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在东汉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工在东汉末年-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匆忙中选择了抱住一个旗杆,才不至于在这场劫难中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但问题又来了,他聪明的选择让其余士兵也纷纷效仿,可僧多粥少,旗杆没有那么多,于是害怕死亡的曹军都纷纷抱住自己能抓的东西,哪怕是一根稻草。当然也有没失去理智的人,他们又都拼了命的想拉住那些已经抓住了东西漂浮着的人,谁还管你是将军还还是士兵,能活着对他们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可一根小小的旗杆能载多少的人重量?

曹仁身上自然也有无数双手拽着他,眼看这旗杆就要因为过重而开始下沉,他便怒吼着让他们松开,这些人自然也不会理会他,曹仁只好挣扎着,企图用这个方法来摆脱身上死亡的拉扯。但可恨的是他身上那盔甲,因为是大将的原因,所以那盔甲上纹理很多,接缝也有很多,只要拽着他的人,死死的扣住缝隙,任凭曹仁怎么用劲也甩不开来,就算甩开了,很快就会有新的一双手补上位来。这时的曹仁真想抽出佩剑来,把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杀干净,可无奈的是现在两只手想要支持平衡都困难,更加别说用一只手了。

就在旗杆渐渐下沉的时候,身边突然出现了一只船“子孝将军,快上船来!”曹仁一看,原来是他的副将郝昭,其实郝昭也是万幸之中才从襄军手上夺下一条船的,刚才他本来也是靠着一个掌灯的架子才幸免于难,可这时襄军驾船驶了过来,见他是一名将军,就吵闹着要活捉他,本已万念俱灰的他,熟知一个浪头打过来,那掌船的估计是个新手,没操作好整条船就在水利打了个滚,郝昭眼疾手快赶忙招呼身边的人上船,而后就看见曹仁在他不远处,可是看这襄军用得挺顺畅的浆,到他手里就不听使唤了,一条船就总是在原地打转转。好在从水里爬上来的有个士兵是在黄河打捞了几年鱼的渔夫,郝昭赶紧把船桨递给他,然后再一眼就看到了离他不远处的曹仁。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郝昭才把几近脱力的曹仁拉上船,看着汩汩的江水,曹仁叹到“这一场洪水,两万人就没了!”

郝昭也跟着叹口气说“是啊,两万人。这陈琳还真是不择手段,如此狠毒的计策他也能想出来,决了汉水大堤,日后樊城和襄阳周边的百姓就遭殃了,这事缺德啊,会遭天堑的!”

“功过只有后来人评述,眼下我们还是快点脱困吧。对了韩琼(河北四大庭柱,一打正梁中的正梁,不知道在那看的他是在赵云七进七当阳长坂的时候被赵帅挂了)和马延他们怎么样?”曹仁一面脱着沉重的铠甲,一面有气无力的说。

郝昭见曹仁想把铠甲脱下来,赶紧帮忙,听见他又在问其他将领的事,便答道“末将也不知道啊,当时的情况很混乱,我只看见满从事好像骑了匹马往山上跑了,但不知道有没有遇到危险。将军说句不中听的话,当初主公叫撤退的时候,您就不应该把这断后的任务接下来”

“如果我们不接下来,谁会接?除非夏侯兄弟还在,可他们现在在许都,曹洪那小子更加不行,说是断后搞不好又冲上城墙了。算了现在说那么多也没用,现在我们先把自己管好吧”

曹仁的话,让郝昭觉得十分在理,曹操阵营里就缺乏像曹仁这种攻守兼备的将才,说难听点就是曹操手下没有会守土的,如果是在一个同意的国家里,这当然是好事,郝昭坚信只有攻击才是最好的防守,但眼前这已经被大水淹去了一半的樊城,让郝昭也开始对自己的信念有了改观,难道在面对曹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兵力下,陈琳认为防守才是最好的选择么?

这边说曹仁被搭救上船,而陈琳这边合着他带来的把个小将,却在江上横行,杀起曹兵来那个痛快劲,简直让张苞都快笑裂了嘴。就在刚才,于凌在水中捕获了曹军的两名将领,韩琼和晏明,另外还打捞起来一具尸体,根据投降的曹兵说,那是左军校尉马延本人,不过现在肚子涨得就跟怀了八九个身孕一样“军师,此战得胜,曹操应该就不会再打樊城的主意了吧”关平一直都很得到陈琳的器中,所以便放他在身边,让他好好学习兵法。

陈琳看着一望无际的洪水,在说了句‘这到底是对还错’后才有点黯然的回答到“曹军是不会放弃的,我们这次虽然获得了大胜,但对曹操来说,他剩下的兵马还是有足够的能力夺下樊城,甚至是襄阳,而且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后方老家会不会再继续派援兵过来。其实,我感觉我这一次有点适得其反,弄得曹操不痛不痒的不说,最主要的是我怕会彻底的激怒曹操,还有我担心孙策那边的情况,如果孙策再来攻的话,以我们现在未成气候的水军,怕还不是江东军的对手,所以连水战都只能放弃,到那时就真的是孤立无援了”

关平有点质疑,据他了解江东在孙坚的时候,和大叔父(刘备)的关系很好,按道理及时是孙策接了位,孙策也不会对刘备说翻脸就翻脸吧。看着关平面上的表情,陈琳看出了他的想法“安世,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朋友或者兄弟,在超出情谊的利益范围之后,朋友也会变成敌人,兄弟也会变成仇人,当初主公和孙坚交好,不过是权宜之策,这就是政治!你现在还小,不懂这些大道理,等你成长到真正的能独当一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本来你觉得美好的世界,其实是如此的残酷,如此的现实”

陈琳说的话是关平所不能理解的,或者说连意思都没听懂,按陈琳的口头禅来说就是‘你说的话太禅了,我悟不出来’当然关平是不会这么说的,见陈琳流露出的那种哀然的神情,他就知道一顶是陈琳又想起了往事,事实上陈琳和刘备之间的事,所有的襄军上到镇守一方的将军,下到炊事班的墩子,他们都多多少了解一点,虽然具体的版本不一致,但内容是相似的,所以也关平也不再说话,安安静静的站在一边继续注视水面上的动静。

是役,曹操军在陈琳利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损失接近两万人,襄军损失不足百人。曹操为了尽快拿下樊城,又从许昌调来了两万预备役,虽然在素质上远远不如在水计中损失的部队,但却可以起到提高士气的作用。大水在荆襄流域一直持续到了十月初,才见好转,不过因为大水刚退,还有许多淤泥,沼泽,曹操不得不把对樊城的打算放到来年再进行。

。。。就在陈琳水淹曹仁的时候,孙策悄然无息的从庐陵郡率军三万,越过罗宾山进入了桂阳郡,确认襄军没有所发现后,孙策使用着让他一举成名的闪电战术,接连攻陷阳安、汝城、乐昌、仁化、曲江五座小城,桂阳太守赵范为了苟延活命,开城投降,桂阳郡失陷。而后孙策又赶紧封锁江东军入荆州的消息,在打下桂阳的第二天就立刻继续西进,不到半月临贺郡也落入孙策手中,好在太守严纲有点人性,在投降之前把江东军入荆州一事向江陵通知了,为了提高防范,做为南郡太守,吕岱(很久没介绍人了,总觉得或许大家不会看这些人的简介,但是我个人认为吕岱是个人才,所以在本书中把他放到江陵太守的位置。吕岱160…256年字定公,历史上是吴国一位开疆拓土的高寿名将。二一一年,当时他为余姚长,在凭借自己招募的三千壮士镇压了会稽、东冶等五县冶铁工人起义后,被封为昭信中郎将。二二六年交趾太守土燮死,孙权接受交州刺史吕岱的建议,把合浦以北划为广州,吕岱为刺吏;交趾以南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士燮的儿子士徽叛乱,对此,吕岱力排众议,亲率3000水军“晨夜浮海”,突然兵临交趾城下,迫使士徽束手就擒,避免了割据。接着他率军平定了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二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二三八年,潘浚病故。吕岱接替了他的职务,随后再次镇压廖式的叛乱,这时他已是80岁的老人。孙亮继位后,吕岱官至大司马。不错吧,真的是个人才)立刻发书给零陵太守刘度、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湘东太守张咏、衡阳太守葛祚,让他们集中兵力于江陵,放弃他们所在的郡守,结果响应他的只有湘东太守张咏、衡阳太守葛祚,其余三人都见孙策来势汹汹,已经有了开城投降的打算,至少他们认为还能继续留在自己的地方悠然自得的做个太守,但这到底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孙策答不答应又是另一回事。

看到荆南已经就快掌握到自己的手中,孙策不由得意起来,认为襄军其实也不过如此,便干脆分兵四路,争取以尽快的速度荡平荆南,周瑜虽然对孙策轻敌的态度不是很满意,但眼下的确是越快拿下荆南越好,所以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放纵着孙策的心态,在他想来如果打仗还带着思想包袱,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就像当初孙策要发兵的时候,程普、韩当、黄盖等老将前来阻止,说襄公到底和老主公交好,现在我们落井下石非君子所谓,搞得孙策都举棋不定,还好孙策也是个单细胞动物,做事全凭他的一股劲头“那是父亲的事,和我孙策无关”说完这句话,孙策就开始调兵遣将。然而孙策之所以没有被老将军们所阻止住,是因为他周瑜跟孙策说得很清楚了,如果选择帮刘备,那么曹操就一定会把江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而以当时的情况看来,孙策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撑过曹操的攻击,自己的内部还乱得一塌糊涂;而如果选择帮曹操,那么好处就显而易见了,首先就是刘备无暇南顾,其次有免费的土地占领,又可以不被人死盯着不放,这交易自然是人都会做。

当陈琳听到孙策还是来攻的时候,他顿时傻了眼,这孙策还真不讲情面!不过再仔细一听,是在打荆南。他心中吊起老高的石头又放了下去,荆南现在对陈琳来说已经没有空闲去顾及,所以有与没有都是不重要的,怕就怕如果孙策也跟这曹操来打樊城,就像历史上曹、吴联军合进荆州,导致了关羽的败走麦城,不过作为荆州南北的交通要道江陵,是不能失去的,所以陈琳即刻给吕岱发了封信件过去,‘江陵无论如何也不能失,要是丢了江陵你就殉城!’

正文 第八十一章 恶行的天谴
(更新时间:2007…7…15 17:20:00  本章字数:4426)

第八十一章
本是晴朗的天空,突然“陈琳!你触犯天条,惹得大地生灵涂炭,该当何罪!吾皇本是见这东汉气数将近,不忍看见人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才特以挽救你的性命,让你来次辅佐明君。不想你却是雪上加霜!吾皇让我抽出你的一魂两魄,以示惩戒!”言毕,陈琳看着云中飘下一个人出来,此人身着彩色盔甲,鲜艳无比,阳光从他身上反射出来的金光,让陈琳怎么也睁不开眼睛,之恍惚的看见此人手中拿着一个宝塔,而他身后又相继出现了三个人,手中也分别拿着琵琶、宝剑以及伞,就在陈琳想这几人是如此熟悉的时候,拿着宝塔的人开始朗诵一段符文,而后从他手中射出一道金光,这金光有快又准的击中了陈琳眉心,顿时间的痛苦让陈琳生不如死,可偏偏又叫不出声来。

“啊”陈琳猛的从梦中醒来,他大口的喘着起,汗水已经打湿了他的后背,甚至连头发都是湿漉漉的。从现代来的他,经过科学的熏陶根本也就不相信会有鬼神之说,可是刚才梦中所梦之事,让他感到十分后怕,因为这一次的梦与他二十多年来做的梦都不同,那是如此的逼真,他甚至觉得现在眉心都还隐隐作痛。叫了几声士兵,没有反应,估计是睡着了,其实他也没有特意强求士兵一定要为他守夜。所以陈琳只能自己把灯掌上,然后为自己倒了杯水,急急的喝了下去,才感觉身体已经完全属于自己了,刚才倒水那笨拙的动作,让陈琳几乎就要大叫起来。

天还没有亮,不过看上去应该快五点了,刚从睡梦中惊醒,陈琳也已经没有了睡意,他把自己的衣领紧了紧,然后就准备打开门出去看看夜景。‘呼咕、咦噜’这时门被一阵诡异的风所吹开,本来近在咫尺的门前花园,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座桥,陈琳努力的抹了抹眼睛,赫然看见正对着他的上桥处写着‘奈何’二字,而就在这桥牌旁边站着一个老婆婆,之所以他知道是个老婆婆,是因为没当一个人过桥,她总会用沙哑的声音说“来喝了吧,喝了你就会感觉很快乐的”‘奈何桥!’‘孟婆汤!’陈琳整个身体从头皮到脚底板都在发麻,甚至都开始战栗起来,他不相信,以为这不过是自己的幻觉,所以便要过去一看究竟,可感觉又是那么的真实,这些上奈何桥的人,无疑不是死亡的人,而从服饰上看,这些人不就是汉朝的百姓么,他混在上奈何桥的队伍中,感觉不到任何生机,可是倔强渴望一探究竟的他鼓起勇气一直排到了上奈何桥的进口,这时孟婆却不像刚才那样,从身旁空无一物的木桶中舀一碗汤出来给他喝,而是对他笑着说“嘎嘎嘎,陈琳你要是想喝我孟婆绝对会给你,我这汤的确是天上地下,忘情忘恼的最好药物,可是这奈何桥你真的要过?要知道这一过就回不了头了”

“她能看见我!”这是陈琳的第一个想法“我还在做梦?”这是陈琳的第二个想法,可是无论怎么拧自己,可痛觉的的确确的存在,他又猛地一回头,发现自己的屋寝已经消失不见了,但不是他转头的时候消失,而是他转头过去,眼睁睁的看着屋寝消失。

“嘎嘎”此时比破铃铛摇起来还难听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陈琳,这些人,哦不,是鬼魂,它们可都是对你恨之入骨,如果你还一直拦在这不让它们过去,等它们恢复了理智就不会再过桥了,它们会一生一世的跟随你,直到你死或者疯了为止”已经被现下情况弄得连呼吸都困难的他,听孟婆这么说赶紧把队伍让出来,这些鬼魂才又开始挨着个,排队上了奈何桥“请。。。请。。。请问,它。。。它们为什么,‘咕’(咽口水的声音),为什么恨我?”

孟婆也不停下来,仍旧一面熟练的给鬼魂喝着忘尽万事的汤,一面笑答道“嘎嘎噶,你不是知道了么,诺,你这一魂两魄还在我手里”孟婆很快的从裤兜里掏出一团白白的云雾状的东西,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