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田仁医傻包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肥田仁医傻包子-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还要留着这条命去救东山,然后和他一道回到家乡,在没有做到之前,她怎么可以将自己的命交代在这个地方?

或许李半夏自己都没有发现,她的心底已经慢慢做了一个取舍。如果真的有一天,他们夫妻俩注定不能都活着回去的话,她会全力保住刘东山。这个念头虽不甚清晰,却开始在李半夏的脑海里慢慢成形。

然而李半夏不知道的是,在马氏和刘申姜的心目中,不只刘东山是他们的命,她这个儿媳妇儿在二老的心里并不亚于他们的儿子。在他们和三个孩子的心里,李半夏和刘东山一样,都很重要。

若是他们知道李半夏心里冒出的那个念头,他们一定会很心痛。

但李半夏绝对想不到,就在这个时候,二皇子收到了一封飞鸽传书,来自江州南辕北辙的飞鸽传书。

握紧手中的纸条,二皇子的心也不禁凝固了一下,脸色蓦地变得可怕,冷冷地对手下下命令:“这事一个字都不允许对李大夫提起,若是本王得知有谁多嘴多说一句……”

跪在身前的属下连忙低下头,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半点不敢有违。

挥手让手下退下,屋内只留下二皇子一人。二皇子也不知道站了多久,重新摊开了那张纸条,瞥了一眼,狠狠将之握紧。

二皇子在后花园檐廊上找到了不知在想什么的李半夏,看到呆呆失神的李半夏,又想到了方才属下飞鸽传书来的纸条,冷漠的脸上闪过一抹忧色。然而很快,便消失无痕,嘴角噙着习惯性地微笑,向李半夏走了过去。

“闲时终觉爽,晚来秋寂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姑娘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

李半夏看也没看他,只是摇了摇头。

她不想说话,二皇子也没有开口,随意坐在李半夏的身旁。还别说,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宁静幽谧,夕阳向晚,坐在这个地方,轻轻偎在廊柱之上,一天的疲惫尽消。

李半夏遗失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忘了身边还有这样的一个人。二皇子一会儿看看夕阳,一会儿又看看李半夏,神情颇为自得。他不记得,就在方才,他收到了一封完全可以改变他人命运的飞鸽传书。

也许终其一生,那个人再也不会有快乐。但这一切,于他又有何干?他每日要谋划的事情那么多,又哪里有时间为一个小老百姓的生死挂怀。反正他们迟早都是要死的,早死晚死也没何差别。

天色黑了,最后一抹夕阳也沉入了西边的山川之下,小院开始冷起来。冷风嗖嗖吹过,吹得李半夏手脚发凉,而她似乎无所觉般,坐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陌生之地,凄冷的小院,她一人寂寥地靠在偌大的庭院里。好似整个天下间,只得她一人,无处依托。

李半夏已有许久,没有感到这般孤单过。第一次感到孤单时,是她的父母离开她的那段日子,虽然痛苦,但毕竟年幼,还不知死亡为何物。再加上爷爷精心爱护,多年来在他的关怀下成长,虽然时而还会惆怅,还会难过,却不至太过于孤单。

因为她知道,她不开心,爷爷也一定很不开心。

再加上爷爷那个人,总是有无趣的乐事,教她学习医理,带她跋山涉水,走遍许多许多的地方,也接触了各色的病人。每日她的生活都被各种草药和病人所缠绕,也忘了伤感。

第二次感到切身孤单和无助,是在爷爷离开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如现在一般,置身天地间,感觉再也找不到一个亲人。她在无边无际的世界里穿行。哪里都不能停靠,只能一路前行。然而前方荆棘遍地,她无法停留,却寸步难行。

就在她觉得孤独不堪,不知要如何走下去的时候,她来到了这里,有了一个家。在一开始的时候,固然有许多的烦恼,但每日吵吵闹闹,有时哪怕被娘和山香说上两句,脸上虽然不开心,心里却还是高兴的。

因为她再不是孤身一个人。

后来,一家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东山的关心,爹娘的爱护,还有孩子们的亲近,都让李半夏的一颗心日益的快乐和满涨起来。她从未这般快乐,仿佛有了他们,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而她远在另一个世界的爷爷,也应该对她放心了。

可是现在,自己又是一个人,性命悬于他人之手,不由自主。东山也因她的关系,失去了自由,还不知道会遭临何种噩运。这一切,都让李半夏由衷感到焦虑和彷徨。虽然她面上仍然维持着平静,但是心里,时刻处在担忧和惶惶之中。

她不想死,她怕她就算是死也回不到他们的身边,连走了都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她本不愿这般消极,也不愿想这些。想这些只会消磨她的斗志,失去和二皇子战斗到底的勇气。

李半夏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胡思乱想。只是这两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心中乱得厉害,似乎跳出胸腔,不由她控制一般。

“天黑了,风大,还是早点回屋吧~”二皇子站了起来,对仍静静坐在那里的李半夏道。

李半夏也没反对,缓缓起身,身体因为久坐都有些发麻了。冲二皇子点点头,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二皇子看着她的背影离开,瘦削的背影,因为天色看起来有些模糊了,却无端地笼罩着落寞和黯然。

他想起了身上的那张纸条,摊开,上面用黑色小楷写着一行字:刘东山使计逃脱,中途不慎坠崖,生还无望。

…………

☆、522 当归篇:东家未归

就在李半夏身陷京都、刘东山生死未卜时,刘申姜赶着老牛破车来到了江州。

儿子和儿媳离家这么久,连个音信都没有,他们两老着实不放心。两个孩子天天念叨着他们的爹娘,刘申姜和马氏深感事情不寻常,特地抽了个时间,让老头子到江州来看看。

刘当归也在江州,因为刘东山和李半夏的事,学习也不在状态。上次夫子还曾严厉斥责于他,这个可怜的孩子,就低着头一声不吭,直到夫子气得说要找他们父母来不可,这孩子才开始急了。

最后还是舞融和院长出面,好说歹说了半天,直说这孩子身体不舒服,夫子才得作罢。夫子是个很有学问又有些固执的老头子,在江州这一块也是有名的学士。为人古板严肃,教学严厉。不管是谁家的孩子,他都是一视同仁、不讲半点情面。

刘当归情绪不对,在学院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夫子看着这孩子都有些窝火。他不是说身体不舒服麽,干脆就让这孩子在家里呆着,等身体好些再来。

舞融看夫子还在气头上,当归这孩子又真的不对劲,也没有多说,就将这孩子领回去了。

上官舞融是李半夏的好姐妹,这些日子也一直在为他们夫妻俩的事奔波。怕当归担心,和张凤无只是说李半夏和刘当归到外地去了,要好长时间才能回来。因为走得急,没来得及和他打声招呼,要他乖乖听话,认真学习。

她也知道当归这孩子脑子活络,人聪明,肯定能听出话中的不对。然而眼下的情况,也只有拖着了。只希望他们这边能顺利,半夏平安回来。那到时候有什么事也都过去了。

这孩子,终究还是受到了影响。

望春不止一次表现了对这孩子的不舍与担忧,她身为寸生药铺的掌柜,自然是知道东家出了事。虽然具体什么事她搞不清楚。也知道事情不小。能够让她东家和张凤无夫妇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真是天大的事。

然而担心也不是办法,她现下唯一能做的便是好好替东家打理这寸生药铺,不至于等东家回来还要给她收拾烂摊子。

当归通常在学院寄宿,每隔七天会回来住上个两天。这孩子第一次回来还是高高兴兴的,看样子才学院还不错,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

当归是个安静的孩子,平时在药铺,也不跑也不爱动,就喜欢捧着书。药铺里的老人和大婶都很喜欢他。夸他是个乖孩子。每次这孩子听到别人这么夸他,总会一本正经地板着小脸,转身走了。

她知道,这孩子是不好意思了。

他第一次从学院回来,定是有许多新奇事。急着告诉东家。虽然许多人说,这孩子与东家并不合得来,因为东家是孩子的晚娘,感情自然不一样。不过他们却知道,这孩子与东家很亲厚,虽然表现得很老成,看起来像个小古板。还是喜欢腻着东家的。

从里找到外,都没有找到东家。她正在外面,指挥着几个小厮,将刚买回来的药材按规格摆放好。只见这孩子有些犹豫地冲她走过来,吞吞吐吐地问:“……我娘呢?”

望春笑了,这时候她还不知道东家出了事。东家这时候还没去都城,前两天还在药铺看见她,这两天想来是出门了。于是她就对当归说,你娘出去忙了,知道你今天回来。她一定会回来陪你吃晚饭的。

小少爷就回屋了,神情看起来似乎有些失落。望春见得新奇,就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学院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和我说说啊,和我说也是一样的嘛~”

这小家伙没拽她,看她一眼,想都没想就回屋了。

望春叉着腰,瞪着青蛙眼看那小鬼,转而又好笑地摇摇头。

一直到了晚上,东家还是没有回来。当归那孩子嘴上虽没说什么,可是一双大眼睛不时地就瞅向门外,看那孩子眼里的光芒越来越黯淡,望春心都疼了。想着东家到底是上哪儿去了,她平时对小少爷关心得不得了,没道理几天不见他,他第一次从学院回来却不在家陪他啊。

东家也一定对小少爷在学院的境况不放心吧,她要不亲自过问她哪会放心?

直到月上中天,大街上寂无人声,东家还是没有回来。桌上的饭菜已经凉了,热了又热,东家还是没有一丁点回来的迹象。

那孩子就趴在桌上,又一次仰着脑袋问她:“她,是不是今天不回来了?”

望春看看他,又看看门外,平时八面玲珑的自己,一下子就嘴拙了起来,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孩子。

“我去睡觉了,这些东西,她回来了留给她吃~”小少爷说完便转身,回了房,灯光太暗,她到底没看明白小少爷脸上是啥神情。

望春叹了口气,将这些饭菜盖好,等东家回来,再热给她吃。说起来,小少爷自己都没吃东西呢,瞧她,怎么把这茬忘了,应该让他吃点再睡觉的。

翌日,小少爷就得回学校了。

早上走的时候,她将梅干饼还有一些吃食,满满地给小少爷装了一包。这些都是小少爷爱吃的,东家走之前嘱咐过,要是当归回来别忘了给他捎上。小少爷平时一定是不喜欢带这些东西的,男孩子还这么喜欢吃零嘴,会让其他人笑话。

但他知道,那些男孩子虽然笑话,其实也很爱吃。他上次带的东西,都被他们抢着吃完了,自己反而没吃上多少。

当归喜欢吃一些零嘴,只是以前没这个条件,在家的时候,吃的东西本就不多。再加上家里有个小欢子,有什么东西填他那张小嘴都不够,他和姐姐一般是没这些福利的。

后来大舌头来了,大舌头对付小欢子有一套,也总喜欢让小欢子将吃食应该分给哥哥姐姐,让小欢子从小发扬一下孔融让梨的精神。虽然最后欢子没学成孔融让梨,自己总是占大头,他和姐姐却多了不少的零嘴。

望春将他把要带的东西都带上,又嘱咐天冷加衣,学院吃不饱肚子就到旁边面馆弄碗面吃。东家说过,鸿轩书院后面的面馆味道不错,当归也曾和她一块吃过,应该知道才是。

望春嘱咐得很多,刘当归却听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望春知道,这孩子肯定还在想东家的事,东家昨天没有回来,现下小少爷马上就要去学院了,这么多天没见着,小少爷肯定想得慌。

不管怎么说,小少爷这是第一次来到城里,独自在城里求学,学院里也没什么朋友。虽然看他的样子,也应该结识了一些玩伴,但毕竟还是有着诸多不适应的。先前他未去学院之前,有东家陪着他,带他到处玩。又或许上杜府,和他爹呆在一块,有时一呆就是一整天。

他今日兴致勃勃的回来,肯定是赶着回去见他爹和东家的,谁成想,哎!今日这孩子就这样走了,倒叫她怪不忍心的。

小少爷还是走了,望春送他出门,让药铺赶车的伙计送他到学院,又吩咐他把小少爷东西送到里面才能回来。当归乖乖跟在伙计后面,小小的身影,看着总有点说不出的心酸。

有的时候,哪怕是好吃好喝,都算不得什么。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和家人呆在一起。想爹想娘的孩子,是最可怜的,而这是再好的物质生活都弥补不了的。

就像后来在江州的那段日子,当归的衣食从来都不缺,偶尔望春和舞融阿姨有空的时候,都会到学院来看他,给他捎许多的东西。

可是爹和大舌头却一次都没有来,他渐渐觉得不对劲,爹和大舌头就算在忙,只要他们没有回乡,就一定会来看自己的。如果他们要回乡了,也会告诉自己一声,还会对他千叮咛万嘱咐,才不会这么放心把他一个人留在江州。

刘当归刚开始觉得有些委屈,但他深知刘东山和李半夏又不是会忽略他的人,所以心里也就越发地担心起来。

望春在药铺等了许多天,都没有东家的一点消息。她也渐渐感到事情的不寻常,东家自打开了寸生药铺,便带着小少爷在药铺里落脚。平时最多耽搁个一两天,要么在知州府舞融夫人那里,要么就是给人看病,当天赶不回来。这种时候,她都会事先知会自己一声。像是上次和容敛去找解药,她都事先知道,像这种一走就七八天的情况,还真是头一遭。

刘当归第二次回来的时候,已是七天后了。夫子的课结束后,他二话不说就跑了回来。这次找都不找了,直接冲回来问望春:“我娘她回来没有?”

望春张了张嘴,惊讶于当归的满头大汗,看着这孩子急切的样子,她却只能摇摇头。

当归怔了怔,小脸白了几分,最后一咬牙,就冲出去,一边走一边丢给她一句:“我去舞融阿姨那看看——”

…………

☆、523 深藏不露,利剑出鞘(1)

上官舞融那里自然也是找不到她嘴里的大舌头的,这么多天都不见人,连半点消息都没有,刘当归深感事情的严重。

为了怕这小子担心,想着能拖一日便是一日,于是上官舞融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