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女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女医-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李烈和身边谋士三天三夜的讨论,终于就文官的选拔任命和刘太后的安葬问题达成了共识。

刘太后按照一般百姓的葬礼规格,安葬在刘氏祖坟。这个决定可不简单,直接就帮景康帝休了妻,发配回娘家了。这个惩罚不可谓不重,然而也给刘太后一个全尸,好好的安葬了事,以证明李烈同志的宽容大度,有容人之心。

也不知道景康帝地下有知,会不会高兴的跳起来。这一辈有自己最爱的女人陪在自己身边,而自己的妻子,谋杀自己的人,被休回了娘家安葬,这一辈永远都不会再见。

我想,景康帝是幸福的吧!

刘太后被娘家人草草安葬了,本来不想管的,可是新任的陛下李烈同志言明了自己要来参加刘太后的葬礼的(哦!我们已经不能再称呼她为太后了,勉强叫刘氏吧!)!

刘氏的坟墓不过刚刚能放下装她的那口金丝楠木棺材,李烈也没有给他换棺材,难得晦气!刘氏和唯一能证明她曾经的尊贵的那口金丝楠木棺材被掩埋在了刘氏祖坟的角落里,连一块墓碑都没有。

而大太监曹全,被李烈郑重的安葬在了刘氏的旁边,还立了碑,上书忠仆曹全之墓。后世之人勉强靠着曹全墓证实着刘氏的曾经的太后身份。

武官不用李烈操心,十二卫大将军全是李烈的自己人:裴仁山、裴如弓、秦猛、林正义、林忠、金成杰、乔四海、司马空空、张昌、洛亚之、李烈的副将洛季之和侍卫马玉涛。

文官中,除了洛仲之这个工部侍郎、太傅裴寂兼任宰相之职乃是李烈金口玉言任命的以外。三省六部的官员都要去裴寂那里报名考试,有能者居之。雍州和上京两州的地方的官员需要重新选拔以外,幽州、和州、霸州、青州、岭南的官员维持原样不变,空缺由京中选拔派往各州。

另有圣旨,加开恩科,凡为良民,不论士农工商,均可参见科举,录用有识之士补缺。除秀才、明经、进士、三科以外,加开明法、明字、明算三科,均委以不同官职。

是年,录用了没有功名的人士一千人,是历年之最。

待官员选拔完毕,已经是四月底了。

景龙四十三年五月初八,李烈登基为帝,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登基,传国玉玺,宫中乐手演奏,由内侍扶着,登上皇位,音乐停下,接受百官朝贺,以及四方朝贺,祭告宗庙、社稷以及万民。

是日改国号为唐,颁年号为天启,给生母皇后窦氏上皇太后的尊号,内阁翰林院拟好的尊号是“慈安”,并皇太后的表文、册文、金册、金宝这些证明文件及仪仗颁与窦氏,搬到宁寿宫。奉生父李刚为太上皇,册封妻子公孙娉婷为后。

这场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活动,持续了三个月,也让李烈提心吊胆了三个月,直到一切都风平浪静,仪式完成,登上帝位,李烈才放下心来,享受九五至尊的权倾天下的快乐!

然而,对于李烈这位有识之士,做了皇帝并不是享乐的开始,而是重担压肩的承重,这个遭受重创的国家,如何励精图治,改善民生才是他最上心的事情。

☆、第十九章 新政 告白

第十九章 新政 告白

李烈登基之后颁布的第一项法令就是约法省禁,减轻田赋税率,“什五而税一”,而且以后始终不变。并下诏劝课农桑,鼓励农民发展生产,还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人民开荒。

第二条就是提高工商杂税收入,甚至超过了全国的田租收入,也使政府有财力减免田租。

第三,提倡节俭,为了减免人民税负,他还减少自己的开支,裁减侍卫人马。并且下诏不接受地方贡献的锦绣等奢侈物品,禁止地方官员购买黄金珠玉,否则以盗窃论罪。

第四,鼓励有钱人家购买农民的粮食,捐献给国家。对于能捐献粮食并运送到边境粮库的,国家按照捐献数额的不同赐予不同爵位,还可以赎罪。

这样,边防要塞的粮食储备迅速充足了,接下来又进一步充实各郡县的储备。只要郡县储备足够一年所需,该郡县就可以免收农民田租。在这样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的收入保障了,负担减轻了,国家的储备也充足了。

就是这四条国策,大大降低了人民的负担,使治下快速的富裕起来。有言道: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

李烈的内政处理好了,还有外患呢!

首先是自己的十二卫大将军,裴老爷子裴仁山和秦猛做搭档驻守霸州,张昌带着裴碧云与金成杰回去驻守和州,李烈的副将洛季之和侍卫马玉涛驻守幽州,林正义驻守雍州城,林忠驻守青州,洛四郎洛亚之驻守岭南,也算和家人团聚,裴如弓带着乔四海和司马空空驻守京城。

李烈和万安也算划江而治了,几年征战,国库耗尽,已经是无力再战。李烈本着百姓为本,暂且由着他去了。…》小说下栽+。电子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