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b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史的b面-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历经唐、后梁和后唐三朝,侍奉过18个皇帝的张全义属于不读书,却有丰富经验和天生悟性的人。他的祖辈是濮州乡民,他年轻时曾在县衙当仆役,辛苦劳累且不说,还常常遭受官吏的污辱,就是后来当了河南尹,同僚们仍看不起他,有人当众斥骂他为“田舍翁”。就在这种备受歧视的环境中,张全义的机敏心术开始起作用。他看到唐末战局混乱,就弃官投奔了黄巢义军,一度在黄巢义军中当了兵部尚书兼水运使。他又看出义军政权不会长久,为及早脱身另谋出路,便主动投降唐朝的河东节度使诸葛爽。为了消除诸葛爽对自己的戒心,张全义主动请战,率军东奔西突,屡立战功,结果又受重用,升任泽州刺史。从反唐到降唐,两处都受重用,而这一切在张全义身上显得是那样和谐而自然。
这还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五代时期军阀混战,狼烟遍地,皇帝上下轮换如走马灯一般,张全义凭着高超的处世技巧,不但保住了性命、官职,也保住了地盘和实力。张全义的地盘在洛阳,朱温篡唐后对张全义并不放心,封他做东平王,想使他离开洛阳。张全义心如明镜,一再上表推让,表示无心争权夺地,并竭尽财力支持朱温,很快便使朱温消除了戒心。当朱温杀戮功臣,张全义受到威胁时,他把全部家产献给朱温,更为“难能”的是他竟让妻子、女儿和儿媳轮流侍奉荒淫无度的朱温,在朱温榻下随时为张全义辩白。有一次朱温生气,要处置张全义,张全义的妻子储氏竟然当面责问朱温:“全义只是一个种田的老翁,30年来在洛阳周围为你开荒种地,征收赋税,支援你打天下。现在他已老朽,活不了几年了,要背叛你何必等到今天?”说得朱温哑口无言。为了表示歉意和对张全义的信任,朱温还与张全义结成了儿女亲家。朱温政权倒台,洛阳一带为李存勖的后唐所控制。原来张全义支持朱温打李存勖,成了李存勖的宿敌,李存勖一直想诛灭张全义全家。对此,张全义早有准备,临危不慌。当他得知李存勖要到洛阳祭天,便立刻把祭品准备齐全,让人带信说自己早就知道洛阳当归李存勖,几年前就把祭品准备好了。意思是说他张全义身在后梁,心里却忠于李存勖。这一下居然博得了李存勖的原谅,仍然让他继续做他的河南尹,并加封为齐王。为增大保险系数,张全义买通了李存勖的刘皇后,用大量钱财博得刘皇后的欢心,并当了刘皇后的义父。这样一来,便由李存勖的宿敌又变成了岳父,官运也就更通畅了,不久就升至太师、尚书令。到了晚年,为了给儿孙找靠山,他窥测到李嗣源的势力发展快,有前途,便极力上疏说李嗣源的好话,说李嗣源如何有胆有识,雄才大略。以
致张全义死后李嗣源当了皇帝,还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又追赐给张全义一个“忠肃”的谥号,才算了结了一桩难完的心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张全义,论才论德他全无特长,但他身历数朝、身侍数君、身任数职,不但官运亨通,而且全身而去,这么一个活宝贝的坚韧生存究竟靠的是什么?这实在值得后人深深思索。
张全义有幸身历数朝,而在位长达54年的汉武帝一朝就更换过若干丞相,与绝大多数丞相被杀不同,公孙弘死于丞相位上倒成了个例外,这个例外与张全义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妙就妙在他能处危而不危、处乱而不乱,看似不温不火、谦恭礼让,但实际上却是对上阿谀、对下踢脚,对竞争对手,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潜在的,他都稳准狠地予以除治。仅举几个例子:中尉汲黯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汉武帝的咏马诗,公孙弘说汲黯是“诽谤皇上作品,应该全族抄斩”。虽然汉武帝没杀汲黯的头,但却为此把汲黯贬到外地去了。董仲舒是当时的名儒,公孙弘因为研究公羊《春秋》不如董仲舒,心里嫉恨,就利用戴高帽子的办法把董仲舒推荐到杀人不眨眼的胶西王手下,从此结束了董仲舒的政治生命。还有主父偃,这个齐相是因为办案办过了头,也被公孙弘推荐到死神那里去了。公孙弘整人是暗里下毒手,表面却从来都是宽宏大量。比如有一次,汲黯在朝廷上当众指责公孙弘身为三公却仍盖打补钉的棉被是虚伪。公孙弘面不改色,缓缓对汉武帝说,因为陛下英明,所以朝中才有汲黯这样的直臣。你看,这马屁拍得多到位。张全义无耻,公孙弘无德,而最终成就政治不倒翁却是完全相同的。

以不变应万变:2。死人算计活人

历史上身居要职的人很多,精明一世的人也不少,而身兼二者,既身居显位,又精于算计,其精明程度甚至连身后的事情也能算计到,这样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唐朝的姚崇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
姚崇起初曾和朝中另一大臣张说争夺相位,经过姚崇的精心策划,硬是把已经坐上相位的张说拉下马来,自己取而代之。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非人力所能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姚崇比张说年长许多,此次政治交手张说虽然一着不慎输给了姚崇,但张说只是暂时偃旗息鼓,既然有这么个年龄优势,张说也决不想就此罢休,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就是了。
张说此时的心态,姚崇也是十分清楚的,预料到张说迟早要复仇,所以姚崇临死之前对他身后事做了周密安排。他告诫子孙们说:“张说一向与我嫌隙很深。我死以后,出于礼节他必定前来吊唁。到那时,你们可把我平时使用的珍宝器皿都陈列出来,因为张说平生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类东西。你们要注意观察,如果张说看到我这些东西完全无动于衷,你们就赶快做出逃的准备,那样灭门之灾就要到了。如果他对这些东西表现出喜欢, 有兴趣,就说明他不打算报复,那你们就把这些东西全都送给他,并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文。”并特别叮嘱:“如果张说答应为我撰写碑文,写出后你们就立即上呈皇上,刻石立碑。抓紧时间、分秒必争十分重要,因为张说为人做事容易反悔,事后如果他发现事情做错了,要求追回碑文时,你们就告诉他碑文已呈皇上恩准,并把刻好的石碑给他看。这样,他就没办法改变他在碑文中对我的评价了。既然从他口中对我盖棺论定,你们也就没什么危险了。”果然不出姚崇所料,姚崇死后,张说收下了他的礼物,也为姚崇写了碑文,文中对姚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事过不几天,张说就后悔了。可这时姚崇的儿孙们已遵嘱而行,他没办法收回自己对姚祟的评价了。张说由于无法改掉的对珍宝器皿的收藏兴趣,还有他那一丝贪欲之心,致使他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一个大错误。然而,由这一事件我们看到的却是姚崇对人明察秋毫般的精明算计。事后,当张说明白了事情的个中原委以后,只有顿足大骂了。实在说来,人死之后对于死者个人来说,生时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一切也都成了静止的。道家开山祖师老子主张:不与人争,而人莫能与之争。那么由此举一反三,姚崇以死为标志已经达到不与人争的顶点,而活着的张说犹有争心。但到头来,不争的姚崇终于制服了争心不已的张说,这是否就是老子隐晦的话中暗含的那番道理呢?虽然史无明文记载,民间传说中有死诸葛亮制死活司马懿的故事,这个说法似乎有些说过了头,而事实上,诸葛亮与姚崇相似,其生前也是看出了他的对手司马懿的为人和思维方式,才制造了那桩一再用木制人像来吓退追兵的有趣事件。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死人算计活人、制服活人,死前安排好身后的事情,把即将化为青烟的智力再做最后一次延伸,是否也可以算作“以不变应万变”的一个典型呢?

以不变应万变:3。说不尽的冯道(1)

翻开中国历史,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人,无论政治如何风起云涌,他都能稳稳占据要位;天下太平年代他的升迁不快,但却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战乱之秋他也能既保全身家性命,又一步步高升。这种人似乎并不是人为训练的结果,而是性格性情使之然也。
五代时期,中原王朝更迭频繁,皇帝像走马灯似地换了一个又一个,多少王公大臣随着皇室的更替常常一夜之间由座上客变为阶下囚,许多人甚至为此很轻易地丢了性命。而冯道其人竟然在这样的年代,能在前后50年的仕宦生涯中历仕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五朝8姓11个皇帝,而且不管在哪姓哪朝中做官从未离开过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史称此间“君则兴亡接踵,道则富贵自如”,并自称“长乐老”,简直比做皇帝还自在。
冯道为官处世的最大特点是看风使舵,投君所好。冯道少年时读过些书,因不太精通,所以没参加科考。最初从戎,在后唐李存勖手下南征北战,卖了不少力气。不料李存勖称帝后不重用功臣和文人,却以前朝的名门士族为官,使冯道大失所望,他只好等待时机。李嗣源继位后,改变了李存勖单纯以武功治国的方针,开始崇尚文治。李嗣源是一介武夫,四方奏章要让人代读代批,负责读奏的中书令安重诲文化也有限,常常读不通奏章的文句。时来运转,冯道在李嗣源下令“选文学之士与之共事”时被选中,授予端明殿学士,并很快当上了宰相。
冯道所以取得李嗣源的信任,主要在于他善于揣摩李嗣源的心理。他发现李嗣源不像李存勖那样重视门第家世,便利用宰相之权引用了一些出身下层的才智之士,“凡孤寒之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做得完全合乎李嗣源的心思。李嗣源继位时已经60岁,常常深夜焚香祈祷,说自己当皇帝是勉为其难,请上天降明主,拯救黎民百姓。冯道由此看出李嗣源有致太平的愿望,不是一意孤行的昏君,便一改自己秉性,反其道而行之,不当面阿谀奉承,而是常常犯颜直谏。有一年天下丰收,李嗣源很高兴,问众臣年景如何,别人都说好听的,冯道却说,当年我骑马远行,走山路时格外小心,一路平安;到了平原上,放马由缰,却跌了跟头。意思是劝谕李嗣源居安思危。又一次谈及丰收后百姓生活好转时,冯道说:“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此常理也。”并诵唐诗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帝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罗绮筵,偏照逃亡屋。”说得正中李嗣源下怀,于是李嗣源随即命人抄录此诗于屏风,“每自诵之”。本来处事圆滑的冯道,一反常态,他的犯颜直谏,正是瞅准了李嗣源的脾气,因为皇上喜欢这样。结果,李嗣源做了8年皇帝,冯道就当了7年宰相。
长保富贵实属不易。正当冯道官运亨通之时,李嗣源突然病死,其子李从厚继位。李从厚宽柔少断,仅做了4个月皇帝就发生了兵变。这天,冯道早朝时见不到皇帝,才知道兵变中皇帝跑了。宫中无主,大臣们纷纷打听李从厚的下落,当得知李从厚跑到石敬瑭处时,便准备将其接回宫中。冯道却不管李从厚的死活,急于打听谁是兵变的主谋。当得知是当时最有军权的李嗣源义子李从珂时,便集合百官,商议起草迎立李从珂为帝的“劝进文书”。他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派人给李从珂送去当皇帝的衣冠器帐,然后亲率百官“班迎”。不久,石敬瑭赶走李从珂,灭了后唐,称帝建后晋时,冯道照旧朝拜称臣,结果仍然当他的宰相。真是笑骂由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冯道长保富贵的另一个办法,是善于观察天下大势,透彻了解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石敬瑭打败李从珂,建后晋称帝,是借助了契丹人的力量,是以称“儿皇帝”、割让幽云16州为交换条件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冯道即明白石敬瑭的作为足为时人所耻,不能与之公开站在一起;但他明白限于君臣关系,为了保住荣华富贵又不得不顺从石敬瑭;他更明白,自己要想富贵长久,还必须讨得契丹人的欣赏。这对他人来讲无疑是一种极其艰难的处境,但对于老于此道的冯道来说,却毫不犯难。他常代石敬瑭以“儿皇帝”的名义起草给“父皇帝”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的奏章,每做此事,故意表现得痛心疾首甚至为之下泪,以此来博得别人的谅解。连石敬瑭也真的以为冯道以此为耻,所以当派使臣去契丹时,还担心冯道不愿干这个受气的苦差使。没想到冯道心中早就有找机会接近契丹主子的想法,因此应承很是爽快,并对石敬瑭说:“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这里的潜台词是,儿皇帝靠主子扶植,儿皇帝的臣子,更要靠主子;要想保住荣华富贵,单靠傀儡主子是不行的;要数挨骂,第一个是你皇帝陛下,后面才是我冯道。
据《新五代史》记载,一到契丹,耶律德光便斥责冯道,作为宰相“事晋无道”,冯道装作吓得说不出话来。其实他久历险境,心里很是镇静,他知道对这种斥骂不能作任何辩解,无言是最好的回答。当耶律德光问他为什么来朝时,他说我们无兵无城怎敢不来?耶律德光又问你这个老头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冯道答道“是个无咎无才又痴又呆的糊涂老头”。这种自轻自贱的回答一下博得耶律德光开怀大笑,竟然缓和了紧张气氛。其实,这里面隐藏着冯道的狡猾。如果照一般人那样赶紧说自己是对契丹主子赤胆忠心的臣子,传扬回去谁还看得起他?如果不这样表白又怕得罪耶律德光。而作践自己取乐,谁也不得罪,不是最“美妙”的外交辞令吗?

以不变应万变:3。说不尽的冯道(2)

冯道在契丹期间,常与耶律德光在一起。有一次,耶律德光问:“天下百姓这样苦,如何救得?”冯道已不敢再用当年讨好李嗣源的“直谏”方式,而只好献媚了:“此时此地如来佛出世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您才能救得。”当有降臣告发冯道有过反契丹的活动时,耶律德光已经不相信了,说冯道“不是爱多事之人,勿妄引”。可见,此时耶律德光已经很信任冯道了,并给了他一个契丹太傅的官衔。耶律德光起初想扣留后晋使者,见冯道既忠厚又顺从,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