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当家 作者:风雨琉璃(晋江vip2013-10-21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女当家 作者:风雨琉璃(晋江vip2013-10-21正文完结)-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这书院咱们建哪儿?咱们家好像没地方了吧!这要是从新买地开建,这要花多少银子?“
    这真的是实际问题啊!好在付清早就有了腹案了。
    “还能那里,西面咱们不是空着这么多地方吗!我开年的时候原本想着在西面沿着咱们这正房建上一溜的房子,连砖都买了,后来看看,咱们这和后面果林这里正好空着一个长溜,还是都属于咱们家的空地,只是没什么用处,便索性想着在那里建得了,还能多建上些,把家里的一些下人都分过去,把西面的菜园子再空出来,后来想到了这书院的事情,又停下了。如今在规划一下就成,西面好歹能建上三间宽的房子,咱们拆了原本的屋子,就用这些旧青砖瓦片的,就能坐北朝南的建出两进来,这书院的屋子就够了,头一进正屋放上孔子画像,圣人牌位,两边屋子放上各式书籍,放上桌椅,院子里不用建厢房,种上松柏即可。沿着南墙大门几步远,空间不大,却很显整齐。第二进就是正屋三间做课室,两边各两间厢房打通了当小课室,以后讲些钱粮,刑律之类的杂学。西园的水井也正好在这个院子里。倒是很合适。这后面的空地,西面留出一条小道给他们去茅房方便些,其余的,隔出几个小院子,以后给夫子住,那是正好啊!“
    说话间,付清连图纸都舀出来了,她这准备的不是一半的充分啊!这一看,得还真行呢!随着付清的指点说明,大家都看明白了,那西面整个就成了一个小四进的宅子,后面两进那就是两个带厢房的小院子,紧凑合理,连那里种树都有,后面靠茅房的边上还加盖了一个浴室,显然是给夫子用的,还有一个小灶房,方便烧水热菜。付家的茅房都是斜沟冲水的,直接可以冲到外头的粪池里,一般没有什么异味,倒是也不怎么打紧。相反这里还另外有一口水井的位置,方便夫子取水。边上小道这里还有个侧门,方便进出,可以说是很周到了。
    至于这北面一长排的下人的住所,那更是直接有十二间,除了大厨房和浴室,剩下十间,家里两口子的下人全住进去都绰绰有余,更别提付清在果园子里又加了几间房子,另建了浴室,准备以后下人们洗漱都放到这里,还有一个厨房,这是下人们自己吃饭的地方,并且付清还准备把不用种菜的林旺家也放到那里住去,牛棚也放到了那里。这样一来,家里下人的屋子几乎都宽裕了起来。那大厨房和浴室放到了最东面,还在东墙开了小门,墙外靠近果园处,还建了一个简单的茅房,为的是把这个浴室开放给学生们,也方便送菜的进出。
    只是因为改造,前正院和西园的连接门都堵上了,除了从正门走,就只有后罩房最西面那一间改成了通道。直通西面后门处,也方便去那边的茅房清理马桶。还有就是家里婆子往返,至于男丁?那不好意思,以后绕路好了,不是从东面走,就是西面书院走。然后从前门进入了。这给学生住的长夹道最南面也开了大门,这是才是他们这宿舍的大门呢。
    付清画的很细致,每一间房子都做好了分派,甚至有些还放大了做了详细的图纸,付大师一看就明白,他如今也是消息灵通人士,稍稍一算,就明白了这花费的银钱几何。
    “这样算来,开销不过三百多两,倒是也合适,一年就能挣回来,以后只要三五年的保养一回,这些房子就绝对没问题了,家里还添了产业,扩了地,倒是合适啊!“
    付大师也动心了,在想想,自家如今的家底,这书院其实挣不挣钱倒是次要了,相反,他看中的是这书院带来的名声,恩,这样一来,自家也能说一声书香传家了,倒是福佑后人的好法子。
    “成,咱们就建书院,恩,不过,闺女,好歹弄了,你多弄些花草什么的,办的漂亮些,雅致些,恩,咱们家的果园也能时不时开放一下,让他们有个作诗的地方,对了涌泉,恩,咱们这地方就是好啊!办个诗会的场所也多呢!果然合适啊!“
    家主一声令下,付家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92清泉书院

从四年前这付家大院开始建造之后;这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改建,这动作
    引起了村子里不少人的注意,等听到消息,说是要建造书院,很多人都激动了,纷纷主动参加进来建造,顿时让这工程进度快了一倍不止。
    要说这些人能有这个主观能动性;一部分原因还是虚荣心作祟啊!书院啊!别的地方;别说村子了;就是县城也没有啊!当然官学除外,那是朝廷办的,不过那不是一般人都能去的地方,可是付家这个呢!明打明就是对外开放的啊!这名声估计能传出好几个州府去;到时候,涌泉村必然扬名,在加上这以后,村子也能算的上是文人胜地了,能不傲娇嘛?
    二来就是实际利益的问题了,他们不傻,这书院要是建好了,他们好处还是很多的,比如这人多了,菜蔬米粮必然消耗多了,还有这读书人都是文弱书生居多,出门什么的坐车的不少,自家弄个牛车是不是也多了生意,再有一个自家是不是能做点小生意?比如那篾匠,就准备编点小藤箱,竹书架,书生用的方形背篓卖,听说付家要准备好些学子的屋子呢,这说不得就是大生意啊!还有几个脑子活络的,比如大壮,还把前几年做的小红泥炉舀出来了,他可是听大虎说了,这包吃住什么的,那那些人来了之后自己想烧点水泡茶什么的怎么办?必然是想着弄个小红泥炉放屋子里的。有雅趣还实用不是!
    大壮二叔更是和大壮爹商量了一下,准备把卖肉的铺子搬到自家住的那一块去,就在山坡脚下,多弄几个摊子,把油坊,豆腐坊,就是自家的杂货铺子都搬过去,不过是买些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东西,那么好的地段浪费了,不用麻烦,就在水潭边的小道边上建上一排,那是绝对可以了,就算人家不和咱们合作,就是自家也能干啊!然后原本他们那两个铺子的位置重新修整一下,直接以后并拢了买些笔墨纸砚,还有些个什么笔筒,镇纸之类读书人的东西,不一定要多好,实用的就行,甚至自家还能做点竹子的文具卖钱呢!要是能在卖点书就更好了,至于来源,那不是可以让学堂和以后书院里的贫寒学子抄吗!绝对是有路子的,至于销量,不说别的,单是读书人的墨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再不行他还想着自己去书画行里请教一二,怎么装裱之类的,以后还能混口饭吃。
    这大壮二叔难得脑子这么快,听得大壮都觉得可行啊!不但全力支持,还帮着去找了路子,让自家二叔学手艺去了。甚至还想着二叔反正还住家里,是不是把二叔的院子,甚至是正在建造的周文博的院子到时候一起租出去挣银子了。商量的那个热切啊!他们愣是没有想过,这付家书院是不是能红火的问题,可见他们对于付家的信心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十一月的时候,所有的房子都建造完工了,就是大壮家的铺子都收拾好了,付大师正式挂上了新来的瞿县令题写的‘清泉书院’的牌子,并派人去了各县,各村宣扬,付家的这个书院明年开春之后,正式开始收学生了,目前夫子有两个,都是举人出身,凡是开蒙后,通读过四书五经的基本都能来,学费标准也已经传了出去。一切算是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人上门了。
    啊,不对,其实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藏书的那两间屋子的问题了,要说,这付家还真是属于藏书多的,不过这一家的收藏而已,还是属于这一代人的收藏,不像其他书香人家,那是几代积攒,虽然当时看着不少,可是真的放到了藏书的那两个房间,看着就不显眼了,再配上付清设计的那整齐的书架,甚至觉得有些稀少了,这下子付清也好,大虎也好,都急了。脸面啊!这可是事关脸面的大事啊!怎么就给疏忽了呢!
    大虎之所以说明年才开始收学生,一来是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时间不对,二来,也是为了空出时间,好收集书本。为了看着满一些,付清让人做的书架上用了不少的隔断,有的是四书五经,有的是名家注释,有的是历代史记,各朝诗词,名人游记,还有好些文臣自费出版的手稿,各种律法,各代断案集锦,甚至是本县的县志都有啊!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全的了。也微微空出了一些间隙,可以说是看着规律不少,也多占了些地方,可是看着还是少啊!连一个屋子都放不满啊!
    不得已,大虎把原本家里的那些营造,兵书,农政,甚至是医书也放了上去,这才是堆满了一个屋子,那还有一个屋子呢?总不能就空着吧?付清忙不迭的开始抄书了,她的有问必答空间里不是还有书架嘛,那上头各色的书籍还是很多的,抄吧,能多一本是一本啊!
    大虎更是忙啊!一天到晚的往外跑!各家的书局,甚至是州府,省城他也又跑了一个遍,就为了多收点书回来。到最后,连道德经,庄子之类的书也买回来了,还有佛经,儒道佛三家都有了。还有荀子,韩非子,墨子,等等,随着他不断的深挖各家书局的老库旧书,用当年一样的法子诱惑各家书局的小厮,书本才算是慢慢的堆积了起来,到了年前,两个房间堪堪能算的上摆满了。
    看到这样的两个屋子,那举人先生,啊,还没说人家姓什么呢,人家姓朱,朱夫子,朱夫子很是感慨,
    “大虎啊!就凭这些书,你这书院也绝对有底气啊!就是县学只怕书也没有你这里齐全啊!“
    这就是最好的夸奖啊!大虎只觉得自己这么辛苦值啊!满脸的红光啊!什么是书香人家,有了这么多书,不是也是了!




☆、93开学诸子百家的诱惑

大虎为了书忙乎的晕头转向;付清也为了书秉笔疾书;就是付大师和其他人;
    看着这两人的样子也觉得自己不帮忙像是犯罪一样。索性也自己找了一个活干,不说别的;单单是当初从付家拿到蒙学的那些书,有好些只是借给蒙学的,只有一本,还没来得急抄写,他们索性也开始抄书了,二虎还机灵的对着蒙学的同学们表示,欢迎勤工俭学;笔墨纸砚他们家出,抄一本五百个大钱;这是直接拿自己的月钱招工了。别说,还真有不少人看中这活呢!最要紧的是有好几个本来自己抄了带了回家的人,那是直接把自家的那本拿了出来,先换了钱,反正这书在这里又不会跑,自己再抄就是了。
    还有好些,问大虎要了需要购买的书单,或者说是付家没有的书籍的清单(付清提供,有问必答作为信息来源)一个个都帮着去询问,别的镇子上,别的书局,甚至有些人还帮着去别的蒙学询问,表示希望抄写一份,还给租赁费。蔡家姑父更是直接,在路上问了不少人,然后找到了一个书商,那种家里有印书坊的书商,愣是跟着去了人家老库,翻检出了不少本。
    所谓的众志成城大概就是这样了,这两屋子书来的也真是不容易啊!这里不是江南,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的人家,这里本就文风薄弱,在这样的地方,能弄出这样规模的藏书,可以说,付家已经在这个小小的县城,在这个不怎么发达繁花的地方属于藏书丰富的人家了。这对于一个书院来说还真的就是底气啊!
    虽然这里头不知道又花费出去多少银子,可是看看,满满两屋子书,堆到箱子里,只怕也是有了十来个箱子了,这样一想,大虎也好,付清也罢,心里就觉得一阵的满足。
    一个屋子那是经史典籍,本朝律法,名家言论,一个屋子那是杂学百家,山川地理,游记杂谈,泾渭分明,付清心里突然有种感觉,似乎自己这地方估计是出不了什么大官了。
    倒不是她看不起北人,而是她觉得,有了这么多开阔眼界的书籍,这些人估计是看不上那一心死读书,只知道往上爬的人了,或许自家要成为宋代白鹿书院被朱熹他们收过去之前那样,成为一个名人隐士,百家学说争鸣的书院了。
    过完了年,不到十五,付家又开始有了学生上门了,不过看的出来,人家其实估计是探路的可能性居多,说了半天话,人家就提出了想先参观一下书院,大虎很利索,知道如今这不是摆架子的时候,立马站了起来,带着人走了,别的地方也就罢了,这往藏书的两个房间一走,那人立马眼睛都瞪大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飞扑一样窜到书架前,捧起这本,拿起那本,看的两眼放光,,好半响才在大虎的咳嗽声中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
    不用说,这一个有了这么有诱惑力的东西,那是怎么也不肯走了,直接先付了十五两,半年的费用就在宿舍第一间甲字房住下了。没有开学也不打紧,人家可以抄书啊!这村子里那文墨铺子已经开张了,买些纸笔太简单了。
    有了第一个,自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没有多久,那宿舍居然都住满了,那可是整整十间,二十个床位啊!当然这来的大多是家境一般的,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好孩子,大多是看见书就傻眼的,没什么别的想法了。
    等到大虎按照他再县学,府学的样子,一个个问了进度,安排了每个人的课程表,介绍了该读的书籍,该有的功课,那些人没多久就都服气了,这个年纪不大的先生,真是不愧是举人啊!这每一个指点都很到位啊!让他们受益良多,这样一来,一来二去的,他们又替清泉书院扬名了,到了二月,有了新的学生来了,这下袁长生的院子开始发挥作用了,里头正屋厢房,都变成了宿舍,就是张家的那后面的两进屋子也租了出去,后面的后罩房不用说了,和付家一样,那就是宿舍的价格,而正院带厢房的那是人家张家兄弟和袁长生住的,前面的倒座让张家老大激灵的划分出三块,原本的门房变成了独立的小院,虽然小了些,房子才一间,可是私密性强,人家喜欢的还是有的,还有西面的两间外书房,直接隔断,另外开个门,那就是个两间屋子的小院。连那三间倒座花厅,也租了出去,成了正紧的三开间小院,他们自己,正院和倒座的门锁上,直接在耳房边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