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阙-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大吃一惊,子孝上次闹到公主府,我生怕太后和皇上杀他,一再打探的结果,是他们都很给我面子,或根本不屑对付那种无关紧要之人,任他自生自灭。后来他在京城销声匿迹,我还以为他终于想通了,释怀了,毕竟我们早就没有关系,男已别娶,女已另嫁,再纠缠不清只会惹人耻笑,我总想着他并非市井无赖,而是读书出身的富家公子,应该不至于无品到那个程度。

再次听到他的名字,我不禁皱起了眉:“他都带谁来了?”

吴总管抬头看了我一眼,才小心翼翼地回道:“说是您的母亲和弟弟。”

我的母亲?

我看了看窗外的花草树木,又看了看四周的雕梁画栋,这才回过味来.敢情是父亲继娶的后母来京了。

这些人还真会挑时间呢,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宫里最混乱的时候跑来凑热闹。

我首先想到的是:“你还没去跟太后回吧?”

吴总管道:“没有,一来要先知会主子;二来,太后娘娘如今病着。”

我松了一口气:“很好,这事我会处理的,你不要着急,太后需要静养,切忌闲事闹心,就别去打扰她了,宫里其他人也不要告诉。”

“是”,他恭敬应诺,站起来把那些人的情况简单述说一遍后,就施礼告辞:“那奴才就先回去了,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要去多采购些吃的用的。”

我想了想道:“还是我跟你一起回去吧,那些人没见到我,别闹到宫里来就不好看了。”

“主子……”

看吴总管吞吞吐吐的,我斜了他一眼道:“有话就说。”

他陪着笑躬身道:“除了那个人身份有点不妥,其实继母和继弟,是很寻常的亲戚,就是宫里人知道了也没什么。”

我看着主殿的方向轻轻摇了摇头:”你不懂,太后是再蘸的,我也是再蘸的,这本不是秘密,如今也不怕人知道,要讲闲话早就讲够的。张子孝两年前来京城找我,后来又一路尾随到益州打秋风,我用了三万两银子才把他送走,这事皇上知道的一清二楚,他都不说什么了,别人说什么我还会在乎?我在乎的,是太后的心情!”

这话只能点到为止,难道我能告诉他,太后病势日危,靠回忆和前夫的恩爱岁月,以及死后的重逢来减轻痛苦?这个节骨眼上,我父亲的继妻出现了,还带着两个儿子,这等于在告诉她,她心心念念的相公,其实有别的妻子和孩子,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而她自已,早已被冠上“太后”之名,跟前夫成了陌路人,即使死后的遗骨,也要和另一个男人葬在一起。

这个时候揭穿她的美梦,实在是太残忍了,一旦失去了这个精神支柱,太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想都不敢想,想想就觉得心痛。

我迅速交代了几件事,连弄珠都没带,就跟着吴总管一起出了宫。

乍见继母,我吃了一惊,印象中那个总是妆容精致、高傲凌厉的女人居然一脸灰败,若太后不是病得厉害,看起来比她还年轻呢。

虽说如今身份不同,但长幼有序,我还是上前一步蹲身为礼:“母亲万安,怎么来之前不先打个招呼呢,我也好做点准备,听说昨夜连住处都是临时收拾的,真不好意思,我平时来得少,府里也极少留客。”

她的表情有些呆滞,看了我好一会儿,刚要开口,却突然流下泪来。

“这是怎么啦?”我朝吴总管使眼色,他只得上去劝道:“夫人有什么事只管跟我们娘娘说,娘娘出一趟宫不容易,皇上又一刻也离不得,等会儿要是回去晚了,皇上寻起人来……”

“咳咳”,我忙让吴总管打住,做下人的替主子造势也要看情况啊,人家落魄的时候你得意,不是更遭人恨吗?

我正寻思着要说点什么,只听噗通一声,那一向骄矜傲慢、只肯以鼻孔看我的妇人竟哭哭啼啼地跪了下去。

我急得伸手去搀,她顺势扑到我脚下哭道:“娘娘气我小时候薄待,小妇人不敢有怨,可那两个孩子到底是你父亲的亲骨肉,是娘娘的亲弟弟,娘娘把我们一家逼得走投无路,我固然死不足惜,那两个孩子怎么办?他们年纪还小,送出去当学徒都没人要。”

我听得莫名其妙,拽着她的胳膊说:“您先别哭,把话说清楚,不然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说我逼得你们一家人走投无路?我这几年除了陪皇上去过一趟益州,其余都呆在宫里,每日深居简出的,从来不问外事,连这公主府都没来过几趟,不然也不会连客房都没备下,我哪有功夫去逼你们啊。”

在吴总管的帮助下,总算把继母叶氏弄到椅子上坐下,又奉上洗脸水热毛巾,待她情绪稳定下来后,才说出了一件事。

原来最近几个月以来,叶家连连出事,铺子生意被抢,仓库着火,家里遭盗,一个有百年历史的经商世家,短短几月就一蹶不振,直到上个月,两个弟弟被人推进水里差点淹死,叶家这才不得不相信,他们不知何时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惹来这场天大的祸事,而且一切还远未结束!

一时之间叶家人惶惶如丧家之犬,整日处于惊悸中。

托了人去打听,得到的消息把叶家人吓呆了,虽然他们心里也猜测过可能是这个原因,却一直不敢往那上面想,因为如果确证的话,事情就太可怕了。叶家不过一商户,就算有两个钱,终归是平头百姓,来个知府级别的就吓得屁滚尿流了,何况对方的来头是公主。

叶家人连夜开碰头会,几个“当家”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公主恨的是继母叶氏,那就由继母去求情,当然,还得带上两个重要砝码:跟公主有血缘关系的亲弟弟。

听完后我一阵唏嘘,难怪呢,我就说嘛,那么骄狂不可一世的女人,怎么可能给前夫的拖油瓶下跪?原来是被叶家长老们逼来的。

很快梳理了一番思路后,我得出了结论:有人在外面打着我的名义对付叶家,而且目的决不是为了给我出气,而是别有用心。一旦闹得叶家在樊口无法安身立命,势必得上京城来找我要说法,只是那幕后黑手低估了叶家,叶家商行能维持百年屹立不摇,肯定也不是等闲人家,他们被逼成那样,还是选择悄悄进京向我求情,而不是到处诉冤闹事,这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也给了我弥补的机会。

这事其实并不难办,只要我出马,让周家的生意又兴起来就是了,看在两个弟弟的份上,我可以给他们一笔周转金,至于那些故意捣乱的,有的是办法整治。

难办的是,怎么堵住所有人的嘴,不让太后听到一点风声?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万一不奏效呢?叶氏那人,如果真是善体人意的温良女子,当年就不会对一个失去母亲的幼女如此苛待。

她会向我服软,无非是因为怕,怕我会报复,会让叶家彻底沦为贫民。她那种人,有钱的时候高人一等,一旦没钱,什么尊严都顾不上了,当继母的,给曾经的拖油瓶下跪。所以,要她听话,只是一个办法最有效:让她怕!

于是我冷淡矜持地坐在主位上开口道:“生意上的事你别担心,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别人的死活不与我相干,两个弟弟的家产我肯定会想办法保全的,你走的时候我会让吴总管给你一笔钱,就当我这个做姐姐的给两个弟弟的笔砚费吧。”

她眼里升起了希望之光:“多谢娘娘垂怜,都只怪我年轻时不懂事……你两个弟弟如今也大了,跟着我一个寡妇人家也没啥奔头,你看是不是把他们留下来,宫里的娘娘也要娘家有人才硬气是不是?”

真是服了,才解了生死危,立刻就想到了荣华富贵,也不想想我小时候她嫌我嫌得连两个弟弟都不让挨边,生怕沾染了我身上的穷酸气,名为姐弟,实际上跟陌生人差不多。即使奶奶死后出嫁之前那两年我搬进了叶家,但在叶氏的特意隔离下,跟两个弟弟也几乎没打过交道!只知道在同一个大宅院里住着,但他们白天去书塾上课,晚上回来时,我已经被叶氏早早地赶回房里做针线去了,我就没在大桌上吃过饭,也失去了唯一可能跟他们交谈的机会。

也许我天性冷淡吧,对这两个有血缘关系的弟弟,真的没有什么亲人的感觉,所以听到叶氏竟然想把他们丢给我,心里只觉得荒谬。

她想靠我谋得属于“外戚”的一切好处,利用我倒罢了,还想利用皇上——没有皇上撑腰,我哪有能力给他们荣华富贵?

明白了她的贪婪后,我的语气更冷了:“不是我不照顾亲戚,而是现在情况特殊,太后病得很重,母亲这一路上想必也听到了吧。”

“嗯,是听说太后娘娘病了,不知现在可好些了?”她摆出一副关心的样子。

我摇着头说:“太后这病拖很久了,原来还好一阵歹一阵,现在越发厉害了,每天把药当饭吃,可总不见效。你也知道,人病得越久,脾气越糟,不瞒你说,昨天还打了两个太监板子,一人一百大板,有一个当场就死了,其实他们并没犯什么大错,太后就是自已难受,要拿人撒气,谁撞上去谁死。”

一面说一面偷觑叶氏,果然面露惧色,我趁机道:“所以我这时候留你们,反而是害了你们,太后对我当年在叶家的事本就心存芥蒂,只因为时过境迁,又隔着那么远的距离,这才没找麻烦,要是她知道你们在京城,那可好了,正愁找不到人煞性子。”

叶氏早唬得什么都不敢说了,翻来覆去只一句:“一切但凭娘娘安排。”

我在心底冷笑,我有什么安排,快点把你们打发走了是正经,就当又被人打了一回秋风。

我从无害人之心,可也不会给贪得元厌的人当傻子利用。

至于子孝,我见都没见,也不会再给他一个铜板,不然他还以为国库归我管,他没钱了只管找我要呢。

第二百三十九章 乱中又逢乱(二)

回宫之前跟两个弟弟见了一面,吴总管办算机灵,早准备好了两封见面礼,无非是金银锞子,玉佩金锁,再加几套上用的文房四宝。

没见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真见了,倒惹得我哭红了一双眼,因为其中的小弟弟长得有七八分像父亲,多少年后再见到这张脸,叫人百感交集,悲不自禁。

可即使这样,我也不敢留下他们,十来岁的孩子,正是淘气要人管教的时候,就像一棵小树,扶正就正,掰歪就歪。我在宫里出不来,留他们在外面,整天被一帮趋炎附势,想依附他们谋处自身利益的人围绕着,能培养出什么人来?历朝历代,多的是煊赫一时最终毁家灭族的外戚,前车之鉴犹未远,我情愿叫家人骂我薄情寡恩,也绝不去淌这浑水。

要照顾他们也不是这个时候,等他们长大成人,能自己做主了,我再介入不迟,如果真有出息,我自会提携。但不是现在,现在他们只是叶家和叶氏的傀儡,我对叶家真的一点好感都没有,我肯出钱出力帮他们解决危机,就已经仁至义尽了——就算小时候叶氏曾出钱让父亲养活我,我欠他们家的也只有钱,没有情。

见完该见的人,说完该说的话,到掌灯时分,我总算拖着疲累的身体回了宫,其间子孝几次求见,都被府里的下人挡驾了。

简素的青油壁车刚在春熙宫门前停稳,弄珠就急急地打起布帘,小脸上尽是如释重负,喃喃道:“还好娘娘赶回来了,有人巴不得娘娘不回来呢。”

“这是怎么说?”我好笑地伸出手,让她搀扶着下车。

她不爽快回话,反而嘴角一撇道:“娘娘自已去看就知道了。”

我顿住脚,横了她一眼:“什么时候学得这么别扭?跟主子说话还卖关子,小心赵嬷嬷揭你的皮。”赵嬷嬷是她的干娘,也是她的训导师傅,对小宫女们一向管得挺严的,弄珠怕她胜过怕我这个没脾气的主子。

听到师傅的名讳被抬出来,弄珠的眼神闪了闪,依旧不示弱地嘟着嘴:“娘娘出宫都不带着奴婢,要出了什么事,皇上会先揭了奴婢的皮,哪里轮得到她。”

抬头看见玉芙殿前的回廊里站满了皇上的随从,我了然地问:“皇上来了?”

她答道:“早就来了,本来是想跟娘娘一起用晚膳的,结果娘娘不在,皇上自然会问去哪里了,奴婢们不敢隐瞒,皇上听说娘娘一个人跟吴总管去了公主府,当时脸色就怪怪的。”

我的眼皮跳了两下,因为我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如果消息走漏的话,他该不会想歪,以为我孤身前往是为了私会某个人吧?

心里一急,脚下就快了,三步两脚上了台阶,正要跨进大门,弄珠拉住廊下的一个叫弄月的小宫女悄声问:“还没走?”

弄月看了正朝我蹲身问安的马嬷嬷一眼,几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其实看到马嬷嬷我就明白了,这个时候她会出现在我的寝殿,只有一个原因:她家主子在里面。

果然,一进殿就听见了宇文娟特有的笑声,初见时曾让我艳羡的爽朗,如今只觉得虚假、突兀。

脑子里仿似闪过一道光,宇文娟自做了皇后,一改过去傻大姐的形象,变得端庄矜持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整天往我屋里跑,借机跟皇上套近乎。皇后是多尊贵的人,再不甘也得自持身份,老纡尊降贵去巴结一个妃子算什么。

我也因此清净了许多。

今天突然这么晚驾临,还在主人外出的情况下死赖着不走,除了一如既往地缠着皇上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目的?

叶家遭遇的那些事情,幕后主使者我本来就怀疑跟宇文娟脱不了干系,现在她又守在这里等我回来,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我跟吴总管去公主府,尽管没惊动什么人,连坐的车都尽量低调,但也没刻意封口,以宇文娟对玉芙殿的关注程度,她要知道并不难。

我只想着瞒住太后,倒没提防她,我以为我不过是去处理一些私事,行得正坐得稳,没必要跟做贼似的。

可我没细想过,很多本来光明正大的事,经有心人曲解后,会变得暧昧不堪,尤其皇上对我的“念旧之心”一直心存不满,他没有在第一时间杀掉子孝,已经给了我天大的面子。还记得当时是这样说服他的:“先帝也没杀掉我爹对不对?若他杀了,就不会有你我的今天,因为那样的话,皇上就成了我杀父仇人的儿子。”

因为这个原因,他放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