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冼冤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冼冤录-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包拯却不吃他这一套,而是冷冷的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并且用眼色示意王朝,马汉二人不要让崔民思跑了。

不一会儿,就见从各个方向跑来了五六个大汉,他们看上都是满脸横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其中一个像是他们的头儿,他走进崔民思的身边边喘气边问道:‘大哥,这么急把我们叫来究竟有什么事?兄弟们正在窑子里快活呢!‘

崔民思把嘴朝包拯一撇道:‘就是黑脸汉子,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然想替这老东西强出头,不把我放在眼里,你们替我好好的教训教训他!免得堕了我们兄弟的名声!‘

‘什么?谁敢不把我们兄弟放在眼里,他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我倒要看看吃了胸心豹子胆!‘大汉勃然大怒。

包拯冷笑道:‘就是我又怎样?你们这些欺凌乡里的恶徒,早该有人来收拾你们了!竟然还敢如此嚣张,真是无法无天!‘

大汉见包拯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顿时气得哇哇大叫,二话不说,扬起拳头,一个饿虎扑食就朝包拯扑了过去。

包拯站在原地不动,只是冷冷的看着大汉朝他扑过来,就在大汉的拳头快要触到包拯的胸口时,忽然从旁边悄无声息的伸过来一只钳子一样的手把他的手死死的钳住了。大汉顿时疼得大喊起来,他使劲想挣扎开来,却不料王朝的劲道出奇的大,他连着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竟然也未动得丝毫。

‘刚才就是他出手伤我的,你怎么也这样不小心啊!‘崔民思见情形不对,急忙朝剩下的几个汉子使了个眼色,那些人不由分说就朝王朝冲了过去。

王朝怕包拯受到伤害,就把那汉子朝冲上来的地痞推了过去,那些地痞一下子收不住,立刻好几个人撞到了一起,跌倒在地。王朝把包拯扶到一边,然后向马汉使了个眼色,二人马上冲上去,和那些地痞打斗起来。

那些地痞别看平时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其实他们只会一些三脚猫的工夫,叫他们欺负一下老实怕事的老百姓还可以,真要叫他们去和王朝,马汉这些会武艺的人打斗,他们又岂会是对手呢?不一会儿工夫,只见场上拳脚飞处,尘土滚滚,转眼间那些地痞们就都躺在了地上,一个个歪牙裂嘴的大叫痛死我了。一旁观战的崔民思见情况不对劲,刚想溜走时,早被王朝看在眼里,他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就把崔民思拎到了包拯面前。

‘这下你还有什么话说?还是快快把人交出来,免得再吃苦头!‘包拯喝道。

‘求好汉饶命啊,可是我真的交不出人啊!‘崔民思吓得屁滚尿流,不住的磕头告饶。

‘你还敢嘴硬,再吃我一拳!‘王朝忍不住动怒了,扬起了拳头。

‘住手!‘包拯见崔民思的样子不像在说假话,心中忽然一动,说道,‘那你告诉我为什么?‘

‘这,这,我不能说………………我真的不能说呀!‘崔民思还是不肯松口。

‘你真的不愿说?就怕我愿意放过你,在场的众人不会放过你!‘包拯不动声色的说道。

‘对,我们绝不放过他,除非他把人交出来!‘包拯这么一说,人群中又群情激涌起来。

就在这一刹那,忽然人群中有一个老者的声音传了出来,他好象是对着崔民思说的:‘哎呀,你怎么不来把人领回去呀?我家主人说了,活儿都干完了,再呆在府里的话人家要担心的,可是又找不到你这个中间人,这不就闹出事来了!‘

包拯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五十左右的男子,脸上看不出一点表情,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低着头的少女。他还未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一直不发一言的老汉秦五忽然朝那个少女扑了过去,二人抱在一起,他嘴里喃喃自语道:‘我的儿呀,你受苦了!‘

包拯这才明白这少女就是秦老汉的女儿,那么这位男子又是谁呢?他还没想到该怎么开口去问,那崔民思却对那男子说道:‘吴管家,你这是………………‘

被称作吴管家的男子急忙用眼色制止住了他要说的话,但是这细微的举动却被包拯看在眼里,他冷冷的看着吴管家。吴管家走到包拯面前,施了一礼道:‘这位先生相貌不凡,想必是有来头的人物,在下乃晖州城卢员外的管家,这里有礼了。‘

包拯见他这么客气,倒不好再板着脸了,就回了一礼道:‘足下客套了,我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刚才看到路有不平,一时忍不住才出手相助的。‘

‘先生侠义,在下敬佩,只是这小小的误会完全是因为在下的疏忽而引起的,在下感到万分的抱歉,所以在下急忙把人送过来,希望能平息这场干戈。‘吴管家十分客气。

‘是,是,这是误会,希望您放过我吧。‘崔民思见吴管家对包拯如此客气,也顺着他的口风说道。

包拯白了他一眼,这种见风使舵的小人他最看不起了,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事情绝不飞这样简单,其中肯定有蹊跷,但是目前的情况又不能来硬的,而且吴管家来了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主动权隐约不在了自己手中,看来只能先把人要回来再说了,想到此,他说道:‘既然人送回来了,我想秦老汉也不会再起干戈了,我说到底只是一个局外人,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吴管家面露喜色,连忙带着崔民思一伙人飞快的离开了,包拯把马汉叫过一旁,低声吩咐道:‘你悄悄的跟着他们,有什么异常情况就回来禀报。‘

待马汉离去后,他又叫住了秦老汉父女,他想好好的了解一下这卢员外究竟是何方神圣。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二十九章 神秘员外

包拯待马汉走后,就把秦五父女请到了一家茶馆,找了一个僻静的位置,让王朝注意周围有没有人偷听,然后他才问道:“刚才那个汉子口中所说的卢员外似乎很有来头呀,老汉能不能对在下说个明白。”

秦五惊讶的望了包拯一眼,并没马上直接回答包拯的问题,而是关心的问道:“大官人,听您的口音像是外地的,那么您最好不要再去惹他们了。老汉我多谢您刚才出手相救,可我不想看到你们为了我们父女的事而把自己也陷进去。”

“那又是为何?但是现在即使你不说,事情也已经发生了,我就是想知道他们的详细底细才好有个应付之策呀。”包拯的话不无道理,让人无法拒绝。

秦五想了一下,无奈的说道:“好吧,那老汉就把知道的都告诉你。这个卢员外是近两年才冒出来的,谁都不清楚他是做什么的,只知道他和官府有着亲密的关系,家里有良田上千顷,庄园几十座,又养着几百个闲汉,所以在这晖州城里他们的势力非常大,任谁都要给这卢员外几分面子,所以我劝你们还是快快离开这儿,我们父女俩看来在这儿也呆不下去了,我可不想连累你们。”

包拯呵呵一笑道:“不怕,我们又没做什么犯法的事,他能拿我们怎么样呢?再说了不是还有官府吗?”

“官府?那还不是和他一个鼻孔出气的!”秦老汉不屑一顾道。

“那这晖州城里不是还有一个英王府吗?他身为皇亲贵族,总不会也是这样善恶不分的吧?”包拯渐渐的把话题引到了他所关心的地方。

“英王啊?唉,他可算是个好人啊。”秦老汉长叹一声。

包拯一愣,他还以为英王的名声肯定是其臭无比呢,自己说出他的名字怕要引来老汉的一顿痛骂,没想到他还挺得民心,问道:“怎么说?”

“英王他真算得上是一个好王爷,他乐施好善,肯扶助幼小,附近有什么灾荒他也肯出力救助,常常把自己家的粮食发给那些贫苦的农民,小老儿我也去领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好的人却得不到好报,听说他是被皇上贬到这儿来的,而且还带着一身的病,只能经常呆在府里,所以晖州城的百姓没有几个见过英王的样子。”秦老汉又为英王叹了一口气。

“哦,可知道英王得的是什么病?”包拯心想以前没听过英王得病呀,难道是到了晖州以后才得的吗?

秦老汉摇摇头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想,侯门深似海,里面发生的事岂是你我这些平头百姓能够知道的。看来,大官人好象对英王很感兴趣呀。”

包拯急忙摆摆手说道:“没有,没有,只是听你说起感到好奇罢了,皇家的事谁没兴趣听呢!”

“说的也是,不过还是别多打听了,对我们没啥好处。你想想看,说书的讲了多少刀光剑影的事都是发生在皇家的,里面的人活着也累。”

包拯感到哑然失笑,自己本来想问卢员外的事的,没想到意外的打听到了有关英王的线索,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总算对他有了个大致的了解,还听了秦老汉的一番见解。他抱歉的笑笑说道:“我们再来说说那个卢员外吧,你见过他长的什么模样吗?”

秦老汉垂下眼睛想了片刻,说道:“真是奇怪,我竟然想不出卢员外的具体样子,我明明记得有几次去领粮食在英王府门口见过他的呀,怎么会想不起来呢!”

“不要着急,慢慢想。”包拯也感到奇怪,安慰了他一声。

“哦,我想起来了,卢员外戴的帽子一直压得很低,我看不清他的脸庞,不过也奇怪了,他好象每次都是这样的,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秦老汉也感到纳闷了。

包拯沉思了片刻,他想,这个卢员外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否则的话他为什么要掩盖住自己的真实面目呢?他是怕被别人认出来还是另有目的呢?

“卢员外大概多少岁数?”包拯又问道。

“他大约有四十岁左右吧,好象有一位公子,当然也是一个纨绔子弟。”

包拯突然想起他刚才话中所说的在英王府门口见到卢员外的事,忙问道:“听你话中所说,那个英王好象和卢员外有来往,是吗?”

秦老汉叹了一口气道:“唉,卢员外是地方上的一霸,英王他在晖州城又无权无势,他要想在这里立足,长久呆下去,当然不能得罪他了。所以平时也常有来往,不过以我看来也只不过是敷衍罢了,你不用把这种事情当真,误会了英王的人品。”

包拯听秦老汉口口声声为英王说话,心想这个英王倒挺会收买人心的,如果他是自己的对手的话,可千万不能小视了。于是笑道:“你放心好了,我不会误会他的。那个卢员外的公子一定很惹人讨厌吧?”

“那当然是了,他平时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他仗着他老子的权势和官府的关系,谁都不敢拿他怎么样。这次我女儿被他们骗进府里估计就是他出的主意,不过我感到奇怪的是他怎么肯就这样轻易把她放出来了呢?”秦老汉低头想了一会儿突然醒悟过来,说道,“哦,对了,最近一阵都没有听说那个卢公子出来作恶了,难道他真的改邪归正了,我老汉倒不大相信。”

包拯故意说道:“这也难说,就连英王那种人都能变得人人拥戴,何况他一个卢公子呢?”

秦老汉听了不悦了,他白了包拯一眼说道:“大官人,你这句话就不对了,他这种人怎么能和英王他比呢?英王他宅心仁厚,受到拥戴也是应该的,卢公子那种人,如果不是有他爹在早被人大卸八块了!听大官人的口气好象对英王的过去很熟悉,那您是?”

包拯听到秦老汉对他产生了怀疑,忙站起身来说道:“没什么,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当不得真的。今天说了这么多,多有打扰了,告辞。”

秦老汉也站起身来说道:“大官人,您说话太客气了,那就不送了,你们一切要小心!”

包拯走到王朝身边说道:“走,去城门那里,公孙策他们应该早已等在那里了。”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三十章 飞花帮主

包拯和王朝赶到城门那儿,发现公孙策和李通早已等候在那里了,公孙满脸愁容,包拯就知道情况不妙,赶紧走过去问道:“事情探查的怎么样了?那个女子是不是公孙萼?”

公孙策摇摇头,李通说道:“包大人,我和公孙大哥赶到衙门的时候,那三个女子已经不在了,听衙门里的弟兄说,是因为知州大人怕那些淫贼来劫狱,所以派人把她们送到守卫更为严格的清州去了,那个清州知州是他的好友。”

包拯听了松了一口气说道:“虽然不知道公孙萼到底在不在里面,不过这样一来,她的安全应该没问题了。”

但是公孙策的表情却仍旧那么沉重,包拯不解,说道:“公孙先生,你不用那么担心,只要她没事,总会找到令妹的。”

李通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包大人,你有所不知,我知道知州大人的为人,他才没有那么好心呢,他一定是看见那三个女子长得漂亮,所以想把她们送给那个清州知州,做个顺水人情罢了。如果不马上去把她们救出来,恐怕难逃那人的魔爪!”

“啊,竟然有这样的事!”包拯饶是再镇定,也不觉惊叫出来,他怒道,“没想到这个晖州知州竟是这样的人!公孙策,你不用担心,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去救令妹,也许她真在里面呢!”

公孙看看身边的几个人,犹豫道:“包大人,可是就我们几个人,怎么去救呢?我和您又不会功夫,他们一定会多派人手的!”

“唉,要是展护卫在这儿就好了。”包拯一声感慨,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后悔没有把展昭带来。这时远远的跑过来一个人,包拯一看,原来是马汉,他忙问道,“有没有什么新的情况?”

马汉喘了口气,说道:“那个吴管家把那个姓崔的恶汉带进了卢员外的府里就再也灭有出来,我在那里徘徊了好久,也没见有任何异常的动静发生,我怕他们怀疑,又怕大人这边有事发生,所以赶回来了。”

包拯看到公孙策和李通眼中充满疑惑,于是就简单的把他和王朝三人如何救下秦老汉父女以及那个卢员外的事说了一遍,公孙策听了沉默不语,半晌他才抬起头来问道:“大人,您认为这个卢员外有问题吗?还是他和这件事有关联?”

包拯摇摇头,他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件事,忽然想到此时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说不定公孙萼正处在危险之中呢,他立即对李通说道:“知道去清州最近的路吗?我们一定要截在他们的前头!”

公孙策惊叫道:“大人,你是想去………………”

包拯摆摆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