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在世界中-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这些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并不使对方利用这些事情将谈判者本人处于不利位置。

    (8)翻译工作

    在参与谈判的人员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是要达成协议,让别人明白自己的这一表达能力不可或缺。

    a。翻译人员的聘用

    国际谈判需要借助翻译才能达成协议。优秀的翻译人员需要了解对交流必要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此外,对从体态语言到座位的安排的各项繁杂事情也要非常熟悉。一句话,翻译人员的素质对谈判的结果起着极大的作用。

    b。何处聘请翻译人员

    大型的跨国公司拥有形形『色』『色』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入世后,进入中国的外国人才会越来越多。公司中丰富的语言技能应尽量充分利用。公司里的翻译人员对本公司的产品系列、公司的背景资料及公司的精神也了如指掌。

    然而,任用本公司经验不足的翻译也有弊端。在快节奏的谈判过程中,翻译工作是件神经高度紧张的事。而请对方重复其说过的话,就难称得上专业翻译了。

    当公司内部没有翻译人员时,谈判人员应聘用不少于两名并且尽可能是最好的。大多数国际大都市都有能力提供翻译人员的服务结构。最好不要让对手为你提供翻译服务,即每一方都应该有自己的翻译人员。另外,翻译需要出席每轮谈判开始前和结束后的会议,这对保证谈判战略的一致『性』十分重要。

    c。聘用翻译人员的基本礼节

    不懂得如何与翻译人员共事表明谈判者是个新手,这会给谈判带来麻烦。建议遵守如下几点:

    a。对手发言时,应注视他们而不是翻译;

    b。如果谈判双方各有翻译,那么就只在自己这一方发言后才进行翻译;

    c。谈判者应使用清楚而简短的句子,每次讲话不要超过30秒;

    d。为了方便起见,翻译一般坐在谈判者的后面;

    e。如果双方翻译在某一要点有分歧,不要以为自己的翻译总是对的;

    f。对翻译的表现不要公开表示不满。要批评也应该是后来的事。

    g。应确保翻译随叫随到,并使他们信心十足。3。谈判阶段

    如上面所打算的那样,此处将提到的国际商务谈判过程分为三个阶级,即谈判前,面对面以及谈判后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将比另两个阶段阐述得更详细一些。

    (1)谈判前期阶段

    谈判前期阶段从双方表现出与对方做生意的兴趣时的第一次开始。正是从这一阶段起,双方开始了解对方的需要并评估进行谈判这个过程可以获取的利益。双方这时便着手尽量收取对方的信息,比如『操』作环境,第三方的卷入(参与),影响者、竞争者以及基础设施等。此处的主要问题是澄清问题以便双方一起解决,因为这既可以反映出双方的期望又对获取双方的承诺也是必要的,因而有助于实现问题的解决。

    当双方考察对方所持立场时,非正式会面就开始了。至于双方是否继续进行下一个谈判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合作、冲突、所期望的利益等等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商务关系中,该阶段通常比正式的谈判更重要。谈判者之间的社会以及非正式关系,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信心起着极大的作用。这时双方也开始为面对面谈判形成自己的战略步骤以及试图预见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备不测。

    (2)面对面谈判

    尽管双方对这种处境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在这一阶段,他们均知道可以为找到共同的问题而一起努力。这表明了以开诚布公的方式进行面对面谈判和准备几种可选择方案的重要『性』。这时,双方要探索爱好的不同之处以及期待结果,以便向对方靠近。

    据经验人士介绍,谈判过程常常掌握在已安排好议事日程的谈判者的手里。因为,在谈判过程中,此人可以强调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弱点,因而将对方置于防御境地。尽管如此,这一议事日程也可能会提前暴『露』出准备方的观点,因而给对方的准备对策提供了机会。一些谈判者情愿采取讨论和在大原则上同意的方式拉开谈判。在该阶段中,确保成功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一步一步地对合同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既讨论有冲突的事项,也讨论有共同利益的事项。值得注意得是,在起初讨论有共同利益的事项对创造双方之间的一种合作气氛有促进作用。至于战略的选择,这要因谈判的客户或者提供商而定了。不过,尽早了解对方的战略并采取相应的与之吻合或互补的战略是有帮助的。有人建议,即使自己的立场同对方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相同,谈判者也不应该立刻同意达成协议。研究表明,直接给出〃底价〃 的谈判者可能要吃亏。发出从起初阶段继续进行的暗示而不让步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初次会面的谈判者来说,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自觉有相对权力的一方会作出较少的让步,而较弱的一方会让步更多以求营造更好的气氛,这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因此,双方在这一阶段均保持高度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3)后期谈判

    在这一阶段,所有条件均已具备,合同也正在草拟,等待签字。然而,草拟合同以及合同中的用词本身也是一个谈判过程,因为意义和价值在两者之间可能并不一致。如果从背景因素以及气氛中产生出负面的反馈信息,该阶段可能会导致重新进行面对面谈判。因此,所达成的条件应该在让步意见交换之后向对方宣读,同时还要进行讨论,记录下讨论的概要。除非双方都充分注意到了细节,不然在后来合同的执行中可能会出现令人不愉快的或者意想不到的情况。最好是在双方离开谈判桌之前确认是否理解了所达成的一切协议。

    4。谈判风格

    参加谈判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队伍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谈判风格。同一种谈判风格不会次次奏效,并且不同的情况需采用不同的风格。谈判人员和队伍应灵活自如地运用不同风格,就像变化谈判地点一样,因为诚恳而全面的自我评估有助于选择最适合自己和团体的谈判风格。

    很少有人(如果不是绝对没有的话)使用和他们的个『性』相反的风格。而且,这些风格可以互为对策。谈判者的工作就是努力去说服别人,当然,要想成功,他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话。即使最有天赋的演员也有自己的极限范围。有潜力的谈判者必须努力发掘自己的天赋和优势,以决定哪种风格或哪些风格最符合自己的个『性』。首席谈判者在组建谈判队伍时也应作出同样的判断。正如一个足球对不能全清一『色』由明星球员组成。人们希望变化。谈判才能、风格和灵活『性』的正确组合可以使谈判队伍在各种谈判场合应付自如。下面列出了23种不同的个人谈判风格。很少有人只用其中的一种,他们大都交叉使用不谈判小组组长务必注意防范成员使用和团队目标不合拍的谈判风格。

    (1)咄咄『逼』人型

    很多人认为自己具有攻击『性』,但只有少数人真正称得上有攻击『性』。攻击型谈判人员盛气凌人的对待对方,很少考虑对方的立场和态度,也不施舍分文,他们的字典里面压根儿就没有〃让步〃 这个词。偶尔使用攻击『性』很奏效,但滥用这种风格不会达成协议。有经验的谈判者只有在谈及无法谈判的问题时才使用这种方法。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攻击会带来额外的代价。在历史上,攻击者往往由于急功近利而被有涵养的对手打败。攻击最多只能充当临时谈判技巧,而不能从开始用到最后。

    (2)抱怨型

    抱怨型的谈判者是攻击型对手的大敌。这种风格要求谈判者在谈判初期在一些问题上作出让步,以把攻击者深人引进谈判过程。在谈判初期,他们故意不把重要问题写在议程上,直到后来当进攻者认为自己还可以得到对方的让步。事实上,抱怨方〃已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开始索取〃回报〃,咄咄『逼』人的谈判者空手而归。顺从可能会是一种代价很高的谈判风格,只能被东道主采用。它要求对议程加以严格控制,并能看出对方在何时上钩。

    注意:当很多观战人员在目睹谈判过程或发出即将胜利的信号时,顺从是最能奏效的。

    (3)被动型

    被动谈判者其实并不像他们看起来那样。这种谈判风格常见于合同法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它使对手认为双方已就所有问题达成协议,从而把自己所有的底牌全部摆在桌面上。采用被动风格的一方只是点点头,这使对方误以为双方已达成一致意见。但点头仅仅表示理解。一旦对方把一切都和盘托出,初期采取被动方式的谈判者就开始〃选摘桃子〃了……开始选择那些自己垂涎已久的问题,并且积极地(甚至挑衅『性』地)重新讨论那些他们无法接受的问题。被动型谈判者很少提出自己的计划,相反,他们总挑对方的刺,以把对方处于防御的位置。误把被动当成同意会使你付出巨大的代价。

    (4)冷漠型

    冷漠型谈判者故意使自己变得无法捕捉。琢磨不定已不再是中国人的独家秘诀;几个世纪似来它已被全世界有经验的谈判人员成功运用。他们故意摆出一副对任何特定问题的输赢无所谓的态度,而使对手费尽心思去取悦他们,因为他们无法探知对方的喜好。销售方常常费尽心机来得到坐在对面的斯芬克斯(比喻『迷』一样的人)的反应。有经验的冷漠型的采购方谈判人员利用沉默得到的实惠比用口才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金钱不再是万能的。

    (5)威胁型

    威胁是让对方害怕,害怕是力量的动机。不幸的是,从害怕到厌恶仅一步之遥,而厌恶使得建立良好关系变为不可能。因此,慎重使用威胁方法,使对方感受到它,却没有意识到它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国际商务上的恐惧往往表现为害怕被排除在市场或某项利润丰厚的商务活动之外。

    尽管在某些场合下,它貌似攻击,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最重要的是,在谈判桌上表达的言语威胁一定要有行动来支持。同时,威胁还要求对方的合作(只有对方被唬住,这种方式才奏效)。了解用什么来威胁和什么时候使用威胁将决定这种风格能否最终起作用。

    (6)技术型

    技术型谈判的重点是谈论产品或服务的各项数据资料。这种谈判旨在通过展示自己对技术过程的渊博知识,而使对方无还手之力。除了能回答对方偶尔提出的问题之外,这种方法还能瓦解对方企图压低(或抬高)该技术的含金量。这种谈判风格多用于合资企业。在合资企业中,合作各方所占的股份是由双方同意的实物形式的价值(如厂房,硬件)和知识产权的价值(如生产工艺,软件)的比例计算的;而技术型企业与之相反。技术型谈判风格企图让对方认识到,不懂技术就无法决定商品的市场价值。技术型谈判风格让对方看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知识匮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让对方感到自己很愚蠢是不足取的。而且,为了使技术型谈判更加有效,所配备的翻译也要很流利地进行技术问题的翻译。

    (7)金融型

    奇怪的是,许多商业谈判(和谈判人)总是极力淡化赚钱的意图。在有的文化里,人们尽量避免看起来很贪婪,而处于其他文化里的人们希望和对方就别的问题进行协商,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把触霉头的财务消息拿出来。金融型谈判完全是利用对方在谈论这一重要问题时产生的局促不安。作为总体采购或投资策略的一部分,金融型谈判人员在议事日程的每个节点都谈论价格问题。所有商谈的要点都要和底线一致。如果某个谈论的问题对产生利润没有作用,就要问对方为何要在这里浪费时间。谈判中的美国人在财务上的务实精神闻名于世,有时他们被认为很无礼。他们虽然无礼,钱包却是鼓鼓的。

    (8)法律型

    与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反,律师是非常糟糕的谈判人员……原因是,如果他们精于此道,这个世界就不再需要法官了。但这并不是说法律型谈判风格在谈判桌前没有一席之地。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法律的制约,谈判员在考虑法律对所有权、税费和人员配置的作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它对自己想要建立的业务关系的作用。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谈判桌上经常出现对法律方面的考虑(并有律师在场),这包括地方法律和国家法律方面的规定。看起来好像是浪费时间或微不足道,但如果一个谈判小组或谈判个人对法律知之甚少,那么他们会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一方采取这种方式,另一方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发展中国家就不同了。许多亚洲商业文化喜欢在桌上和桌下谈生意。许多南美、中东、东欧和非洲国家也是如此。与在谈判中达成的协议相比,理解和巧妙利用对方对其法律纠纷的反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些地方谈判的外国买方会发现,在谈判的关键时刻采取法律手段能赢得对方的重大让步。然而,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全局策略,就可能完全毁了整个谈判,因为销售方受困于本国法律的严格制约,无法得到任何利益。如果身处这些文化里的外国销售方企图为每一个谈判要点寻求法律保护,那么他会发现这很难很难。

    (9)保密型

    许多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采取全部保密或部分保密的风格。这是因为,有些问题牵扯到谈判参与者的个人隐私,高层外交敏感问题、法律条款或为了避开新闻媒体。要求谈判保密是一种能影响谈判结果的策略。处于保密状态可以消除外界压力,使大家把精力集中到所谈论的问题上。而且,在谈判开局后,可防止对方寻求外援或资讯。

    如果对方要求你本人或者你公司这样做,应认真考虑。保密型谈判不容易做到,而且花费很高。向对方询问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并确保这种方法不会限制己方的谈判风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