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女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女医-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连部下辖日连、安州两州,都紧邻景龙国土,一面幽州,一面和州,年年征战,疲惫不堪。虽然日连部下两州都设立了储粮备缺的和籴仓,每仓大略储粮有二三十万硕,但是架不住青壮消耗过多,人马不足啊!

黎部也有如是窘况,匹黎州地形狭长,主面霸州,接壤和州,两线开战,叫苦不迭。虽没有日连的青壮消耗得多,可也供不起攻城的消耗啊!

悉万丹、匹吉、何大何三部也不敢开口,三部虽然兵强马壮,骑兵上万,无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粮草的不出头,打什么仗立什么功,饿死白瞎!三部虽然牛羊不少,可不能日日杀牛宰羊,自给自足吧!还拿什么养家糊口呢!没得让我们出人又出粮的吧!

伏弗郁和羽陵两部也不作声,以往都只这样,我们出人又出粮,土六于什么也不出,便宜却被他给占了,凭什么呢!

土六于部的首领本不想说话,看看伏弗郁和羽陵两部的眼神,再看看沙摩柯祈求的脸,狠了狠心,道:“我土六于部愿出八千勇士,二十万粮草,助我契丹。”

伏弗郁和羽陵两部见土六于部首领发话了,两部首领商量了一下,由羽陵部首领发话,道:“我们两部却没有土六于部有实力,却也不是那等小家子气的,愿意各出八千勇士,二十万粮草,为我契丹效力。”

悉万丹、匹吉、何大何三部中,悉万丹是最强大的,悉万丹首领见了三位首领发话,粮草也有了六十万,便道:“我悉万丹部不产粮草,我部还是愿意出一万五千名勇士,牛羊千头,共举盛事。”

匹吉、何大何两部首领各许了一万两千名勇士,牛羊八百。日连和黎两部凑了凑人马,一共划拉了七千,凑了七万大军。由日连和黎两部提供百万粮草,契丹军号称十万大军,攻向景龙。

统军的是契丹第一员上将,契丹公认的好汉迪烈。这迪烈都统军,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年方三十五六,仪表堂堂,威风凛凛,身高八尺有余,面白唇红,须黄眼碧,威仪猛勇。上阵时,仗条浑铁点钢枪,杀到浓处,不时掣出腰间铁简,使的铮铮有声,端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副统领也是契丹上将,匹黎守将阿鲁蛮。此人长得面白唇红,须黄眼碧,身长九尺,若平日里不着盔甲,便整日带着一个狼牙皮帽,身披皮裘,露出胸前一把盖胆黄毛。此人军中比武,凭着力气,一敌众人,才得了这副统领的位置,可谓是力敌万人。

迪烈把那七千人马,点出五万四千人,其中骑兵一万五千人,又点了十五位将官,各统三千六百勇士,分作三路,陈兵三州,整兵待发。迪烈自和阿鲁蛮在安州安营扎寨,坐镇军中。

选安州为营,一来安州居中,可左右支援,利于发号施令。二来,安州对面的和州却是景龙军力最为强盛之所在。三来,迪烈和裴老爷子对阵多年,也算英雄惜英雄。四来,安州离都城最近,便于调集兵马、粮草。

景龙四十年,八月初八,契丹陈兵三州,正式宣战。

第80章 李烈将军

全线开展不过半月,幽州守将丘将军中了敌将毒箭一只,找来军医,却道此毒无解。丘将军上书朝廷,请求换将,撑了三日,丘将军忘,朝廷派来一位姓李的大将军,管了幽州兵马。

却说这李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幽州豪门李家。史载;道教鼻祖李耳的第九代世孙李崇曾担任幽州知州;李崇之次子李瑶一人幽州知州,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幽州侯,从而便在幽州留下了一个幽州李家。与幽州林家世代习武,以武传家不同;幽州李家庶出弟子可以在士农工商中随意选择,嫡出弟子必须以士为要务,无论习文练武,均以为官为荣。幽州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之一。

李将军姓李名烈,景龙三十六年武状元,幽州李氏武艺最杰出的新生代,自小以曾祖父李信为目标,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相貌清朗,风采翩然,文治武功,才俊脱拔,因母亲有八分之一回纥血统,又有壮冠虬髯(意思是额头很宽,卷曲胡子),剑眉凤眼,棕发黑眸,身高八尺,膀大腰圆,使得一手好钺。

他的母亲窦氏同样出生于豪门大族,窦氏的父亲官拜太子太傅,母亲是景康帝的妹妹襄阳长公主。窦氏从小就深受景龙帝的喜爱养在宫中,政治眼光敏锐,与李烈的父亲李刚很有助益。可以这么说,若没有窦氏,李刚能不能继承幽州侯的爵位都难说。这样的母亲培养的孩子必定能够成就大业,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母亲是政治强人儿子也绝非等闲之辈。

景龙三十六年,李烈已经从无知少年成长为具有极高政治素养,练就一身武艺风度翩翩的太原公子了。李烈乃是第二子,不甘坐等爵位,且爵位不一定是他的,他就上京武举,一举博得头筹。同年,任禁卫军校尉。

景龙三十八年底,李烈娶了与比自己小两岁的公孙氏为妻。这公孙氏不是旁人,正是裴大郎如弓的表妹--公孙十四娘,名唤娉婷。这两人真是一对俊男美女,天做之合,两个少年夫妻必定相亲相爱有着说不尽的私房话。

就家庭这方面李世民是幸福的:父母的疼爱,又有娇妻相伴,这是何等幸福的生活。对于一般人有了这些就足够了,但对于李世民是不够的,他必须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是需要有一个机会的。

上天偏偏给了李世民这个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即将到来。李世民展现你自己才华的时候终于到了,幼雏即将变成雄鹰展翅高飞!

景龙四十年秋,已经是正四品上忠武将军的李烈,得了机会,一个旁人都不要的机会,去幽州当将军。在战火中,李烈的故事即将展开。

李烈到来时,战争正处于胶着的状态。幽州虽然战胜了,然而失去了将军,只有闭门不出;契丹虽然战败,损失却不是很多,然敌方主将受伤,又不应战,更加猖狂,日日骂战。

李烈的到来让幽州人有了主心骨,他命人拆毁民房,把拆下来的木料用来修筑城池,动员全城百姓官兵上城抗敌。其次又亲自上城慰问守城将士,还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

李烈大声的喊道:“兄弟们我想知道你们愿意做亡国奴吗?”

大家都大声的叫到着不愿意。

李烈大叫:“驱除鞑子,与鞑子血战到来,不做亡国奴!”

受到李烈的感染,下面的将士们都大声的喊道者:“与鞑子血战到底,不做亡国奴!!!!”

李烈又说道:“以前我没当过将军,不知道怎么当你们要协助我,共同御敌。这次只要你们能尽力守城保住城池,以后我必然上书陛下,让你们都能加官进爵不愁富贵,今日许下此诺,若违此诺,天打五雷轰。”

补充道:“在这次战斗中凡是得了契丹人脑袋的都有赏赐,普通士兵直接晋升。”并且把随身带的金银珠宝赏给守城将士们看了看,定下了一个人头换多少银子的奖励。

又言,不能乱杀平民,冒领军功。只是冒领军功却是不容易的,契丹人全名皆兵,又剃了头的,冒领军功须得给人剃了头,而且刚剃了头的青茬子下面还是白色的,也容易被认出来不是。

看来李烈为了加官进爵,维护家族名誉,什么都豁出去了。李烈的演讲果然奏效,原先守城士兵由于契丹兵攻势凶猛,士兵们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身体也是极度疲劳,士气极低。但是李烈的演讲之后,守城士兵个个变得如狼似虎,士气高昂奋勇杀敌。(金钱和权位的作用真是无可限量)经过昼夜激战,契丹的几次进攻被打退了,但是幽州士兵也是伤亡惨重。

同时,和州和霸州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战一月,契丹攻势凶猛,锲而不舍,铁打的人也吃不消啊!和州还好,霸州却是出了问题。

霸州就有一人擅长用兵之道,就是霸州的陈将军,陈将军的儿子是个纸上谈兵,心高气傲的家伙,与四郎不太对付,简单来说,就是羡慕嫉妒恨四郎得了陈将军青眼。

陈将军分身乏术,管理自然上不去,还好裴老爷子不时支援支援,倒也能马虎过去。

裴老爷子,裴大郎,秦猛三班倒,裴老爷子倒是睡得几许好觉。陈将军年届五旬,体力跟不上,心却放不下,日日苦熬,一个月功夫,瘦了二十斤,人都瘦脱型了,就这样,熬到了战斗的结束。

两边整兵勒马,做了休整,以图再战。

半月下来,三州同缴获了战马三千余匹,俘虏五千人,物资粮草不计其数。三将将此事上报朝廷,也没对刘皇后和小皇帝做太大的指望,以为对方会说一句“卿须努力”。

但三将却万万想不到,三天后,在士兵疲惫,伤痕未愈的情况下,收到的不是朝廷的表彰,而是刘皇后的责备——汝等不思安定,有负朕之期望。念卿昔日有功,此事不在追究。若再有契丹派兵前来,当约束部属,不要追讨过界,勿慢朕言。

三将及三地百姓士兵都忍不住有些失望。

第81章 霸州乱

在幽州,陈承恩摇头叹息:“我等如此艰辛,为天子守土,朝廷未免有失偏颇了。”

陈将军听了这话,心中一凛,来这里这么长时间,周围的环境熏染,他竟差点忘记了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战。

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景龙安强,为了家族荣誉,为了景龙子民安稳……在众多的理由中,并没有一条是为了小皇帝和刘太后。那么刘太后现在怎么做,怎么看,又有什么关系?

陈将军的信念是好的,然而,这个信念并没有支撑他很久,景龙四十年九月十八,,在休战十天后,陈将军没有能恢复过来,忧思过度,病亡霸州。

自此,霸州无宁日。

刘太后并不蠢,她的安危还要靠这些人守卫者呢!刘太后迅速的让人送来了补给,南边匪患已经这样了,若是北边再乱,屁股下得龙椅怕是也坐不稳了吧!

霸州孙家有长子名叫孙玉树,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孙玉树年届四十,父亲孙霸天觉得他不堪大用,并没有把家传给他的打算,而是看好四子孙玉龙。

孙玉树早有察觉,然而他父亲孙霸天是何等英雄人物,他也不能拿四弟孙玉龙如何,孙玉树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来帮了他的忙。

这人名叫毕克,别看这名取得很想汉人名字,姓毕名克,其实不然。他是契丹人,契丹名叫毕可,乃是大汗沙摩柯的庶出弟弟。此人乃是景龙和契丹的混血,他的母亲是被掠去契丹的景龙人。他倒是个极其孝顺的,潜伏景龙十年,为的就是得了功劳,帮沙摩柯站住脚,把自己的母亲接出来同住。

他扮作马匹商人,与各大府第交好,为的就是寻找一个机会。而今,终于被他寻到了--霸州。

孙府之事他早就有了计较,而陈将军病重却是最好的时机。

他找到孙玉树,几句话下来,孙玉书就被煽动了,引以为知己,只觉得世人都误解了自己,只有毕克了解自己有多么的优秀,多么的不得志,自己的父亲不把家传给自己,完全是有眼无珠。不过几日,孙玉树便在毕克的奉承下,忘乎所以,定下了一条毒计。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乃是思乡祭祖之节,每过重阳,必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的风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高和糕谐音,重阳糕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景龙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毕克之计实在是老套,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毕克之计还是看到了效果。

堡垒是从内部攻克的,不管孙霸天武艺怎么高超,也抵不过儿子的阴谋。

契丹无神医,契丹的郎中就是蒙古大夫,治疗跌打损伤,制点金疮药还是好使的,其他的就不敢恭维了。然而,契丹也有宫廷秘毒,不巧,毕克就有一些。见血封喉说不上,无色无味,杀人于无形还是可以的。

毕克寻得一把特制的酒壶,叫做阴阳壶。壶的主体一般竖着分为两隔,每一隔分装不同的液体,在壶柄处有两个小洞,分别与两隔相通。想倒那边的就按住另一边的小洞即可。

孙玉树不放心,只先与自己准备了一杯酒。重阳节,孙玉树也没有做旁的,只是与父亲和众位兄弟各斟了一杯酒而已。

孙玉树没有和第二杯酒,他还是不太相信毕克给特的这个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霸天第一个发现了不对劲,站了起来,道:“你个孽子,今日在酒中下毒,所图何事!”

孙玉树笑道:“我的爹爹,你还不知道么!我乃家中长子,年届四十,你却日日对我非打即骂。四郎有甚好,不过武艺高强一些,你就护得像宝一样,连家产都准备与他!”

孙霸天苦笑道:“这就是你谋害我的理由!”

说话间,年纪最小,内力最浅的六郎已经吐血开来!孙霸天一见,怒道:“我带你不公,六郎年幼,你也要害!可是你的兄弟都有一杯毒酒!”

孙玉树笑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哪能容得我的大计被毁!”

孙霸天还想说什么,一群黑衣人进得院子,围住了大厅,把一家子人围了起来。

孙玉树笑道:“莫再挣扎了,你们是逃不掉的!弟弟们,我会好好照顾弟媳们的!”说罢,淫笑开来!

孙霸天吼道:“别管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