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记-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婆,明天就是农博会了唉,你去不?”一日苏缨正忙着在网上回答买家的问题,林达突然满头是汗地回来,甩了一张写着“嘉宾”的胸卡给她。

“好啊,正好去长长见识,你也有吧?”

“是啊,刚去学校拿的,我们系每个老师都有,小林正好不去,把她那张给我了,咱俩明天就一起去吧。”

“嘿,我还真没去过呢。”

“其实也没什么,我们省自己办的规模自然不如全国的大,你要是去参加全国的农博会那才长见识呢,不过今年会专门设一个台湾展区和东南亚展区,倒是挺新鲜的。”

苏缨和林达第二天一早就开车往城里去了,这次的农博会在省城新建的会展中心里举行,这个新的会展中心占地两千多亩,分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建得气派非凡。

“哇,这人真多啊。”林达在广场上绕了半天才找到一个车位。

“嘿,这都是有指标的,我们学校就安排了五百个学生来参观呢,不做得热闹些,领导面子上怎么过得去?”

真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嚣,不用说,什么腰鼓队,舞龙队,舞狮队全都齐了。

两人到的时候,正在举行开幕仪式,大大小小的领导站在红地毯上叽里咕噜讲个不停,旁边不时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电子书:。电子书'

苏缨和林达自是不耐烦听这些长篇大论,直接就从侧门钻了进去。

可是,可是,好像走的方向不大对嘛,两人愣愣地往着前面大大小小的农业机械,什么拖拉机啊,脱粒机啊,插秧机,收割机。。。。。。。

“啧啧,真够威风的。”

“价钱也不高嘛,这个才三千多呢。”

两人嘀嘀咕咕地一路走一路看,估计一边的销售人员看两人的模样也不像潜在客户,所以也没有一个人上来招呼。

“哇,怎么还有包装机,喷码机啊,这里还有一个冷风机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农产品不都要包装了才好卖个好价钱嘛。”

第七十一章 农博会(下)

走到下一个展厅,都是一些农副产品企业,什么罐头厂、蚕丝厂、蜜饯公司、茶庄、乳业公司……

“真应该带林玲也来看一下,这农副产品真多啊,农村是大有可为啊。”

这些展厅主要以企业宣传画和宣传片为主,还有一些免费试吃品尝,一路吃吃看看很快也就过去了。

接下来这个展厅可就热闹了,是水产展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鱼腥味,两人这下可来劲了。

“王总!”林达眼尖一下子就瞅见上次买娃娃鱼的鑫明水产的老总。

“小林?”王总略一思索就认出了林达,“你来的还真早,怎么没看见陈所长?”

“估计在外头晒太阳,听领导讲话吧?”林达笑着说,“王总今天还亲自来啊?”

“待会儿有安排领导过来,电视台要拍的,”王总神秘一笑。

“哈哈,领导亲自为你做广告呢。”

此刻的人不多,大多数都在外面站着呢,林达和王总闲聊着,苏缨则低头看着他们的材料,涉及的面还真广,不过都是一些淡水养殖项目。

“呦,你们的镇店之宝也来啦!”工作人员把一个巨大的塑料箱子抬进来,里面正是一只挺大的娃娃鱼。

“那是,我们就靠它撑场面了。”王总自豪地说。

“你们先忙,我们去那边看看。”两人在淡水养殖的几家公司展区转了一圈,本以为鑫明水产算得上淡水养殖的龙头,其他的应该没有啥能特别吸引他们的,结果却还真发现不少新鲜玩意儿。

“咦,那是什么?大龙虾?”跑过去一看,还真是张牙舞爪的大龙虾,可和他们空间里的小龙虾不同,这是澳洲大龙虾啊。

“啧啧,我还,没见过活的呢。”两人都是稀奇不已。

“我还以为大龙虾是生活在海里的。”林达不好意思地说。

“龙虾的确是一种海产品,但是我们这种澳洲大龙虾则是生活在但说中,原产于大洋洲,是这几年刚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特地请了北京的专家进行研究培育的,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高……”

“林达快来看这里是但说珍珠。”苏缨的目光一下子又被另一个展位吸引过去了。

是谁说过,喜欢收集亮闪闪的东西除了巨龙之外,还有女人。

“我们公司拥有大型淡水珍珠蚌养殖场,经过加工的珍珠大量出口欧美及东南亚,你们看,这些珍珠都是平时出口各国的优质珍珠……”这个公司的展位围了不少人,基本上都是女的,517Ζ销售小姐一脸微笑地向他们介绍台面上的珍珠。

林达则在一旁看着他们的宣传册,注意到“本养殖场常年供应各类大小淡水珍珠幼蚌及成蚌”,遂拉了苏缨同看。

“小姐,你们这里有提供淡水珍珠蚌吗?”那位销售小姐闻言,脸上的笑容一滞,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边上一个秃顶的中年男子则上前来,“两位是想养殖淡水珍珠吗,可以过来详细了解一下。”

引二人到一边的椅子上落座,“看二位应该对我们淡水珍珠养殖行业并不是很熟悉,我国有淡水蚌100多种,但适合养殖珍珠的蚌仅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无齿蚌,目前生产上用的最广、养殖珍珠价值最高的河蚌为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我们公司主要以三角帆蚌为主,这种蚌操作方便,成珠质量好,你们看……”

他从一边的塑料水箱中掏出一个三角帆蚌,“这个蚌是五年龄的,是种植多年的老师傅种植的,”熟练地拿了把小刀,把蚌剖开。

“哇,有这么多珍珠。”苏缨粗略地一数,竟有二三十颗呢。

“对,不过这些小珠基本上只能算次珠,可以用来墨粉美容或者药用,这两颗圆珠,你们看光泽很好,适合打孔穿珠。”

“如果你们想养的话可以选这种五年龄的,或者这些已经插好蚌的,因为新手对插蚌技术不是很了解,可以到我们养殖场来参观学习,我们有专门办一个养殖培训班。”

“这个珍珠的收购价是多少呢?”

“那要看等级了,普通的一百块一斤,这个价格每年都有浮动的,而如果死又大又圆光泽又极好的珍珠,一颗甚至可以卖到上千。”

苏缨和林达了解完之后就极有礼貌地告辞了,毕竟他们囊中羞涩啊。

“走,去看看那边还有海水养殖的。”

因为J省事沿海省份,海水养殖业相对比较发达,场面也比淡水养殖区热闹得多,品种也很丰富。

因为海产品太多了,两人专挑一些养殖项目细看,J省事鲍鱼养殖大省,不少海产品养殖场都有鲍鱼,两人在一边看得都直流口水。

“呦,好大的象拔蚌。”人群中一阵惊呼,是在另一个展位,专门养殖一些海贝。

蛏子、血蚶、苦螺、生蚝、扇贝、带子……太多各式各样的螺类贝类,让人目不暇接。

“快看,还真有跳跳鱼呢。”苏缨惊喜地说,正是张超上次说的天霞市的跳跳鱼养殖场。

这一圈逛下来,两人不知吞了多少口水,本就是嗜吃海鲜的人,见了这么还真是馋得慌。

“海参、甜虾、龙虾、海蟹……”苏缨眼巴巴地看着,就迈不动脚了。

“走吧,走吧,越看肚子就越饿。”林达拉着她继续往前走。

“缨缨?”苏缨听到有人叫她,四处张望。

“钟叔叔,你怎么在这里?”她惊喜的看着面前这位有些黝黑的中年人,“嗨,我真蠢,农博会腻肯定要来参加的嘛。”

钟宇就是苏建明在部队的老部下,原来是给苏建明开车的,也是看着苏缨长大的,后来考了干,挺努力上进的,提到了副团时转业,他是个胆大有魄力的人,不要组织安排工作,就回了老家承包了一百亩土地搞起了农场。

虽然转业几年了,但还是褪不去那一身的军人气质,一举手一投足还是那么硬朗有型。

“钟叔叔,听说你的农庄做得可好了,什么时候去你那儿参观一下。”

“你爸前几个月还来钓鱼呢,你现在成家了,也不做你老爸的跟屁虫喽。”

“嘿嘿,你就别开我的玩笑啦,和我说说你农庄的事吧。”

“还不是老样子,你看,”递给他们两人每人一册的宣传小册子。

“哇,你们还养殖竹鼠啊?”苏缨惊喜地说。

“你这小丫头也知道竹鼠啊?”

“我现在在农村挂职呢,前一段时间刚在山上看到一只呢。”

“连孔雀都有啊!”林达看得也是目瞪口呆,什么野鸡。红腹锦鸡、贵妃鸡、绿壳蛋鸡、鹧鸪、野猪、豪猪、野兔统统都有。

“我们做农家乐的嘛,想做得大肯定要弄些野味。”钟宇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雪莲果、百香果……,我们都很少吃到呢,这些你们农庄也种植?”

“我们在农庄里种这些果蔬,就把野生动物放养在里面,其实算是半养殖,这样经过充分运动锻炼的动物,肉质口感比普通养殖的要好很多。”

“现在种植养殖已经上了轨道,我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加盟项目上面了。”

“难怪啊,还能帮忙建木屋别墅啊。”苏缨看得悠然向往,这才是规模啊,要是能在桂园村搞这么一个农庄,多好啊,可惜口袋太瘪啦。

“真羡慕你啊,钟叔叔,你现在就是个大地主啊。”

钟宇的农庄展位前人越来越多,见他忙,两人也不便多打扰,就先告辞了。

小尾寒羊、波尔山羊、奶山羊、黑白奶牛、夏洛莱牛、鲁西黄牛……真是目不暇接,当然这些牛啊羊啊自然是不肯能牵到现场,都是通过宣传册,宣传片盒现场的牛羊奶试喝、牛羊肉试吃展示的。

“居然连驴和骡子都有。”苏缨震惊得都要麻木了。

“可不是吗,每次来都觉得特长见识。”

“为什么农博会上也有花卉区啊?不死专门有花博会、兰博会吗?”两人走到一个展厅,全市花花草草。

“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们省的花农太多了吧,不过也就这么几个展位,估计是来凑数的。”

“哎,老婆,你快来看,猜猜这株兰花要多少?”

“三万五哪,啧啧,不过最近兰市大跌,估计值不了这个价,你看这花还不如我们家的那几株呢。”苏缨俯身细看。

虽然两人小声地交谈,但这个兰花展位实在是太冷清了,安静得连一边的花农都听到他们的话,忍不住发出一声冷哼。

“你们不懂就不要这里乱说,这株墨兰乐事参加过兰博会的,当时有人出十万我都没卖,是你们自己种的兰草能比得了的?”

这不是自己承认兰价大跌了嘛,苏缨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拉着林达准备转身离开,却被后面的人叫住了。

“两位小朋友请留步。”

两人回头一看,是一个瘦小的老头,特别没有存在感,刚才两人竟没有发现他。

第七十二章 兰

“刚才你们说你们家中也有兰花?”

“是啊,还挺多的呢。”林达大大咧咧地说。

“这么说来两位也是爱兰之人喽?”

“嘿嘿,我算不上,我老婆喜欢。”林达干笑两声,指着苏缨说道。

“我父亲喜欢兰花,我也养一些哄他开心。”苏缨看这老头眼中闪过一丝狂热,心里便有了计较。

喜欢兰花的兰友中有些人特别狂热,一听到别人有名品、上品或者与众不同的兰花时,想方设法都要去看看过瘾,甚至不惜一掷千金。

“反正每一盆都比他那盆强。”苏缨故作不屑地瞥了瞥那盆三万五的兰花,只能在心里对那位眼里冒火的花农说索瑞啦。

“不知道小朋友养的是什么兰?”

“实不相瞒,我们夫妻的一位老友,他才是地道的爱兰之人,什么兰花都喜欢,有一个很大的温室花棚,建兰、春兰、蕙兰、寒兰、墨兰全都有,株株都是精品,我家那几株都是向他买的,正好今天带了几盆,准备待会儿给我老爸送过去,就在车上,你要想看,一会儿带你去看看。”苏缨笑得很坦荡。

“可否现在就去一观?”老头儿有些迫不及待,反正就在这里,看看又不花钱。

苏缨和林达默契地对视一眼,太过爽快地答应,老头儿心里定会犯嘀咕,故作为难地说:“我们夫妻还想继续逛逛展馆呢,不然老先生再过一小时在展厅门口等我们可好?”

老头儿虽然心急,但也无奈,只得点点头。

两人继续淡定地逛着,却早已没有心思了。

“老婆,你说他会不会买我们那几株兰花啊?”

“说不准,若是他能看得上眼,我看十有八九会买。”

“那你说该卖多少钱啊?”

“现在兰市波动得很厉害,原来十万的兰花现在都降到三万多了,估计天价是买不了了,那几株能卖个几万块就了不起了。”苏缨无奈地说。

“真是没赶上好时候啊,要不我们卖几株兰花就发大财了。”

“可不是,早的时候一株兰花能值一栋别墅呢,这兰市如股市,这兰花也叫做‘绿色股票’,有涨有跌,现在正好遇到熊市也是我们倒霉了。”

苏缨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进空间把几株兰花挖出来,装在兰花盆中,还好在空间里备了兰花盆和兰花土,不然用普通花盆一装不就穿帮了。

快到约定时间了,两人从侧门溜出去,把五个花盆往车后座一放,又回到展馆门口,老头早就等在那儿了,两人不好意思地对他笑笑。

“老先生,这么热的天让你久等了。”

“没事儿,还是快带我去看花吧。”

户外的阳光太刺眼了,林达把车开到树荫下,把后座的五盆兰花一一搬出。

老头儿看到第一盆花的时候,原来眯着的双眼就一睁,“乌蒙牡丹!”

苏缨这几盆兰花,盆盆都是带花的,被老头儿喊作“乌蒙牡丹”的那盆,捧瓣全部舌化,最多达九片,朝天翻开,U形鲜红条斑鲜,非常艳丽,香味清纯幽远。

“我觉得这花还蛮像爆米花的。”林达看到啥都能想到吃。

“嘿嘿,是啊,不少花友都叫它‘包谷花’。”老头儿没想到苏缨他们还真有这等名品。

“老人家,我倒觉得不是‘乌蒙牡丹’,‘乌蒙牡丹’的外三瓣平淡无奇,竹叶瓣,淡绿色,有紫晕,可这盆的外三瓣色泽也艳丽得很。”苏缨插嘴道。

被她这么一提醒,老头儿仔细一端详,愈加疑惑了,“仔细看着是不像‘乌蒙牡丹’,那是是品种?”

“这我也不知道了,本来还想向老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