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炮灰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炮灰攻略-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紫鹃想了一想,就说:“既然这样,那我们过十日再来吧。”过一个月,如果有问题也就发生了,没出现危险的话,估计也不会再发生了。你不愿意连累我,我也认这个情,这房子我还要。

紫鹃终于还是忍不住说:“夫人还是带着孩子躲躲吧。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如果夫人手头不宽裕,我可以先预支一些。”

紫鹃还是看不得人家可能身处危险,她袖手傍观。如果她预支了银子,而这裴家母子出事了,她也不过损失些银钱。怎么也比见死不救要好。

“谢谢姑娘的好意了。姑娘不明白的。妾身自认没有什么招人嫉恨的,如果是先夫的恩怨,也没处躲得开。”那裴夫人拒绝了

紫鹃想想那忠顺王府的说法,终于还是叹了口气,没有再劝。如果真的是忠顺王府或者忠顺王夫人的对头找她们麻烦,对于这无依无靠的布衣母子们确实躲也躲不开。

能借势逼走人家多代经营的人家。占了人家的房产的(还给了一百两银子,不过好像少了点,少多少紫鹃也不知道)清客应该不是一般的清客,怕是幕僚一类的了。王府的幕僚所惹上的事,怕也不简单。

从那裴家出来,紫鹃对中人说:“真是麻烦您这一趟白跑了,还要等下一次。”

“叶姑娘这是……”那中人问。不止因为好奇。

紫鹃看裴家已经关上了门,才压低声音说;“她家已故的老爷是什么王府的清客,听说和太太不和,在小金丝巷第一户宅子里养着个外宅。”

“就是昨晚出事的那家?”中人自然也看见了,他们这个职业本来就爱打听事,所以对小金丝巷第一户人家的血案比紫鹃清楚。

紫鹃点头:“这裴夫人看来是知道的。恐怕担心是她去世的丈夫引起的,所以不好今天把房子卖给我。怕她前脚走了。后头来人连累了我。”

“倒是个良善之人。”那中人感慨,不过马上又说:“既然如此,姑娘为什么还要定下十日之约,还买她的房子?”

因为我发现这管氏是个可以托付的人,我还指望她帮我带信呢。紫鹃只说:“这裴夫人也是望族出身,可惜所嫁非人,连扶灵还乡的银子的都没有。我上次偶然遇上了,就……”

这也是部分实情,紫鹃见今天的情况,认为那管氏不是骗子。既然不是骗子。所以现在有些同情佩服这管氏了,想要接下她的宅子。帮她收场,好让她能带着儿女还乡。

“叶姑娘才是真正善良的人啊。不过姑娘不怕有麻烦么?”那中人又问。

紫鹃就解释说:“真要有什麽,一个月就够了。没有的话,就什么事没有了。这裴夫人夫妻不和,很多人都知道,怕是不会来找她的。”

中人思量,说:“怎么也是夫妻。难道比不得外头的女人?”按这个时代标准,这中人也算好男人了。不过就是这样的标准,好男人也不多。

紫鹃就说:“所以我才要等等看。如果先生不方便也不用勉强的,毕竟你们做生意的,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这倒无妨,我不过一个中人,又不是保人,谁会在意。只是姑娘要买这宅邸——不过姑娘也不居住,也罢了。”那中人想起紫鹃反正不住。

紫鹃微微福了一福,说:“那一个月后,还麻烦先生了。有先生帮忙,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紫鹃回去,把这事和林黛玉说了,林黛玉听了又惊又怕:“天子脚下,就杀人全家?”

紫鹃安慰说:“那种小门户,咱们这样的人家不用怕的。”

“不是什么人家的问题。”林黛玉想了一想说:“紫鹃你找人去告诉中人和那裴家,这房子不能要了。”

“为什么?”紫鹃一愣。

林黛玉恨铁不成钢的说:“这说杀人就杀人的地方,沾上这样边,怕是也不安全的。你不就想要让那裴夫人替我送信么?不用冒这等风险的。

之前没有联系也过了这么久,联系有如何?这里还是我母亲的娘家呢,不比祖母的娘家更近么?还是算了,不值得一试。”

“可是……”

“可是什么,再退一步,非要联系,不是还有民信局么?我们用民信局就是了。”林黛玉不等紫鹃说完,就想出新方法。

民信局?紫鹃想,果然是类似明末清初的情况,已经有了民信局。

说起来明朝的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发展了,和封建社会的出现一样比欧洲要早,可惜中国点背,清军入关,一切玩完,二百多年只有倒退,完全没有发展,最后有了屈辱的末代史。

要不中国孩子也不用为学英语发愁了,全世界都学汉语了,都怪明朝没顶住。汉奸太多没办法。

不知道现在的社会如何走向。不过这个思考也想不出来,还是想的现实的吧。

紫鹃发问:“民信局?我们往哪里寄信?泉州?这么写就能寄到?还是姑娘知道具体的地方?”

林黛玉也发现自己好像想的不对:“我在家的时候,听我父亲说过民信局,不过怎么回事并不知道。说起来。我们这样的人家的信件都是自己派人送的。”

紫鹃就说:“姑娘,是这样。我虽然是有利用这裴夫人带信的打算,但是我买那宅子,也是因为想要帮助那裴夫人。如此看来她并非设局的骗子,倒是个有气节有良心的人,我怎么能看着人家连家乡也回不去啊。”

“那……”林黛玉不可能说你接济人家银子的话,对林黛玉这样的人来说。这不是好心,是侮辱。如此说来好像还真的除了买下她的房子以外没有其他方法帮助她了。

紫鹃就说:“反正我也不住那里,难道还能来荣国府里找我这个新房主啊?又不是傻的,找我有什麽用啊!

再说一个月以后,有事的话,早发生了。就是发生,人家也会追着出了京城的裴家去。没有找我的理由啊。”

“也是。”林黛玉才发现关心则乱,这么说来真的没什么危险的。

转眼出了正月,宝琴来做客,说起来到了春闱。薛家没人参加春闱,但是薛蝌的恋人的哥哥却是上京的目的就是参加春闱的。

如果他能一举高中,那么薛蝌和潘芳草的婚事的可能性就大多了,所以薛蝌和薛宝琴都很关注,准确说盼望他一举成功。林黛玉和紫鹃作为薛宝琴的朋友和本事件的参合者自然也这么盼望。

过了春闱后不久,就是紫鹃和裴夫人约定的时间了。前几天,林黛玉就想到:“紫鹃啊。你到门口雇个人去那边看看。没事的话,你再去吧。”

这个法子不错。毕竟紫鹃出去一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是因为李纨管着,所以才方便,但是作为一个贵族小姐的丫鬟总往外跑也不好。

关键是紫鹃的身份确实不好做什么第一发现人啊。不是她冷酷,是没办法。荣国府外甥女林课盐的孤女的贴身大丫鬟怎么和那些差人说话啊?不合规矩。虽然紫鹃不喜欢这些规矩,可是也不是能够不遵守。这就是现实,所谓“情势比人强”就是这样。

紫鹃借口找人去看她妹子。让婆子雇了个外人,反正没人知道她和她继母没来往了。再说没来往,做姐姐的不放心,让在附近看看妹妹们平安与否,这是多么感人的啊。

人们喜欢这样的情节,所以自然就相信这样的事,没人质疑了。反正也和自己没关系,不如相信了,皆大欢喜。

得到的消息很好,那边风平浪静,最大的负面新闻依然是一个月前小金丝巷的灭门案。

于是到了日子,紫鹃就收拾了请假出门——理由是:她妹子病重了,去看看。

这次倒顺利的很,中人也是办事办老了的,紫鹃和那裴夫人也不是没有这类事的经验的。那中人因为价钱比市价便宜,怕有问题,认真审查过,确定没有问题的。

事情办完,紫鹃给了中人酬金,送走了中人,才对那裴夫人管氏说:“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合不合说。”

那裴夫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姑娘请说。如果妾氏能办到一定办到。妾身已经收拾好了,可是这灵柩不好在人家客栈寄放,所以容我明日……”

“夫人您误会了。我并不急着住的,其实我一时住不到的。夫人什么时候安排好了再走吧。匆匆忙忙上路怕有什么不周的地方,您扶灵是大事,还有小孩子,怎么也的周全了才是。”紫鹃见裴夫人误会,赶紧解释说。

裴夫人疑问的看着紫鹃:“那……”

紫鹃微笑着说:“夫人是出身泉州管氏?请问可知道泉州的管文公?”

“这是妾身族中先长辈。”那裴夫人管氏说,更加疑惑的看着紫鹃。

紫鹃才说:“这么说起来,夫人和我们姑娘还有些渊源。我们姑娘姓林,前扬州课盐之女,管文公的曾外孙女。”

“林?姑苏林家?”那管氏果然是个知道底细了,马上反应上来。

紫鹃点头:“正是。”

“原来如此。林小姐可好?”那管氏问候。

紫鹃就说:“还好,就是父母双亡,寄养在舅舅家中,不方便和其他亲戚来往,都断了音信。”

谁知那管氏一听这话,眼神黯淡下来:“从妾身出嫁到外地,算起来已经离乡十余年了。来这京城之后,音信也渐渐稀少了。”

“等夫人回到南边就好了。那边总有些族人帮衬。”紫鹃继续说。

“族人?!”那管氏苦笑着摇摇头,但是也不愿意和并不熟悉的人说起,只说:“也罢,总比这里好像,离家乡近些,也有娘家的亲眷来往。”

“能多些亲戚来往总是好的。”这句才是紫鹃的重点。

不过那管氏没注意,就问:“你是跟着林小姐从南边过来的?”

紫鹃摇头,微笑说:“不是。我是我们姑娘外祖贾家的家生子,原来在荣国府老太君的房里当值,我们姑娘来了以后,老太君怕我们姑娘不方便,就把我给我们姑娘。”

177、潜在危险

虽然紫鹃一般在外人面前都说自己是林家的人,但是现在还是要说清楚,要不一个从南方跟过来的丫鬟居然这么自如的在京城置办宅子,太不正常了。会被怀疑有什麽问题的。

不过要是贾府的家生子就不一样了,贾府在京城多少代了,家生子也有几辈子的陈人,这些豪门里有体面有权利的仆人有钱的也常见。这管氏也是望族出身,所以并不奇怪。

“这样啊。”管氏说,“先夫虽然是个白身,不过妾身也听说过林课盐去世了。你们公子也在贾府生活?”

紫鹃就说:“我们老爷膝下只有我们姑娘一人,也没过继子嗣,所以没有公子。

可怜我们姑娘只有孤身一人,偏是女儿家,出不得门,做不得事的。这不连亲戚都不好来往,前些日子,我们姑娘还说亲祖母的母族也断了音信。

早年我们太太在世的时候,从太夫人归西,就只有老爷外头的往来了。我们姑娘现在大了,想起来很是伤感,这么亲近的亲戚也没有走动,现在别说想走动,就是通信都难的。”

管氏嘴唇微动,不过没说什么。紫鹃却明白她的想法,继续说:“本来我们姑娘因为夫人去世,到舅舅家里小住散心的,只带了奶娘和贴身丫鬟,谁知道我们老爷也驾鹤西去了,小住变成常住了。

我们姑娘为人要强,不好麻烦舅舅家里派人替她往来通信的。”

这么一说,那管氏就明白了,说:“林小姐要是相信我,我倒是能带个信去南边,虽然不是回泉州。不过也有族人往来的时候,倒是能辗转过去。就是怕会慢些。”

紫鹃本来还以为必须自己提出,结果这管氏却古道心肠,紫鹃心里喜悦,马上行礼说:“紫鹃先代我们姑娘谢过裴夫人了。”我都谢了你就不好反悔了,不过看着管氏不是个容易反悔的人。

事情进展比紫鹃想象中更加顺利,紫鹃告辞的时候约定了什么时候把要信件等送来。而且紫鹃也借着良好的气氛。说了些闲话,了解了一些信息,包括裴夫人自己的和泉州管氏家族的,甚至林黛玉的表舅家的情况。

等回去,紫鹃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林黛玉,林黛玉听的入神。等紫鹃第二天要去送信件和礼物的时候,林黛玉也给裴家母子四人准备了适当的礼物。林黛玉还给裴夫人写了封信表示尊重和感谢。算起来这裴夫人算她远方表姨,就是太远了点。

因为要人捎带,所以给林黛玉亲戚的礼物都是小巧轻便的,并不珍贵,但是综合林黛玉现在的情况却算很合适。紫鹃不过一个不大的包袱就收拾好了。

裴夫人推辞礼物,紫鹃很说了些话,又看了林黛玉的信,才收下了。紫鹃托付了裴夫人,因为人家要扶灵还乡,紫鹃不好打扰太久。就告辞离开。

回去的路上。紫鹃在轿子里看见有卖风筝的,想到要到放风筝的季节了。想到每年林黛玉只有贾府里份例的风筝,分到什么算什么,有什麽不甚如意,就想要给她外头买了去。

倒不是贾府虐待林黛玉,说起来现在贾府的三个小姐没有一个要紧的,没人赶着先讨好她们,要把好的风筝给贾府自己的小姐这一说的。不过随手分配罢了。

不过小姑娘们的玩物,又不是讲究什么实用性的东西,就看个眼缘。紫鹃记得《红楼梦》小说里今年林黛玉的风筝是个美人风筝,被姐妹们说不好看。

虽然是个玩物,要是《红楼梦》小说上那个敏感的林黛玉没准心里有些不舒服的。现在的自己小姐么,好像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了。但是不过一个风筝,要的是个样子,能弄到好看的,何必要不好看的啊。

所以紫鹃就对轿夫说:“路上哪里附近的风筝卖的好,走到那边一趟,我买几只风筝回去,也算出了一趟,带个礼物回去的。”

风筝这东西本来就是民间的玩意,外头卖的花样多。贾府的风筝可能更精致,不过飞到天上谁能火眼金睛看到细节不成?

现在这季节,正是卖风筝的好季节,摊连摊的成片的卖,紫鹃一时就挑了些,本来发愁太大的拿不会去,结果发现居然还有专门给人抗风筝挣小钱的半大孩子们。

紫鹃就放心的买了好些,反正大钱都花完了,小钱也不怕人惦记,买吧。

到了贾府的角门口,紫鹃付了轿子钱和抗风筝的孩子钱,又每人送了他们一个小风筝,轿夫们回去给孩子玩,半大孩子们给弟妹玩去。这些人都高兴的走了。

门上的小厮们早看到眼馋,都聚过来:“紫鹃姐姐,好歹也给我们一个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