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处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婚姻处方-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婆媳过招,丈夫站在哪一边(3)
丈夫支持妻子的更大意义还在于和妻子一起作为晚辈来孝敬、服从母亲。这就是将婆媳矛盾转化为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一般情况下,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不会激化,也不会造成很大隔阂。这种转化,就将问题变得简单了。
  2。夫妻同盟解难题
  我对晓媚说:“你买了一件羊绒大衣,可是婆婆不高兴,你希望海军是什么态度?”
  “我希望他能赞赏我的大衣,并肯定我的行为。他以前就经常对我说,一个人的穿着显示他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多花钱买适合自己的好东西也是值得的。”
  海军接茬:“这的确是我的真实想法,但是在我妈持反对意见时,如果我还这样说,我妈就会不高兴,觉得我们是在和她唱反调,在孤立她。”
  晓媚辩解:“为什么一定要服从她的意见?她是老人,我们是年轻人,生活方式不一样嘛。我妈不喜欢我熬夜,可是,没办法,这是我的习惯,也是我工作的需要,她也只好认了。”
  “你们是母女矛盾,可现在是婆婆和媳妇的矛盾,性质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打断他们的争执,对海军说:“现在来设想一下,你支持并认同晓媚的行为,然后你们一起来向你妈解释,说这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花钱是为了打造自己的形象而不仅仅是裹腹蔽体。那么,会是什么情况呢?”
  海军想了一下,叹口气,说:“那还能怎样呢?我妈肯定只好认了,毕竟衣服也买了,而且花的是我们自己的钱,她反对也是无效的。也许呢,我妈还真能想通这个问题。因为我妈是最通情达理的一个人。”
  我说:“一般情况下,父母是会理解并接受儿女的意见的,毕竟是两代人嘛,理解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您该不会是老让我站在妻子这一边,反对我妈吧?”
  “为什么要说‘反对’呢?婆媳之间的矛盾不过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方面的区别,并无绝对的对和错。我刚才提到的可以将婆媳矛盾转化为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矛盾,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这是从软化矛盾的角度考虑,你应该这样和妻子形成一致意见。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你结婚了,就意味着和妻子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家,你们夫妻需要同心同德,她需要得到你的认同和支持,这样她才能感觉安心和踏实。”
  晓媚点头表示同意:“是的,我也并不是要和你妈争什么,我就是要看你是不是和我一条心。”
  “原来你在较这个劲啊?我还以为你是和我妈过不去,故意和她对着干呢?”
  “你妈比我妈年纪还大,我当然要尊敬她。”
  “敢情你出的难题都是在考我?看我什么态度?”
  “那当然,我就是要看你有没有把我放在心上。”
  “这个很重要吗?”海军不屑地说,“真是小女人思想,我娶了你,当然是将你放在心上的,难道还要我天天挂在嘴上说吗?”
  “那当然很重要,”我说,“夫妻之间一般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所谓夫妻矛盾往往就是一个你是否关心我、在意我的问题。婚姻的幸福度撒于夫妻的情感联结度,这是婚姻生活每时每刻都需要去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
  海军点点头:“太好了,今天算是上了一堂重要的婚姻艺术课。我以后会注意这一点,争取保持夫妻一致。但是,”海军转向晓媚,“我也给你提两点要求。”
  “提吧!我会尽量做到的。”
  “第一,如果你对我妈有什么不满,最好由我来提,你提出来,我担心她老人家接受不了。第二,你也要谨慎言行,尽量避免让我妈产生不满,比如,你买了大衣,明知我妈会不高兴,你就悄悄收到衣柜里或不声不响地穿上就是了,没必要让我妈知道。”
  “这两点我答应,我也提一个要求,就是你支持了我之后,我们还要一起向老人家做解释工作,这可能主要由你来出面。”
  我说:“对,这个很重要。要让老人知道,儿子并不是反对她,只是想和妻子保持一致。刚开始,老人可能有些失落感,但慢慢的,她会理解,因为儿子和媳妇才是要过一辈子的人,小两口同心同德、恩恩爱爱的,老人应该高兴。”
  我给他们布置了两道家庭作业:
  (1)海军在和母亲沟通时,要多提“我和晓媚”或者是“我们”,而不是“我怎样”“晓媚怎样”。要在母亲心目中构筑“我和晓媚是一个整体”的印象。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婆媳过招,丈夫站在哪一边(4)
(2)当婆媳发生冲突时,海军需要支持晓媚,但这并非一定要直接表现在语言上,可以用行动来表示,比如,牵住晓媚的手,或和晓媚站到一起。这样,既让晓媚心里塌实,也避免了在言语上刺激母亲。
  婚姻处方
  娶一个人就是娶了一个家庭,嫁一个人也就是嫁了一个家庭。姻亲关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动摇婚姻的根基。
  处理这个棘手问题,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夫妻是同盟体,彼此在对方心目中是第一位的。
  当然,如果夫妻关系本身已变质,并不想同心同德过日子,只想牟取姻亲的私利,那又另当别论了。相信大多数夫妻是希望共创幸福生活的。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夫妻同盟体的力量:
  1。我永远支持你
  夫妻双方要经常用言行来表明这个观点。当知道对方会永远支持自己的时候,心里就会踏实,面对困难和矛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我和他怎么斗”的问题,而是“我们怎么解决困难”的问题。
  2。同盟体不容外人的侵入
  儿子向婆婆数落媳妇的不是,妻子向娘家人痛诉丈夫的“罪行”,这是在容忍外力侵入,削弱夫妻同盟体的力量。不管配偶做得有多不好,你们之间的矛盾最好由俩人自己解决,不要寻求外力来攻击配偶,这个外力也许能为你助阵,但是它却破坏了你们夫妻同盟体的利益。
  3。夫妻联袂,化解烦恼
  姻亲关系之所以复杂,那是因为一个陌生女人或男人的介入,改变了以前单纯的血缘联结而成的亲戚关系。
  如果夫妻联袂,形成一致意见,那就可以将“三角关系”简化为“一对一”的关系。比如,将婆媳矛盾、翁婿矛盾转化为父母辈和儿女辈的矛盾,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是谁破坏了我们的亲密(1)
诊疗档案
  姓名:马琳    年龄:30岁    职业:小学老师
  姓名:陈凯    年龄:32岁    职业:人事局干部
  自述:丈夫将朋友看得比妻子重要,妻子将工作当做生活的重点和轴心,他们的内心都被个人的喜好充满了,他们彼此感觉不到对方的爱。
  诊断:婚姻是两个人的专属俱乐部,需要驱逐“第三者”。
  “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是一对幸福完美的夫妻,只有我们自己清楚,我们已快走到离婚那一步了。”妻子神情黯然地说。
  丈夫叹一口气,说:“唉,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两个都是好人,都忠于对方、忠于家庭,可是却感觉越来越像陌生人。”
  “我觉得你从来没有将我放在心上。”
  “我在你的心里又算老几?你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我的感受?”
  ……
  夫妻俩互相抱怨。
  他们是一对忠贞的夫妻,可是却彼此感觉不到对方的爱。他们的心,到底被什么东西占领了?
  马琳的委屈:他将朋友看得比我重
  陈凯是我一位女同学的哥哥,这位女同学经常说:“我最崇拜的是我哥,他是朋友圈里的‘活雷锋’。”
  参加工作后不久,我宿舍的电路坏了,这位女同学热忱地说:“我让我哥来帮你。”陈凯很快就来了。他除了帮我更换老化的电线,还帮我安装了两个顺手的插座,修整了不合用的窗户栓子,更换了漏水的水管。他敲敲打打忙了一整天,我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相恋半年后,我们结婚了。婚礼当天,我们本来只预备了10桌酒席,没想到一下子来了近20桌的客人,都是阿凯的朋友。他们争相给我们敬酒,并对我说:“阿凯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男人。”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但很快,我就体会到了嫁给一个“活雷锋”的苦衷。陈凯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他说担心朋友有事找不到他会着急。他的手机会随时随地地响起,有时是在我们手牵手散步的时候,有时是我们谈笑风生共进晚餐的时候,甚至在我们亲密交欢的时刻,手机也会大煞风景,爆炸般地叫起来。只要接到朋友求助的电话,不论我们正在做什么事,他都会立即飞奔目的地。
  结婚5年,我们没有在一起度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有好几次,我们本来是计划出去旅游的,票都订好了,可因为他朋友有事相求,只好取消旅游计划。我对此提出抗议,陈凯却严厉批评我的自私主义和狭隘主义,说别人既然信任他,他就要尽心尽力去帮别人,不能辜负人家的好意。
  上个星期,也就是2007年1月18日,是我们结婚5周年纪念日。早上起床时,我就提醒他:“早点回家,我们庆祝一下。”到了晚上7点,他还没有回家。我打他的手机,没人接。我又气又急。11点多钟,陈凯终于回来,一进门,他就瘫坐在沙发上。我故意找他的茬,他不理我,我生气地朝他吼:“你在外面生龙活虎,回家咋就哑了、聋了?”他不耐烦地挥挥手,说:“你就让我安静一会儿吧,我都快累死了。”他径直走进卧室睡觉去了。那天晚上,我气得一宿没合眼。
  第二天早上,我以为他会向我解释或道歉或表现好一些以功赎罪,可没想到他一起床就匆匆出门了,晚上回家仍然很晚,也不和我说话,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我已经失去了质问他去干什么的兴趣。当然,虽然我没问,但也能猜出个不离十:准是又给哪位遇到麻烦的朋友帮忙了。我想,不管你怎样热心肠,你总不能这样忽略我吧?
  他这样的态度让我很失望。
  陈凯的委屈:她嫁的是工作,我不过是她的室友
  结婚纪念日那天,我失约是有原因的。快下班时,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本来定好了5点到火车站接母亲,可临时来了一个重要客户。我爽快地答应代他去接。可由于路上堵车,等我赶到火车站的时候已是5点20了,列车上已经没几个人了。火车站门口一个电话亭的老板告诉我说,刚刚有一位老太太被人力车撞了,送到医院去了。我心急火燎的,也顾不上给马琳打电话,立即和朋友到各大医院搜寻。等找到老太太的时候已是晚上10点钟。朋友母亲来城里本来是要照顾快要生产的媳妇,这下,她反倒成了被照顾的对象。朋友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每天下班后就过去帮衬他。
  这事本来没必要向马琳隐瞒,我之所以没有告诉她,一是因为我每天忙忙碌碌的,懒得和她细说;二是担心她又指责我多管闲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在和她赌气,我故意让她生气,说得更直白一点,我想报复她。
  

是谁破坏了我们的亲密(2)
当然,马琳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对她的不满最主要的是她将工作看得比所有的东西都重,我在她心里好像没有任何分量,这让我很沮丧。
  马琳是一所寄宿制小学的老师。她说,只有看到可爱的孩子,她心里才塌实。她一天至少有12个小时是在学校里,一日三餐一般都在学校食堂解决,我很少有机会享受她的厨艺。
  偶尔有闲情,我们手牵手出去吃饭。路上碰到学生家长,按常理,打个招呼或简单寒暄几句就可以了,可马琳绝对要停下来,很认真地与人交谈。家长遇到热心的老师,那当然有问不完的问题。这样一聊常常是半个多小时,我站在旁边觉得很无聊,也很尴尬。事后,我向马琳提出抗议,说不能让家长占据了我们难得的相处时间。马琳振振有词:“谁说教育者的工作就是学校的8小时?我们随时随地都肩负着育人的职责。家长与老师随时沟通对学生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
  马琳说我的手机是朋友的“110”,那我们家的座机就是她的家教热线了。她总是热情主动地将我们家的电话留给家长,说可以随时和她联系。家长们打电话总是没完没了。有好几次,马琳正在厨房烧开水,电话铃响了,等她接完电话,水已经烧得所剩无几,晕了头的马琳还会惊呼:“天!我竟然将一个空壶放在炉上,我怎么忘了放水呢?”
  去年10月,我感冒了。感冒本来是小事,恰好我朋友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我陪着守灵,几宿没睡,结果感冒加重,高烧℃。马琳请来社区医生帮我打了点滴,然后她买回一大通食品塞在冰箱里,对我说:“学校要迎接省教育厅的检查,忙成了一锅粥,你就自己照顾自己吧。”
  如果说马琳只是偶尔这样因为忙碌冷落我,我还能接受,可她好像永远都是这样不知疲倦地工作,对我的喜怒冷暖不闻不问。我觉得很孤单。我娶了一个女人,可是她却嫁给了工作,我仍然什么也没有。这样的生活还不如单身呢。
  诊疗手记
  1。婚姻容不下“第三者”
  我们对“第三者”的问题很敏感,一听到这个词,大家就会警觉:要严防死守,确保婚姻的纯洁性。可是,当这个“第三者”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婚外情人,而是以工作、交际、应酬的形式出现时,很多人就觉得无所谓了,甚至还会以此为荣:瞧,我是一个多么敬业的人或者我是一个好人缘的人。如果受到配偶“你整天只顾工作(朋友)不顾家”的指责时,你可能还会振振有词:“我这么努力地工作还不是为了多挣些钱,让家里生活好一点?”或者:“我交往的朋友对我们家庭的帮助也不少啊!”在这种肯定的态度下,这个“第三者”大摇大摆地侵入你们的婚姻,而且慢慢将配偶的位置挤占,最后只剩下你和“第三者”相依为伴。
  陈凯、马琳夫妇的婚姻就出现了这种状况。陈凯更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