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第一醋-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弟妹,你说说看。”王仲宣侧首望向她,焦急问道。

宝颐闻言,一时语塞,心想这其中的缘故,我可以告诉他么?万一说起贾醉春的事情,他会相信情由始末吗?

幸好,此时的太夫人捻着手中的佛珠,开口道:“我决定了,全家先离开一阵子避避风头。待到宁王的事情平息了,再做其他的打算。”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而宝颐更没想到太夫人竟会如此地相信自己。

“娘,哪能说走就走啊?”王中庭神气有些不愿意,接口道:“而且,这家中里里外外还有多少的事呢?”

太夫人拂袖起身,似语重心长道:“有多少事也得走,城中如今乱成这样,只怕会惹更大的事端。我绝不能让王家冒这个险。”

王中庭听罢,似乎还有话想说,却被太夫人打断道:“仲宣,你进今天去铺子结账,给伙计们多算一个月得工钱,告诉他们在家安心等着,咱们过一阵子肯定重新开工。还有,不要再接货单了,把手头的配完,就赶紧结账换一些银票和细银回来。”

王仲宣闻言,一时有些茫然,“奶奶,这。。。。”

太夫人见他还犹豫,不禁眉尖紧蹙,低声道:“别啰嗦了,赶紧快去快回吧。”

王仲宣领了话,只得与太夫人告辞。待他走出院子。

太夫人见他走后,又转向王中庭道:“你也别坐着了,赶紧去帮帮儿子的忙。”

王中庭无奈地叹一口气,打心里是真不愿意走。可是,老太太这会是铁了心,谁也劝不住。

王中庭缓缓走到院子,正好遇上了管事的周三渠,连忙吩咐道:“周管家,赶紧把家中的贵重物品归置归置。”

周三渠闻言,吸了吸鼻子不解道:“老爷,您是不是要找什么东西啊?”

王中庭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愤愤道:“找什么东西?少说废话,赶紧归置去。”

PS:求收藏 订阅 推荐 粉红 请各位多多支持~~柒柒灰常谢谢大家~~(*^__^*)~~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四十一章 离城(下)

第四十一章 离城(下)

太夫人的决定,显然引起了家中上下的不解和忧虑。私底下大家都议论纷纷,特别是王苏氏一脸的不可置信,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望向身旁的丫鬟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丫鬟赶忙回道:“太夫人发话了,三天之后启程。”

王苏氏闻言,赌气似地把首饰盒子往前一推,小声道:“真是越老越糊涂,三天让我怎么收拾

丫鬟在旁闻此,微微低头,暗道,还真当自己的是太太了,就你那几件子寒酸家当,归置起来连半天的功夫都用不了。

王苏氏平时就愿意胡思乱想,这回的事情,无疑又给她提供了不少盘算的空间。须臾,她便有些坐不住了,匆匆赶去了前院找王仲甫叙话。

自打入冬之后,王仲甫身子就有些不济。因为他从小体弱多病,所以,家里人也并没有太在意。大*奶吩咐郎中给他开了几副补药,让他每日好生休养。

“二少爷,二姨娘来了。”丫鬟悄然走到他的床边,轻声道。

王仲甫闻言,微微蹙眉,赶忙躺回到床上道:“出去就二姨娘说我睡了,快去快去。”说完,将被子盖在身上,偏过头去装睡。

可是,王苏氏哪里会这么轻易回去,她还有满肚子的埋怨要和自己的儿子说呢。

丫鬟根本拦不住她,王苏氏瞧着蒙头大睡的儿子,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接着道:“哎呦,这都什么时候了?亏你心大的还能睡着?”说完,行至到王仲甫的床边,推一推他,道:“快起来,姨娘我有事跟你商量。”

王仲甫无奈地咳了一声儿,只得起身向着她施了礼,问了安。

“老太太说要搬家,搬家啊?”王苏氏故意夸张大声道。

王仲甫望了她一眼,无奈道:“姨娘,太夫人没说要搬家,只是暂时出城住一段时间。”

“怎么不是搬家?所有的贵重物品都归置到一起了。”王苏氏想一想道:“我看着架势,恐怕是以后都不回来了。”

“姨娘,这种话可不能乱说。”王仲甫又咳嗽了一声,淡淡道:“再说,太夫人和父亲一定会有安排的。”他深知这次的事情小不了,不然家里人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

王苏氏见他,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略觉尴尬道:“算了算了,我也不和你说了。真是白费劲。”说完,径直起身就要走。

王仲甫望着她的背影,轻轻地叹了口气,猜测王苏氏肯定还会去找其他人问的。

果然,王苏氏一路去往东院,碰巧看见江凤玲吩咐下人收拾东西。

“大少奶奶正忙呢。”王苏氏含笑道。

江凤玲见她,略牵了牵唇角算是一笑,淡淡道:“二姨娘来了。”原本,她对王苏氏还是很客气的,只是相处时间长了,越发觉得她这人讨厌了。

江凤玲转身吩咐了几句,便陪着王苏氏一起落座喝茶。

王苏氏看向江凤玲,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少爷,没和你说说出城的事?”

江凤玲神色如常,淡淡道:“倒也没怎么细说。许是,宁王的事情闹得,城中一直不太平,我想出去避一避也好。”

王苏氏闻言,点一点头道:“说来也是。”心里暗道,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看来你们谁也不愿意告诉我。

江凤玲见她还盯着自己,不由取茶来吃了一口道:“二姨娘,今日这么有空,可是东西都归置好了?”

王苏氏摆摆手道:“我那些个家当有什么好收拾,都是不值钱得东西。”

江凤玲闻言,知她又在和自己哭穷,别过头望向忙碌的外间,没再接话。

须臾,门外的丫鬟进来道:“大少奶奶,还有几件瓷器,请您看看要不要带上?”

江凤玲闻言,顺势起身道:“我这就过去。”说完,她扭身冲着王苏氏,微微颌首,道:“二姨娘,我还有事不能陪您了。”

王苏氏知道自己是一个闲人,也不好再耽误人家。随即,满面堆笑道:“呦,你忙着。我也还有些事要办。”

江凤玲吩咐下人出去送送她,待见王苏氏出了屋,方才扭头望了一眼身边的丫鬟,开口道:“你还算机灵啊。”

那丫鬟闻言,垂头称是,回道:“奴婢记得您说过的,只要喝完了茶就过来叫您。”

江凤玲听罢,摆一摆手道:“以后,二姨娘再来,你们只管推说我很忙,就别让她进来了。”现如今,家事繁琐,她实在没功夫陪她兜兜转转传闲话。

这一夜,宝颐翻来覆去一直都没有睡好,心里惦记着太夫人的决定。白天稍早的时候,宝颐曾经问过太夫人,为何这么相信自己的话。

那时,太夫人闻言,似叹非叹地说道:“事关全家人的身家性命,我宁可信其有。”许是,上次的官非,已经让她老人家受了重重地挫折。她不愿也不敢,再让家人有丝毫的差池。

想到这里,宝颐不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谁知,身后的王仲熙并没睡下,听见她的叹气,单手拢住她的肩膀,轻声道:“别担心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宝颐回身,对王仲熙绽开一抹歉意的浅笑,温和道,“你还没睡?”

王仲熙淡然一笑,微微阖眼道:“许是,白天睡得多了吧。”

两人沉默了片刻,王仲熙才开口道:“想想出城也好,我们可以回去清徐县小住,也好让你多回娘家看看。”

虽然,王家在太原城中发迹,但也是清徐县的本家。

宝颐闻言,轻轻地“嗯”了一声,随即,自己往王仲熙的怀中靠了靠。至此,两人相拥而眠,一夜无话。

搬家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当天一早,管事周三渠将家中的下人都集中在院中,他们其中有的人可以一起离开,有的人只能领了工钱,出去再谋生路。

周三渠清一清嗓子,大声道:“大家伙都听好了,太夫人和老爷过些日子就会回来。到时候,还要你们回来伺候着,所以,领了工钱的也难过,暂时先在外面找个活计做。”

那些领了钱的伙计,各自都耷拉着脑袋,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这年头,找一处长工并不容易,而且,王家的工钱一直很公道。

这时,有几个小丫鬟哭哭啼啼地跪在周三渠的面前,哽咽道:“周管事,求您帮跟太夫人说说,把奴婢也带上吧。奴婢不想走。。。”

周三渠神情十分地为难,手中掐着她们的卖身契,叹了口气道:“你们留不下,还是拿好卖身契回家吧。”按理说,这么丫鬟能拿回卖身契出府,应该高兴才对啊。只是,周三渠明白,她们大都是一些贫苦之家的闺女。既然能被卖入府内,这番回去以后,保不齐还会家里卖了。

当初,她们进王家的时候,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而如今已经快要二十了。若是回去,肯定要被随便指一户人家嫁了。

“你们回去给父母都说一声,太夫人只是回乡祭祖,很快就回来。”周三渠微微蹙眉,将卖身契都塞给了她们,继而摆摆手道:“起来吧,都起来吧。”

须臾,周三渠遣散了下人,又吩咐下人将房子里有现成的家具统统都用粗布遮住。这些家什太笨重,搬来搬去费时费力,太夫人将大部分都留下了。如今,王家的宅院要空下了,周三渠安排了十个家丁分为两组,各领着两只大狼狗看家护院。

虽然,大家都没带什么大物件,可搬家的马车还是装了足足有十余车。打眼看过去,竟然好似一行小商队。

不过,王家好歹在城中也是有些名气的人家。想悄悄地把家搬了,又不走漏消息,一定是不可能的。结果,在搬家的前一天,门外络绎不绝地来了不少亲朋旧邻来串门。

众人一见太夫人和王中庭,都是一句话:“王老爷,你们要搬家啊?”

“啊,不是不是。”王中庭自然准备一番说辞应对。推说是老夫人日日想念故乡,只想要找一处地方静养静养。

众人闻此,当然知道是客气话,却也没再多问。只是,再一并出了府之后,三两同行地小声议论。大多数的人都猜测,是因为上次的官非,让王家人害怕了,所以回到老家避一避晦气。

至于,一品堂暂时停业十天,只带王家人到达清徐县之后,再做其他的安排。

临走时,宝颐抽空去了一趟袖子胡同。因为,她害怕牵连柳氏一家,继而将安排莺歌跟着江风生一道返回清徐县,而小郡主自然也一起同行。

不过,由于时间紧迫,宝颐没能找得见贺晨,只能留了一封信给柳氏,让她代交给日后上门寻人的贺晨。

车队离城那日,天空上忽然下起了飘忽的小雪,大*奶坐在平顶马车之中,掀起帘子的一角,微微叹气道:“也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再回来?”

身旁的太夫人闻言,目光淡淡从大*奶的面庞上滑过,开口道:“只要全家人再一起平平安安,在哪里都无所谓。”

PS:求收藏 订阅 推荐 粉红 请各位多多支持~~柒柒灰常谢谢大家~~(*^__^*)~~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四十二章 小年夜(上)

第四十二章 小年夜(上)

王家的车队走了整整五天,一路上受尽风寒和颠簸,以至于到达清徐县时,每个人都困乏不堪,精疲力尽。

抬眼望去,窗外熟悉的街道和建筑,让宝颐的心里多了几分踏实。

王家在县中有一处旧宅,地方不大,略显古朴。想当年,王家祖辈就是在这里一点点将生意买卖做大。

太夫人想着心事走下马车,守在门前的一位白发老头,佝偻着后背颤颤巍巍地走过来。

“你是安伯吧?”太夫人微微凝神问道。

白发老头闻言,恭顺地点一点头道:“夫人,你还记得老奴啊。”

说来,安伯是王家的老管事。当初,太夫人刚嫁进王家的时候,他就在这里当差了。后来,王家发迹便举家迁移到了太原。而安伯则自愿留下来,守着王家的这座旧宅院。

安伯带着自己的小儿子,这一守就是三十年。

旧宅分为东西两院,一共有将近二十来间的屋子。按着规矩长辈们居东,晚辈居西。一大家子人就在这里安置了下来。

由于久未住人,屋子里面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随行的丫鬟和小厮,将主卧和正厅统统都打扫了一番。开窗通气,摆置家具,铺床更褥。

到了掌灯的时候,房里生了一盆炭,暖融融的。吴妈妈将服侍着满脸倦容地太夫人上了炕,端来热茶。

太夫人抬手接过她递来的热茶轻轻地呷了一口,疲惫的歪向了自己身后的迎枕上。

吴妈妈跟着轻声道:“老太太,要不要先躺会再传饭?”

太夫人微微摆手道:“让他们先吃吧。我今儿没什么胃口。”说完,让吴妈妈用温水给自己擦拭了脸,便上了炕悠然入睡。

不知过了多久,太夫人迷迷糊糊中似乎听到了有人在外面小声嚷嚷。

太夫人微微皱了眉,正想起身唤人过去看看,便见吴妈妈欠身进来,低声道:“老太太,您醒了?”

“外面是什么声音啊?”

“回老太太的话,有个丫鬟手脚笨,摔坏了东西,被管事的妈妈骂了几句。”吴妈妈轻声回道。

太夫人面色如常,淡淡道:“告诉她们都下去吧,有什么活儿明天再做。”

吴妈妈领了话,赶忙回身出去,吩咐了院里院外的人,统统下去歇着。

次日一早,天还只是蒙蒙亮,院子里,几个丫鬟拿着半人多高的竹扫帚扫雪,看见宝颐走出来,忙上前轻声道:“三少奶奶,这天还没透亮,奴婢去给你提盏灯来吧。”

宝颐摆摆手道:“不用了,你们干活吧。”

丫鬟闻言,曲膝行了个礼,继续低下头扫地。

宝颐特意起个大早,就是想要亲自准备今天的早饭。随行的下人之中,只有一个是厨娘,单凭她自己张罗这么大家子人,肯定是很勉强的。

厨房位于后宅的东南角,宝颐走了好一会儿才看见那间平整的屋子。厨娘名叫张氏,今年四十出头,平日里大家都唤她做张妈妈。

此时,张妈妈正灰头土脸地蹲在炉灶前生火,这里的炉灶,已有几十年没用过了,里面不免有些潮湿。

宝颐推门进来,张妈妈略显局促地站起身来,低头道:“三少奶奶,您怎么过来了?”

宝颐见她脸上的灰迹,含笑道:“我来帮忙做早饭。”说完,挽起袖口就要去拿水瓢。

“三少奶奶,您。。这可使不得,使不得的。”张妈妈一边摇头一边接下她的手中的水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