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怀缱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怀缱绻-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蔫知有时候,天也是当忧的!

(有很多孩子问,为什么周毅山要穿来,他会起到什么作用。往他照顾谢、容两家上去想是完全不对的,从前周毅山就是个杀伐果断的人,比起姚承邺来,他才是个真正的商人。

其实我想说,周毅山和阿容是同时穿来的,只是开始一直没写他而已。

从前一直想,一对异姓同穿越会怎么样,女频大部分给的答案是相亲相爱结为夫妻,或着共同奋斗,互为心理上的依托。

但我不这样想,应该说男人不会这么想,所以才会有了这个故事,从一开始故事里就隐约有周毅山潜伏在里面。所以我是一直处心积考虑要这么干,至于周毅山和阿容最后会怎么样办,噢……我好像剧透了,捂,我不说了!

当然,做为亲妈,事情最终会向着圆满美好发展,但过程么,嘿嘿第175章我若为帝与怨吗楼我若为帝.你为后如何?

但伏低在皇帝的龙床前时.周毅山脑子里是这么想的,自然这话要说的对象不是旁人.正是阿容.他的小楼。

只是这时周毅山眼前还晃着一个谢长青.正在那儿替皇帝诊治着“舅舅.你何必这样。”

“朕想给他们一个干净的天下.可以放手去做想做的事,而不必像朕一样束手束脚。长青,舅舅没能做完,你要帮着把这件事办下去。”

这算是皇帝死前最不干得安的一件事,他这一生,没能纵意人生.没能趁意沙场。所以皇帝这时回想自己的一生.最美好的时候竟然是那时旧在王府里青春少艾的时光。

“是,舅舅,这事儿我会办妥当,承诺过您的我会一一办到。现在请您安歇着.我给您施针,施过针了会好受些。”谢长青一边施针.一边安抚着道。

或许是得了谢长青的话,皇帝渐渐平静了下来,脸下甚至带着几分对生死的坦然:“颐岳……”

其实周毅川不太跪得下.也不太能喊得出这声父皇了.他从前是个身正腰直做人的,从来不用俯身向谁。但是眼下的情况哪是不跪能行的.这声“父皇”也怎么都得叫出口了:“父皇,儿臣在。”

这一声竟让皇帝觉得安慰极了:“朕多有对不住你的地方,小小年纪就把你扔在了军营里.朕那时只以为你能理解朕的一番苦心.却没想过你年纪还太小。朕只想着你没了母亲,你要自己够强大才能镇得住.这些年苦了你了。”

从前这安亲王就不愿意跪拜,也鲜少叫父皇.所以周毅川才能这么安然从容地进出皇宫而忽视规矩:“父皇.儿臣不苦,儿臣知道您对儿臣有期望,从都是儿臣不懂事.但是现在儿臣懂了。”

周毅川说的懂,是他觉得安亲王应该早些明白“儿臣”这两个宇的意思,既儿又臣.除了顺从还能怎么样。而他这个伪儿臣.伪的也是儿臣,跑不掉了。

“朕若把天下交给你,你能归军政大权于一身而不被掣肘吗?你能担起天下苍生的暖饱温平吗?你会镇得住朝堂内外官员不昧不党吗?你可以守得住江山天下不被外夷所肋迫四海臣服吗?”

皇帝问完这四个问题后.眼神凌厉地正视着自己的儿子.每一个都扫过后,落在了打头的大儿子脑袋顶上。

良久.室内没有声音.这时候皇帝才说道:“既然这样.从最小的开始回起.朕公平地给你们每一个人机会。”

最小最小的皇子眨巴眼,答道:“父皇.儿臣现在不可以,长大了也许可以吧.儿臣不知道。”

反正轮不着自己,小小的皇子也不傻.现在不可以.以后当然就没机会可以了,他小又非嫡非长的,当个太平王就行了。

再稍大一点的皇子说道:“儿臣更喜欢驰骋山河……”

言下之意,他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做而已。

轮到正经的几个大皇子时,这话可就难说了,几个人老老实实地打大极,即不说可,也不说否。

其实真正的战场在三皇子和大皇子之间.不过三皇子失了战斗力,因为刚刚他才和大皇子差点打了起来,只为一个钟碧微。

那会儿皇帝说:“此女留不得,杀!”

就为这事儿.三皇子跟皇帝顶得脸红脖子粗,连带着同来的各府王亲和宗室长辈们都看不过眼去了。今天对病中的父亲尚是如2楼此,他年若是对他们这些不怎么沾边的长辈还能有敬意吗?

最后到周毅川时.他低头说道“儿臣不能……”

这话一出.在场的皇子们包括谢长青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儿。不过王亲和长辈们不在这儿.而在场的这时多是想:“这安亲王这不是自损城地吗,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了。”

而周毅川是个看得多,明白得多的人.这四件事皇帝帮到了吗.没有!皇帝没能做到的事情,不管是儿还是臣也不能说自己能做到.这就是儿臣两个宇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办不到?这些年你平定外夷,各族鲜敢来犯.这最后一条你是做到了的!”皇帝是真没想到自个儿的大儿子会说出不能两个字来。

“父皇.儿臣认为.真正的臣服不是为武力所驱使的、所以儿臣做不到四海臣服。”这四个宇太重了.周毅川心知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鲜有做到的,何况是他,所以这句话他说得特别真切。

听着这番话,皇帝却老怀安慰:“颐岳.你已经做到了胸中有丘壑.心有千万雄兵,这才是一个帝王真正的需要的。来人,传宗亲府各位……”

“是,皇上。”

自此名份定,再相见时,或许就不能再称安亲王了。

施完针后,皇帝精神稍微平缓一些,气儿也顺得多了,皇帝看着谢长青说:“只是亏待了你,帮了联这么多,朕最后想做的却乏削了你谢家的根基。”

这时没有了外人,只剩下了谢长青和周毅川在,皇帝这才把话透了明白。

“舅舅,您才乏谢家真正的根基!”谢长青说完就不再说话了,这时候说什么都多余,皇帝所剩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长青,声声是个好姑娘,赐婚的旨意联已经拟好了,只是联没能亲自在朝堂上宣召,这却有些遗憾。朕知道你最终想周全的是连云山:,颐岳,这件事情你来守住承诺了。连云山也是天下百姓的根基所在,不管是为谁也得周全了。”皇帝当然明白,这些年谢长青做了些什么,连云山做了些什么,去与留自有分论。

“是,儿臣在付换榻前盟誓,必周全连云山。”这事周毅川也明白得很,学校、医院这都是再战乱的时候都不能碰的。他说到底了也是现代人,这样的意识还是有的。

又说了会儿话后,皇帝忽然说:“去把声声接进宫来,姚二不是来了吗,先让他进来说几句话。”

这得轮到谢长青来应,现在周毅川一步也离不得皇帝身边:“是。

看谢长青起身,皇帝又说:“听他们说,是进行在帝宫,颐岳,朕希望你对得起这颗金星,不要枉负了朕的交拖。”

“儿臣明白。”周毅川觉得,这朕是把自己几年来没称过的儿臣全捡齐了。

且说这时姚承邯从从外头进来了,皇帝就指着姚承邺说:“身体不舒担找长青,要是手头不宽敞、消息不宽广了就找姚二。”

听着这声儿,刚从外头进来的姚二不干了:“姑父,感情这么多年,您就拿我当国库库养着。”

“那是自然的,这国库你不当谁来当?”皇帝看着姚承邺时,似乎格外的好心情。

“我可穷了!”

闻言,皇帝笑了笑说:“颐岳,他说这样的话时,越意味着他富足得很。”

楼原来,姚承邺的富甲天下是有皇帝的支持,这时候周毅川才明白,这位怕也多有苦衷:“是,儿臣记住了,要是手头不宽裕了,一定问姚二。”

没隔多会儿,被从被窝里拽起来的阿容顶着朦朦胧胧的睡眼,就这么跟着谢长青进来了,被谢长青往皇帝榻前一带时如还有几分在梦里的感觉:“皇上,他们说你病了,严重吗,我看看哈……”

于是阿容又自发自动她诊上脉了,皇帝笑笑看着如说:“真不像未然,她内里精明得很,怎么会有这么个糊里糊涂的女儿。”

“可惜我实在不记得娘亲了,要不然我还能跟您一块儿回忆。”阿容这会儿实在脑子有点短路,所以说起话来也浑没顾忌的。

说得皇帝又是笑着说道:“声声,怨朕吗?”

“为什么要怨?”阿容奇怪了,糊里糊涂地想,您也没做对不起我的事儿呀。

“当年姚未然和璟严出事后,痕迹是朕派人抹的,如果朕再细心一些,你也不会流落这么些年。”至于为什么抹,那就心知肚明了。权衡利益之下,己经故去的人总是显得更苍白一些。

这下阿容醒了,因为手上摸到的脉相让她惊醒了,听着皇帝的话她倒真设什么感觉:“我倒是不怨您,毕竟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再说我这已经回来了,真没什么的。倒是皇上,您这身子五内俱损,血脉逆行。”

说到这里时,皇帝就打断了她:“朕的脉相朕清楚,你不必再说了。长青,你要好好待也,切不可负了她,算是替联还她这些年来受的苦。”

其实,皇帝走怕到了地底下,没脸见姚未然啊,要不然只是一个容雨声算得什么。人快要死的时候,怕的东西反而多了起来。

这话听来谢长青含笑应是,回话道:“不取有负所托。”

“朕这一生家国天下,算是个好君主吧,只是欠了许些人,还不清联也就不还了。颐岳,以后辛苦你了,朕欠了这么多,你得慢慢替我还债。圣主明君……哪是那么好当的,人沾上圣贤两个字,就更少了人气儿了。”

有时候,少了人气儿不要紧,怕的是渐渐少了人性,或者慢慢失了本心!蚂蚁花花为您提供文字阅读第176章有些事太巧合与自我保护平盛二十四年七月十六,帝崩于太仪殿,世称卫昭宗。次年皇长子赵颐岳继位,改元永嘉,便为永嘉元年。卫朝在太祖、太宗、世宗、成宗、昭宗之后,迎来了第六任皇帝。

史书上把永嘉元年至永嘉四十七年称为永嘉之治,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完全做超出了昭宗的期待,成为了每朝乃至整个历史上最灿烂的一颗帝星。此后千百年,无人可出其右。

然而永嘉元年这一年,这治世开始的头一年,赵颐岳也就是周毅山.走得非常不易。

如果把卫朝看做一个大型的公有制企业,那么做这样一个企业的领头人,所要求的就不仅仅是独到的眼光,而于要更宽广更宏观的视野。

但是这却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永远不可能是事,而是人,或者进一步说是人心:“长青,既然容家现在主张让声声掌管容家,你为什么又临到了这时候来拒绝?”

“皇上,您也知道,这事儿真不是我要拒绝,而是声声死活不肯。我几曾敢拂了她的意,自从她知道我和先帝的约定之后,就主张让我尽早交出容谢两家所掌控的一切。”谢长青不是不愿意,只是周毅山这头不许退,那头阿容又要走。

甚至他都不清楚,阿容那种危机感是从哪里来的,当这天他又跟阿容提及容家的事时,阿容又说道:“长青,我是真的觉得我们应该离开京城,就算是连云山也完全可以交给朝廷来打理。”

“声声,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戚觉,我不是不同意,只是我们必需有足够的理由说服皇上。”自从周毅山登基之后,谢长青敏锐地感觉到,这位果然应了金星入帝宫主出圣主明君的传言,办事决断都极其锐利,身上渐渐地就有了帝王之气。

但是在这背后,谢长青还察觉到了皇帝对自己和阿容的转变,甚至谢长青还有很明显的认知,那就是皇帝对阿容意图非常明了。

其实阿容自己都不明白危机感哪来的,周毅川登基后她就鲜少见这位,而且一切也不曾点破,不过女人总是多敏感一些:“我总觉得我们这样的情况很危险,长青,我们真的处在风口浪尖上。二哥虽然明里掌的是姚家,实际上却无非是财政大臣,总管着卫朝的进出而已。但是我们俩呢,掌的是施善与天下的事,这和二哥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这话要说出来,谢长青也明白:“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们市恩与天下人,迟早会为皇上所猜忌。但这不是最根本的,你心底里在担心什么?”

“我不知道,反正就是担心,不过我从前对皇帝也没什么安全感,尤其是这位新登基,我更觉得不安了。你要问我一句为什么,我不知道,只是觉得我们应该离开,免得到时候不能全身而退。”阿容有时候也觉得自己不可理喻,她和谢长青只是行医施药的人。又不曾干过朝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有的没有的。

可是,人的潜意识总是比思想快一些,而且更直接一些,反应出来的就是没由来由的担心与不安。

“定的五月里大婚,无论如何,六月前是走不开的。声声,婚礼之后我们再说这事,你看成吗?”谢长青也思量过,甚至和谢仪温、大公主都商量过。大公主甚至有些赞同阿容的感觉,不过要让大公主放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行,反正也就几个月了,我等得。”阿容想几个月不长的,反正几年都过来了也没发生什么事。

但是她想不到,就这几个月里,或许能发生她十年甚至一辈子也遇不上的事。

正月二十三的时候,阿容接到东西大比的通知,说是因为平盛帝崩而延迟的东西大比,将会在三月初三开始举行。地点就定在连云山,所以今年春试就不办了,直接进行东西在比。

“容药令,宫里来人,说是姚贵妃请您进宫诊脉。”

“行,我这就准备。”新皇登基之后,她的新差事就是替后宫各位诊脉,不过姚海棠通常只是叫她云说说话而已。

她甫一入深宫,寂寞无聊,后宫里除了太后、太妃和老太妃们之外,就不过是一贵妃二平妃。后宫那地方,总是人越多才越热闹,所以眼下才三个人总嫌热闹不起来。

最主要的原因么,那就是姚海棠嘴里说的话了:“声声姐,他看都懒得多看我们一眼,这也就算了,我又不是皇后,为什么不让我出宫啊。我还以为强烈要求不做皇后,就可以出入宫廷了,没想到贵妃还是不可以,早知道就做平妃了。”

瞅瞅,其实姚海棠也不可心周毅川,姚家的人骨子里最爱的是银子、生意,至于心上人,在周毅川还没牵动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