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过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过生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完全没了以前的友好,都假装没看见他们,来福苦笑:“估计是村长知道自己孙子被打的消息不乐意了。”
  不过来福倒也不在意,直到中午,来福来金才捧着大坨的看似杂草的东西回家,大娘看见他们满脸的汗水混着泥土,又看看他们手上的东西,只得略带宠溺地指责了他们几句。
  午饭时,桌上依旧是一成不变的青菜,来福的胃瞬间发出抗议,来金也忍不住直皱眉头,他们闷声不响地草草吃了饭。
  吃完后,两人就投入到编网的事业中,来金拿着凳子坐到来福旁边,负责将那堆凌乱交缠的不知名植物一根根分开,来福边编网边用手拉扯测试承受强度,这次的网比以前的要大不止一倍,编好网后,天已经擦黑,来福的手上也被磨出两个水泡,看着大娘小心翼翼地挑着自己手上的水泡,来福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娘过上好日子。
  网是有了,来福又从大娘那得知他们家有一辆手推车,已经闲置多年,来福推出来试了一下,发现虽然破旧却没有损坏,接着,他又在家里找出了几个木桶,一切准备就绪,来福心里也有了小算盘,大娘心中困惑,也还是没有说什么。
  来福把捕鱼时间定在了第二天傍晚,这时候天比较昏暗却又有可见度,家在河的边上,四周又没有邻居,来福暂时不打算让村子里的人知道这种捕鱼法,挑在这时无疑是很保险的。
  捕鱼的过程很顺利,最后因为网中的鱼太多,来福自己拉不上来,叫了几声“大娘”,大娘这才回过神来。
  拉上来的鱼直接按照种类分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桶中,晚饭的菜色也终于多了鱼,大娘烧的鱼并不好吃,带着些许腥气,但三人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大娘的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惊喜,晚上更是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三人就推着手推车往县城去,那边每天都会有晨集。到了地点,好的摊位已经差不多全被占用了,三个人迷迷糊糊地乱转一通,才在一个角落找到个位置。过了近一个时辰,还是没有一个人来买,来福这才意识到需要叫卖吸引别人注意,大娘抹不开脸子,只能由来福来叫,万事开头难,第一天,桶里的鱼仅仅卖了三四条,来福的喉咙也喊得沙哑。但因为价钱便宜,种类又多,摊子前的回头客也与日俱增,半个月后,捕来的鱼几乎次次卖个精光。
  一有了钱,来福就迫不及待地去买了心心念念的五花肉,然后,他发现大娘是实在做不来鱼和肉,鱼不是做得太腥就是失去了它本身的鲜味,做炒肉时,更是恨不得把肉中所有的油都榨出来,肉自然是又焦又硬。
  来福看着被糟蹋的肉直心酸,幸而,他在前世一个人生活时总爱自己整伙食,而且厨艺算得上精良,于是他就主动要求做肉菜,大娘起初是不肯的,结果拗不过来福,只许诺让他做一次。
  来福把做好的肉端出来后,来金被肉的香气引得直吸鼻子,大娘烧得的肉总是泛着焦黑,来福做得则是透着棕黄,上面淋着一层事先勾芡出来的汁,光看见就让人食指大动,这顿饭,来金整整吃了两碗饭,大娘也吃得筷不离手。
  自此,来金就再也吃不上大娘做得菜了,大娘无奈,其实来福做菜并不方便,但看着来金和大娘对自己的菜赞不绝口的样子,也就乐呵呵地负责起了家里的伙食。
  他们三人都是不爱显山露水的人,虽然在吃食上改变良多,衣。住。行却没有变化,竟也无声无息地瞒了村里人两个来月,但结果还是出了事。

  第八章

  两个月后,刚步入初夏,寒气已经褪去,村子里有些人会趁着这农闲时候去河里捉鱼,拿去市场换点额外收入。
  在往年,他们的鱼总能卖得七七八八,但现在,来福他们已经在市场里卖出了人气,鱼的数量又充足,村里的那些人自然讨不了好,运气差的更是没卖出一条,一天下来,只得又气又急,同时又纳闷来福他们鱼的来源,捉鱼本是个技术活,对于来福来金这样的小孩和一个年纪有些大的女人更是难上加难,更不用说这么多的数量。
  回到村里,一传十,十传百,一天之内,差不多全村的人都知道了来福他们买鱼的消息,而关于鱼的来源更是越穿越邪乎。
  晚上,来福和大娘商量了一下应对办法,来福最终决定把渔网的做法和用法直接公布出去,大娘心虽不舍,但一下子也没有其他法子,况且现在她知道来福不是一个简单的八岁孩子,对来福有一种说不出的信任。
  第二天,来福他们专门挑村里人多的时候,大张旗鼓地往村长那走去,有人看见后好奇地跟着,在来到村长家时,他们身后已经跟了一大群人,来福瞥了一眼,很满意这样的效果。
  村长出来后,来福恭敬地行了礼,直接说明了来意,征得同意后,从怀中拿出编网用的植物,来金在旁边打下手,两人在现场示范了起来,没多久,小面积的网就做成了,又和大家详细地讲解了使用方法,其他人直看得目不转睛,讲完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村长和周围的人对他们的态度明显有了好转,来福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很明智的,既让他们不再是众矢之的,还能得个好名声,最后,他又跟大家讲了网眼需要控制的大小,讲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几天之后,家家户户都用起了这个方法,市场上的鱼瞬间暴增,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鱼的价格下滑得厉害,连原先的一半都没有,大堆的鱼卖出去后也赚不了多少,更多的鱼因为没有妥善处理而死亡腐烂,过了两天,河里的鱼锐减,近十天后,河里稍大的鱼已经不见了踪影。
  来福对发生的一切冷眼旁观,他早就预料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但鉴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他依旧活得悠闲自在。其实在公布捕鱼法的当天,他就先捕了一网养在的水桶里,不过这些都是要自己食用的,因为现在他们即使不做事,之前两个月卖鱼赚的钱已经足够他们维持好几年的开销。
  又说这次的事情,在村里人的眼里,是觉得自己得了大便宜,但事实上,他们这次卖鱼的钱比以往多不了多少,这种捕鱼法如果只在一人手中是可以致富的,若在一群人手中,那就变得无比鸡肋了。
  当其他人都忙碌的时候,没有卖鱼后的来福一家子又闲了下了,来福再次考虑起了来金的教育问题。
  去镇上买了笔墨纸砚后,来福也开始对来金的教育,托他前世看的繁体小说的福,他倒也能写出一些繁体字,前提是不用毛笔的话,来福看着纸上糊成一团的周字,觉得一阵悲哀,索性去厨房拿了些小木炭条,用布包起来当笔用。
  接下来的每天早上,来福就教来金识字,下午,则学数学。
  时间飞逝,一晃眼已经过去了三年,来福十一,来金七岁,在坚持不懈地三年教育下,来金学全了来福脑中本就不多的古字,在数学方面,也已经能把一般的加减乘除运用自如。
  自从上次的捕鱼事件后,这三年间,找大娘做活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也偶尔会趁着村里人农忙时去市场上卖点鱼,虽然收入不高,但总体上能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本也就是不太注意外表,虽然手头有了钱,衣服依旧是能补则补,能穿则穿。这样下来不仅没动以前卖鱼得的钱几十两银子,反而积累了一些。
  看着这些钱,来福有了想法,他自己识的字不多,而且一面对毛笔就束手无策,自己在这算是半个文盲,但不能也让来金这样,于是寻思着给来金找间私塾,大娘对学习的事是一点都不懂,但也觉得是好事。
  来福觉得县城离家太远,不放心来金一个人过去,幸好村子里有个人,三十多岁才考到秀才,在家办了个私塾,虽然不大,却也是全村的唯一一所。
  这三年,来福来金几乎没有和外界接触,两个人是越发粘腻,来金去私塾的第一天,来福完全没了心思做其他事,总担心来金在私塾受欺负,受气,后来索性就做起了来金的书童。
  十一岁的来福虽然常常穿着满是补丁的粗布衣裳,但已经遮盖不住他精致的五官,看上去又不想来金这样有距离感,反而透着一股子亲切,村里的孩子大多皮肤黝黑,长得土气,看见来福就忍不住亲近,来福自然不会拒绝比自己实际小二十来岁的小孩子,同时也想帮来金打好人际关系。
  当无数次被小孩偷偷地送饴糖,糖饼之类的东西后,来福只能无奈地笑笑,来金看到这种情景,心像放进了油锅,恨不得一下子学完所有东西离开这地方。
  也正因为这样,仅一年时间,来金学完了大部分东西后,再不肯踏进私塾。
  之后,来金内心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也更不愿意来金出门,在来福出门回来后,总会看见来金黑了的脸,渐渐地,来福不明所以,但也能不出门就不出,
  又过了三年,来福十五,来金十一岁,来福彻底长开,又加上长期不出门,皮肤白丨皙,面色如玉,嘴唇永远透着粉红,来金的五官也稍稍褪去了稚气,身材迅速拔高,只比来福矮了小半个头。
  这些年,来金还是不喜欢来福出去,来福则悲催地发现自己渐渐地不敢违背来金的想法,看见来金脸色一沉,来福会莫名地心慌。而大娘这几年间,看着越来越好看的两个人,更是满心欢喜。
  但是这么多年的时间,物价上涨,他们开始动用老本,生活变得日渐拮据。来福知道这样下去实在不行,晚上睡觉的时候,跟来金谈了这个问题,来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不乐意,还是同意了来福又做生意的想法。第二天跟大娘一说,大娘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来福决定明天去市场转转,这么多年了,外面不知有了什么变化。

  第九章

  转眼就到了第二天,外面阳光温和,空气清爽,是个适合外出的好天气,来福来金穿着补丁最少的衣服,手拉着手出门了,虽然两个人年纪都大了,但这种习惯依旧没有改变。
  现在正值春天,一路上,可以看见好些人家扛着农具往田里赶,来福来金近几年虽然不常出门,但一个长得秀美,一个长得俊美,村里连好看的姑娘都少,所以两个人很容易就被认了出来。看见的人都不禁心想:乖乖,这俩小子怎么越大长得越招人。自然,来福来金是不会受别人的心理活动影响。
  到了之后,来福发现这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小型集市,规模已经扩大了不止一倍,如果说以前是现代中的菜市场,那现在应该是属于露天大型超市,市场上人声鼎沸,交易的事物也变得更为丰富,来往的人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来福和来金虽说长得好,但也不是世上少有的绝色,在村子里是百年难得一遇得好看,但镇上的人大多见过世面,虽然觉得他们好看,也不至于看得发愣,再加上他们衣着破旧,在人群中倒没有引起过多注意。
  两个人顺着原先的方向一路往前走,看到感兴趣的便进去看看,来福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食肆和各式各样的店铺,社会的安定使人们更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会儿后,来福注意到一家叫“樂憶油鋪”,表面的装潢很新,应该刚开没多久,进去一看,发现店里竟然有了各类植物油,其中菜油最廉价,豆油次之,来福心中开始有了计量,不禁向老板打听起情况,事实上,这批植物油是从外域引进,刚引进不过一个来月,价格相对便宜,但来买的人却是极少,一般人家炒菜的时候都只用猪肉榨出的猪油即可,对于油炸食物,在他们长期用猪油的情况下自然也不会想到,听完后,来福心中雀跃不已,表面上却故作平静。
  又逛了一会儿,看到了一个卖小鸡的摊子前,来福脑海里出现了两只小鸡长大后,鸡生蛋,蛋生鸡的场景,当即要买下两只,
  “这鸡崽子怎么卖啊?”
  “五文一只,买两只送只鸡笼。”
  “那你给我捉两只先,要一公一母。”
  鸡贩子叫了一声“好嘞”,就在小鸡群里拨弄了一阵,捉出两只放在笼子里递给来福,来福随手递给来金,自己付了钱。
  来福心里乐呵,又马不停蹄地逛了一大圈,基本了解了市价后,已经到了中午,由于已经和大娘说过要逛一天,他们两个就找了个面摊解决中午饭,来金吃得着实很不开心,吃惯了来福做的菜后,再吃这些东西,觉得味同嚼蜡,面煮的太烂,不够筋道,料加得太少,面里入不了味,连来福煮的清汤挂面都比这好吃,来福吃得也很不爽,吃这种面实在是折磨他的味觉。
  同时,来福却发现这家的生意很是不错,大中午的,四周的桌子上几乎都坐满了人,随便扒拉了几口,他又带着来金吃了其他的几间店,发现几乎全都是差不多的档次,来金对来福的行为虽然疑惑却没说什么,而来福则坚定了做吃食的决心。
  花了一个下午去了解这里的吃食,来福知道了在从前随处可见的东西,在这里却了无踪迹。当太阳下山,店铺大多关门,大部分人都收了摊,他们两个才兴冲冲地回家。
  回到家,大娘就看见来金手上的小鸡仔儿,接过后就去捉虫给它们吃,而来福就去做饭,吃完后,来福就跟大娘和来金说了要做油炸小吃的想法,这种做菜方式对来金和大娘来讲都是新奇的,他们却也不担心,双双同意,来福心中很是欣慰,大娘把家中所剩的全部钱财都拿出来,合计了一下,还剩六两银子和几十个铜钱,钱不算多,凑活凑活是可以让摊子开摊。
  当晚,来福就拿出纸和炭笔,在昏黄的烛光下忙活开了,来金看见来福认真地在纸上画着什么,时而皱眉,时而微笑,烛光微弱的光照在来福白丨皙的脸上,照得来福的嘴唇如蕴上了一层光泽,透出了点点暧昧,来金看得入迷,过了很久,才被来福的一声欢呼打断,天色已经很晚,来福这发现来金也没有睡,就吹了灯,抱着来金躺下,很快就睡着了,来金想不透自己刚才的失神,也就没做多想,也很快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来福起来修改了一下昨天还不完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