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女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女医-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曹氏却不知道内情。只因先许了王氏,又毁了这门亲事,另攀了门亲事,对洛家就存了几分愧疚。便提了让长房长孙曹毅聘洛大娘为妻的话头。

王氏本是不忿曹氏一女二许的,然曹氏话中那可观的聘礼让王氏有了几分意动。王氏便叫身边的贾麽麽漏了几句与钱姨娘听。

钱姨娘回去自然与大娘学舌。大娘左思右想,嫁个商贾也好过做妾。若是老太太把亲事做下了,爹爹哪有不许的。便说了一箩筐的好话与钱姨娘,打发了钱姨娘去与老太太套话。

钱姨娘一心为女儿,跑腿也是甘愿的,屁颠屁颠的就去了。只是钱姨娘那是老太太的对手,老太太先晾了他半日,只三五两句便把话儿套了出来。

得了大娘同意,老太太手脚利落的递了话与曹家,不几日,就把亲事坐实了。曹家马上放出话去,洛青松本是想把大娘送与长公主嫡长子镇军大将军司马醇为妾,老太太既然做下这门亲事,他也只好作罢,庆幸还没与司马家说道。只是洛青松毕竟心有不甘,嫁妆上便是又薄了三分。

第二年,洛大娘,洛二娘除了孝,曹家和韩家便都请了媒人上了门,三媒六聘,请了期,都选择在了秋天成婚。洛大娘定了六月二十八,洛二娘定了八月初八。

曹家老宅也在青州,大娘的婚礼三娘倒是全程参与了的。

六月二十五,曹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过来,洛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等到二十六日,洛家派人将嫁妆送至曹家。嫁妆用箱笼装着,三十六抬嫁妆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曹家。

嫁妆是老太太打理的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倒是一样不缺,田地房屋、店铺却是没个踪影。

三娘却对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的觉着有趣。

洛家请了一个洛青松的下属--方如意的妻子乔氏做“好命婆”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大娘的陪嫁丫鬟春花与秋月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

等到六月二十八那日,大娘起了个大早,着了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又盖了红盖头。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奶娘狄麽麽,丫鬟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钱姨娘进得房中只说了几句,便泣不成声。拉了大娘的手,把那避火图给了大娘压箱底,便蒙面出了房,回屋子哭去了。

这边钱姨娘才出门,便有丫鬟来报,曹大郎来了。

见得曹大郎来了,洛府大门倒是马上开了,门口洛大郎带头,领了堂兄弟并一干洛氏子弟手握着棍棒,把大门堵得死死的。

曹大郎许了一册王献之的手卷与大郎。才入得洛府门来。洛氏子弟退去,后面紧接着便有一干侍婢堵了上来,待得一阵起哄,曹大郎撒了许多红封,又吟诵了“催妆诗”,才接来了大娘。向岳父行过稽礼之后,得了洛青松几句训诫,大娘才在红梅和白兰的搀扶下起身上轿,随曹大郎家去了。

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一派喜庆景象。

到了曹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洛府送亲的派了一人撒了铜钱,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一并洒了。

大娘踩着麻袋下了轿,跨过马鞍,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

这时听得司礼高声道:“吉时到!新人拜堂!”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再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在众人的簇拥下,两人走入新房。

曹大郎迎了洛大娘走入新房后,司礼指挥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曹大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洛大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一名侍婢端了两个酒杯,款款上前,曹大郎与洛大娘各执一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

待一切仪式结束,观礼的客人便一窝蜂的涌了过来,开始了弄妇的环节,出各种刁钻的问题考新娘,也有一些未曾生子的贵妇,趁人不注意,偷偷把撒帐的果子收起几个来,沾沾喜气,保佑生子。

闹了一会儿,司礼就来通知大家,前面准备了筵席,请众人移步享用。众人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曹大郎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洛大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徐氏带着两个小包子全程参与了这场婚礼,旁观弄妇时,三娘想到以后自己也要经历,一股寒意涌上心头。

吃完筵席,洛谦带着一大家子回家去了。

第十章 三朝回门

曹家作为皇商,自有它的一套规矩和处事法则。曹大郎虽然是长房长孙,也是嫡子嫡孙,却是没个实权的。也是,连婚事也无法自主,任人婚配,那是重视的样子。

曹家的规矩则是:凡家族男儿年满十八,嫡出得银千两,庶出得银八百,自去做生意,十年一查,最优者得聘大掌柜,再十年,为族长。

曹家现任的族长是曹大郎的三叔。曹大郎的父亲只擅守成,得银千两,十年只得一万,又因是长房嫡长子,打得一手好算盘,现任曹家总账房。以曹家家规,曹家自是不算薄待大房。只是曹父娶妻柳氏,柳氏是落魄举人之女,觉得曹家本该曹父所有,自然略有微词。

曹大郎十八岁,得了秀才功名,与经商一道却是一窍不通。柳氏知道曹大郎得聘洛侍郎之女时,颇为兴奋。娶亲之时却是不满之极了。

曹家抬了满满三十六抬聘礼,聘了洛大娘。那三十六抬的聘礼有珠宝首饰,绫罗绸缎,名家字画等物。单就聘礼来说:不说聘侍郎之女,就是聘一品大员的嫡女,也是够的。不要说曹家还准备了两万两白银了。

这场婚事是为了曹家铺路,并不是曹家大房得利,聘礼是曹家公中出的,就这样,柳氏也是极其心疼的。

然洛大娘的三十六抬嫁妆到时,虽然没有空的,但是也没什么好东西。只是太不出错而已。压箱钱也只得五千两。

便有些闲话说大房为了讨好洛家,花钱买了个媳妇云云。柳氏气得摔了一套茶具。

话说钱姨娘也是慈母心肠,赵氏身体不好,自然没空去管,钱姨娘自己带大了洛大娘,母女的关系自然是好的。

洛青松多年只钱姨娘一个人服侍,钱姨娘自然捞了不少好处。等到洛大娘婚事定下,钱姨娘就操劳了起来。除了面上必须要摆的,日常带的,犯忌讳的(官宦之家和商贾之家自然不一样)统统发卖了,得了八千两银子,把手上的银子划拉了,凑了一万,给洛大娘做添妆。也亏得钱姨娘慈母心肠才使洛大娘日后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嫁妆单子过了柳氏的眼,柳氏就不待见洛大娘。

好在曹大郎是个知礼的,在曹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柳氏常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它堂兄弟常常感叹谁是有本事的,往家里划拉了多少银子。曹大郎常常自苦,自己是个不成材的,读书未能得什么功名,看着账册眼睛发花,头脑一片空白。

新婚之夜,曹大郎和洛大娘谈了半夜,越谈越投机:大娘并不歧视商贾,也会诗词歌赋。知道曹家家规也与母亲不一样,并不觉得曹家家产当时自家的,更是许诺日后帮忙打理。更兼有洛大娘颜色不错,小意温存,曹大郎得了好处,自觉得这娶妻娶对了。

洛大娘听得曹家家规却松了口气。嫁妆之事,洛大娘自知理亏,若是外出做生意,少了婆母辖制,与曹大郎独门独户过日子,也算是神仙日子了。至于曹大郎不擅做生意之事,也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自己学。姨娘也置了两个小铺面,每月姨娘也带自己去查账的,也不见得有多难不是。

第二日,小两口去敬了茶,见了曹家亲友。因有婆母在,柳氏倒是没有为难洛大娘,只嘱咐了几句,给了见面礼,就接了茶吃。众人见柳氏的做派,也就按下心中所思,一屋子和和乐乐的,见礼吃茶。

三朝回门,洛青松招待了曹大郎,洛大娘先见了老太太王氏,与王氏略说了几句,王氏便道乏了,打发了洛大娘去见钱姨娘。路过花园,却见了候着的洛二娘,两厢见礼,二娘询问了几句,极诚恳的道:‘你我本是姐妹,本就该相互帮衬着,只是我也快出门子了,日后有什么,不忘与哥哥和我递个话,若能相帮,必不推辞。‘

一席话,说得洛大娘眼泪涟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洛大娘本是个会察言观色的,婆母柳氏的脸色虽然没有摆在脸色,一众人等看热闹的样子,比不是作假的,只是见柳氏没有发作,收敛了些罢了。回了洛府,才知道平日里姐妹两个虽然不太亲热,此时却见了真情谊。

洛二娘见了大娘的眼泪,怒道:“莫非那曹家薄待了你?怎的,待我寻了哥哥去他家评理去。”

洛大娘忙拉住他,说道:“只是觉得嫁人以后出门更是不便,妹妹出嫁后,怕是难见着妹妹了。”

洛二娘打趣道:“姐姐的泪珠子却是忒不值钱了。”

洛大娘收敛了眼泪,哀求二娘:“好妹妹,我这样如何出门,借了你的院子,梳洗一番罢。求你了!”

二娘笑道:“你我姐妹一场,这点小事,那里用得着求字。快随妹妹去吧!不然,姐夫问将起来,我却是不好回话呢!”

洛大娘脸上泛红,带点恼羞成怒的道:“今日你这般打趣我,过两日你成亲了,有你受的。”

洛二娘忙拉起洛大娘的手,晃了两晃,道:“我的号姐姐,妹妹再也不敢了。姐姐就饶了我这遭吧!”对着大丫鬟桃红道:“还不快去烧水与姐姐洗漱,仔细你的皮子。”

桃红做狗腿状,对洛大娘道:“大娘子是个和善的,与奴婢去洗漱去吧!若怠慢了大娘子,奴婢的月钱怕是又少了。”

洛二娘本是个赏罚分明的性子,只是身边几个伺候的久的,就有几分情分,若是做了错事,必是罚银子的多,阖府上下均知。大娘见桃红说得有趣,也不恼了,随了桃红去洗漱去了。

洗漱完毕,待大娘从新挽了髻,上了妆,才去见了钱姨娘。

自赵氏去了,洛青松就甚少进钱姨娘房里来。如今洛大娘嫁了人,钱姨娘便在院子里设了间小佛堂,日日诵经,求佛祖保佑洛大娘。今日三朝回门,钱姨娘早早就收拾打扮等了洛大娘,久候不至,钱姨娘心理就打起鼓来,等大娘到了,见眼睛红红的,便知是哭过一回的,忙道:“我的儿,怎的哭过了?”

大娘便道:“都是二娘子,说些出嫁的话,引了我的泪珠子。”

钱姨娘知道二娘子为人,见不是老太太为难,心下微安。

母女两叙了几句话,大娘子为了安钱姨娘的心,自然往好的地方说。不久,就有丫鬟来传话,道今日安了席面,请大娘子与钱姨娘前去吃席。

用了午饭,洛大娘就随曹大郎家去了。

第十一章 白马书院姐妹聚

三朝回门,洛二娘引了洛大娘多少眼泪,不过月余,洛二娘也要出嫁了。

大娘回洛府与二娘添了妆,虽只是根金钗,不是什么好物什,却也是大娘的一片心意。

本来嫡女的嫁妆就比庶女的丰厚一些,虽也是王氏操办。二娘外家怜悯,暗里送了一匣子银票过来。洛青松心悦这门亲事,也添了许多嫁妆。大郎怕妹妹出嫁后吃苦,把母亲的陪嫁,除了一些名家字画,通通送给二娘做了嫁妆。这样一来,二娘的嫁妆就极其丰厚了。

二娘嫁得远,洛府送嫁的人不多,两个小包子没能成行。

转眼见,大娘出嫁已经三个月了,柳氏不是个好伺候的婆母,大娘就起了出门做生意的心思。只是不知道做什么营生的好。

自二娘出嫁,姐妹两个书信往来却是多了起来。

二娘的婆母章氏,也是出身大家,不通商务,出嫁后贴补了多少嫁妆,才把家维持了起来。见二娘过门后,把家交与二娘管了,二娘雷厉风行,赏罚分明,不几日,就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只是没什么进项,坐吃山空,贴补了些许嫁妆后,二娘也发愁起来。

这日,二娘接了大娘的书信,便合计起来。

白马书院因建在白马山上二得名,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白马书院拥有山林三千亩,有古松18株,有柳杉、水杉、紫荆、红枫、银杏、广玉兰、珍珠黄杨、红叶继木等珍稀植物。山上林木葱茏,山下流水潺潺。

白马书院环境优美,风光如画,门前贯道溪上的拱桥和桥头矶上的小亭与碧水青山相映生辉,成为古道来书院的前奏,成为书院的标志和景观。

只是这书院远离喧嚣不假,风景优美也是真,只一条--购物不便。二娘思虑半日,与大娘回了信,邀大娘与曹大郎来白马书院游玩。

大娘得了二娘的信,立马回禀了曹父柳氏。柳氏一心守着曹大郎读书,本是不乐意曹大郎出门的,待听得二娘婆家乃是名满天下的白马书院,马上笑逐颜开,开箱取了五百两银子把与大娘买了重礼送与二娘。

大娘行至白马书院,没了婆母约束,自然放开心胸,游玩了两日。曹大郎自去书院听讲,或与众学子清谈。大娘无事,与二娘坐下闲谈。

二娘笑问:“姐姐过来两日,可见我这儿可有什么营生可做。只要姐姐拿了主意,愿分两股与妹妹买胭脂,这买房造屋,打点上下妹妹一力承担。只一条,不得吵了书院清净。”

大娘心知这韩家一家生计,除了韩老太爷每年送与老家的一星半点,其它全架在二娘身上。二娘即给了方便,分他两股,有了韩家庇护,却少了许多麻烦,哪有不应的。

思来想去,这书院上下,购物不便,便想与山脚大道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