天下。为此,他以各种卑劣手段,排除异己,残杀功臣。

    李善长在随朱元璋征战中,以多谋善断著称。开国初,组织制定法规制度、宗庙礼仪,与朱元璋关系如鱼水一般,朱元璋将李比之为汉初萧何,称他为〃功臣之首〃,命他为开国后的首任丞相。朱元璋一旦功成名就,贵为天子,对李的态度大变。李善长过去被朱称赞为〃处事果断〃,现在则说他〃独断专行〃。过去朱特许李对疑难大事先理后奏,称赞他为〃为朕分忧〃,现在则说他〃目无皇上〃。朱元璋对李善长功高权大,产生了疑忌之心。但考虑到李善长功高望重,轻举妄动恐生不测之变,就采用又打又拉,伺机清除的伎俩。

    一打。深知朱元璋为人的李善长察觉到皇上对他的猜忌,一连几天,李善长因患病没有上朝,于是就借机给朱元璋上了个秦章,一来对不能上朝议政表示歉意。二来提出致仕(退休),察看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按惯例朱元璋应下旨慰问、挽留。但是,他来个顺手推舟,随即批准了李善长退休,毫不费力地把李善长赶出了相位。

    二拉。削夺了李善长的相权,免除了对他的威胁。但不少人心中暗骂朱元璋寡情毒辣。为了笼络人心,安抚李善长,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本棋为妻,朱李两家又成了国戚。

    朱元璋善于心计,对变脸之术应用自如,先打了李善长〃一棒〃,接着又送了〃萝卜〃,李善长也真不知是福是祸。

    方圆人生:

    明智的上司和明智的下属都应明白:棒子和胡萝卜毕竟是策略和手段,是谁都可以使用的,究竟谁更高明那得看谁更会〃演得真切〃,而一切终究都只是一出戏而已。

    ■ 提防小人的〃变脸术〃

    明朝庞尚鹏曾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古人谨慎待人避免以言取祸的经验之谈。

    对于心怀叵测、不苟言谈的人,暂时不要表『露』真心实意;对于固执己见,一味争胜之人,应注意防止失言。交浅而言深,你倾吐的真诚却换来颠倒黑白的诽谤,这是自古以来都应引以为鉴的。

    不了解情况就发言是不明智,知道情况而隐瞒不说是不忠诚。应当沉默之时却要说话,所说的话就如污垢;应当发言时却沉默不语,这种沉默就如灰尘。不该说的偏要去议论,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应该说的却一声不吭,这是愚钝的表现。

    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能说话,人在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能仗义直言,怎么能称为人?应当说话时却一言不发,就像敲钟鼓而不响,不过是报废无用的钟鼓罢了。结交朋友一定要选择好人,未经充分了解,不可推心置腹。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谈心。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为人处世,说话最忌讳毫不保留,聪明最忌讳全部显『露』,好事最忌讳样样占尽。不仅意外之福难以享受,上天忌讳过分圆满,就是上述三件事如不留有余地,旁人便要侧目而视了。

    议论别人只应称赞别人的优点长处,而对别人的短处应简略地一笔带过,切不可张扬别人的过失。这不仅可以修身养德,而且还可以少招怨恨,消弭灾祸。如果想规劝别人,也只能委婉地对他讲,不能做得太过分了。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的活动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他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慈禧太后控制着朝政。光绪帝想借助变法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慈禧太后势力。作为慈禧太后,她当然感觉出自己权力受到威胁,所以对维新变法横加干涉。于是,这场变法运动实际上又变成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在这场争斗中,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用人权和兵权均掌握在慈禧的手中。为此光绪帝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们要想办法搭救。〃维新派为此都很着急。

    正在这时,荣禄手下的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在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中,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活动。所以康有为曾经向光绪帝推荐过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如果能把他拉过来,慈禧太后的主要助手的力量就小多了。光绪帝认为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的支持不可,于是在北京召见了袁世凯,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