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排行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词排行榜-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永的作品来,也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苏轼不愧是词坛名家,作豪放词自能“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作婉约词也同样可以动人心弦。尤其是词中“枝上柳绵”句,更被人称赞为“奇情四溢”的奇句。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从排行数据来看,这首词在各类读者中都有较大的影响,且影响力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批评型读者中,历代文人共有评点9次,列单榜第七十三位;现当代研究者共贡献文章8篇,列单榜第四十八位。大众读者中,选本入选一项,古今共有44种选本选录此词,排名第五十四位;当代互联网上,其更以7万余次的链接数排名第二十三位。所有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此词的综合影响力。





第58名 永遇乐


李清照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41 在100篇中排名:62

历代评点次数:8 在100篇中排名:79

唱和次数:3 在100篇中排名:55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8 在100篇中排名:2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2519 在100篇中排名:64

综合分值:3。68 总排名:58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1),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2)。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3),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4)。铺翠冠儿(5),捻金雪柳(6),簇带争济楚(7)。如今憔悴,风鬟霜鬓(8),怕见夜间出去(9)。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1)吹梅笛怨:笛子吹奏出《梅花落》的曲调。梅,即《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曲调哀怨。

(2)次第:顷刻,转眼。

(3)中州: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

(4)三五:此指正月十五上元节。

(5)铺翠冠儿:用翡翠或翠羽装饰的女式帽子。

(6)捻金雪柳:制作材料中嵌入了彩色绢纸或金色丝线的雪柳饰物。

(7)簇带:插戴。济楚:整齐,漂亮。

(8)风鬟霜鬓:发髻蓬乱花白。

(9)怕见:怕得或懒得。





排行解析


李清照晚年寓居临安时写的这首《永遇乐》,饱含着无限的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其情感之深沉悲怆,足可动人心魄。南宋末词人刘辰翁读到这首词时,就禁不住潸然泪下,先后写了两首词追和。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词中无比沉痛的故国之思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榜上,此词共有18篇文章发表,列单榜第二十一位。五项指标中,此项成绩最为突出,排名也最为靠前。入选榜上,虽然总共只入选了41种古今选本,排名第六十二位,但现当代却有39次入选,超出百首名篇同期平均入选数13次。与宋金、元明、清只分别入选1次、0次和1次的情形相比,反差极大。可以说,20世纪以来,这首词不论在大众读者还是在研究型读者中,都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对于此词最终入选百篇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至于古代文人的评点,虽然次数不多,评价却很高,也为这首词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如宋人张端义就盛赞其描摹“工致”,“气象”好,又手法高超,能“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第59名 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1)


辛弃疾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42 在100篇中排名:58

历代评点次数:15 在100篇中排名:39

唱和次数:6 在100篇中排名:33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4 在100篇中排名:60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4670 在100篇中排名:74

综合分值:3。61 总排名:59




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2),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3),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4),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5)。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释】


(1)东流:指池州东流县,在今安徽池州东至县东流镇。

(2)刬(chǎn)地:无端,平白地。

(3)觞(shāng):古代称酒杯。

(4)绮陌:繁华的街道。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5)纤纤月:喻美人纤足,此借指美人。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排行解析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从江西调往临安任职,中途经过安徽池州东流县时写下此词。据说,这首词是词人怀念当地相知的一位女子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和沧桑之感。中国文学向来有“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因而不少人认为此词别有寄托,乃是抒写国土沦丧、久未恢复的一腔幽愤。

正是对此词主题的关注,使得其在评点榜上较有影响。历代文人评点共15次,列单榜第三十九位。在古代创作型读者那里,这首词的影响也较大,共被唱和6次,排单榜第三十三位。同时,古代选家对此词也青睐有加,入选的古代选本,宋代有2种,元明有19种,清代有11种,均在百首宋词同期平均入选数之上。

但进入20世纪后,这首词的影响力却在下降。入选榜上,古今42种入选选本仅有10种来自现当代,比此期平均入选数少了17次。20世纪的研究型读者对此词的关注也不够,仅有4篇论文,列单榜第六十位。同时,当代网络的链接数也不高,还不足1。5万次,只名列第七十四位。

可见,这首词能成为宋词经典名篇的第五十九名,主要是得力于其在古代的影响。也许,在主张“词须宛转绵丽,浅至儇俏,挟春月烟花于闺帷内奏之”的明代,客途遇艳、美人英雄的故事总能引起人们莫大的兴趣;在提倡“义有隐幽”的清代,又有不少读者从此词的悲凉慷慨之气中感知到某种寄托之意。而到了现当代,大放光彩的主要是辛弃疾那些“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英雄之词,那些“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的“秾纤绵密”之作自然就会减色不少。





第60名 定风波


苏轼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25 在100篇中排名:95

历代评点次数:2 在100篇中排名:94

唱和次数:0 在100篇中排名:84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6 在100篇中排名:27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31600 在100篇中排名:8

综合分值:3。57 总排名:60




三月七日(1),沙湖道中遇雨(2)。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4)。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1)三月七日: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时作者正贬处黄州(今湖北黄冈)。

(2)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

(3)芒鞋:泛指草鞋。

(4)蓑:蓑衣,用草或棕毛编制而成。

(5)萧瑟:风雨吹打林木的声音。



一蓑烟雨任平生





排行解析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苏轼和友人一起到黄州城南三十里外的沙湖看所置新田,途中突然遇雨。因为没有雨具,一行人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狼狈不堪。而唯独苏轼不以为然,还饶有兴致地写下了这首异常洒脱的《定风波》词。

这首词确实值得涵咏,它尽显东坡先生超逸旷达之风神,就是我们现在读起来,也不禁要为之心胸开阔起来。从平平常常的一场雨中,就能悟出不凡的人生哲理,实在是让人叹服。

但是,金子也常有被埋没的时候。看排行数据,此词在古代只约略可以见到它的影子。选本项上,仅有3种选本选录此词;评点项上,仅有2次文人评点;唱和项上,唱和次数更是为0,在入选百首名篇的十几首苏词中,交出了极为少见的白卷。看来,词中卓然独立、傲视流辈的形象和行为,在谨守“温柔敦厚”庸腐教条的古代文人那里,是不大受欢迎的。

好在20世纪以来,这首词终于现出了光彩。首先,它入选了22种现当代选本,较古代有大幅度的提升。其次,现当代的词学研究者对此词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共有16篇文章发表,列单榜第二十七位。最后,在当代互联网上,它可以说是宋词中的网络“红人”,以13万余次的链接数,排在了引人注目的第八位。

在沉寂了千年之后,这首《定风波》终于在现当代读者的大力推动下,成为了宋词中响当当的经典名篇。





第61名 生查子


欧阳修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31 在100篇中排名:86

历代评点次数:5 在100篇中排名:88

唱和次数:0 在100篇中排名:84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2 在100篇中排名:34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14200 在100篇中排名:12

综合分值:3。56 总排名:61




去年元夜时(1),花市灯如昼(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


(1)元夜: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之夜。自唐代始,即有元夜观灯习俗。

(2)花市:灯市。





排行解析


受宋代风气浸染,正气浩然的一代文宗欧阳修年轻时也写了不少缠绵悱恻的艳情词。但有人从维护欧阳修的正面形象出发,认为这些艳词全是欧氏“仇人无名子”所为,是嫁名、嫁祸于欧阳修的。那么,这阕写艳情的《生查子》是不是欧阳修的作品呢?南宋著名词选家曾慥的态度很明朗,他在编选《乐府雅词》时,明确将这首词的著作权归之于欧阳修。曾慥对欧阳修非常敬仰,遴选欧词时也非常慎重,正如他在《乐府雅词》序言中所说的:“当时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除。”但尽管如此,古代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这首词有伤风化,而把它归到了秦观、李清照、朱淑真等人的名下。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也正因为此,20世纪以前,这首词很为自诩雅正的文士们所侧目,影响力微乎其微。看排行指标,这首词在古代唱和榜上的记录为0,历代文人的评点也只有5次;历代入选的31种选本中,古代也只有9种,比百首名篇在古代的平均入选数低了20余次。

而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这首词,对其特色和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表现在排行指标上,此词共入选了22种现当代选本,较古代大为改观。又先后有12篇研究专文发表,列单榜第三十四位。当代网络上,它更是引人瞩目,以11万余次的链接数排在单榜的第十二位。正是在现当代读者的积极推动下,这首美丽而伤情的约会词终于以第六十一名的成绩,晋身宋词百首名篇之列。

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用这话来评价这首词,是再合适不过的。





第62名 青门引


张先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48 在100篇中排名:41

历代评点次数:9 在100篇中排名:73

唱和次数:1 在100篇中排名:66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 在100篇中排名:84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33750 在100篇中排名:7

综合分值:3。52 总排名:62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1),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2)。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1)中(zhòng)酒:醉酒。中,伤。

(2)楼:指城上戍楼。





排行解析


这首《青门引》,抒写的是宋词中的常见主题——伤春。能从众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在词人高超的表现手法,及通过作品所传达出的人们共有的千年不变的无奈与伤感。词中不仅有情味隽永、让人涵咏不尽的名句“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整首词也含蓄细腻、意境深美,充分体现了张先词的艺术特点。历代文人对此词爱赏有加,有赞其“句字皆佳”,有叹其“韵流弦外,神泣个中”,有评其“落寞情怀,写来幽隽无比”。

看排行数据,历代文人的9次评点,基本上都是针对这首词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性。虽然此项排名仅为第七十三位,但对于这首词的流行与传播,功劳不小。当然,此词之所以能成为宋词排行榜上的第六十二名,更重要的还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选本入选项上,其共入选了48种古今选本,排名第四十一位;其中,元明时期更是入选了22种选本中的21种,影响甚大。二是在当代互联网上,其链接数高达13万余次,排单榜第七位,成绩惊人;仅此一项,也足可使其成为宋词中的经典名篇了。





第63名 少年游


周邦彦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41 在100篇中排名:62

历代评点次数:24 在100篇中排名:8

唱和次数:3 在100篇中排名:55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 在100篇中排名:84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5830 在100篇中排名:71

综合分值:3。45 总排名:63




并刀如水(1),吴盐胜雪(2),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3),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4),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注释】


(1)并刀:古代并州(今山西汾河中游一带)出产的刀剪,以锋利著称。

(2)吴盐:吴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所产的盐,以细白著称。用盐可除去新橙酸味。

(3)兽:兽形香炉。

(4)行(háng):指示处所的助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