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当-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西居失去资格后,看到别人考上大学就心起报复,决定扣下别人的通知书。王西居花了一部山地车和200元钱买能同学马英、经马英斡旋,用4瓶西凤酒、两条哈德门香烟买通了岳庙中学传达室老头孙宏展,王西展通过孙老头截获了两份录取通知书,后来又用欺骗手段从 邮递员那儿骗到两份。

    揣着4份录取通知书,王西居本来只想以此来出口〃怨气〃,可谁知没有一个人来找他。王西居便决意挺而走险,冒名顶替其中一人去上大学。他花钱买系,造了假户口就南下长沙,没想到却如此快的落入法网。

    至此,真假〃王居正〃案又起波澜:真王居正也有假!他是由王西居违反规定从山东〃偷渡〃到陕西参加高考的。严格地说,他根本没有参考资格,因为国家教委早已明令:考生必须在学校就读一年以上,方能在该校报名参加高考。而王居正等15名山东考生是在高考前的一周才从山东来到陕西华阴市岳庙中学。按照规定,他们的入学资格也要取消。

    王居正一案可谓牵动万人心。它启动了湖南、陕西两省的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它牵涉到已被录取的12名山东学生入学资格的取消与保留问题,这对国家教委来说又是个棘手问题,处理不好会给社会带来混『乱』……那么,造成这些不良后果,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点评:假的终归是假的,即使是精心编织的东西,由于其逆天理,悖人情,〃作贼心虚〃,注定短命,这也是一切骗子的致命点。王居正的例子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20世纪四大新闻诈骗案始未

    导读:新闻界自古骗局层出不穷,西方四大新闻骗局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林肯〃亲笔信件〃案

    1928年,美国《大西洋月刊》收到据说是林肯总统青年时的六封信,提供这组信件的是一个名叫威尔玛 迈纳的女人。

    《大西洋月刊》 主编收到这些信件后,便请一位定过林肯研究文章的波士顿教士鉴定其真伪。这位教士已六十岁,但一见到风韵犹存的迈纳,便一头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读了这些信之后,他的初步印象是这信写得有些肉麻,不大可能是林肯写的,但是为了讨好迈纳,他作出了违心的结论。

    〃亲笔信〃在《大西洋月刊〗上公布后,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迫于形势,《大西洋月刊》雇用了私家探调查,最后查明这些信件是迈纳的母亲拟稿,由迈纳仿林肯的笔迹伪造的。

    墨索里尼〃日记〃案

    老『妇』罗莎 潘维尼和她四十三岁的女儿阿玛利亚,则是另一则丑闻的制造者,她们向从《生活画报》和《晚邮报》递了三十册墨索里尼的日记。

    这部日记伪造得极妙,连墨索里尼的儿子也没有发现丝毫破绽,士卢萨那大学五位专家对日记的纸张进行了化学试验,又鉴定了笔迹,结论是:长达三十卷的手稿不可能是伪造的。

    《生活画报》和《晚邮报》还是没有正式与这对母女签订购买〃日记〃手稿的合同,意大利警察就以涉嫌诈骗搜查了母女的住宅,当场搜出了假造〃日记〃二十六册,据女儿交代,她用了许多年模仿墨索里尼的笔迹,终于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

    休斯〃传记〃案

    此案发生在1971年,主犯是美国自由撰稿记者克利福德 欧文和他的妻子艾迪丝?欧文。克利福德 欧文伪造了几封仍然活在世上的亿万富翁霍德 休斯写给他的几亲笔信,证明休斯授权由殴文撰写他的传记。凭着这几封假信,他同一家出版公司签订了合同。根据合同,这家公司将以七十五万美元购买欧文写的休斯传记手稿二十三 万字。

    为了炮制这个传记,欧文使出全身解数,最后设法弄到一名叫詹姆士 菲兰写的休斯传手稿中抄写了不少关于休斯的故事,这种明目张胆的抄袭使菲兰很生气,他立即在报上发表声明抗议。这下子,事情闹大了,欧文夫『妇』双双入狱,坐了十八个月的牢。

    希特勒〃日记〃案

    明星周刊的总编辑彼得,科赫在1983年4月25日向世界宣布他花了三年时间游历世界各地,找到了希特勒留下了二战日记。

    科赫宣称这是〃二战后新闻界的独家要闻〃,随即展开两本日记,与会的几名各国历史学家相断出场作证,并称日记的发现是近几十年中史学〃最重大的成果之一〃。

    5月6日〃日记〃出笼后的第十一天下午一点三十分,德新社从波恩发出一条快讯:特急!特急!内政部长齐默尔曼在此地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所谓《希特勒日记》纯系伪造!伪造!

    寥寥几个字的快讯犹如青天霹雳,《明星〗编辑部随即举行紧急会议。会上,总编辑科赫及其副手施密特作出唯一适宜的抉择:立即辞职。事后,为〃日记〃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星》记者海德曼也因〃诈骗嫌疑而锒铛入狱。

    原来,假日记是老记者海德曼搞出来的。由于工作关系,他知道有位名叫费舍尔的人拥有大批的大批曾发表过的希特勒手稿,并出高价买下全部〃日记〃。

    费舍尔真名叫康拉德 库尧,是一个不起眼的古董贩子,库尧供认,他花了二年多的时间模仿希勒的笔法,〃日记〃是他写的。

    点评:模仿名人笔迹,借尸还魂,著名人效应来提高自己的身份,不是东方的专利,西方也有,20世纪西方四大新闻诈骗同样也可以让我们增长不少见识。。〃点水成油〃的闹剧

    引言:科学永远是科学的无敌,任何伪科学在科学面前都会一展无余……

    1984年3月,北国冰城哈尔滨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仅读过4年小学,又因不及格调皮捣蛋被学校除过两次名的普通司机王洪成,竟然通过〃自学成才发明了'水基燃料'〃,说通俗一点就是他具有那种〃点石成金〃的奇异本领,能〃点水成油〃。

    王洪的骗术很快被揭穿说起来,王洪这一招还是〃引进的外资〃。1916年4月,全球爆发石油危机,汽油一下子变成了炙手可热的俏物。正当人们惊慌失措之际,纽约几位记者遇时收到一份请帖,邀请他们去长岛一个村个观看一场〃划时代的科技表演……〃水变油〃。

    几位记者赶到表演现场。为保险起见,他们和众人一样仔细观查了汽车油箱。同时告诫,众人不能碰这『液』体,因为『液』体有剧毒。随即,他开始搅拌,不一会儿,水变成带杏仁味的汽油。

    埃里克特打开车门钻进车内将〃油〃倒进油箱。不一会儿,汽车发动了。埃里克特邀请在场的记者上车就座,并带他们绕村子一周。

    〃埃里克特成功了!他将水变成了汽油!〃记者们将这一特大喜讯迅速传播到全美。美国人奔走相告:由于伟大的科学家埃里克特的天才发明,美国人不怕石油危机了!

    美国汽车大享福特马上以1万美元买断了埃氏专利。

    但当福特将埃里克特留下的〃催油剂〃按比例与水混合变成〃油〃注入油箱后,汽车却怎么也发动不起来。福特发现自己中了圈套、上了大当,他气急败坏地找到埃里克特。

    把戏被揭穿了。原来埃里克特的所谓〃『液』体〃是在丙酮中溶解了大量的乙炔。乙炔是燃物,在10个大气压情况下,它的热量能增加3000倍。至于散发出来的杏仁油味道,只不过是『液』体中加入了杏仁精的缘故。埃里克特的〃油料〃用来表演是可以的,但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料是万万不行的。福特只能自认倒霉。

    这出闹剧以埃里克特服苦刑2年而告终。

    从福特上当骗局的事实证明,〃水变油〃这个天方夜潭的始作俑者并不是中国〃自学成才的青年王洪成。所不同的是,王洪成的骗局历史更长远一些。

    科学家祚庥最早知道王洪成的〃水变油〃是在1993年1月。当即他就对此表示了怀疑。因为从能量守恒和物质不灭这两个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来讲。水变油的关键是使氧原子变成碳原子,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于是,在多次反复论证、试验之后,何祚庥等正直的科学家终于揭开了〃水变油〃的真面目。说穿了,王洪成等人就是偷龙换风、障眼法等手段蒙骗世人。他们所谓的〃膨化烯料〃实际上就是黑肥皂和高锰酸钾。

    王洪成一夜成名后,便扛着〃水变油〃的招牌四处招摇撞骗应该说在能源日益紧张的时代,如果水真的能变成油,那成其实用价值无法估量,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知识观念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所以王洪成一下成为新闻媒体的耀眼明星,许多人为这个所谓〃中国第五大发明〃而振奋不已,善良的人们对他的〃第五大发明〃大都深信不疑。

    王洪成扛着发明的招牌四处骗钱,在短短的2年内竟成了百万富翁,不禁让人咋舌!

    有好心人曾提议请王洪成交出〃水变油〃的秘方。王洪成竟然提出许多极为苛刻的条件,其中最使人目瞪口呆的,便是要求以秘方换取国务院副总理的高位,其嚣张气焰到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原本对王洪成这个养过猪、学过木匠的普通司机有很深的了解的哈尔滨市公共汽车公司,竟然也被〃水变油〃神话弄得昏了头。他们用王洪成提供的〃油〃 将公共汽车开上了街头。所有用过〃 水基燃料〃的公交车都因为发动机大量进水生锈而过早报废。

    点评:不要将新事物都当作新生事物,更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事实求实的对待事特,如果不加思索的盲从,不反给伪科学骗子有机可乘,也且也给国家和个人的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万名艺术家为何受骗!!

    引言:潘亚中做过〃总编〃、〃推销员〃、〃办过学〃后来觉得国内不过瘾,居然骗到美国去了。

    潘亚中,男,1963年出生,四川人,10多岁时,他随姐姐迁往自贡市贡井区落户。初中毕业后,他没有上高中,这个农村娃眼看周围的人都逐渐走向富裕之路,自己仍是赤手空拳,内心不不衡,便决定走出家门闯『荡』一番。于是,一拔脚到了北京。

    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近办了所〃高等学校〃…中国智能学校。智能学校没办多久,他屁股一拍便溜出了北京。来到湖北省洪湖地区根据他与报界打交道的经验,他看出文人办报的奥秘,于是便有了一段〃新闻生涯〃。这次他办起了一张小报,并自封总编,而后开始招兵买马,大发记者证,欲当记者的人统统交一笔钱,然后再定下拉广告的任务。他自认为钞票可以滚滚而来,哪知报刊一整顿,他混不下去了。报纸垮了,他又开始寻新的领域。

    不久,他来到河北一家『毛』纺厂,为其推销产品。

    此3招,便使这个青年人日后到美国后,有了吹嘘自己的资本:曾任职于教育界,有管理等学府的经验和高级教学职称!有服务新闻界的经历,并曾任〃总编辑〃!还有企业界发展事业的辉煌!

    他一副文质彬彬的相貌,外表虽像个知识才子,内囊空空如也,拿句他家的俗话说,红舌头白牙齿嚼苞谷(玉米)……开口就是〃黄腔)。1989年,他自费到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研究生班进修。但这科技大学的文凭是那么好混么?读了不到一年,便又垂头丧气地退学了。

    殊不知,就在短短的〃学历〃中,他结识了日后改变他命运的一位姑娘。这姑娘正在上大学四年级,已经准备报考托福。潘亚中顿时眼睛一亮:出国发展,此乃跳板也!

    凭借他的〃经济实力〃和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赢得了这位姑娘的芳心。而这位成绩优异的姑娘,拥有的是聪明的头脑,缺少的是留学经费。两人各有所需,只不过心照不宣罢了。

    在姑娘毕业前夕,两人结了婚。

    在妻子出国留学的一年后,1992年,潘亚中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签发的学生陪读f2证件。

    潘亚中终于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但很快与妻子离婚,他搬出妻子的寓所,来到马里兰州,他所打听到,这个州对于注册公司管理较松,收取的税金较低。果然,他用了很少一笔钱就注册一个叫〃best croop〃的集团公司,并自任总裁。这是糊弄美国人的。同时,他考虑到自己〃发展战略方向〃,紧接着又注册了一个〃世界华人经济共同体〃,自任『主席』。

    他苦苦搜寻发展契机时,突然想到自己当初是如何心急火燎地想出国,将心比习,〃国内不是还有很多年轻人想出来吧〃?他突然领悟到这是一条门路!他一口气向国内发了数十封信,目标都是原来在国内认识的熟人。

    很快他收到一位葛研究员来信,请他帮忙为一位姓叶的朋友的女儿办绿卡。

    潘亚中得知葛研究员愿意托他办绿卡,十分兴奋,便致函一封,矜持地宣传了一番〃世界华人经济共同体〃的宗旨,然后话题一转:〃关于叶先生之女赴美之事,其父母必须给我一封快信或传真,承诺在美不可以作出有损国家和民族尊严之言行。待收到此书面承诺,即发邀请函,如拒签,则将其列入河南漯河市市长程三昌先生所率之考察团,可充任该团翻译,一起签证入境,再转雇拥身份……〃

    叶氏父女像吃了颗定心丸,就只待佳音了,哪知转眼便是一年,对方却不断地催:钱!钱!再寄钱!

    叶工感觉被人捉弄了。他想起那封向他展示过大洋彼岸的来信曾提到河南漯河市市长程天下昌,就急忙去信向这位市长询问。这位市长很吃惊,也很负责,他深知一名老知识分子的几千美金不是小数目,便亲自打来电话,否认此事。

    身在北京的老知识分子徒唤奈何,连潘亚中现在的地址也不知道了,恰好他的一位同志赴美,便委托这位同事帮他调查。这位同事古道热肠,很快就给他回了信,骗局很快揭案。

    此时,潘亚中已携带一笔不小的财富,出现在华盛顿街头了。这个既是〃总裁〃又是〃『主席』〃的潘先生,又像一个标准的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时的模样去餐馆打工。洗碗、端盘、切洋葱,该干的都干。

    在餐馆找工期间,潘亚中遇到两个人,华盛顿大学有一位教授,常来餐馆。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