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应用文写作-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训练参考题

  1.简述调查报告的特点有哪些。

  2.根据调查报告的格式和写作要求,请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你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并形成一份格式正确、内容完整的调查报告。

  第二节 统计分析报告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概述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含义

  统计分析报告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据计划、会计、统计工作的报表资料以及调查研究所掌握的基本情况,对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工作状况进行综合或专题分析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经济管理部门掌握情况,制定相应政策或法规;有利于决策者及时掌握经营情况,确保行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

  1.实用性。统计分析报告有着明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紧密结合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它的实用性越强,质量就越高。

  2.准确性。用统计数字说话,是统计报告的特点。统计分析报告要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确保数据准确、情况真实、观点正确。

  3.逻辑性。统计分析报告首先由数字形成概念,概念形成判断,再由判断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它的判断和推理要合乎逻辑,条理清晰,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分类

  一般而言,统计分析报告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1.进度分析报告(也称“定期分析报告”或“计划检查分析报告”)。以定期统计报表为主要依据,辅以其他必要的统计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被研究对象的全部状况(如规模、水平、进度等)以及影响发展进度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后,编写成文字报告。

  2.专题分析报告。就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某一方面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情况,进行专门、深入分析的统计分析报告。

  3.综合分析报告。从社会再生产总体上考察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统计报告。综合分析的对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总体。它可以大到宏观经济,即以整个国民经济、交通运输部门或整个公路运输行业作为分析研究的总体,小至微观经济,即以一个运输经营单位为分析研究的总体。

  (四)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要学会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加工分析统计资料,提高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从实践看,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常用方法大致有五种:

  1.对比分析法,包括实际完成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同计划比较;动态对比分析(同上年比,同历史最好水平比);横向对比分析等。

  2.演绎归纳法。这是逻辑学运用的一般推理方法,在编写统计分析报告中运用得很普遍很广泛。我们编写统计分析报告所用的演绎归纳法,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词,用法不一定与逻辑学相同。从一般到特殊是演绎,从特殊到一般是归纳,两种方法是紧密相关,可以联用而并不互相排斥,即同一篇分析报告既可用演绎法又可用归纳法,如全篇用演绎法,分段可用归纳法,究竟哪种方法好,要看所掌握的材料、所要说明的问题而定。

  3.纵横对比法。这是在编写统计分析报告中是运用得最广泛、最多的一种方法。也可以说,每一篇统计分析报告,都离不开这种方法。我们要说明发展情况就必须和去年“同期”比、和各个历史时期比,这就是纵的对比法;要说明各地区、各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就必须把地区同地区,企业同企业比较,这就是横的对比法。

  4.层层剖析法。又称层层剥笋法或抽茧法,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由表及里,对事情寻根究底,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得其精髓。这样写出的分析报告就能步步深入,叙事明,说理透彻,引人入胜。

  5.相关联系法。统计工作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社会现象本身有很多都是密切联系的。我们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的时候,也必须运用相关联系的方法,才能从复杂的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找出其发展的规律。在统计分析报告中所用相关联系法,即强调有相关的联系。

  二、统计分析报告的写法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格式

  分析报告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四部分。

  1.标题。标题揭示报告的主题思想,简单明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标题形式:单标题,如“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双标题,如“北京人的梦中家园——北京居民住宅择向的统计分析”。

  2.导语。导语或揭示主题、总揽全文观点,或交代写作目的,或突出问题,造成悬念。

  3.正文。正文是报告的主体,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三种类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分析对象的完成情况、特点和工作成绩。

  (2)分析原因和存在问题。

  (3)分析计划、措施或方案执行情况。

  (4)分析预测主要指标发展趋势和实现的条件。

  (5)提出工作建议。

  4.结尾。一般是简明扼要地归结全文的观点或工作建议、要求。

  (二)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程序

  1.选择分析课题。

  选题是写作统计分析报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统计分析报告的选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任务题。这是领导交办、上级部门布置以及有关单位委托的选题。二是固定题。这是结合定期统计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的选题。这种选题一般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三是自选题。这是作者从统计资料或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的选题。

  统计分析报告选题范围、题材内容十分广泛,从社会到经济、从宏观到微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可以产生选题。正因为如此,就必须注意选题的准确性,既要考虑选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意义,又要考虑党政领导和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作者自身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力求使选题准确对路。

  2.拟制分析提纲。

  分析提纲与写作提纲不同,它是如何进行统计分析的思路和打算,是作者对分析对象的初步认识,它对统计分析的顺利进行起指导作用。

  分析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统计分析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收集哪些统计数字和具体事实,从哪些途径去取得这些资料;要选择哪些分析方法,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统计调查与分析工作的组织安排等。

  3.收集加工资料。

  统计分析报告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不仅是统计分析的基础,也是报告写作的基础;不仅是形成和表现观点的依据,也是阐明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

  统计资料包括:根据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从全部基层填报单位逐级汇总上报的定期统计报表资料;为了一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的一次性调查资料。

  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汇总,加工、整理后的统计整理资料、统计分析资料等。

  统计资料的收集,要根据选题的要求明确收集的方向和渠道,要注意收集反映事物总体情况的资料以及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背景资料。调查收集得来的统计资料,要按照材料处理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整理、鉴别、选择等工作。

  4.分析认识事物。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只有做到分析更加深入,才能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使统计分析报告更加具有深度。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

  1.用事实说话。统计分析报告要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确保数据准确、情况真实、观点正确。

  2.注意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免造成分析无重点,面面俱到,缺乏文章的观点和深层次分析。

  3.报告中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要合乎逻辑,条理清晰,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4.统计分析报告的题目要格式规范,数字、年月、计量单位等也要注意规范书写,避免不必要的错误,造成损失。

  范文解析

  2006年度山东省粮油工业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在国家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山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新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在上报程序、上报办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数据质量、统计分析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作考核、表彰奖励上,有了明确规定;各市县粮食局和基层企业,在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上有了明显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和生产指标较上年又有很大增长。其中多数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管理情况。2006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汇总工作仍按照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制定的《2005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填报汇总办法》执行,省局将工作任务布置到市局,市局再层层布置到下级汇总单位和基层填报单位。所有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都按照属地原则,向所在县、市粮油工业统计汇总单位报送本企业粮油加工能力和产量等数据,县、市层层汇总,逐级上报。对年生产量10万吨以上(含10万吨)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在其成员企业按属地原则单独向所在县、市粮油工业统计汇总单位报送统计报表的同时,集团另行汇总一套全集团的合并报表(按“国粮14表”格式),并连同各成员企业(包括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不包括未控股的参股企业和协作企业)的单独报表,报送省局。中央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和各成员企业的单独报表直接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合并报表的数据与成员企业单独报表汇总数完全相符。多数市县局,对粮油工业统计工作非常重视,能够严格按照省局规定进行管理、指导、监督、审核、汇总上报。特别是2005年度对各地统计工作进行表彰以来,各市县局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特别是报表质量、上报速度、分析水平等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度全省各市全部采用微机汇总、电子邮件传递上报,提高了报表质量。部分市县局新上或更换了微机,硬件设施大大改善。

  (二)指标情况。根据2006年度全省粮油工业统计年报数字显示,全省纳入统计(以下简称入统)的粮油加工企业541家,比去年增加101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22家,比去年减少5家,年生产能力45。06万吨;小麦粉加工企业451家,比去年增加110家,年生产能力1827。10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68家,比去年减少4家,年生产能力868。95万吨,精炼能力227。98万吨。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06年,完成大米总产量13。23万吨,其中:特等米4。48万吨,标准一等米7。38万吨;小麦粉总产量886。68万吨,其中:特一粉389。23万吨,占43。9%,特二粉256。23万吨,占28。9%,标准粉88。72万吨,占10%,专用粉91。74万吨,占10。4%;食用植物油总产量224。50万吨,从食用植物油的品种看,大豆油126。88万吨,占56。5%;花生油46。52万吨,占20。7%,其他51。1万吨,占22。8%。从食用油的等级结构看,一级油150。95万吨,占67。2%,二级油21。5万吨,占9。6%,其他52。05万吨,占23。2%。

  2006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2。05亿元,小麦粉加工业185。06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58。4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42。91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2。05亿元,小麦粉加工业180。69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60。16亿元;利润总额15。94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2。66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3。20亿元;出口交货值12。82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2。14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0。66亿元。

  2006年,粮油加工企业资产总计320。58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1。0亿元,小麦粉加工业84。60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35。00亿元;负债合计197。64亿元,资产负债率61。7%,其中:大米加工业0。58亿元,资产负债率58%;小麦粉加工业49。75亿元,资产负债率58。8%;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47。31元,资产负债率62。7%;年末从业人数57033人,其中:大米加工业728人,小麦粉加工业32983人,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3322人。

  2.指标分析

  2006年,全省粮油工业总体发展平稳,呈上升趋势。从粮油工业统计企业数量来看,同比增加101家。从行业来看,小麦粉增长较快,同比增加122。89万吨;油脂加工比较平稳,没有多大变化,其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从收入、利润效益指标看,均有增长,其中收入增长5。9%,利润增长35。9%。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物价升高。同比,特一粉价格升高了0。28元/公斤,豆油价格升高了近1元/公斤。二是产品产量提高。从生产能力来看,产能过剩现象仍比较突出。小麦产能利用率48。5%,食用植物油产能利用率25。8%。从发展形势来看,2006年,受小麦涨价因素影响,部分小规模面粉企业,受资金、工艺、规模限制,已处于强力支撑阶段。预计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期间,面粉企业在地域布局、规模建设、产品结构上,将会有一次大的整合。受国家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场影响,一批小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关闭;部分强势企业,将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发展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大豆加工,受大豆市场和沿海企业发展影响,内陆企业将不再占据优势。特别是低档次产品加工企业,以及非深加工企业,在将来的1~2年内,极有可能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