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吉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吉祥-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不过是养几个丫头,也算不得品性不端……”大夫人喃喃的道,一时却对上老太太冰冷的眼神,便闭上了嘴。

出了春辉堂,就见大奶奶杜氏已是端庄的站在了院子,她是晚辈,这小辈们的婚事还轮不到她出面,能在这里等着,算的上是有心了。

“大嫂好福气,看这媳妇多孝顺!”四夫人夸了几句,圆圆的脸上透出几分羡慕。

大夫人略有些得意,却装作不悦的训斥道,“这孩子笨了些,却是孝顺!还不快给你四婶娘问好!”

杜氏听了连忙上前,盈盈施了一礼,又被四夫人拦下,口中称道,“好孩子,跟婶娘不用多礼!”

三人又说了一回话,方出了院子,四夫人要回院子照看小六,大夫人要去处理家中锁事,便分头而行。

“娘,那白家如何?可是要贪咱家的嫁妆?”丫鬟们知趣的远远跟在后头,杜氏便迫不及待的走上前来。

“胡说,什么咱家的!那是你六妹妹的!”大夫人训斥道,“哦,是媳妇说错了,那、那人的人品家世可还好?”

大夫人皱着眉头摇了摇头,“好!好的不得了!”

杜氏有些惊讶,“哦?!那怎么办,人留不住了?”

眼见到了荷香池边,杜氏给金兰使了个眼色,丫鬟们便远远的停在了那里。

大夫人见了,这才低声说道,“这倒没有,说是只有一遭,就是家里丫鬟太多,品性不端,老太太说不做也罢!”

杜氏笑道,“那不是极好,娘应该高兴才是,怎么……”

大夫人摇摇头,低声说道,“就是因着人极好,我才舍不得,若是这亲事摊到文慧的头上,哪怕只是文华呢。毕竟那白家是世族,京中有人,白四公子也是前途无量,以后对文茂必是一份助力!”

杜氏想着自家夫君,虽一表人才,却是只有个秀才的功名,心中也有些着急,但还是道,“娘别急,咱们想个法子,即将这门亲事做成了,又不让文竺嫁过去便是了!”

大夫人轻轻一笑,看了一眼杜氏,“哦?你什么时候也开始用脑子了?”

“呵……呵呵”杜氏心中不悦,只干笑了二声道,“只是那白四公子如此品性不端,岂不委屈了文慧?”

“哼,过了年若不进翰林便要外放,嫁过去便是诰命夫人,比她那个自幼定亲的白身不知道好了多少!而以她的相貌和出身,委屈?”大夫人冷冷一笑,“恐怕是高攀了呢!”

待到下午的时候,这些话便传到了樨院里,“……明年若不进翰林便要外放……还说是家里有许多的漂亮丫头,品性不端……”

“进翰林?那是不是要去京城?”芽儿不知道翰林是什么,只觉得是好大的官,“当然,若是四公子当了官,那咱们小姐便是诰命夫人,说不定要进宫谢恩呢。”青杏高兴的解释。

琉璃在一旁摇摇头道,“哎,可惜人品不端,听珍珠说,老太太说是不成呢!”

丫鬟们说的高兴,文竺却一直没怎么听,老太太的寿辰就在月底,她把枕套取出来再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听到芽儿的话,却愣在了那里,她幽幽的道,“京城……”

“小姐,你怎么了?”琉璃看着文竺若有所思,不由担心的问道,文竺抬起头来,“若是能去京城,嫁给他又何妨?”

第五十一章 相看

白四公子提亲的事情好似一拔春水,让庄家众人各有心思。文竺并不清楚众人的心思,她只想着,若是能去京城,自己的愿望或者也就能实现了。或者,借此机会逃离这里,也是一件好事,只是,白家,真的是自己终身之所么?

“小姐,万万不可,那白四公子尚未成婚便如此宠溺那些丫头,若是小姐嫁过去,还不知道怎么宠妾灭妻呢!”青杏忙着劝阻。

文竺道,“若是他能敬我为妻,多些妾室又如何?我不奢求能与那人举案齐眉,琴瑟相合,只要他……”只要他能助我报仇,哪怕他有了新欢,我再让位便是,大不了,却是真的去姑子,下面的话文竺却不能说出口。

青杏还要再说,琉璃却拦下了,“小姐虽有些身家,可有娘家等于没有,老太太百年之后,谁又能给小姐撑腰,就算是受了委屈也只能忍着。那人除此外,却也没什么不好,家世前程就不说了,难得对小姐一见钟情,不介意小姐的失亲之命,更是上门提亲,也算是有心。若是那只图小姐身家之人,就算是上门女婿又怎能防的住?”

听了这话,文竺不由看了看琉璃,这是真心为自己着想了,一旁的青杏却道,“嗯,琉璃姐姐说的也是,可是老太太已是拒了,此事未必能成,咱们说这些又有何用!”

文竺摇摇头,“白家既然这么好,大夫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你们且等着。”

果然,过了几日大夫人便传话给张媒婆,说是想见一见那白四公子,再做定夺。张媒婆有些埋怨,觉得庄家已是高攀了,竟然还摆这么大的架子,便犹豫着想换个人家,她也认识不少官家夫人,这与白四公子相当又比庄家六小姐好的小姐一抓一把。可是无奈白家的人嘱咐此门亲事一定要成,她虽明白是为何,也只好给白家传了话。

去金陵送信之人此次倒跑的极快,待到正月初九,白家就给回了话,只道白家二夫人有一姨妹嫁到彭城,待过了正月十五要来探望姨妹,顺便将白四公子带来给庄家相看,也想看看文竺。

老太太得知此事,便把大夫人叫来,“不是说了找借口推拖,如何又让人过来相看?”

“娘莫急,这只是媒人上门,白家长辈的意思并不明确,若是那白四公子自作的主张,此次与那白二夫人见了,说明文竺失亲之事,对方见咱们无意,便也罢了。”

老太太听了,却无往日般和善,她将手中的茶碗重重一放,茶水溢出溅到了炕桌上也不顾,只大声道,“既然已经传了话,我便不多说,但此亲事必然不能做,你可记住了!”

老太太难得如此震怒,倒让大夫人心中着慌,难不成自家还跟那白家有什么过节不成?嘴上却是恭敬的应了。

待大夫人退了出去,老太太才叹了口气,心中略有失望,“没想到她竟如此敷衍我。”回头又嘱咐珍珠,“跟琉璃交待一下,这些日子千万注意一些,莫要出了什么岔子才好……”

珍珠一边说着,“老祖宗别气,也不要太担心了,您不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一边应下了,说抽空去找琉璃不提。

——

彭城县的灯会与京城略有不同,京城的灯会是从正月初十,一直开到正月二十。而彭城则是一直开到正月底,待到二月二龙抬头方才撤了。于是白家二夫人便说要在正月十八过来赏灯。

小姐丫鬟们都盼着这灯会,只因大顺朝的规矩,元宵灯会,无论男女都可出门赏灯,夫人小姐们一年出不了几回门子,此等盛会定然不想错过。

可惜的是天不从人愿,从正月十四便开始落雪,相比冬宴那日,此次的雪酝酿了多日,从正月十二开始,阴沉沉的天气持续了二天,这纷纷扬扬的雪片才慢慢的飘了下来,瑞雪兆丰年,有雪不是坏事,众人都津津乐道,只是灯会却开不成了,府衙放出话来,将灯会改为三日后。

于是夫人小姐们便又盼着雪停,好在正月十六这日,雪终于停了,彭城的灯会便从十七日开始街灯才挂了起来。大夫人便又定下了十九日出来赏灯,二十日则宴请白家二夫人。

消息传到各院子,丫鬟小姐们都高兴的很,连一向稳重的琉璃都话多了起来。

“小姐,前些年的赏灯你没有去,真真可惜。这街上的花灯啊,各色各类,精巧无比,能闪了人的眼睛。”

“琉璃姐姐,你就别说了,明儿个咱们都能见着了。”青杏开心的将文竺赏灯时的衣裳都收拾出来,她本性就爱热闹,这几年一直跟着文竺,极少出门,有这样的机会怎能不高兴。

众人欢呼雀跃之后,琉璃又嘱咐道,“老太太可交待了,这些日子务必小心谨慎,明天都要小心着些,千万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此时天色还早,文竺正伏在桌上写字,她的字太过刚硬,不似六妹妹的字温婉,这是老太太和兴化寺的本净大师说过的,要改过来并不这么容易。她听了琉璃的话道,“祖母只是关心我罢了,能有什么岔子,咱们只坐在马车里看,又不下去。”这些日子因着下雪,文竺并不曾出院子,文慧与文华也未曾见,少了许多事端,一切都平平安安的,倒让她心安。

琉璃依然忧心,“虽是如此,也要小心才是,莫要着了别人的道。”

青杏猛然想起,“像是那次卢家少爷之事?”

文竺听了站起身来,透过窗户的缝隙向外看去,太阳已经偏西,阳光照在雪上,刺的眼睛疼,她叹了口气,轻轻的道,“是要小心些才好。”

自从醒过来,六妹妹落水的事情没有一点头绪,连自己最怀疑的文慧都已经否定了,这一次次的陷阱又都是谁做的呢?是自己太过无能,还是太过自私?只想着自保,想着逃离这里,想着去京城,也许祖母说的对,这门亲事做不得。自己要留下来,找出六妹妹死的真相,为她报仇。

想到这儿,文竺放下手中的笔墨,转过头来,冲着琉璃道,“祖母说的对,此人品性不端,绝非良配!”

第五十二章 灯会(上)

元宵节灯会是自古的习俗,大顺朝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对女子的管束松了些,在灯会上,无论男女均可以自在观灯,有些确是来观灯的,也有些是旧此机会男女相会的。

十九日这天的傍晚,庄家的夫人小姐们匆匆吃过晚饭,天色稍暗时便出了门子,因不是出远门,便只有几辆稍大的马车,文竺便与文慧、文华同乘。除琉璃跟在身边,其余人等便去了另外的马车。

文竺心中叹气,她极不想见文慧,却又没有办法,只好做那日的事情从未发生一般。上了车便冲着坐在靠窗的文慧行礼,“四姐姐可好,几日不见四姐姐清减了不少?”

文慧瞥了一眼,那日的事情她一直记得,只是如今却不好发作,便只“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文华犹豫着叫了一声“六姐姐!”便不再搭理文竺。文竺无奈,只得自行坐下。

马车内只能坐五人,或是挤一挤坐六个,也或者有一人要坐在车前,与车夫同坐。文竺本想着让众人挤挤,便道,“四姐姐,这马车太小,且挤挤才好坐下。”

文慧将手中的帕子一甩,不悦的说道,“六妹妹,这马车的确是小,那就让琉璃去外面坐好了,免得挤到!”

文华刚想挪挪身子让出点空来,听了文慧的话便不好再挪,只低了头做听不见。

“四姐姐你……”文竺心中气愤,上回的事情,好逮也是避了下人,此时说来却是当了众人的面,能不让人生气。

琉璃见气氛不对,忙道,“小姐,奴婢去外面坐好了,免得被挤到。只是小姐……小姐若是有吩咐再叫我便是!”说着便撩了帘子要下车。

若说是春夏之季,坐在车外倒也无妨,不过是丫鬟,被人看了也没什么,可这大冬天的,琉璃怎么说也是文竺的贴身大丫鬟,这样冷的日子里,坐在马车前面,必然被下人们看轻。

文竺想都没想一把将琉璃拉住,朗声说道,“姐姐说的对,文竺现在正在议亲,怎可随意出门,万一被人看到却是不好!”

说完便拉了琉璃一同下车,马车中的众人都是一愣,文慧更是一头雾水,自己说什么了,不过是不让琉璃坐在车里罢了,跟议亲有什么关系!她看了看一旁的青桔,青桔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明白。而文华更是摆了摆手道,“四姐姐,文华没听清!”

而琉璃也呆住了,直到被文竺拉下马车,她才叫了一声,“小姐!”

“这是怎么了?!”大夫人的声音在车下响起,文慧猛然惊醒,不由气极,却又无法可施。

“哦,大伯母,那个……没、没什么,文竺身体有些不适,就不去灯会了!”文竺面露难色,吱唔着道。

大夫人看了看文竺,又抬头看了看马车,文慧从马车里探出头来,“六妹妹,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车里太挤,所以……”

“文慧!”大夫人一声呵斥,让文慧哭的心都有,她知道这回是怎么也解释不清楚了,大夫人定会以为她觉得车里挤,所以让文竺不要出门。

“不干四姐姐的事,大伯母不要怪四姐姐,文竺……”文竺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大奶奶杜氏从后面走来,一身的盛装,看起来端庄温婉,她仔细听了听便道,“娘,文茂要在家里温书,不如让文竺与我同乘吧?”

大夫人瞪了一眼文慧,又摸了摸文竺的头,温和的道,“文竺去跟你大嫂坐吧,若是不舒服就坐在马车里看,自从几年前你病了就再没来过,如今好不容易好了,自然要多见识一下。”

文竺听了点点头,在杜氏的热情招呼下,走向了另一辆马车,琉璃也将随身的手炉帕子等物带了过去。

文慧看着文竺走远,不由气的使劲将车帘放下。倒让文华吓的抖了一抖。

且不说文慧在马车里生着闷气,文竺跟着杜氏便上了另一辆马车。文竺这才发现,这辆马车与以往乘坐的不同,车内的物事都是相同的,坐垫、炕桌、茶炉,只是装饰纹暗却精致了许多,很多花纹是文竺没见过的,尽显雅致。

“这马车真漂亮!”文竺不由夸赞道,杜氏听了扑哧一笑,“六妹妹真会说话,这马车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不过花纹跟庄家的不同罢了,没有什么区别。”

文竺摇摇头,仔细摩挲着那别致的花纹,“大嫂谦虚了,这些花纹漂亮雅致,都是文竺没见过的!”

杜氏听了半晌不语,轻轻叹了口气,“妹妹是庄家第一个夸赞这花纹之人。”见文竺一副愕然的神情,杜氏才又道,“这花纹是出嫁前,我按古书所说而描绘的,而后便差人按此花纹做了布帛,除吉服外,剩下的布帛便用在了这辆马车之上……只是文茂……哎!”

见杜氏有些黯然,文竺忙安慰道,“是文竺不好,让大嫂伤心了,其实大哥心中有你,只是太过规矩了,不然,以大伯母之威,怎可能让你用娘家的马车?”

杜氏听了由悲转喜,“是呢,娘当初一见这马车就很不高兴,还是文茂说‘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