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记-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缨在自留山上修了个养殖场,对这些动物基本采取放养的方式,就在四周建了比较高的铁栅栏,白天放出来活动,晚上则关到养殖场的房舍里去,经常运动的动物味道更好,也不容易得病。

两人没有太多的养殖经验,只是在动物的饲料里做文章,喝的是空间水,吃的是空间产的牧草,每天都要一一检查一遍,一发现不对劲就扔到空间里住一晚,第二天又活蹦乱跳了。

第七十四章   领导来了(上)

城里的店也上了轨道,不过并没有打着桂园村的招牌,毕竟以后还是要以空间里出产的农产品为主,每天除了贩卖新鲜蔬菜以外,还有水果、鸡鸭蛋和淡水产品,目前除了空间农产品外,还代卖桂园村村民们自己种的、自家养的农副产品。

店里的生意虽说算不上火爆,但也还是有些赚头的,因为是开在小区楼下,很多居民都图个方便,上下班路过带上一些,何况店里的菜又新鲜,更不用说土鸡土鸭蛋了,那叫一个正宗,虽说价格要略贵些,但这钱花得值啊,因此基本上都是做回头客的生意。

不少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常到店里询问,能不能买到正宗土鸡,听说那叫一个补啊,苏缨前一阵子还发愁空间里鸡的数量太多了,这下全解决了。

不得不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更用心地想怎么赚钱了,刚来桂园村的时候,老的老小的小,残的残病的病,家家的田地都荒了一大半,农民连种田的积极性都没有,特别是青壮年,除了打工就是在家里游手好闲。

因为经济的问题,村里教育也上不去,这么多年没出过一个大学生,目前只有陈卫东最后希望,其他的孩子念到初中毕业就不再读下去了,学着镇上的小青年头发长得像“森林野怪”,染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样子都有,平日就是围在一起打牌,或者去镇上网吧上网,还有的干脆离家出走,家里人都联系不上他们。

组织部扶贫送了好几台电脑,本来要帮他们把网络也接好的,苏缨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不接网络,现在的孩子网聊、网游,要是一旦上了瘾,着了魔,可不是好事情,万一闹出个和网友私奔什么的就更可怕了。

没接上网络的电脑也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她自己买了一套书库软件,给每台电脑都装上,平时在电脑上看看书,多学点不也挺好的,又下了一些益智小游戏和电影电视剧。

梁小玲他们几个小孩子迷上了在电脑前看迪斯尼动画,苏缨惊讶不已,要知道那可是英文发音中文字幕啊,难为几个小孩子看得津津有味,不过考虑到电脑看得太多对小孩子眼睛不好,每天只准他们看上两小时。

自从有了电脑和电视,村部逐渐热闹起来,每天来村部玩电脑的年轻人都得排队占位子,虽然不能上网,但是看看电影解解馋总是好的,谁叫去镇上不方便呢,好在苏缨也会经常更新电脑里的小说和电影。

年纪大点的人则喜欢晚上来村部泡茶,边看电视边闲聊也挺惬意,他们都发现了村部的蚊虫比家里的都来得少,苏缨告诉他们是驱蚊草起的作用,一个个都心高彩烈地挖了一株回家种。

村里有个叫周大东的年轻人,脑子灵活得很,初中毕业到城里卖电脑的公司做了几个月小工就呆不下去了,又回到桂园村,成为“森林野怪”的一员,不知道是因为在村里上网不方便憋得慌,还是看到了潜在的商机,不知道去哪里倒腾了五台淘汰的旧电脑,连上网络,就在自己家开起了黑网吧。

奇据说这钱是用他老爸给他攒的媳妇儿本,他爸知道后把他打个半死,但电脑都弄回来了,也没有办法。

书谁曾想,这一个小时两块钱的网吧,生意还真是火爆,他凭着做小工时候一点可怜的电脑只是,自任网管兼电脑维修工,没多久就回本了,把他老爸乐得见谁都夸自家儿子有本事。

虽说黑网吧不合法,外面打击得也挺厉害,苏缨思忖再三,还是决定不多说些什么,毕竟人家赚点钱真是不容易。

苏缨的养殖场做起来了,自然又要雇工,又雇了村里两个贫困户帮忙,工钱和王大庆他们一样。

之前村里人还长埋怨,就是因为路不好才穷成这样,现在看路没修好呢,人家养殖场越做越大,有一部分人也动了心思,纷纷来找苏缨。

听说几年前市农业局推广扶贫项目,给村民每户分了一只小尾寒羊,指导他们养殖,希望能走出一条致富的路,结果过了几个月下来指导的时候发现,不少农户已经把羊都宰了吃,见他们下来,纷纷要求再发点羊肉吃吃,最好得肥些的。

这件事情过后,农业局对他们村也寒了心,总是被动地等着上头发粮发物,没有一点主动进取的心,再多的扶贫项目也没有用。

所以这次苏缨一听几个人都向她讨教养殖项目的事,可高兴坏了,起码这思想有了转变不是。

对农业的事她是个外行,虽然她那小自留山弄得挺红火,但毕竟是用了空间饲料作为食物,她也弄不大明白桂园村的地理条件和气候适合养殖什么东西。

只好厚着脸皮到组织部把这情况和领导汇报了一下,也算她来得巧,原来的黄部长已经被调到了天南市去做市委书记了,新上任的是原来宣传部的部长庄愈,庄部长是做宣传的出身,对这些东西特别敏感,也特别重视,听了苏缨的汇报当场拍板,带了市农业局和海洋渔业局的同志到桂园村去考察。

这新官上任的火烧得还真够旺的,苏缨受宠若惊,到底是领导的威力大啊。

其实从山青县到永乐镇的路就很差了,从镇上到桂园村的路更是坑坑洼洼,颠簸得很,时不时地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领导的车虽好,坐在里面也难受得很,庄部长下车就发火了,“这路不是从七一就开始修了吗?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修好?这是什么效率?”

山青县县委张书记别看平时挺威风,此刻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庄愈面前也是被骂得抬不起头来,面上虽是看不出来,心里早就把那个姓吴的包工头和交通局长给骂了八百遍。

“张书记对我们村这条路很关心,经常派人过来查看督促进度,但是施工队经常是修两天休息五天,有的时候干脆十几天都不上工。”苏缨对那个施工队也是相当不满,都这么久了还没修几米路,几乎就在原地打转,她和梁九鼎三番四次去催促,也没有效果。

“哪有这样的施工队?为什么不上工?”

“我们了解到是有两种说法,施工队是说咱们这气候恶劣,经常刮风下雨什么的,在那种天气情况下他们不便施工,工人们是说包工头拖欠工资,还有伙食什么的问题于是就罢工了。”苏缨老老实实地把所知道的全倒给了自己的老板。

“拖欠工资?我记得我们是把工程款全部拨到位的,张兴,我们是直接把钱拨到你们县的,是怎么回事?”庄愈的脸黑得像包公。

张兴有些慌了,“庄部长,我也按时把每一期工程款都支付到位的了,我回去一定要彻查一下这个施工队的老板。”

“这施工队是由你们负责招标的,你一定要看牢了,不要在路上面出了什么问题,你也知道市里很看重的。”庄愈也不想把张兴弄得太狼狈,点到即止。

张兴连连点头,心里却是把姓吴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遍了。

下车走了一会儿,庄愈的脸色好看了些,现在已经是初秋,天空清爽无云,气温也正合适,村里的景色很是动人,几人沿着玉章溪走着。

沿途清澈的溪水,放牛的村民,清风绿树,让庄愈不由得雅兴大发,“这才是真正的农村啊,世外桃源般清静,都勾起了我的归农之意。”

“雨后的桂园村才是美呢,整个天地像是被雨水洗过一般明净,空气中都是泥土青草味儿,连风都是甜的。”苏缨在旁边也凑了个趣儿。

不过这简单几句话,都让几位久在官场的领导悠然向往。

“我以后退休养老就到这儿来了。”农业局的周局长笑着说。

“那是求之不得,”苏缨也笑道,“几位领导看如果我们村发展农家乐项目,有没有发展前景?”

“我想是有的,如果做得好的话,我也去不少农庄看过,平平无奇,大部分都是依靠交通便利的优势,如果桂园村交通跟上去,又能够保持现有的风貌,农家乐还是大有可为的。”周局长点点头。

“这儿还有不少地荒着多可惜,上次我们部里因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事闹了个大笑话,但是我看这事还是应该继续搞下去,如果村里有人愿意发展这个项目,周局长你那里要全力配合,在一些方面要创新工作一些,以扶持为主,特事特办。”庄愈扭头对周局长说。

苏缨心里大喜,领导金口一开,就意味着一路绿灯啊。

“我看这桂园村有山有水,环境挺不错的,老周,你看适合做一些什么项目啊?”

“我们之前有指导过一些项目,大都是果树种植类的,但是丰收之后找不到销路,村民的辛苦了一年不但没赚还赔本了,所以他们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周局长无奈地说。

第七十五章 领导来了 (中)

“以桂园村的自然条件,我觉得最适合的还是橄榄、李子之类的果树,但是这些水果一是运输不便,二是这类鲜果的市场并不很大,如果能在村里建一个果脯蜜饯厂,把收来的果子就地加工,经过包装销往各地,不仅能打出品牌而且应该还是挺有市场的。”

“嗯,那可以动员村民们在这一块花点心思,在办厂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你们要尽全力帮忙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就告诉我,我来为他们协调。但是要办就要办有点规模的厂子,我们重质不重量,一个像样的厂子比一群小作坊有影响力得多。”

张兴、苏缨和粱九鼎都点头应下。

粱九鼎最熟悉桂园村的情况,和领导一路走一路介绍村里的风土人情,连山上的稀奇事都说得极为生动,逗得庄愈心情大好。

众人也不禁对这个看上去很土气的村长刮目相看,这水平连专业导游都比下去了。

“哦?你说这山上有竹鼠和山鸡什么的?”庄愈感兴趣地问:“我以前倒是有在农家菜餐馆里吃过,味道还不错,这其中应该也是有市场的吧,可以尝试养殖一下嘛。”

“是,现在很多农庄里都养殖这些动物了,我们也研究琢磨,一个是养殖技术,还有一个是市场。”苏缨应道,自然是不想现在就把自家养殖场的事情说出来。

“看来桂园村可做的项目不少嘛,是个金山,就是你们没有挖掘出来。”

“庄部长,您别看我们是小山村,但是村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强,我和他们聊过,他们对于环境污染较大的项目都比较排斥,所以我就想向周局长讨教一些,既生态环保又能让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

“桂园村的生态环境这么好,破坏了是挺可惜的,我认为还是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做得好了,一样可以脱贫致富。我前一段时间到天明市的一个村考察,他们村集种植、养殖为一体,整个村子都建了沼气系统,循环利用,不仅生态环境没有破坏,村容村貌还更加整洁。”

听了周局长的话,苏缨看了看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污水横流的乡间小路,再看看不远处几块木板钉的简陋茅厕,心里也是颇有感触。

“就是那个沼气设备如果在全村使用的话,价格太高昂了,而且我们村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场,就算装了估计出气也不多。”她原先也是有建沼气池的想法。

“村民就住在这种房子里?”庄愈皱着眉头问,这是几间残破不堪的土坯房。

“是的,还有一些村民的居住条件更差,就用几块木板钉成的,有的一家五六口人就住在二三十平米的小木板房里。”

“这如果台风、暴雨来了怎么办?住在里面不要说财产了,就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

“今年还算好,七八月份几次台风都没影响到我们村,下了几次暴雨,我和小苏都提心吊胆,疏散了几次村民,好在没有造成损失。往年就不一样了,经常一场雨下后,村民家中一半的财产就没了,一场台风过后,整户人家都没了。大家也知道不安全,但是这些人家都是特困户,实在没有钱修房子。”梁九鼎无奈地说。

“我们县里的财政也实在是太紧张了,每年的那些扶贫经费都是杯水车薪。”张兴赶紧补充道。

“小苏,我记得你上次的报告里有提到,修缮房子的经费问题,我回去就批了,还有把这路和那个公厕也修一下。”庄愈叮嘱道,“这事我会让市里那几个职能局去办,你们负责协助他们。”

几人又去了海边,“陈局长,你看这海边能做些什么文章?”

因为滩涂很是泥泞,几位领导也没有走远,海洋渔业局的陈局长俯下身子细看了一下滩涂的情况,带着局里的几位同志往礁石那里走去。

“我们采了一些水样回去再检测一下,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片海域没受什么污染,这块滩涂还是很适合养些牡蛎、蛏子、泥蚶之类的贝类,我还看到跳跳鱼,如果能向天霞市学习经验,在这块养殖跳跳鱼也是可行的。这一带的风浪如果不大的话,在海上进行鱼排养鱼也可以,正如庄部长说的,是个金山啊。”陈局长笑着说。

“好,”庄愈龙颜大悦,“老梁、小苏,村民们如果要学习养殖、种植技术,你们就直接去找周局和陈局,老周老陈你们可要全力支持啊。”

“一定一定。”两人连连应道。

“现在时候不早了,庄部长,不如我们先去吃个饭再看吧。”苏缨看了看头顶的太阳。

“不急不急,”庄愈正在兴头上,“带我们去村部看看。”

“原本是要规划在这里建一个活动中心是吧?”庄愈指着村部前那一大块空地问道。

“是的,打算把活动中心和医务室都建在这里,其他的地方平整一下做个小广场,平常可以给村民们晾晒一些东西,也有一个相对宽敞的活动场所。”

“不错,整好以后我叫上体育局的人过来,给这个小广场装个篮球架,再装一些健身路径和器材。”庄愈点点头,“ 上次活动中心和医务室的方案黄部长当时都批了,结果这阵子新旧交接,也没顾得上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