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小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齐家小三-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旁的花媒婆早就准备好了,拿出几个请人算好的良辰吉日,摊了开来,手里的大红手绢挥舞着,乐呵呵的说道:“赶的巧,碰的巧,看看这日子,都说是大吉,你们看看,哟哟,赶紧把日子给订下了,我啊,好喝杯喜酒。”

赵小珠在一旁羞红了脸,拿着块布绢,捂着嘴,有些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耳根子发烫。

双方商议半盏茶的时间,最终拍板定下了日子,三月十八。

第七十章 娶亲

春光微暖,林中树木都抽了枝条,长了新芽,呈现出一副生气盎然的景象。小玉看着门外的那棵老桃树,恍惚又回到了叫齐兴隆捡桃花瓣那时候。微风吹过,落下了一地的桃花花瓣,小玉捡起一片,放进嘴中,有淡淡的桃花香味,还有淡淡的甜蜜与苦涩味道。

时间过的说慢不慢,说快也不快,在齐兴隆等的心都快焦时,终于等到了娶亲吉庆日三月十八。

齐兴隆和赵小珠的喜房被安置到了一旁新起的屋,门上挂了朵红布扎的的大布花,还贴了大红嚞字,窗上也贴大红嚞字,新房木桌上摆上了一对大红的喜烛,床也是张新床,床上放了两床大红鸳鸯戏水的棉被,床铺上铺满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取的早生贵子一说。

齐兴隆身着一身大红喜袍,胸前戴了朵大红布花,脸上多了分红晕与神彩,一张脸喜的合不拢嘴,跟在齐家贵身后,笑呵呵的向亲戚邻里打着招呼。

“新郎官,准备迎新娘子咯!”门外的喜婆大声报道。

当门口响起了锣鼓的声音,齐家贵领着齐兴隆来到门外,看着对面弯弯曲曲的小路已有人影过来。

“快放鞭炮。”李婆子呵呵笑道。

小孩子一堆堆的捂着耳朵,在院里咯咯笑着,大人也纷纷杂杂的聊着,一个院里嘈杂的不行。

小玉习惯了清静,这会太吵了,有些不习惯,趴在门前,角尖踮起,瞧着门外越来越近的送嫁队伍,中间那位穿了大红嫁衣,头上顶了块红帕子,骑着小毛驴一晃一晃的应该就是今天的新娘子了。

喜婆拍着手掌,弯了下腰“今天大喜,今日大吉,祝新郎新娘子百年好合,白头到老,点火盆!”

李婆子从身上摸出个红封递了上去,喜笑道:“今日这大喜的日子,就麻烦你了。”

那喜婆接过红封,一张脸笑的眼睛都找不到了,尖着声说道:“大姐,瞧瞧,你这是说笑了,放心啊,我保证给你办的妥妥贴贴的。”这红封是额外的喜利,不算在工钱里,主人家不给,喜婆也没法,这给了,喜婆那嘴便会变得更甜。

齐兴隆心扑通扑通跳的非快,等了这么久,终于要娶到自己心仪的姑娘了,天地间在那一抹大红出现后,似乎都暗然失色,齐兴隆的眼中,就只剩下那盖着红盖头,穿着大红喜服,骑在毛驴背上的赵小珠。

“新娘子到!”喜婆连忙把一块长的红布巾的一端递给齐兴隆,又牵了另一端递到赵小珠手上,那红布巾寓意着月老手中的红线,佳缘天成。

被红布遮住的赵小珠,脸色绯红,粉面含春,一双手紧紧的抓住了红布巾,跨进了这个门就要成为齐家媳妇了。

“新娘子跨火盆。”

赵小珠提了下裙摆,跨过了门前的火盆,跨过门槛进了门。

喜婆来到赵小珠右侧,双手扶着赵小珠,齐兴隆手里拿着红布巾有些紧张,一双眼不时往右看去。

喜婆把新人迎进了堂屋,堂屋正中,齐家贵居左,秀娘居右,两个含笑坐着,一张脸遮不住喜气,眉梢都翘了起来。

“吉时到!”喜婆高声大喊,“新人拜堂,一拜天地。”

齐兴隆和赵小珠朝着前方弯腰一拜。

“二拜高堂!”

两人又朝着前两弯腰一拜。

“夫妻交拜。”

齐兴隆激动的不得了,一张脸涨的红红的,就像个喝醉酒的男子。成亲了,只要这一拜拜完,就亲就成了了,齐兴隆心里七上八下的,嘴巴控制不住的大咧开来。

两个转来相对,半躬着身子,两头相接,这第三礼就算成了。

喜婆呵笑“礼成,送入洞房!。”

喜婆又走到赵小珠右侧去,扶着赵小珠,齐兴隆牵着红布巾,心中跃越不已,一起朝着喜房走去。

到了喜房,喜婆就把齐兴隆赶了出去,“兴隆,今天你得先出去陪客,看新娘子嘛,还得等会。”喜婆一脸灿笑的,看着两人。

齐兴隆也知道规矩,可就舍不得,站在一旁踟蹰不行。

赵小珠红着脸,轻啐一声“呆子,相公,快出去,等会闹笑话了。”

齐兴隆也听到外边越来越大声的打趣声,只得依依不舍的转身出去。

村里的小孩子在院里跑跳着,叫喊着要喜糖,李婆子怕秀娘被挤着,端了盆喜糖出来,两下子就被抢光了。孩子们嘴里包着糖,叽叽喳喳的笑闹着,极为热闹,年纪大些的孩子也嘴里含着糖,帮着大人做点什么。

小玉听说新娘子要坐等到晚上,等新郎来揭盖头才能动,便抓了把糕点向新房走去。

小玉跑进了新房,见着赵小珠双腿并拢,直直的坐在婚床上。走上前去打起招呼来“大嫂,今天可要受累了。”

那喜婆见着是小玉,笑着说道:“新娘子真有福,看看,这小姑多关心大嫂。”

小玉对着喜婆嘻嘻一笑,把糕点全部塞到了赵小珠手中“大嫂,我听外边人说,你可得等到晚上呢,现在还早呢,你先垫垫胃。”

赵小珠接过糕点,却不见动。

“大嫂,你不吃么?”

赵小珠细声说道:“擦了口脂,等下吃了怕。。。。。。。”

小玉笑道:“那有什么,饿肚子的滋味可难受了,那大嫂你想吃再吃,先留着。”说完便转身出了门。

几个婆子媳妇围在一起,拨着花生,呵呵笑着。

“等下晚上大伙都留下来听房,看兴隆那老实样,不知道。。。。。。嘿嘿。”

几个婆子媳妇听到这个竖起了耳朵,纷纷说道:“肯定的,咱们啊肯定要留下来听着的。”

齐兴隆娶亲办席是齐家贵在外请回来的厨娘,办事利索,一个人搭了几个帮手,就留了几个人看灶,席面就办妥贴了。

一个院子吵吵嚷嚷,请客办席也只是中午那顿,村里有些人吃过席面就回了,有些与齐家关系亲近的人家,则是留下帮忙,再么就是为了晚上那点事儿,大家你看我一眼,我瞅你一下,心知肚明。

齐兴隆好不容易盼着天黑了,宾客也都散的差不多了,急不可耐的想去看新娘子了。走到门口,看到那守着个人,那人不是小玉么。

“小玉啊,大哥,大哥要,你先让让。”齐兴隆有些不好意思,说话也结结巴巴的。

小玉嘻笑了声,然后拍了拍手,从身后拉出了根凳子,凳子上放了五碗米饭。

“大哥,来来来,把这些饭饭吃了,你就可以见着漂亮的新娘子了。”

齐兴隆瞪大了眼,五个大碗,塞的冒尖的饭,平时最多就吃两个二碗那么多,现在要吃五大碗,再加上中午应酬着,酒水喝的有些多了,现在肚子还有些涨涨的,要吃五大碗。

“小玉,你这是跟大哥开玩笑吧。”

小玉眼睛明亮有神的望着齐兴隆,郑重的说道:“吃完就见,不吃完不许见!”

齐兴家摸了下鼻头,没有发声,看来是不准备替齐兴隆说话了。

秀娘站了出来,摸了下小玉的脸蛋,柔声说道:“小玉呀,今天是你大哥大喜的日子,你别胡闹。”

小玉闻言,把眼神调往了李婆子处。

李婆子见了,大笑道:“秀娘,人家说闹洞房,我们都没打算怎么闹呢,小玉又不是让兴隆吃什么苦头,就让她去吧。”

齐兴隆垮了脸,扭头望着身后的齐家贵。

齐家贵扭过头去,当作没看见。

齐兴隆只好认命的坐了下来,左手端碗,右手拿着筷子,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两边的腮帮子都被塞的鼓鼓的。

当吃完第五碗时,已经月上中天了,摸着涨鼓鼓圆呼呼的肚子,苦笑着进了门。

“娘,娘子”齐兴隆打了个饱嗝“揭,揭盖头”又打了个饱嗝,“你,你真好看。”接着又打了个饱嗝。

那晚想听房的人就只听到了一夜的饱嗝声。

小玉嘿嘿笑道,大哥啊大哥,一饭之仇,你可别怪我哟~~~

第七十一章 小四

公鸡喔喔的打鸣声划破了宁静的清晨,齐兴隆欲哭无泪,一脸哀怨的望着赵小珠,可怜兮兮的叫了声“娘子。”

赵小珠掩嘴咯咯娇笑,轻敲了下齐兴隆的头,“傻呆子,相公该起身了,今天是小珠第一次拜见公婆,不能失了礼。”

齐兴隆和赵小珠收拾好,携手走到堂屋,一家子早已坐在桌上了。

赵小珠跪到齐家贵面前,磕头恭敬的低着头,叫了声“爹。”又转过身弯腰磕头,“娘。”

秀娘牵着赵小珠的手,笑眯眯的说:“好,好,好。”又把个红包塞到赵小珠手里。这是村里的规矩,第一次正式拜见公婆,婆婆得准备了红包相送,算是份喜气与喜庆,以后小日子才能过的红火。

秀娘牵起赵小珠,把齐家的人一一的介绍了番,赵小珠也一一的见过问礼。

齐家声看着顶着一脸倦意,眼圈发黑的齐兴隆,语重声长的说道:“兴隆啊,年轻人,别着急,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可别折腾坏了身子。”

齐兴隆愣愣的望向齐家声,不知道三叔说的什么意思。

身旁赵小珠一脸绯红,隐约知道齐家声说的是什么。出门前一晚,阿娘给了一本小册子,说是防火册,翻开一看当场就羞红了脸。

小玉用手捂嘴,呵呵直笑。

齐兴隆一脸无辜的解释道:“真的,真的,晚上就打了一夜的饱嗝,什么都没做。”说完弱弱的瞪了一眼小玉这个始作俑者。

小玉捏着鼻子,朝着齐兴隆吐了下小舌头。

全家哈哈大笑起来,这傻孩子。

李婆子坐在堂屋上方,看着儿孙满堂,脸上乐开了花,忽的想起件事,“家贵啊,我们兴隆成亲,除了收到亲戚乡邻的随礼,还收到了李家,杜家,齐家,陆家各一百两银子,你看这怎么处理。”

小草呼吸有些急促了起来,那岂不是有四百两。

齐家贵笑道:“还能怎么处理,阿娘,这钱就由您收着,以后他们办喜事儿,我会备礼的。”

时间如驹马过隙,由于齐家有了赵小珠这个媳妇,做早饭的事儿就交由赵小珠做了。

齐家并没因着齐家贵带回来的银钱而改变,依然那么静谧和谐。开了春齐成河那大家子也忙了起来,屋里的几个娃娃都到了外边帮忙。

唯一变化的就是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脸色越来越好。

齐兴隆去了镇上铺子,跟着木师傅继续学手艺,每天同赵小珠道别时,总是一步三回头,惹人说笑,毕竟新婚就是油里调着蜜的时候,大家嘴上说说也就罢了。

齐兴家由李先生赐了字,又叫齐子思,学馆开学之后,各地学子,又重归了学馆,为各自前途而努力,挥洒青春与汗水。

齐家声也由齐家贵托了关系,到镇上医馆学医去了。白天家里的男人都出了门,就留下一群妇孺在家。

小玉很满意现在的生活,闲时练练女红,偶尔打趣打趣齐兴隆,忙时一起随着家人下田下地,做些能做的农活。

变化最大的就属秀娘的肚子,一天天的像吹气球一样鼓了起来,几个娃儿围着秀娘,总喜欢玩猜谜,猜的是秀娘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经常如此,乐此不疲。

三月歌芳尽,桃花始盛开,才四月初,齐家院外那棵老桃树,就已经挂了许多小小青青的桃果。一场新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小宝和小树小木在家中欢快的跳来跳去,秀娘眼中带笑,右手轻扶着大肚,肚子边的小娃儿似有感应似的,用力踢了两下。

这一踢,让秀娘感到剧痛起来,腿间流出些热热的东西,连忙大呼“婆母,肚子痛,快去请陈大娘。”

李婆子闻声,赶紧往门外跑去。

这家里最有经验的李婆子去请了陈大娘,留下小草和小玉,赵小珠还有几个娃娃在那干瞪眼。小草虽生过两个娃,但自己当时只顾痛去了,又有亲娘照顾着,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大家沉默一阵后,传来了秀娘的惨叫声。齐家一阵鸡飞狗跳,人慌马乱,小草去烧热水,赵小珠带着小玉去鸡舍抓鸡,杀鸡准备煮汤,几个娃儿就床边守着。

直到李婆子带着陈大娘回来之后才有了章程,小草依旧烧着热水,李婆子去化了碗红糖水,生孩子要体力,得好好补充下。小玉和赵小珠则帮着剪白布条,又拿剪刀抹上烈酒消毒。

做好准备之后,陈大娘就留了李婆子,和生过娃的小草做帮手,其他人则赶了出来。在农村看来,云英未嫁的黄花闺女,嫁人出门还未生孩子的小媳妇,是看不得生娃那场景的。

小玉听闻屋内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急的直跺脚,却没其它法子。

陈大娘拿了两根木头给秀娘握在手里,鼓励道:“你都是生过几个娃的妇人了,这胎头有些大,别乱动乱叫,等会没了力气,这娃可就生不出来了。”

秀娘双眼含泪,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又憋着气,随着陈大娘的喊声,用力,用力,再用力。

陈大娘喜呼“秀娘,再加把劲,头已经出来了!”

秀娘又再一次憋气,用力,浑身一松,下边有什么东西滑了出来,欢喜落泪。

陈大娘拿起准备好的细布擦拭了下,双手拖着小婴儿,右手往小婴儿屁屁在一拍。

那娃儿大声哭了起来,声间宏亮。

门外赵小珠和小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看来了娃娃是顺利生下来了。

陈大娘把小婴儿裹了起来,放进襁褓中,抱到秀娘跟前。“秀娘,快睁眼看看,你啊又生了个大胖小子!”陈大娘朗笑着。

秀娘生完娃儿,浑身力气就像被抽了空一般,睁眼看了一眼襁褓中的小儿子,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李婆子抱了下娃儿,把装着血水的木盆用布一遮,端了出去,准备埋掉。

“好了,你们几个要进去看就去看吧,秀娘睡着了,你们一个个的可别调皮。”

几个娃儿高声答是,轰轰的往里屋跑。

小玉进屋时,看到秀娘躺在床上,身上盖了床棉被,脸色有些苍白,一头头发已被汗水沁湿,唇边带着浅笑,睡的香甜。那小婴儿小小个,红通通的被裹在襁褓之中,小眼睛在那闭着,被陈大娘抱在怀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