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冼冤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冼冤录-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娘娘拿不出来的话,是否就会遭到真宗的怀疑呢?这都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娘娘也因此整天的茶饭不思,人也逐渐的消瘦下去。知州刘凤府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毕竟是发生在他府上的,他有推卸不了的责任,日后皇上追究下来的话,他全家都逃不了一死。因此他严令属下必须在十天内侦破此案,否则全部撤职查办!一时间天长县顿时鸡飞狗跳,人人惶恐不安起来。

这日,贵妃娘娘又召集一众官员讯问案情的进展情况。她愁容满面,声音嘶哑,无力的问道:“有眉目了吧?”看得出来娘娘心里没有抱多少希望。

刘知州站在那里,紧张的汗如雨下,他嘴里“这、这、这”的一句也讲不出来,他偷偷的瞟过他的下属,发现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还有人竟然在发抖。他心里那个叫苦啊,暗骂,这帮家伙平日里一个比一个能吹,可是一到这节骨眼上,却连一个屁也不会放!

“刘知州,你倒是说句话啊?查出什么线索没有?”娘娘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又发话了。

刘知州看着自己的脚尖,哪里敢抬起头来!他哀求道:“恳请娘娘再宽恕几天,我一定抓到盗贼,保证娘娘的项链完整无缺!”

“哼!你拿什么保证?我不想听那些虚话,你给我一句实在的,倒底能不能找出来?”娘娘的声音提高了不少,她是真的被这些人给气坏了。她身边一个打扮颇为华丽的男子也趁势骂道:“你们这些官是怎么当的?到时看你们如何向皇上交代!”娘娘似乎不满意他盛气凌人的样子,给了他一个白眼,但是没说什么。

刘知州吓得一下子跪到地上,他哭道:”娘娘饶了我吧,我实在查不出来啊!”

“咳。”娘娘叹了口气,她朝刘知州摆摆手,示意他起来,她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天长县知县呢?我怎么一直没看到他?在他的辖区发生这种事情,他总得有个说法吧。”

“娘娘,吴知县他已经离任了,新知县还没到任呢。”刘知州赶紧回答。

娘娘嗯了一声,已经不想再说什么,就欲离去。

突然,一个衙役匆匆跑进来对刘知州说道:“启禀大人,新任天长县知县包拯正在门外候见。”

刘知州正不耐烦呢,他连连挥手道:“不见,不见。”

“慢!”刘娘娘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在哪儿听过,她思索了一会儿,终于想起五年前在开封府外那个仗义救她的黑脸男子包拯,难道他已经当上了天长县知县了,会是他吗?她的眼前好象出现了那张满脸漆黑,却正气凛然的面孔,她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衙役领着一个男子进来了,他迈着稳重的步子,昂首阔胸,他朝刘知州行了个礼道:“拜见知州大人。”

刘知州朝他努努嘴道:“还不快参见贵妃娘娘。”

包拯整整衣冠,吐了一口气,朝后退了一小步,又紧上一步,跪在娘娘面前,嘴里喊道:“下官包拯参见娘娘千岁!”

刘娘娘终于看清了眼前的这位天长县知县正是当年奋不顾身,拔刀相助的那个黑脸包拯啊。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轻轻地说道:“起来吧。”

包拯站起身来道:“下官听闻娘娘的项链被盗走了,请娘娘把这件案子交给下官来办,因为我是天长县知县,我有职责侦破此案。”

娘娘听了一愣,她心里想道: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别人都不愿沾手的事他却抢得快,这么多官员都办不好的事,他能办好吗?他不会是头脑发热吧?娘娘是个念旧的人,他想包拯好歹在她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过,自己也不能让他凭空多身麻烦吧。她说道:“还是算了吧,这件案子是在你还没到任前发生的,不在你的职责内,你不用多虑。”

“不!只要我是天长县知县,那么发生在这儿的所有案子都归我管!请娘娘放心,只要十天,我一定能把项链找回来!”包拯斩钉截铁的说道。

刘娘娘想道:包拯的脾气还象当年那样犟,也好,就给他一次机会,即使失败了不责怪他也就是了。她说道:“那么你就尽力去查吧,下面的人都会配合你的,放心好了。”她看到包拯一直没有正眼看他,也就打消了和他再说认识的念头。

“多谢娘娘千岁,下官告退。”包拯慢慢退了出去。

刘知州等一帮官员见到终于有人出来卸下了这付重担,都松了口气,一个个鱼贯而出。

第一部 狸猫换太子 第二章 盗贼落网

包拯回到县衙,细细的研究了一番有关珠宝被盗案的卷宗。他发现上面的记载含糊不清,他非常生气的把原来负责记录此案的刑名师爷贾士清叫了进来。

贾士清垂手站在包拯面前说道:“大人,我只是负责记录的,前任县令刚刚离任,这件案子是知州大人一手经办的,他说什么我就记什么,具体情况我实在不清楚。你还是去问别人吧。”

包拯听得出他话里推诿的意思,就说道:“你先别走,你就把你所知道的讲与我听好了。”

“是,大人。”

“娘娘的项链平常都是谁保管的?”

“大人,因为项链是皇上送给娘娘的心爱之物,所以娘娘是不放心交给别人的,她平时都是戴在身上的,只有睡觉的时候才摘下来放在一个锦盒里,再用锁锁上,钥匙用绳系住挂在娘娘腰上。”

“平时谁和娘娘接触最多?”

“除了宫女杏儿就是龚美了。”

“龚美是谁?”

“龚美是娘娘的表哥。听说娘娘还没进宫时曾经受过他的照顾,所以当娘娘发达后,就给了他一份闲差,他这份差事啊,也不要干啥事,只要陪娘娘吃吃玩玩就能拿到大把的银子,很多人都眼红呢!………………”

“好了,你可以下去了。”包拯生怕他再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赶紧打发他走了,他心里想,看来要真正弄清案子的起因经过,还得去问事情的当事人——刘娘娘。

包拯带上一干衙役向知州府邸而去。刘知州府就在天长县,所以包拯他们不一会儿就到了。刘知州好象知道包拯要来似的,正站在门口迎接包拯呢。

包拯行过礼不及寒喧就说道:“刘大人,我想见见刘娘娘,有些细节方面我还要问问清楚。”

“嘿,嘿。”刘凤府干笑两声说道:“包兄办起事来果然是雷厉风行啊,我早就听说包兄的大名了,我请包兄喝两杯,包兄不会推脱吧?”

“下官公务在身,不敢懈怠,还请刘大人引路吧。”包拯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刘凤府笑道:“包兄真是大忙人啊,何必那么着急?不是有十天时间嘛,现在才过去一天而已,凭包兄的智慧根本就用不着十天,三天足够了,包兄我说的不错吧!”

包拯真是不想再和他罗唆下去,只是碍于他是顶头上司不得不强作笑脸道:“我们都是为贵妃娘娘办事啊,早一天把项链找出来,娘娘也好早一天脱离忧愁,大人你也是这么想的,对吧?”

“那是当然,你就跟我来吧,娘娘正在休息,见不见你我可不敢保证。”刘凤府悻悻然说道。

包拯他们进去时,刘娘娘正坐在那儿沉思呢,只见她神情呆滞,两眼无光,当刘凤府上前禀报说包拯来了,她竟然露出了欣喜的神色,她迫不急待的问道:“可是有什么线索了?”

“娘娘不要着急,我只是想就案情的细节方面再详细了解一下,这件案子才刚刚着手呢。”包拯答道。因为岁月的变迁,而且娘娘的衣着打扮也和以前不同了,包拯并没有认出娘娘来。

刘娘娘有些失落,她说道:“那你想问什么就尽管问吧。刘大人你去忙吧。”刘凤府喏了一声退下了。

“那下官就僭越了,娘娘平时和谁接触最密切?”包拯问道。

“当然是杏儿了,她是我的贴身宫女,还有就是我的表哥龚美了,你不会是怀疑他俩吧?他俩就在这儿,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他俩。”刘娘娘有点惊讶包拯的问题。

“我等会再问他们。娘娘能否告诉我项链是在哪儿失窃的?经过是怎样的?您觉得案发前有什么与往日不同的情形,望娘娘仔细的想想。”

“让我想一下,噢,是这样的,我们一到天长县就住进了刘知州的府里,我就住在这间屋子里,是刘知州特意挑出来的,他说这儿环境好,也清静。我记得那天是这样的,我们去苏山游玩,回来后我觉得很累,就让杏儿扶持我沐浴更衣了,我记得很清楚,睡觉前还和往常一样把项链锁进了锦盒,不料第二天醒来,却发现盒子不翼而飞了,但是钥匙还完整无缺的挂在我身上!当时比较慌乱就大叫起来,后来才想起那门是被闩住的,并没损坏,窗子等也没什么异常的痕迹,难道项链真的飞走了?事情就是这样的。”娘娘回忆道。

包拯细细打量了一下这间屋子,发现它并不大,布置的颇为精巧,只有一道正门可以进出,如果照娘娘的说法,门窗都没人进来的话那不就是一间密室了吗?包拯是从来不相信什么密室之说的,他想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蹊跷。他问杏儿道:“你那天晚上最晚见到项链是什么时候?”

杏儿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宫女,她想了一下回答:“我在伏侍娘娘更衣时候还看见的呢,后来娘娘叫我时才知道不见了。”

“那娘娘休息以后你又做了什么?”

“我也去睡觉了呀。”

包拯心想看来这杏儿是除了娘娘以外最后一个接触项链的人,娘娘是绝对排除在外的,那么杏儿就具有最大的嫌疑了,可是门窗都完好无损的话,案犯是怎么进去的呢?包拯百思不得其解,这里面一定有疏漏的地方。他又问龚美道:“龚公子是负责什么的?”

“我负责娘娘的一切生活起居,日常事务,娘娘的脾性我是最清楚不过了,这份差使恐怕除了我谁都不能胜任的!”龚美很傲慢的答道。

“龚公子住在哪里?”

“我住在娘娘的隔壁,我不能离娘娘太远的,万一娘娘叫我不到怎么办!”

“那天夜里龚公子有没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动静?”

“我敢保证绝对没有,我的听觉是最灵敏不过了,一有风吹草动我就会惊醒的,那天夜里我什么都没听见。”龚美非常肯定。

包拯陷入沉思中………………

“包卿,有什么发现没有?”刘娘娘的话打断了包拯的思考。

“还没有,不过娘娘请放心,我稍微有了点头绪,现在请娘娘先出去,让属下们对这间屋子好好勘查,因为这是案发现场。”包拯心里想到一些疑点,但还没有证据。

“好吧,杏儿,我们先出去。”娘娘等一众人出去了。

包拯指挥手下仔细的检查了任何一片可疑的地方,但都没发现,包拯走到刘娘娘睡觉的床边,忽然发现床脚边似有异样的东西,他小心捡起一看原来是粒泥土,而且还是新鲜的,这房里干干净净的,为何有泥土呢?是有人不小心带进来的,但也不可能呀,进刘娘娘房里的人都是很小心的呀,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包拯正苦思不解时,突然外面传来一片嘈砸声。

“怎么回事?”包拯问。

一个衙役冲了进来,高兴的说:“抓住了!盗贼被刘大人抓住了!”

第一部 狸猫换太子 第三章 又起波澜

包拯很惊讶,盗贼这么容易就抓住了?他问衙役怎么回事,衙役却说不清楚,只知道刘知州已经把他们送到县衙大牢里去了,请包大人快回去开堂审问。包拯想道,这盗贼还不是一个人,是团伙作案呢,看来欲弄清事情真相,还得回县衙一趟,他吩呋道:“去禀报娘娘,我们回县衙。”

包拯等人回到县衙时,衙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的老百姓,吵吵嚷嚷着要看盗窃贵妃娘娘项链的飞贼呢。刘凤府也在衙里,他看到包拯,洋洋得意的说道:“包拯,案犯我已经给你抓到了,你就结案吧。”

“等我开堂审了再结也不迟。”包拯不大相信凭刘知州的能力这么快就抓到案犯了,他相信唯有证据才是最好的说明。[ ·手机电子书…wWw。QiSuu。cOm]

包拯在堂上坐好,一切准备就绪,定睛细看跪在他面前的四个所谓案犯。

四个案犯其实是四个健壮的大汉,跪在最左边的大汉个子最高,他比其他三人高出了半个头,他留着络珊胡子,眉粗眼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粗犷鲁莽类型的,在他旁边的第二个大汉头发凌乱,他低着头,一手捂着脸,地上掉着几滴血迹,看样子他曾受过重刑,包拯是反对严刑逼供的,他示意衙役拿布给他止血,没想到的是那大汉一把甩过白布,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包拯自然不会和他理会。他看到第三个大汉一直在冷冷的盯着他,那眼睛里充满了怨恨,包拯被他盯得也不自然的把目光移到了第四个大汉身上,这个汉子皮肤要比其他三人白,看上去象读过书的,他一直看着边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下跪何人,报上名来!”包拯把惊堂木一拍。

“哼!”第一个大汉把头扭过一边,根本不想回答包拯。

“来人,给我大刑赐候,看看是你们的嘴硬还是我的板子硬!”一旁的刘知州生气了。

“慢着!”包拯指着最右边的那个有点斯文的汉子道,“你说吧,免去无谓的皮肉之苦。”

“大人,我叫马汉,最左边的叫张龙,是我们的大哥,他俩一个叫赵虎,一个叫王朝。大人,不知道无缘无故的把我们抓来是何故,我们一没偷,二不抢,又没犯法,凭什么抓我们?还请大人给个说法!”那个叫马汉的汉子说道。

堂下看热闹的百姓顿时哄闹起来。

“是啊是啊,干嘛抓我们?”其他三人异口同声道。叫张龙的汉子指着刘知州骂道:“这个狗官,问也不问一句就把我二弟打成这样,我们又没得罪他!”

刘凤府被他一骂顿时恼羞成怒,他跳起来大喊道:“来人呀,给我打!”

一边的衙役摩拳擦掌正欲动手,包拯制止了他们,他略带委婉的对刘凤府说道:“刘大人你这样子的话叫我怎么审案子?要不你来审?”

“这是什么话?这是你的县衙,再说这件案子是你在娘娘面前夸下海口的,我可不想抢你的功劳,最多我不说话好喽,你接着审吧。”刘凤府稍稍平息了怒气。

“你们知道为什么抓你们进来吗?“包拯暗思这几人虽然粗鲁,但绝不象偷盗之人,再说娘娘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