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土著奋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朝土著奋斗史-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顿时,众人纷纷开始出言反对,认为完全用不着浪费人力物力出使那些不知礼义廉耻的藩国。

这种结果康熙自然早就料到了,早已大权在握的他也不将众人的反对放在心上,直接告诉朝臣们这是他的决定不必再议,眼下要讨论的是使臣的人选而不是应不应该出使的问题。

谁知康熙这么一说原本还闹哄哄的大臣们顿时默了。要么眼观鼻鼻观心的假装没听见,要么将头埋得都快钻到地里去了,要么手脚直颤做出一副气虚体弱的样子表示自己年纪老迈不堪远行……当然也有那初上朝堂立功心切的年轻人跃跃欲试,但还未开口就被相熟的长辈给一眼瞪回去了。

其实这倒也不怪众人相互推诿,只因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虽然说是出使代替皇帝去藩国宣扬大清的国威,听起来好似很荣耀,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一是因为要远离权力中心,俗话说人走茶凉,谁知道等你回来的时候这大清朝堂都变成什么样了?再加上历来官场倾轧最是厉害,如果在你远离大清的时候有人在皇上的耳边进谗言的话又该怎么办?毕竟这次要去的是远在大海另一边的地方而不是近在眼前的蒙古草原,谁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回来呢,在这段时间里又该会产生多少的变化,等你回来的时候怕是什么都得重新开始了。

二是因为出海实在是太危险了,那可是神秘莫测又无边无际的大海,谁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危险呢。再加上要去的又是语言不通民俗不懂从未有人去过的海外藩国,谁知道那些野蛮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万一他们想使坏的话,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又该怎么办?

虽然康熙也料到了必然有人不愿意出使藩国,但像这样没人吭声的情况还是让他在大感意外之余又火冒三丈,立时便眼神锐利的扫视着群臣沉声问道:“众卿难道都没有什么话要说吗?”

眼见皇上怒了,几个处事圆滑的大臣便开始踊跃发言打圆场了,一边称赞皇上的决定英明,此次出使定能让大清扬名海外,一边话里话外的表示虽然自己很想替皇上分忧但又因种种困难导致自己不能出行,还请皇上见谅,容臣向皇上推荐更合适的人选,比如某某大臣就很合适。

其中更有人趁机推荐了自己的政敌,其他人顿时受到了启发,也开始推荐起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来。特别是拥护大阿哥与拥护太子的官员们更是不遗余力的开始推荐起死对头来,一边强忍着恶心死命的吹捧着死对头们,一边还要满腹委屈的贬低着自己,真真是百般的不是滋味。

正在众人一团乱的相互攻讦、康熙越来越怒的时候,胤禛果断的出列了。

“汗阿玛,儿臣愿意率队出使藩国!

89进展

乾清宫暖阁里;退了早朝的康熙默然良久才开口道:“老四;朕知道你的孝心;但为朕分忧不在这件事情上;你是皇子;比起出使藩国;汗阿玛更需要你在朝堂上为朕分忧。”

果然汗阿玛不会轻易应允啊,胤禛暗自感叹着,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依然努力的做着说服的工作。

“汗阿玛;儿子知道您是心疼儿子所以不忍心;但眼见汗阿玛如此烦恼做儿子的又怎能安心?如今儿子也已经是做阿玛的人了,儿子又怎能因前途艰难而畏缩不前?”

胤禛的一番话说的康熙既心喜于儿子的成长又有些莫名的心酸感叹;当年还那么小的一个小不点不知不觉中已经这么大了啊。

“老四,汗阿玛还是那句话,为朕分忧也无需冒险出海,将来朝中汗阿玛倚仗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汗阿玛,儿子虽不猜不透汗阿玛命人出使藩国的用意何在,但想来定然事关重大,否则汗阿玛不会花费那么大的心力去建海军造海船,既是如此,汗阿玛就更应该让儿子去了。英吉利、法兰西等藩国远在海外,是以使臣必得选派对我大清忠心耿耿之人,否则容易生变。再说藩国再小也是自成一国,若是派一般大臣为使臣很可能会受到藩国皇族的怠慢,但儿子身为皇子,想来那些藩国是不敢怠慢儿子的,如此儿子行事起来也方便,想必也更容易达成汗阿玛的目标。”

胤禛一边说一边还不忘观察康熙的神情,眼见汗阿玛面色缓和了下来便知自己的话凑效了,汗阿玛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坚决反对了。

果然,康熙听完胤禛的话之后微闭眼沉吟不语,良久后才叹道:“事关重大儿戏不得,你让汗阿玛再想想,你也回去好好想想清楚再来回话。”

胤禛心知今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当下也不再多说,应了声是便甩了甩袖行礼告退了。

淑慧直到胤禛回来才从他口中得知了此事,一时间都有些愣住了。毕竟胤禛自从提过一次之后就再未提起过,淑慧还以为他打消了那个念头呢,谁知他不提则以一提就是已经向汗阿玛请旨了,淑慧顿时有种被自家爷抛到了一边的感觉。

虽说从小的教育告诉她要以夫为纲,但这么大的事爷也该对自己说一声吧?特别是爷要是出海的话,自己怕是不能跟着爷一起去了,毕竟弘晖还小不能离人,再加上出海那么危险汗阿玛也不可能会允许弘晖跟着去的,说句不吉利的,万一自家爷真的有什么不测,有弘晖在至少不会断了香火传承。

淑慧心里的不高兴倒是没有表现出来,但胤禛毕竟和她做了好几年的夫妻,再加上功法之间的联系导致他对淑慧的情绪转变异常敏感,是以他很快就察觉出来了。

原本胤禛还以为福晋是在担忧自己的安危,但想到自己曾经跟她说过即使遇到危险也有空间可供藏身,是以应不至于有这么大情绪才对。胤禛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再加上他还要时不时到汗阿玛耳边去吹吹风也就没有太在意此事了,左右是自家福晋抽空子哄哄也就是了。

半个月下来,朝中大臣们依然围绕着出使藩国之事争论不休,有几个毛遂自荐当使臣的人又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妥,是以康熙很快就在胤禛的坚持之下败下阵来,同意了胤禛出使藩国的请求。

当然,这其中大阿哥和太子也出了不少的力。大阿哥是因胤禛曾间接导致他被汗阿玛狠罚过几次以及李心雅之死的迁怒而对胤禛很有意见。平常因他跟太子斗得厉害而没空理会胤禛,但现下既然是胤禛自己找死也就怪不得他在背后推一把了。

至于太子倒是对胤禛没什么不好的看法,只是眼下兄弟们都大了,胤禛作为年长的兄弟之一他也不得不防。毕竟老大还曾送过宫女给胤禛想要拉拢胤禛呢,虽然那宫女已经死在了佟佳氏的手上,但谁知老大后来还有没有再试过拉拢胤禛,毕竟他们现下都住在宫外,想要避着人见上一面实在是太容易了。

再加上胤禛在汗阿玛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毕竟他曾因救汗阿玛而九死一生,整整休养了一年多才康复,汗阿玛嘴上不说心中怕是感念不已。是以若是胤禛真的被老大给拢住了,那么他一人怕是都能抵上抱成一团的老八、老九和老十三人了。

当然,胤礽也不是没想过将胤禛拉到自己这边,只是他自小便是理所当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从来只有别人讨好他哪有他去迁就别人的?像拉拢人这样的举动他实在不是熟练工,勉强自己的结果也只是不伦不类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以,他试过几次之后就果断放弃了,他的骄傲让他做不出来像老大那样没皮没脸的事,比如为了绑住老八就逢人便夸老八怎么怎么出色,他们俩怎么怎么兄弟情深……呸,太不要脸了。

若是胤禛不自请出海也就罢了,胤礽也不会怎么特意去加害这个弟弟,但眼下既然有这个机会他也就顺水推舟了,毕竟远在海外就不用担心他会跟自己做对了。

就这样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帮助”之下,胤禛顺利说服了原本就已经开始动摇了康熙,很快就接到了圣旨,只是圣旨上说的却不是出使之事,而是下旨亲封胤禛为雍郡王,命内务府尽快准备册封之礼。

竟然升职了!胤禛很是意外,再转念一想也就了然了。这应该是汗阿玛给自己的补偿了,再说既然要出使海外,那么贝勒的爵位对于向来爱面子的汗阿玛来说就有些不够了,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可不能让那些红毛绿鬼给小瞧了去。

对于胤禛的升职看不过眼的自然大有人在,不过想到胤禛接下来就要出海了,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两说呢,当下也就心里平衡了,郡王又如何?再大的富贵权势也要有命享才是。

受封之后,康熙果然下了令胤禛率队出海的旨意,胤禛欣然接旨,当下便紧锣密鼓的安排起来。为了确保胤禛的安全,康熙极为严格的挑选着随船出海的人员,特别是随侍胤禛身侧的更是派了自己信得过的暗卫过去。

贝勒府里淑慧最近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一开始是宫里的德妃听到了自己的大儿子真的要去什么藩国的消息很不高兴,当下就把淑慧召进宫里说话了。

淑慧一边梳妆打扮准备进宫一边埋怨着自家爷狡猾,明明在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出海了,偏偏在德额娘听到他自请出海的消息问起的时候轻描淡写的说他只是为了给众臣做一个表率罢了,“大清人才济济哪里用来着派一个堂堂皇子去出使那些藩外小国的?再说,就算儿子想去也要汗阿玛同意才行啊,依您这么多年来对汗阿玛的了解,您觉得可能吗”。

嘴上说得好听,行动上却是完全两样,这下好了,德额娘定然知道自己被哄了,不生气才怪呢!

果然,淑慧一进入永和宫就受到了冷遇,德妃足足晾了她半个时辰才将她从偏殿叫出去说话。

“事已至此今儿个我也不多说了,没的叫人嫌烦。我的儿子我知道,那就是个不碰南墙不回头的犟驴,他自小不在我的身边长大,想来在他心里也没我这个额娘的位置,我也不指望他的孝敬,我的话他听不进去也就罢了,我只问问你这个福晋又是怎么当的?他既是有了那样的打算你身为他的福晋怎么能不及时劝阻?可别跟我说你事先不知情,若是真的不知情那就更是你的失职了!”德妃是越说越怒,既有儿子不将自己的话当一回事的怨愤又有身为母亲的担忧,再加上近来后宫诸人看着她的眼神都充满了或是同情怜悯或是幸灾乐祸的意味,让自尊甚高的她心里更加的不是滋味。

淑慧老老实实的站着听训,她知道德妃其实也不是真的想要听到她的回答,她只是在发泄心中的怒火罢了。唉,好不容易因弘晖而和德额娘缓和下来的关系怕是又要回归从前了,要不以后多带弘晖来哄哄德额娘?毕竟眼下她也只有弘晖这一个亲孙子呢,自然喜欢得紧。

在永和宫被德妃痛斥一顿之后,淑慧蔫蔫的回到了贝勒府,然后一眼便看见自家爷正带着一脸轻松的笑意逗着弘晖喊阿玛,她顿时觉得心里不平衡了,一时间心里竟然产生了这样有违妇德的念头:凭什么自家爷闯了祸便能两手一拍轻松走人,而自己却要承受德额娘的冷遇以及怒火?

这样一想,淑慧当下就不乐意了,想到近来自己还在为自家爷挑选跟去服侍的人,而后院的妾侍们更是为了这个名分争得不可开交,她的心情顿时更加的糟糕了。

这几年因双修之故胤禛几乎都不去其他妾侍那里了,再加上那些妾侍们都是凡人,身上的杂质实在是太多了,哪一方面都比不上常年修炼的淑慧,胤禛自修炼之后因五感增强之故也变得挑嘴了不少,是以这些妾侍们已经当了很久的摆设了,要不是胤禛和淑慧对贝勒府管得严怕是早就开始闹事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能跟着爷出去的机会,那些妾侍们哪怕有危险也顾不得了,毕竟会不会真的遇到危险还不一定,但若是留在府里怕是一辈子都生不了儿子了。

独宠的日子久了淑慧都快忘了爷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了,如今竟然要亲自为爷挑选跟去服侍的人,淑慧的心里格外的很不是滋味,明知这样的想法是不应该不合规矩的,但她却不知为何始终无法恢复到以前的从容淡定。

“大概吃惯了肉的人都会一时间适应不了稀饭咸菜的日子吧?”淑慧只好这样安慰着自己,“等日子久了,自己大概也能再次适应了吧?”

90组织

因后院之事胤禛向来都是交给淑慧处理的;是以近日淑慧很是享受了一番那些妾侍们殷勤的服侍;只是想到她们这么殷勤的目的是为了自家爷;淑慧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最加上淑慧又刚刚意识到自己尽管学了一身的本领却也只能困在后宅里;还要替爷承担德额娘的怒火;一时不忿之下淑慧就懒得为挑人选而费心了;直接问起了胤禛的意思。

“福晋你是问我要带哪个妾侍过去伺候?”胤禛有些好笑的问道,还以为福晋最近是在闹什么别扭呢,原来却是因自己不能跟着出门而心里泛酸了。

其实淑慧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自己挑还能选个老实的;要是让爷做主还不定他会选哪个狐媚子呢,当下就补救道:“爷;我也就随便问问,要不还是我来挑吧;都是我一时不察坏了规矩,哪有当家主母拿着后宅的事来麻烦爷们的道理?”

淑慧的小心思胤禛自是看得清楚明白,当下心里一乐,面上一本正经的说道:“无碍,福晋近日为爷的事劳累了,咱们夫妇一体,现下换成爷为福晋分点忧也是应当的。”

淑慧立时便急了,眼珠一转说道:“爷说的是哪里的话,是妾身不对,这点小事哪里用得着麻烦爷,妾身现下就能决定。您看姚氏如何?她向来是个手脚勤快的,想来能服侍得爷妥帖。”

胤禛面上不置可否,心下却暗自发笑,嗯,姚氏是手脚勤快,但她也是个一锥子扎不出来一句话的闷葫芦。

见胤禛沉默不语淑慧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那姚氏除了嘴笨口拙之外年纪也有些大了,也难怪爷不喜欢,在脑中快速过滤了一遍其他妾侍们,淑慧又提出了一个人选:“爷您要是觉得姚氏不好的话那让武氏跟着伺候您怎么样?武妹妹性子活泼,相貌也不错看,还能吟诗作画,想来能得爷的意?”

胤禛挑了挑眉,这次是武氏吗?难为福晋睁着眼睛说瞎话也能说得这么合情合理的,还能将那点子优点使劲的拿出来夸,夸得他都快觉得自己认识的武氏是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