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耕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喜耕田-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哥,你尽全力就好。”

看着意气风发的裴子墨,她还是比较放心的。随即将目光落在楚牧身上。“既然大哥仕途要紧,那第一个娶妻的就应该是牧子哥了。”

“我也不急。”楚牧倒是极为平静。

裴子慧一撇嘴,哼道:“你们都不急,那咱爹咱娘可是急坏了。”

说着,就安排人准备午饭,又差人出去寻顾青城回来。

待顾青城回来了,午饭也准备好了。

席间,招待三位客人的事由裴子慧转移到了顾青城。

由于顾青城多年前便与他们熟识,所以他们对于这位将军妹夫也不觉得畏惧,一餐下来有说有笑,吃得十分开心。

本来吃过饭,几人就想告辞的。但是来将军府一次,不去探望一下太夫人和大将军夫妻于礼不合,何况他们是有备而来,礼品都准备好的。

于是,午饭后,三位客人和顾青城移到书房喝茶,裴子慧则回房小歇。

直到午睡的时间过了之后,裴子慧这才派人去梧桐苑和荷花斋,说是亲家老爷家的几位公子一会儿前来探望,不知道太夫人和夫人是否方便。

礼多人不怪,抬手不打送礼人。太夫人和胡氏自然都没有拒绝。

由于顾青城公事在身,不得不提前离府,所以裴子慧首先陪他们去的是梧桐院。

当裴子墨将一尊福寿双喜仙翁送到太夫人面前时,太夫人当即眉开眼笑起来。不止是这份大礼深得她的喜爱,更是因为所来之人彬彬有礼,气宇不凡,根本就与农家的孩子扯不上边。就算气质最不好的裴子唐,那也算得上是一个翩翩少年。

太夫人坐在那里拍着大腿就感叹起来,“没想到啊,没想到!本以为农人家养了子慧这么一个聪明的女娃已属稀奇,今日一见方才知晓,这农人家的男娃子也是个个丰神俊逸,气度不凡。”说着她抬眼睨向裴子墨,“你是老大,叫子墨?”

“是,太夫人!”本来已经落坐的裴子墨,又起身回话。

太夫人就笑,“刚才子慧已经给我介绍过了,只是我这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这回记住了,”说着就一字一顿地重复了一遍,“这最有书生气质,温文儒雅的俊美少年叫子墨。这孩子长得天圆地方是个有福的啊!”说着又伸手比划着,“坐,快坐。”

接着又看向了楚牧,满眼仍是笑。裴子慧怕她又没记住,赶紧上前道:“祖母,这位是楚牧。虽不和我们同姓,但是从小在一起长大,和我们像亲兄妹一样。现在在从医,还经常背着药箱出去义诊呢!救了不少的没钱看病的百姓。对了,给大夫人治寒腿的药方,就是从牧子哥的师傅那里讨的。”

“好,好!”太夫人重重喊了一声好,“这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医者慈悲为怀,救世济人,以拯救天下苍生为责,好样的!”

楚牧落了座,裴子慧心想干脆直接再一次向她介绍裴子唐,免得记不住。

哪知太夫人一摆手,沉着道:“这个不用再说了,老身我记住了。这是你二哥,叫裴子唐。”

裴子唐也是个自来熟,又见太夫人和蔼可亲,早就抛下了刚才的拘谨,上前就道:“太夫人,我可真是荣幸,您没记住我儒雅的大哥,也没记住英俊的牧子哥,偏偏记住了其貌不扬的我。”

“你可知道为啥?”太夫人歪头问他。

裴子唐皱了皱眉,老实承认,“这个还真是不知道。”

“你呀!看着目光就与他们不一样。”太夫人直言相告。

“啊?”裴子唐诧异,“怎会不一样。”

太夫人就看向了裴子慧,一脸自信地说道:“子慧你倒是说说,你们家这几个孩子从小到大鬼主意最多的是不是你二哥?最能闯祸的是不是也你二哥?”

裴子慧当即就笑了,“祖母,您说得一点都没错。小时候挨打最多的就是我二哥。”

太夫人就斜眼笑瞪他,“这个小子,是个最圆滑机灵的,一看那目光就和别人不一样。”

其它人都笑,唯有裴子唐觉得有点脸红。

“子慧,你刚才说还有一位哥哥也在京里,怎么没来?”太夫人打听起段雨辰来。

“祖母,另一位是表哥,也在国子监读书。”裴子慧笑道:“听说表哥他在街头的一角搭了个简易的门房,专门为不会写字的人写春联,现在他那里正门庭若市呢!”

“哟!还有这样的书生。”太夫人惊奇不已,“这要是日后当了官,定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下次你们再来一定要将他带来给我瞧一瞧。”

三人齐口称是。

说说笑笑一阵,太夫人对这几人非常喜欢。又问了一下裴二和段氏的好,打听了一下家里的情况。看他们准备告辞时,太夫人就吩咐郭妈妈,“去!我记得库房里还有两块上好的砚台和湖笔,拿来送了亲家的大公子一砚一笔。好砚好笔就得送给舞文弄墨之人,比放在我这里有用。”说着就笑道:“至于另外的一砚一笔,就送给那位街头写对联的公子吧!”

裴子墨并没有忸怩地推脱,反而倒是一点没客气,大方有礼地谢了太夫人,并代段雨辰一并谢过。

“太夫人,这笔砚真是我们读书人的深爱之物。有了太夫人亲赠的笔砚,子墨回去要更发奋读书习字,用太夫人所赠之物,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好,好!”太夫人的笑就一直到了眼底,嘴上还直说,“是个好孩子啊!”

第225节:收礼

今日太夫人与自己的几位哥哥如此投机,倒是令裴子慧十分意外。而且她一直以为,虽然这礼尚往来是传统,是面子,何况又逢年关期间,这礼太夫人是一定要还的。

但却没想到,太夫人把还什么样的礼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

也就间接的说明,这人对太夫人也很重要。

赠完了裴子墨和段雨辰礼物,接下来就到了楚牧的。

太夫人迟疑了片刻,才说道:“楚公子是学医术的,我也没什么好帮得上的。”顿了顿,笑道:“不过我倒是有两块松山石,这石头本不珍贵,奇就奇在它能驱虫防咬,我想楚公子身为大夫,肯定经常上山采药吧,所以这就对你大有帮助了。”

松山石,那可是极稀有的东西。就算是楚牧,也只是听师傅说过,从书上看过,而自己却从未真正见过。

楚牧一听,赶紧起来道谢,声音亮如洪钟,带着吃惊后的兴奋,“谢太夫人,晚辈正需要这样的石头,以前只是听说有这东西,但却从未见过。今日不想在此获得,这对采药的大夫来说可是救命的东西,我真要给太夫人磕个头才是。”

说完,楚牧就要跪地。太夫人赶紧让人上前搀扶,“不用跪,不用跪。说来我也要感谢你师傅,是你师傅给了我这个治寒腿的方子,这两日我的腿都不像以往那么疼了,回去要代我谢谢你师傅才是。”

“是,太夫人。”楚牧答:“虽然晚辈的医术不如师傅精湛,但是太夫人若日后有个小病小痛的。大可唤晚辈前来,晚辈定积累平生所学,尽心尽力为太夫人调养身子。”

太夫人嘴角上扬,“好,好!”又道:“我们府上也有两位大夫。不过日后若有什么需要麻烦楚公子的,老身我一定不客气。”

楚牧再次谢过,就退了两步。站在一侧。

裴子唐却嘻笑着凑上前来,用大家都听得到的声音对楚牧道:“牧子哥,看到了没?太夫人赏的东西一样比一样好,到我这儿啊,可能比你俩的更好!”

一句话,引得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裴子墨赶紧上前替他赔不是,“太夫人勿怪,我这个弟弟就是这么没规矩,让太夫人见笑了。”

“不怪。不怪。此乃真性情。”太夫人挑眉,笑道:“不过子唐倒是没有猜错。我要给子唐的这样东西,你们看起来虽然不值钱,甚至还有些破旧,但是在我心中它可是最宝贵的。”

一句话引得大家兴趣十足,连裴子慧都翘首以待太夫人说的这样东西是什么。

待郭妈妈带人去库房将裴子墨和楚牧的礼物都拿了出来。最后拿的才是裴子唐的。

那是一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看起来形状似是一本书。郭妈妈先是将这东西交到了太夫人手里。

太夫人握在手里如珍似宝,表情凝重。

她感叹了两声。然后轻轻翻开里里外外包裹严实的布巾,露出来的果真是一本书。

太夫人将书握在手里,语气就不像刚才那么轻松了,“在你们看来,或许这就是一本破书。但是在我看来,这可真是宝贝。这本书上记的东西,是我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经商心得,他们一辈子走南闯北,曾经做过各种生意,可谓是点点滴滴包罗万千。两个人的心血全都记在了上面。”

大家不约而同细看了那书一眼,封皮上确实写着“经商之道”四字。

按太夫人所说,这书就真的极其珍贵了。往小了说。可以说成是自家的训家真言。那么往大了说,就可以说成是商海沉浮手册。

太夫人叹了一声,又说:“我的娘家本来也是经商的人家,且还规模非常的大。救济过灾民,打杖捐过银两,甚至还被先帝封过官,只是到后来家中男丁稀少,最后日渐凋零。待祖父和父亲都走了之后,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这书也就到了我的手里。”

“这,这真是最珍贵的!”裴子唐因为惊讶,声音变得有些沙哑。他只是随随便便开了个玩笑,目地也是逗得太夫人开心,却没想到得到了这么一件稀世宝贝,“太夫人,这书虽破,但是它实在是比大哥和牧子哥的礼物贵重千倍万倍啊!看来我也要给您老人家磕头了。”

楚牧要磕头的时候,太夫人让人拦了。但是裴子唐要磕的时候,她却没有让人拦他。

裴子唐也不犹豫,当即跪地,对着太夫人“咣咣”磕了三个响头。难俺激动的神色,“太夫人,您如此信任晚辈,将这么重要的东西送给我,晚辈惭愧。但是晚辈一定竭尽所能,将书上的句句真言,发扬光大。”

“好,好孩子!”太夫人一激动泪就落了下来,动手翻了翻了那些已经发黄的书页,低声道:“我本以为这书到我这里也就荒废了,我这一把年纪也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家中两个孙子又都是一心谋功名,都是不爱经商的。本以为这东西就这么没用了。若是再搁置几年,里面的字都要看不清楚了。既然和你有缘,就把它送了你吧!对你有用就好。”

裴子唐弯腰接过,只觉得这份礼沉甸甸的。书握在手,弯腰下去又要磕头,这回太夫人命人拦了他。

“不用谢了。”太夫人道:“子唐啊,你要记住。商人最重良心和信誉,要是没了这两样,你挣了太多的钱,那早晚也是要统统还回去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后还得惠之于民哪!”

“太夫人,晚辈茅塞顿开。一定牢记太夫人的话,做一个正直、善良、脚踏实地又胸怀百姓的商人。”

“好!若能如此。也不会辜负这本书了。相信这也是我祖父和父亲的心意。”

几样礼物,每一样都不轻,特别是这本书,那可以说成是太夫人娘家的传家宝啊!裴子慧感觉肩上重重的,似乎此时此刻说什么也不足以表达对太夫人的谢意。

裴子墨几人谢了又谢之后,这才告别了太夫人,裴子慧又引着几人去了胡氏的荷花斋。

顾守义不在,只有胡氏和侍候在旁的秦姨娘和柯姨娘。

到了这里,显然就没有了刚才在梧桐苑的欢乐气氛,无论是送礼,还是收礼,都显得有点走过场。

不过在胡氏和两位姨娘的眼中,还是能微微感到诧异之色的。想必是她们也不相信种田人家能养出几位风度翩翩的儿子。

胡氏与几人闲聊几句,看他们倒也懂规矩识礼数,脸上的神色便缓和了许多。待他们要离开时,还微笑着道:“过了年的正月里,家里会请人来唱戏,到时候几位公子若是愿意可以一同来热闹一下。我们家的二少爷也在国子监读书,说起来你们也算是同窗。”

“谢夫人盛情。”几个人的礼数毫不欠妥,倒是让胡氏连连点头。

见胡氏脸色不错,秦姨娘就笑道:“夫人,没想到亲家老爷家还有这么几位俊逸的公子。亲家老爷和亲家夫人真是养了几个好孩子啊!”

对于争强好胜的人,按着年龄段,总有那么几个攀比的过程。小的时候拼爹,成亲了拼名份,到了胡氏的这个年龄,自然是拼身份和孩子。

此刻屋内的三人女人,柯姨娘没孩子。秦姨娘只有顾兰亭这么一个女儿,若说儿女最多的就是胡氏了。大女儿嫁得风光,过得体面。独子顾青城年纪轻轻,已经位例正三品将军,还剩一个小女儿虽然还未尘埃落定。但是以顾家的门第,想给女儿找一个乘龙快婿,也并非难事。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眼前这三位少年,胡氏突然就觉得缺了点什么。

待裴子墨几人出了荷花斋,随后又返回了暖秀阁,拿上了裴子慧给宋玉梅准备的成亲礼,就准备离开将军府了。

裴子慧送着几人往门口走。裴子墨一边走一边道:“妹妹,你知道吗?子芙姐姐已经搬到京里来了,是咱爹在京里给他们买得宅子。金柱姐夫一手帮爹管着京里的店铺,子芙姐姐可高兴了,她的一双儿女可以在京里上蒙馆了。”

“真的?”裴子慧自然也高兴,赶紧让裴子墨告诉她地址。若是方便还可以过去瞧一瞧。

“想必过年的时候子芙姐姐那里要热闹。”裴子唐接着话,“兰大叔说从来没来过京里,所以金柱姐夫就说过年的时候把兰大叔和兰家哥几个都接到京里来过,到时候银柱和阿紫嫂子也来呢!”

“这一家人过得可真好,到时候我一定去看看。”裴子慧笑得欢畅。

裴子墨又道:“妹妹,娘说了,年关的时候你要是忙就不用回家,娘让你在将军府好好孝敬公婆,他们不用你惦记着。”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起来裴子慧鼻子就有些发酸。来到这个世界后,她可是年年都与爹娘呆在一块儿守岁的,这突然就不能在一起了,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眼底一阵阵的发酸。

不过好在硬忍着眼泪没落。

“妹妹,自己要注意身子。”

千言万语在楚牧最后这句最具实在意义的话中,算是做了个了结。

几人出了将军府,背影消失在街角拐弯处。

第226节:买人

送走了裴子墨几人,裴子慧正带着丫鬟往暖秀阁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