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三国三贱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搞三国三贱客-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为什么每个小孩都叫我大叔,仁耀是真搞不懂他有那么老吗?

“小伙子,你叫什么?”仁耀弯腰对那偏清秀的小孩说道。并没有理后面那个小孩。如今仁耀才发现,他已经被当代的风俗打败了,见到有才的人后,总想知道他的名字。

“大叔,我小名阿瞒,后面的这个是我从小的玩伴,他叫夏侯惇。”

初听阿瞒的时候仁耀倒是真没反应过来,只是听到夏侯惇的时候,猛然发现眼前的这位英俊少年就是曹操曹孟德,这要仁耀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刚穿越过来就看到一个大巨头,“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那个夏侯惇之凶狠又有谁不惧之。想当初他跟吕布作战,被流矢击中眼睛,结果当场就把眼珠挖出来吞了,还说什么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之类的话,只是想想吞眼珠就知道这种事的残忍和恐怖,其人可见一般。

“大叔,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俩就告退了。”说完那两个小孩便往客栈方向走去。

仁耀呆呆的望着他俩的背影,没想到年龄这么小却还有如此大的魄力,也难怪他们能在乱世中崛起,曹操和夏侯惇。

两天里,仁耀到处游荡着,与正在客栈房里看书的考生学习的气氛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仁耀从小到大始终相信一句话:“临阵磨枪,有个鬼用。”

两天后,一大群人被召集到一个偌大的广场,每等距位置都有一套桌椅,仁耀大致数了下,近三百套桌案。据说这个考场还分了整整三场,今早,下午和明天上午,当然题目也全然不同。一个九百选一的选秀活动热烈的拉开了序幕。而仁耀就是在今天上午考试的。

水镜山庄的招徒考试也随之开始。

张仁耀坐在一个桌子前,呆呆的看着发给他的问卷纸上简简单单的写着六个字:“纵观天下之势。”

第三十一回纵观天下(三)

张仁耀能否通过笔试,难道之后还有所谓的面试等待着我们的主人公,考试之后又会有什么等待着他?

下一回纵观天下(四)——张仁耀

******

都快凌晨2点了,我依旧奋斗在最前线,曹操和夏侯惇的出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华丽,当然华丽的出场有可能会反衬着悲惨的结局。看到曹操和夏侯惇的出现,我也明白三国战乱离我很近了。

累了,困了,睡了,醒了,一天又过了,过了一天了。日子仅是如此。

第三十二回 纵观天下(四)——张仁耀

 张仁耀呆呆的望着考试卷上的题目,“纵观天下之势”。

看着周围的很多人已经开始奋笔直书了。而纵观天下,仁耀实在是什么都不知道,这该如何是好呀?

要注明一下,三国演义的开篇是从黄巾起义开始,而三国志只是人物传记,一个人一个人开始讲,所以即使仁耀有这两本书,却在这个黄巾起义还未开始的时期,当真是一无所知。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着,仁耀依旧呆呆着望着那张纸,那六个字无论怎么看都只是那六个字。身旁已经有很多人都交卷了,而仁耀是满头大汗。难道说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没有考试命,在现世仁耀经常不及格,那分数不堪入目,当然比季沐鱼和李勤寿倒是好多了。穿越到这来,考试不会还跟以前一样吧。

考试官突然说了句:“离结束只有一炷香时间了。”

经验告诉张仁耀乱写东西总比交白卷好,记得政治老师曾告诉他们,不管什么题目,都要写点东西,乱扯点都是好事。

受到如此的教育,所以经验告诉仁耀一定要在这个纸上写点东西。

张仁耀苦恼的咬了咬笔头,“嗯,这个,纵观天下之势,虽然现在的时期我不太了解,可是之后会发生什么我还是明白的。没错,大不了写以后的事,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想完之后,仁耀立刻动笔写了起来。

“观今天下之势,虽太平却暗潮流涌,只一人即可反天下,众人之心不在一,又如何抵御外敌。天下大乱后,又只需一人即可平天下。天下仅如此而已。”之后有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写完之后总觉得文笔甚是不错,自我陶醉了很久后才姗姗的交了上去。

一出了考场仁耀就开始后悔起来,如今天下太平,而他就写了些反乱的事,说不定要被人抓起来。还没走几步,就浑身发抖,张仁耀暗自悔过,你说我怎么这么笨了,大可言世间太平,吾皇万岁,现在可好,提心吊胆的,仁耀还一直琢磨着他是否要跑路。

郑乾两兄弟在考场外等着仁耀,一看见他出来便涌了上来,问道:“张兄,考得如何。”

仁耀极奇艰难的摇摇头,叹道:“各安天命了。”

郑乾是下午考试的那一场,中午吃完饭后,仁耀和郑乾郑坤就来到了考场外面,郑乾紧张的踱来踱去,张仁耀笑笑说道:“兄弟,考试呀,不要太紧张,镇定点才能发挥平常的实力,正所谓考场如战场,我们要重视但也不能太过重视。总之几千句话都不如一句加油。”

郑乾奇妙的看看仁耀,如品尝茶道一样品味他的话,“兄弟,那个加油为何意,在下实在不理解。”

“这个嘛,加油。”怎么解释加油嘞,“就是祝福你能考得更好,希望你能进入水镜山庄。”

“那真谢谢张兄弟了,那你也加油。”

仁耀无奈的笑笑,世间事就是如此,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这都是互相的。同身为孤儿的他们自然知道生活其中的艰辛。

没过多久,考生就要进场了,郑坤看着哥哥进入考场,口里喃喃的念着,仁耀自然知道郑坤是多么想要哥哥进入山庄学习,那不仅仅是光宗耀祖的事,学业成后在世间一定会有所大作为。

其实孤儿们最渴望的就是一个家,所以他们总想要的凭自己的力量建筑一座属于自己的家园。

******

考试结束,郑乾低着头走了出来,神情低落,郑坤还是跑了上去,询问着哥哥。

只是郑乾并没有说什么,郑坤也不敢再闹什么,跟着郑乾走回了客栈。

此行无话,仁耀也知趣的回到自己的房间,整理着他带来的行李。

整理完了之后,两天的休息也确实把他前几天的疲劳消除了,夜里突然有了精神,无聊的走到了楼下,本来想出去逛逛的,可刚一下楼,便看到厅中郑乾在喝着闷酒。

仁耀也知道郑乾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也无奈的坐到他的身边,叹道:“郑兄,何必一个人喝闷酒呢?”

“张兄弟呀,你不知道我弟弟郑坤他多么想让我进入水镜山庄学习一番,可是如今倒好,连面试都进不了,我还有什么脸面面对我弟弟呀。”

仁耀一听,怎么觉得这场考试就跟个高考样的,可是现世对高考也有很多的怨言,今天自己不妨套用一下吧。仁耀立刻安慰道:“郑兄,且让我跟你分析分析,你进水镜山庄所为何?”

“当然是光宗耀祖,寻得更好的前途。”

“既然如此,那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光宗耀祖呢?”仁耀继续诱导他的思路。

“这个嘛,当然也有其他的方法,就是从小官做起,一直坐到大官。”

“哦,这条路要相当多的时间,恐怕你等不及也不好走吧。”

郑乾思考片刻,也叹口气说:“这我的确等不了,所以我也只能靠水镜山庄这条路了。”

“呵呵,其实这也不是最好的路,郑兄,虽然如今我是一介白身,可能您并不会相信我现在的话,但是如今我还是要说,等你教完我剑术后,如果郑兄相信我的话,我一定能带郑兄实现你心中的理想。”

郑乾明显犹豫的看着仁耀。

“呵呵,有些事只能等时间的验证,不急不急,兄弟,如果可以的话不如我们认个兄弟吧。”

郑乾还是很犹豫的望着仁耀,久久没有开口。

仁耀支起身,笑了笑,拍了拍郑乾的肩,走回了房间。

原来这就是手中没有实权的结果,连一个人都不愿意与你拜把子,也许郑乾会想自己在攀他这个高枝吧。

仁耀躺在床上,想不清楚他的未来该如何往前走。

第三十二回纵观天下(四)

剑术,兵法,教育,这便是下回的主题。

下一回纵观天下(五)——张仁耀

******

这几天算是停更前的一些冲击吧,也希望大家能收藏下,毕竟会有十四天的时间不能更新,两周可能会让读者忘记了俺这个作品了。所以很希望大家能收藏下,方便以后我重回来大家能更方便的找到我的作品。谢谢大家了。

第三十三回 纵观天下(五)——张仁耀

 第二天一大早,仁耀就被郑乾从被窝里拽出来,拉到了考场前面,张仁耀揉着惺忪的眼睛,说道:“今天不是还有一场考试吗?我和你昨天不是考完了,这么早来这干嘛。”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现在就会宣布昨天笔试过关的人,知道过关的人就要准备三天后的面试,至于今天考的人明天再宣布。”

仁耀简单的哦了一句,没想到这里办事效率这么快,果然是知名的山庄呀。

可是仁耀也知道他来这根本没什么用,张仁耀所写的那些反动的事情,不被抓都是一件喜事。

只看见一个文官拿着一个锦帛慢悠悠的走了出来,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尖锐声音说着:“嗯,昨天的笔试过关的有。”在场的每个人都紧张的看着他,话说在场聚集了足足有一千多人,比仁耀他们来得早的有的是。所以仁耀一行人也只是站在了后面几排。

“沛国谯县人曹操曹孟德。”听到他读了第一个名字,仁耀就知道曹操所写内容一定是深受主考官的喜欢,毕竟人家以后会成为魏王,自己这个无名小卒拿什么去比?一本《三国演义》还是一本《三国志》呀,到时候没权没势的自己照样还是改变不了历史。

之后那文官念了大致三十多位名字,突然停住了,片刻后,说道:“最后一位了,张仁耀。”说完便收起锦帛走了回去。

周围的人一哄而散,有兴奋的,亦有失落的,只留下仁耀和郑乾两人傻傻的站在那里,张仁耀不可置信的问着郑乾:“最后一个人的名字叫啥来了。”

郑乾更加不可置信的说着:“那人说叫张仁耀。”

“难道说的是我?”仁耀指指自己。

“如果没有重名的话,便是你了,只是一般人都会在名字前加上家乡,请问你加了什么?”

仁耀摇摇头,说:“什么都没加,我以为就个姓名就好了。”话说他要加什么家乡嘞,现世的?谁认识。想当然两个时期的地名和风貌已经变化了很多。

“那就一定是你了,没想到兄弟你卧虎藏龙,我都没发现。”郑乾有点兴奋的说着。

只是仁耀依旧没感到什么激动的感觉,总觉得这么不真实。

******

仁耀和郑乾回到客栈,郑乾对仁耀的态度明显转变了很多,对仁耀说:“今天下午我就把初步的剑术交给你了,倒时候从客栈直走,大约不远处有一池塘,我在那里等你。”

仁耀抱拳向郑乾鞠了一躬,“在此先谢过郑兄了。”

中午过后,仁耀又去看看了关于三国的书,再次确信了其中没有郑乾这个名字,也看了看前期的一些,关于十常侍,关于何进,关于董卓,又熟悉了一番。

才整理好,走出客栈,是呀,这几天仁耀要练剑术了,所实话战场上剑术并不很厉害,在马上主要还是长兵器的优势,像张飞的八丈蛇矛,像吕布的方天画戟。然而剑术在这里只是一个保身用的工具。至于仁耀学剑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如今在这个即将乱世的社会里,没一点武艺只能惨死街头,所以现在是不学白不学。

果然没走多久,就看到了一个池塘,不远处站了两个人,不用说肯定是郑乾和郑坤。仁耀有点迫不及待的走到他们俩跟前。

“你来了,在教你之前,我们还有点事交代。”郑乾略微严肃的说到。'网罗电子书:。WRbook。'

张仁耀也知道这就是相当与拜师之前的很重要的交代。比如杨过进入古墓,小龙女在教之前也说了很多事项,这样的类似的情况在现世也有很多。

“这个,我和郑坤会把剑术的攻守技都交给你,你也知道,我主攻,我弟弟主守,当初我们兄弟俩决定把一样学精,再加以配合,对于你而言当然是两个都要学。还有在此之前你要发个誓。”当时的人对发誓是很看重的,这个仁耀也知道,远远不如现代,现代发誓跟玩一个样。

仁耀立刻跪了下来,把手举到头上,郑乾点了点头,说:“我要你发誓,此剑术只能用在正道上,不能用它来做歪门邪道的事情。”

怎么弄个跟武侠一样的发誓咯,仁耀莫名其妙的发完了誓。

“好了,你可以跟我们学习了,关于剑,看来有必要跟你说明一下。”郑乾润了润嗓子,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剑最早出现与商代,剑也被称为‘百兵之君’。至于自古有名的剑客,例如曹沫,专诸,要离,豫让,聂政,荆轲等人,剑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等为主。而我们郑家的剑术据说是传自与王家。”

听着听着仁耀觉得头疼死了,你说教剑术就教剑术咯,何必把它的爸爸的爹爹的老祖宗也叫唤过来,话说那剑客他也不认识,当然除了荆轲之外,实在忍受不下去的仁耀对郑乾说:“这些历史晚上再跟我说,趁着天不晚我们先练练吧。”

郑乾看了看天,其实仁耀也知道他讲的意犹未尽,只是既然被打断了,也没有法子继续讲下去了,之后无奈的对仁耀说:“那好吧,今天下午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会基本的剑法,就是刺,劈,砍。这是对战中用的最多的,这几个用好了,自保是没有问题的了。”

接着郑乾便演示了一遍刺,劈,砍。

其实在仁耀眼里,郑乾就只是拿了个剑刺了一下,劈了一下,砍了一下,极奇的简单,郑乾演示完毕后,就把剑丢给了仁耀,仁耀也照样子刺了一下,劈了一下,砍了一下。

郑乾得意的说:“不错,看来你天资很不错,那今天下午就把这三个动作各重复一千遍。”

首先仁耀真不知道该往哪里吐槽,这样几下就天资不错了?既然天资不错的话,干嘛要他练这三个简单动作?

可是师父毕竟是师父,总不能不听他的,于是这天下午仁耀在池塘边机械般的重复着刺劈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