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冼冤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冼冤录-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两个女子大惊,不由自主的往刚才他们坐的那张椅子望去,包拯一看心里就有数了,说道:“王朝,马汉,把椅子移开。”

王朝,马汉走过去合力把那张很重的椅子搬开,可以想象那个帮主的力气应该是很大的,他可以在一瞬间搬开椅子逃命,包拯走过去往下一看,竟然是一个地洞,里面黑漆漆的一片。他说道:“王朝,去拿个火把,我们三人下去,李通在这里看住这两个女子,谨防她们逃跑!”

不一会儿,王朝拿了一个火把就过来了,他自告奋勇的跳了下去,包拯和马汉随后也跟着跳了下去。这个地洞很狭窄,而且弯弯曲曲,很不好走,三人小心的一步一步往前走,走了好长时间,才发现有一个洞口,王朝先走了出去,他在外面大声喊道:“包大人,快出来看呀!”

包拯心里一惊,以为出什么事了,急忙走出去,一看原来洞口左边就是他们刚才来的那条小路,那棵小树还在一晃一晃呢!估计王朝就是为这个而惊讶吧,王朝走到包拯跟前,惋惜的说道:“可惜我们来迟一步了,我想那人已经逃掉了,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呢?”

包拯听了沉默不语,他望着那棵仍在摇动的小树,忽然心中一动,走了过去,原来他发现那棵树上挂着一块白布,他把它取下来,放在手中细细的看了起来。王朝惊奇的问道:“大人,这是什么?”

“这是那人逃跑时不小心遗留下来的,这是很重要的线索。”包拯冷静的说道,他望着那条小路的远处,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快回去,李通有危险!”

三人快步赶回飞花帮总坛,刚到洞口,就听见里传来了打斗声,急忙冲进去,只见李通正在和刚才那些醉倒在地的飞花帮众混战,原来那些人受到迷粉的熏染竟然都醒了过来,包拯正是突然想到这一点才意识到李通危险的,此时李通势单力薄,浑身已经鲜血淋淋,但仍苦苦支撑。

包拯不敢怠慢,急忙叫道:“王朝,马汉,快上去救人!”

李通见包拯等人终于回来了,一口气松了下来,不支倒地,王朝和马汉气愤难当,冲上去一顿拳打脚踢,那伙人那是他俩的敌手,纷纷抱头鼠窜,转眼间就逃得干干净净!

包拯连忙走过去,把李通扶起来,仔细查看了一下他的伤口,幸好受的只是皮外伤,没有伤到筋骨,只要好好静养,很快就会没事的。

“包大人,我真是没用,让那两个女子跑掉了,你就责罚我吧!”李通自责道。

包拯安慰道:“李兄弟,不要这么说,包拯心中有愧,其实都是我的疏忽,和你没有一点关系,我早该料到洞中还有其他的人,却还是把你一个人留在了洞中,幸亏你没有发生什么意外,要不然我怎么去向你娘交代呢!”

李通听了包拯的话感动的热泪盈眶,说道:“包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啊!以后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尽管吩咐!”说完要给包拯磕头。

包拯连忙把他扶起来,道:“你不要太激动,来,我帮你把伤口包扎一下。”说着他就往怀里去掏手帕,不料却把刚才在外面捡到的那块白布不小心带了出来,李通眼尖,问道:“包大人,这是什么东西?”

包拯心中一动,说道:“这是在外面发现的,我想应该是那个帮主逃跑时被树枝刮下来的,怎么你见过这种布吗?”

李通接过那块白布,仔细的看了起来,他神色凝重,半晌才抬头肯定的说道:“包大人,您看这种布质地上佳,绝非一般的人所能穿戴的,在这晖州城里,能够穿这种布所做的衣服的恐怕数也数得出来。”

包拯不料这块小小的白布里面果然蕴涵着重大的线索,他真是又惊又喜,忙问:“那你知道有几户人家能穿这种衣服?”

“当然是那些官宦人家,或者大富大贵的人了,第一个就是英王府了,他虽然是落魄的王爷,但是天皇贵胄,一般人家还是不能和他相比的。第二个就是那个卢员外里,他家财万贯,什么样的衣服穿不起啊?还有一个就是知州大人了,他好歹也是一州之主。除了这三家,其他的人我就想不起了。”

包拯接过李通递给他的那块布,藏在怀里,说道:“看来要摸清这案子的关键,一切都要从这块白布上查起啊。”

“李通,晖州城里有几家比较大的布庄?”

“哦,包大人,我知道你要问什么,这晖州城里能卖这种布的只有一家‘福通’布庄,他的老板也是奇怪的人物,他从不做那些小老百姓的生意,就算你上门也会被他拒之门外的。他所做的就是那几家大户人家的生意。”

“哦,你见过那老板吗?”包拯嗅出了一点味道。

“大人,不怕您见笑,我穷得叮当响,怎么可能见到他呢?而且据说见过他的人很少,所以就很少有人知道他长得什么模样。”李通苦笑道。

“好吧,我们先把你送回去。”包拯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说道,“然后我们再去会会那个神秘的布庄老板!”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三十三章 端倪初现

包拯等人把李通送到他家时,公孙策兄妹也已经回来了,公孙萼一见到他们就兴奋的问道:“你们抓到那些人了吗?”

包拯无奈的摇摇头,公孙萼气呼呼的说道:“包大哥,如果你带我去的话,一定不会让他们跑掉的!现在看你怎么办!”

公孙策急忙上前把她拉到一边,喝道:“你怎么这样和包大人说话的?没大没小!”

公孙萼赌气的说了一句:“他是你的大人又不是我的大人!”就回到里屋去了。

公孙策抱歉的说道:“大人,小妹不懂事,请你原谅她。”

“不怪她,其实说起来也是我的疏忽,才让那人逃走了。”包拯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公孙策低头沉思起来。

“大人,那您现在的想法是?”公孙似乎猜测到了包拯的心意,但还不敢肯定。

“首先要先确定那个飞花帮主的身份,而那块白布就是最好的入手调查材料,听李通所说,晖州城里的‘福通’布庄似乎很不一般,令人感到可疑,所以我认为应该先从那里着手。”

“哦,大人有什么好的计策?”公孙策惊喜的问道。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包拯和众人详细的讲了自己的想法。

“好,我们就按大人所说的去做。”

三天后,在晖州城‘福通’布庄来了四个很奇怪的人,他们一踏进布庄就站在那里冷冷的打量着一切,神态旁若无人,煞是傲慢。布庄掌柜见多识广,见为首的那个黑大个儿气度雍容,浑身散发出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他身旁的那个白面书生脸带微笑,眼睛中透出的则是聪慧,精明,仿佛任何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而站在他俩身后那两个壮汉一看就是练家子。掌柜在晖州城里的大小富豪都见过,这几个面生的人他不敢怠慢,急忙迎了上去,他们肯定是外面来的,如果得罪了他们,将来吃了苦头也没地方去找他们。

掌柜满脸微笑的招呼道:“几位客官是第一次来小店吧?有什么需要的就请说给我听,我可以保证在这晖州城里,只要你提得出来要求,我一定包您满意!”

“哼,我们要的东西你保证拿得出来吗?可不要说大话!”那白脸书生冷笑道,而那个黑脸男子背过身去,根本不看掌柜一眼,态度极是嚣张。

掌柜在晖州城里也是见过世面的,他并生气,仍旧满脸微笑,说道:“我不敢夸口,凡是我们布庄没有的东西,恐怕你们在晖州城里也不会再找的到了。”

这几个人不用多说就是包拯等人了,公孙策连连冷笑,包拯突然说道:“你去找个能作主的人出来说话!”

掌柜一愣,说道:“这家店我是掌柜,难道不能作主吗?”

“你能作主?”包拯道,“这么大的店老板还用得着在前堂抛头露面吗?这恐怕有失身份吧!”

“这,这………………”掌柜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半天才憋出来一句,“你们究竟是什么人?到此何干?”

公孙策说道:“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有一笔大生意要来关照你们,不过看样子你们好象并没有诚心啊!”

掌柜连忙摇手,说道:“没有,没有,客官千万别误会,送上门的生意我们哪会不做,拒之门外呢!”

“我家主人的身份你无权知道,不过我们需要一批你们这儿的布料,价钱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要诚实可靠,你们老板都躲着不出来我们敢放心吗?”公孙策气势汹汹的问道。

“可是我们老板他常年生病,久卧在床,店里的事已不大管了,他全都交给我来打理了,我想我应该可以作主的。”掌柜终于承认了在他背后果然还有一个更大的老板。

“哼!你作主?这么大的生意你作得了主那我们主人也不用亲自过来了,少罗嗦,快去把他叫出来,我们可没工夫在这里和你磨嘴皮子!”公孙策装出怒气冲天的样子。

“好吧,既然如此,你们在此稍等,我去请老板出来。”掌柜无奈的说道。

掌柜进了内堂,包拯和公孙策相视一笑。不一会儿,那掌柜就出来了,他神态非常恭敬,对包拯说道:“我家老板请几位去后堂相见。”

包拯心中一喜,既然请他们去后堂相见,那么至少说明对他们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他控制住自己激动的心请,因为这个神秘的店老板太有吸引力了,他平静的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那好吧,你前面引路。”

后堂很清净,包拯坐了下来,慢慢的喝着茶,一副从容自若的样子,公孙策站在他的身  ,王朝,马汉警惕的望着四周。不多时,外面传来一阵咳嗽声,还未见到人,一个苍老的声音就传来了进来:

“各位远道而来,老夫有失远迎,真是失礼了,我给各位赔罪来了!”

包拯紧盯着门口,一会儿,那个掌柜扶着一个发须皆白,背略微驼,拄着一根拐仗的老头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包拯心里感到大失所望,这和他想象的不一样,这人年纪这么大,又重病缠身,和那飞花帮的案子会有关系吗?他觉得自己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了。

包拯迎了上去,施了一礼道:“老板客气了,应该是我们失礼才是,把你从床上叫起来谈这铜臭之事,不过实在是太要紧的事,所以也就顾不上了,还请见谅。”

老板听了包拯的话,猛然抬起头来,望了一样包拯,又迅速的低下了头,恢复到了刚才那副病怏怏的神态,不过他这急剧的变化可瞒不过包拯的眼睛,包拯分明看到了他眼睛中流露出的那一丝惊慌,这种眼神包拯觉得曾经在哪儿见过,但却一时想不起来,他于是故意去扶那老板,这说来也是人之常情,虽然初次见面就这样显得亲切了一些。

不料那老板见包拯伸手去扶他,大为惊慌,急忙躲闪到一边,口中连连说道:“惭愧,不敢有劳客人,咱们还是坐下谈正事吧,老朽这身子不能坐太久的。”

包拯似有所悟,随意的问道:“敢问老板是哪里人氏?”

“老朽祖籍晖州,在这儿住了几十年了,客人为何这样问啊?”老板惊疑。

“随便问问,我只是好奇,为何老板的口音中带着一丝京城那里的方言啊?”

“哦,是这样的,老朽年轻时曾在京城做生意,在那里住过几年,所以才这样的,我们还是不要扯远了,谈生意吧。”

“好吧,我们想订购一批你们的特色布料,就是那种很昂贵的白布。”

“你们要多少?”

“很多,不知道你们有多少货?”

“这个老朽常久不问店里的事了,也不是很清楚,你们可以问掌柜。哎呀,老朽感到有点不舒服,此事就全权交给掌柜,你们和他细谈吧,我先告退了。”店老板摸着头,看来真的又发病了。

“那好吧,掌柜,你先把老板送回房去,我们明天再来。”包拯微笑道。

从‘福通’布庄出来,公孙策疑惑的说道:“这个店老板也看不出奇怪的地方,不过我总感到有点不对劲。包大人,你为什么不再追问下去呢?”

“呵呵,因为我已经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当然就不用问了。”包拯笑道。

“他究竟是谁?”公孙策三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此人究竟是谁呢?猜到的人请在书评区发言,谢谢。

第四部 采花奇案 第三十四章 风云突变

“他到底是谁我暂时不说,卖个关子,不过这人你们都见过,我说出他的名字的话恐怕你们会大吃一惊的!明天我们再去‘福通’布庄,相信必会有个结果。”包拯呵呵笑道。

公孙策三人低头苦思起来,不过他们最终没有想出那人究竟是谁,就是有几个人的名字到了嘴边也不敢轻易说出来,就怕说错。包拯最注重的是证据,他们只是凭感觉猜测而已。

“好了,不用费神了,一切到了明天就会明白了,今天大家也都累了,早点休息吧。”包拯很有把握,脸带微笑,他自信这个人再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

第二天,包拯带上公孙策三人又来到了“福通”布庄门前,不料这次却是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公孙策急道:“大人,怎么会这样?难道有什么不对劲吗?”

王朝更加性急,他扬起拳头说道:“大人,我去一拳把它砸开,岂不简单得多了!”

包拯微微一笑,阻止了王朝的鲁莽行为,对公孙说道:“公孙先生,麻烦你去敲门,我想一定有人在里面的。”

公孙策将信将疑,但还是依言走了上去,敲了两下门,不见有动静,包拯见了朝着里面大声说道:“我知道有人在,快开门吧!”然后示意公孙策再敲门。

公孙策的手还没碰到门上,门就打开了,一个头探了出来,睁着惺忪的双样,打了个哈欠说道:“是你们啊,来得这么早,我刚起床呢。”此人正是布庄的掌柜。

包拯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的,也不多说什么,开门见山的就说道:“我想见你们老板,昨天有些事情还想向他请教。”

掌柜一听这话,突然脸色大变,慌忙摇手道:“不行,不行!昨天老板见了你们以后已经元气大伤,现在正卧床休息,我怎么敢再带你们去呢!如果出了什么意外的话,我可担当不起,再说昨天老板不是已经说了嘛,这笔生意他委托我全权作主,你们也都听到的,难道不相信我的能力吗?”

包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