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冼冤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冼冤录-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要是有人阻扰呢?或者那人官品比臣大,臣该怎么办?”包拯趁机说道。

“朕明白你的意思,好,朕特赐你先斩后奏之权,便宜行事。”仁宗在气愤之中,包拯提的要求他都一口答应了。

包拯正在暗自高兴之际,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的跑进来,跪倒在地禀道:“皇上,魏公公死了。”

包拯听了一愣,心里马上明白了,自言自语道:“杀人灭口!”

第三部 新驸马案 第二十五章 顺藤摸瓜

包拯和仁宗急忙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魏公公的主处,包拯怕仁宗被血腥的场面所吓着,就恳请仁宗先在外面等一会儿,等他进去处理好以后再进去,仁宗考虑了一下,想想自己这样冒然闯进去也不太适宜,就答应了。

包拯看到一个中年太监趴在桌子上,头歪在一边,桌上放着一些酒菜,一个酒壶已经倒在桌子上,他的手里拿着一张纸。包拯小心的抬起他的头来,发现他脸色暗淡,嘴角有一丝血迹,模样和公孙策画的那人果然很像。包拯拿起那壶酒,凑到鼻子跟前闻了闻,失声道:“难道是中毒身亡?”

仁宗在外面听见了包拯的声音,迫不及待的冲了进来,问道:“他为什么会中毒而死的?”

包拯恭敬的说道:“让臣先问问这位公公再回禀皇上。”仁宗点点头,包拯把那个来报信的小太监叫了过来问道:“你把怎么发现魏公公死在这儿的详细经过说一遍,不许有一丝一毫的隐瞒,如发现你说慌,开封府的铡刀将会割下你的首级,听见了吗?”

那个小太监一直处在深宫中,哪曾见过这样的声势,急忙跪倒在地上道:“皇上,包大人,小的绝不敢说一句假话,如果说了必遭天打五雷轰!………………”

“你说吧。”仁宗制止了他的发誓。

“是。”小太监说道,“刚才皇上说要叫魏公公,小的们就四处去找了,问了很多人都说没看见他,后来一想只有他的房间没有找过了,可是他的房间未得他的允许是没有人敢进去的。”

“为什么?”包拯问道。

“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吗?”仁宗气愤的问道。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反正有一次小李进去替魏公公收拾东西,因为没经过魏公公的同意,被魏公公打得皮开肉绽,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可以下地,魏公公说这就是不懂规矩的教训。所以大家以后都不敢进他的房间,除非他答应。”

“混帐东西,在宫里竟然就敢这样,出了宫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呢,死得一点都不冤枉!”仁宗听见魏公公架子这么大,不由得怒火中烧。

“好了,你继续说下去,题外话就简单带过。”包拯看到仁宗生气,怕节外生枝,赶紧提醒那个小太监。

“是,包大人。后来小的想到皇上交代下来的事说啥也要做好的,于是大着胆子推开了魏公公的房门,就看到他已经趴在那里了,包大人,你一定要查清楚,小的根本就不知道他会死的!”小太监生怕包拯会冤枉他,哀求道。

“你进来后这里的东西有没有动过?”包拯继续问道。

“没有,小的知道这事关重大,所以看到他一动也不动,嘴角有血,就站的远远的,马上就来禀报了。”

包拯满意的点点头,赞道:“你做的很好。”然后他问仁宗道:“皇上怎么看这件事?”

仁宗怒道:“在大内竟然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无法无天!包卿,你一定要查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否则的话往后还怎么得了!”仁宗说完还余怒未息,他眼一转突然看到了魏公公手里的那张纸,问道,“那是什么?拿给朕看看。”

小太监忙从魏公公手里拿下纸,交给仁宗,仁宗读了一遍,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把纸一甩,说道:“真没想到,在朕身边侍侯的人竟有这样一副狠毒的心肠!包卿,你看!”

包拯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疑惑的接过那纸看了起来,原来这是一封所谓的遗书,说魏公公在李运昌进京时曾向他借过几万两银子,这次听说李运昌又进了京,虽然是阶下囚的身份,但是凭着他的关系一定会平安无事的,到时李运昌就会来向魏公公要钱。魏公公最近手头颇紧,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而且听说他又要升职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李运昌四处一宣扬的话,他魏公公不仅升官无望,而且还会在皇上眼里留下不好的印象,那样一来,他的前途就彻底完了。魏公公思前想后,觉得只有除去李运昌,他才能保全,因此一时冲动之下,就假传圣旨,杀了李运昌,没想到事不机密,被人认了出来,正惶惶不可终日时,又听说包拯回来了,而且要到皇宫里来找传圣旨的那个太监,他想想实在难逃一死,因此服毒自尽,希望能逃过开封府的铡刀之痛。

包拯读完所谓的遗书,没有说话,他拿起那酒壶,感觉了一下,说道:“酒还是热的,凶手一定刚走不远。”

“什么?包拯你说他不是自杀的,他是被人谋杀的吗?朕怎么就看不出来呢!”仁宗非常怀疑的看着包拯。

包拯奏道:“臣看这魏公公的左手指间有很厚的茧子,可以推测他是常用左手做事的,而右手却又白又细,他很有可能是个左撇子,但是这封遗书的笔迹却分明是一个用惯右手写字的人写的。”

“对,魏公公是个左撇子!”那个小太监叫道。

“你敢肯定吗?”包拯听了心中一喜,急忙问道。

“我敢以性命担保我所说的话绝无虚假!”小太监觉得在皇上跟前立功的机会到了,激动的说道。

“包卿,你的意思是说他不是自杀的,而是被人杀死的?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皇宫行凶杀人?包卿,你一定要把它查出来!”仁宗龙颜大怒,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皇宫里也出了这种事,以后还怎么住下去啊?

“你去叫魏公公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人?”包拯问那个小太监。

“没有,一个人也没碰到。”小太监想也不想就回答。

“你再仔细想想,不管是谁都说出来无妨。”包拯再问。

小太监听包拯这样一说,感到迟疑了,他低下头仔细的回忆起来,忽然他抬头看了一眼仁宗,包拯看在眼里,鼓励道:“你放心说好了,皇上不会怪罪你的。皇上,臣说的对不对?”

“对,包卿说的没错,你尽管讲吧,说错了朕也不会怪罪于你的。”仁宗只好这样说了。

“其实小的刚才去喊魏公公时,老远就看到有一个人从他的房间里出来,当时我也没在意,后来惊慌失措就把这事忘了……………”

“那人是谁?”包拯和仁宗同时问道。

第三部 新驸马案 第二十六章 敲山震虎

“她看起来好象是常,常乐公主。”小太监低着头,哆哆嗦嗦的说道。

“什么?你竟敢诬蔑公主,混帐,朕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来人呐,把他拖出去………………”仁宗气得脸色大变,一脚把小太监踢出去一丈远,然后在房间里不停的走来走去。

“皇上,您忘了刚才说过的话来了?”包拯好言相劝,他不希望仁宗说话不算数,再说这小太监要是真的死了,那还怎么追查下去?他扶住仁宗说道,“皇上,您别急,先消消气,让他说说清楚,说完再处置他也不迟呀!”

仁宗怒气未消,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指着小太监说道:“好吧,你再说一遍,朕,朕不会怪罪你的。”

小太监惊魂未定,心想要是自己改口的话,必定是死路一条,看来只有实话实说,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怪只怪自己撞到了不是,他思虑已定,就豁出去说道:“回皇上,小的刚才所说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那个从魏公公房里出来的人的的确就是常乐公主,小的敢拿人头担保!”

仁宗听到这儿,叹了一声,垂头丧气的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朕的妹妹竟会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来!”

包拯示意那个小太监退出去,等他走后,他说道:“皇上,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我们是很难知道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再说公主即使去了魏公公房里,也不能就此说明是她杀的人啊,公主手无缚鸡之力,怎能杀得了人?”

仁宗一听,抬起头来,怀疑的看着包拯,问道:“你说公主不是杀人凶手?可她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来这儿?不行,朕要当面问个清楚!”

“皇上,常乐公主是您的亲妹妹,您这样问她会伤了感情的,虽然天下的百姓会说您大公无私,但是毕竟亲情也是要顾的,臣不赞成您这样做。”包拯故意说道。

“你不用多说,朕决定了,你和朕同去,走!”仁宗气呼呼的甩袖出了门直向常乐公主的府邸而去,包拯紧紧跟在后面。

仁宗出了宫门,刚走到半路,前面去驸马府通报的太监就赶了回来说常乐公主不在府内而是去了太后那儿,仁宗的一张脸更加难看了,他一句话也不说,朝包拯看了一眼。包拯明白他的意思,大声喊道:“摆驾回宫!”于是一行人又打道回府,回到宫里,仁宗下了龙辇,直奔太后的寝宫而去。

仁宗和包拯来到太后的坤宁宫,发现常乐公主果然在和太后闲聊,二人说得正高兴呢,陈驸马也随侍在旁。驸马看到皇上来了,连忙跪在地上行礼,仁宗示意他不必多礼,常乐公主兴奋的跑到仁宗身边,拉着他的衣袖,撒娇道:“皇上,我好想你啊,我正想等和母后说完话去看您呢,没想到您却来了,这实在是太好了!”

仁宗鼻子里“哼”了一声,甩开常乐公主的手,坐到一边的椅子上,冷冷的说道:“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皇上吗?还有朕这个哥哥吗?”

“皇上,您这是怎么啦?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您要这样说我?”常乐公主哭泣着说道,看她的样子似是受了无限的委屈。

“皇上,您这是怎么啦?怎么无缘无故发这么大的火呀?咱们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嘛!”太后看不过去了,说道。

仁宗不得不给太后一点面子,他语气稍稍平和了一些,问常乐公主道:“你刚刚去了哪里?做过些什么?”

“我没去哪里呀,我进宫后一直呆在这儿陪母后说话呀,不信的话你问母后,我也没做过什么!”常乐公主疑惑的说道,她好象一点都不明白仁宗问话的用意。

“你不用再演戏了,在母后面前竟然还敢说谎,朕真是看错你了!”仁宗怒气越来越大了。

“皇儿,你错怪她了,她是一直陪在哀家身边,并没离开半步,她不会说谎的,难道你还信不过哀家吗?”太后对仁宗的举动十分不理解。

“母后息怒,儿臣不敢,只是她实在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所以儿臣才会如此生气,她还不肯说实话,这更加让人恼火。”仁宗不敢得罪太后,只好这样解释道。

“她究竟犯了什么错呀?让皇上这么生气!哀家就不相信她还能杀人不成?”太后赌气似的说道。

众人听到杀人两个字都愣了一下,还是陈驸马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他说道:“太后言重了,公主这样弱不禁风的人,连见到血都要晕过去的,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呢!”

“哼!”仁宗冷冷的对包拯说道,“你讲给她们听。”

包拯觉得有点为难,这件事情只有那个小太监看到,口说无凭,再说即使真的是公主进了魏公公的房间,也不能证明就是她杀了人呀,那个小太监只说是远远的看见有个人像是公主,后来是被仁宗逼的没办法才一口咬定是公主,包拯觉得自己好象掉进了一个圈套,他要是照实说的话势必要得罪公主,太后,驸马,到最后连皇上也会得罪,看来这个凶手深谙这官场中的路数啊。包拯想来想去,最后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服侍皇上的魏公公突然死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而且他是被人毒杀的,有人看见在魏公公临死前不久,有个长得像是公主一样的人去过魏公公的房间,臣想一定是有人假冒公主杀了魏公公,所以想向公主问清楚,好还公主一个清白。可能皇上误会了臣的意思,所以才………………”

“哦,原来是这样啊,虚惊一场嘛!包拯啊,你以后要弄清楚了再说嘛!”太后舒了一口气,她拥着公主怜惜的安慰道,“没事了,弄清楚了就好。”

仁宗看着包拯,眼中都是怀疑的神色,他迟疑着问道:“是这样的吗?你为何不早说啊,害得朕还以为真的是公主杀人了呢!”

包拯口称该死,仁宗示意他起身,说道:“下次注意就行了,你也是为公事嘛,朕明白的。”公主这时破涕为笑,说道:“皇上,你看连包大人都说不是我杀人了,你该相信了吧?”

包拯抢在仁宗前面说道:“公主以后也要小心,以防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平时做任何事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常乐公主看看驸马,看看太后,又看看皇上,说道:“包大人,你是说有人要利用我?”她的脸上流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包拯,你不要危言耸听,哪里会有人要来害公主啊!”陈驸马怒道。

“驸马不要这样说,朕思前想后,觉得这事的确有古怪,包拯你说的没错,这样,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去办,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把凶手擒拿正法。”仁宗并非是个糊涂的君主。

陈驸马听到仁宗驳回了他的话,就站在一边,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包拯正希望仁宗这样呢,于是他高兴的领了圣旨,趁机又向仁宗要了特许进宫办案的特权,这才回了开封府。

第三部 新驸马案 第二十七章 妓院追踪

包拯回到开封府时,公孙策等人都在等他,原来仵作正要向他汇报检验李运昌尸体的结果。大家一看到包拯,都围上来问他情况怎么样,包拯略微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大家都默不作声,不敢胡乱猜测。包拯于是就叫仵作把查勘结果详细说一下。

“李运昌的尸体是在城外发现的,他的致命伤口是在喉部,是被人一刀割破喉管,但是作案之人可能力气不是很大,这一刀割的并不彻底,死者其实是因为失血过多而死的,还有死者的舌头也被人割掉了,看来是怕他喊叫,其他就没什么特殊情况了,大人,就这些。”仵作恭敬的说道。

包拯点点头,示意他可以退下了,然后他问公孙策:“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公孙策沉思了片刻,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