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兵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杂兵天下-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刘峰仔细看了三个条件,却很是奇怪,因为条件中丝毫没有提到孙策的待遇。难道孙策不打算做扬州的州长吗?

刘峰立刻拍电报询问,吕布就询问鲁肃,鲁肃道孙策心灰意冷,一旦安排好投降事宜就要归隐山林了。

刘峰得到这个消息,命令吕布留住鲁肃,立刻带着警卫,快马向江东赶来。孙策是刘峰非常敬佩的一员大将,此人刘峰必须留住。

而江都这边,赵云渡过长江之后,首先守卫江都,然后继续用船只一批批地渡过大量的猛虎军。

那一日大战之后,猛虎军从水中俘虏了大量的孙策军士卒,周瑜也在其中。原来周瑜当时吐血晕倒,大火就要烧到周瑜,亲兵没有办法只得抱着周瑜跳水逃生,结果被猛虎军俘获。

不过那时候猛虎军的要赶紧占领江都城,根本没有时间来管这些俘虏,只是把他们看押在江都城的一座俘虏营中。直到赵云把江都城守得像铁桶一样,才想起来去看看俘虏。

周瑜是大都督,自然在俘虏营有相当的地位,一个人单独一间房间,布置得还很优雅。不过现在周瑜是整日沉默寡言,心情极度灰暗,加上吐血,身体虚弱,一直卧床不起。

看守俘虏营的猛虎军并不认识周瑜,而俘虏们对猛虎军很是仇视,也不愿意告诉他们。所以猛虎军看守们只知道周瑜可能是个头领,并不知道他就是江东的水军大都督。

直到这位周瑜一直生病,这才报给了赵云。赵云听了报告,大吃一惊,立刻前往俘虏营查看。

赵云一见到周瑜,立刻就知道这是江东的大都督,因为情报部门有江东所有人物的情报通告。所以他看到周瑜就认识了。

赵云不敢怠慢,连忙拱手施礼道:“猛虎军赵云向周大都督致礼了。”

周瑜早就知道有人进来,但是他却没有睁眼,直到听到赵云来了,他才睁开眼睛看了看正在躬身对自己行礼的赵云,道:“原来是赵将军。”

赵云道:“云今日方知周大都督居然在我军做客,实在是简慢了,还请周大都督移驾到江都城守府上居住。云也好请医生为周大都督医治。”

周瑜淡淡地道:“不必了,我住在这里很好。我没什么病,倒是这里很多人都有伤在身,还请赵将军为他们医治。”

赵云道:“请周大都督放心,云带来的医生,已经在为各位将士医治了。前几日云忙于江都城的防守,实在是疏忽了,还请周大都督原谅。”

周瑜依然是风轻云淡地说道:“如此多谢了。如今周瑜为阶下之囚,岂敢谈什么原谅?”

赵云道:“阶下之囚和座上之宾,乃周大都督一念之差而已。”

周瑜哂笑道:“败军之将,有死而已,汝欲劝降,却是休想。”

赵云淡淡一笑道:“吾没有要大都督投降,只是想改善一下大都督的生活条件而已。等杨将军打败孙将军的船队……”

“什么?”周瑜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杨铁的船队去江夏了?”

周瑜现在已经知道自己败在谁手下了,当听到这个杨铁创建水师没几年,不禁暗自哀叹上天不公啊。

赵云拱手道:“大都督关心则乱,杨将军完成了打败大都督、占领江都城的任务,自然要去江夏帮助吕将军击败孙将军的船队咯。”

周瑜面若死灰,哀叹道:“伯符……”

赵云道:“我家主公十分钦慕大都督和孙将军的才华,欲与孙将军和大都督共创富强大汉……”

周瑜痛苦地伸手阻止赵云道:“赵将军,请不要说了。瑜此生只认伯符为主,如若逼迫与我,瑜唯死而已。”

赵云笑道:“大都督如果只认孙将军为主,那么如果孙将军成为大汉关东的扬州州长,不知大都督还愿意认孙将军为主吗?”

“什么?你说什么?伯符绝对不可能做什么州长的!”周瑜完全失态了,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由于坐得猛了,立刻剧烈咳嗽起来。

赵云连忙上前搀扶,周瑜一把推开赵云道:“走开,你们尽皆妄言之辈。伯符我了解,心高气傲,就算败了,也绝不会做你们什么州长!”

赵云也不生气,拱手道:“大都督不必恼怒,云只是说一种可能。而且即使大都督只认孙将军为主,我家主公也不会计较,仍然愿意让大都督担任官职。”

第323章 赵云和周瑜的谈话

周瑜一听奇道:“岂有此理,这不是乱了伦理?乱了纲常?”

赵云道:“大都督明鉴,我家主公一心想的是大汉江山,就算不认他做主,只要愿意为大汉工作的,又有才能的人,我家主公都会重用。”

周瑜眼睛都瞪大了,这天下还有这样做主公的?不要求忠于自己,只要求忠于大汉?

当然封建社会本来就应该是这样要求下面的官员的,但是实际上朝廷早就失去了应有的威严,现在的地方官员们都是忠于各诸侯的,否则要么就当不了官,要么就被干掉了。哪有像刘峰这样的,居然还坚持只要忠于大汉即可?

孙策就算是对大汉还有一丝幻想的人了,但是他也不能容忍只忠于大汉,而不忠于自己的人存在在自己的系统中的。

难道刘峰还是一个忠于汉室的忠臣?在周瑜看来,这怎么也不可能!难道刘峰在一统天下之后,还要奉长安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刘昌为帝?这不是开玩笑吗?就算刘峰愿意,他手底下那些精兵强将会愿意?

看着周瑜一脸不相信的表情,赵云道:“大都督,云知道你不相信,但是我们关东的宣传部长刘备,你应该听说过吧。”

周瑜一脸嘲讽道:“就是那个总是逢人就自称汉室宗亲那个刘备?我听说过。”

看来周瑜对刘峰的系统做过一定的了解。

赵云道:“刘部长到现在仍然称呼我家主公为刘大人,而不是主公。而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至今也仍然称呼我家主公为刘大人。但是刘备现在为政务院宣传部部长,关羽和张飞前几日都升任少将。大都督应该知道,猛虎军真正的将军都能数的出来。大都督一定记得飞天吧,飞天的指挥到现在还是个中校。”

周瑜嘴巴都长大了,在他的印象中飞天乃是天神级的武器,居然指挥官只是一个中校。周瑜对猛虎军的军衔已经做过了解,知道中校距离将军还差多远。也许有人就停留在校官上,一辈子也当不上将军。

而刘备这个不认刘峰为主公的人,不光自己当着关东系统的高官,自己的两个兄弟都成了猛虎军的将军。这对周瑜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难道刘峰真的一心为汉?能够在自己的系统内容忍不忠于自己而忠于大汉的人?难道他不怕将来不好收拾吗?

要么刘峰就是在做姿态,给天下人看的,要么刘峰就是一个对大汉朝廷还有着天真幻想的人,妄想做一个中兴大汉的忠臣。可惜的是现如今的大汉已经完全变成了弱肉强食的战场,朝廷为了鼓动关东诸侯混战,今天一个圣旨,明天就改为另一个圣旨。这样的朝廷怎能服人?

要他周瑜去忠于这样的朝廷,那是不可能的!

“哼。”周瑜鼻子哼了一声,道,“大汉朝廷已经彻底烂了,没有朝廷的阴暗,哪来的黄巾之乱,没有黄巾之乱,哪来的诸侯割据?要吾忠于这样的朝廷,还不如杀了我好。”

赵云道:“我家主公常说,大汉是一个伟大的朝代,这个朝代比同时代的任何一个文明都要先进。所以大汉朝不应该落寞,而应该成为一个永远引领世界的文明而存在。”

“朝代?时代?文明?先进?”周瑜对赵云嘴巴里冒出的新词很是纳闷,这都是什么意思啊?

赵云歉意地说:“这都是我家主公造出来的词汇。朝代就是指一个王朝,比如我们大汉之前的季朝,时代就是指一个时期,比如季朝之前的战国时代,文明就是指人类从茹毛饮血发展成有一定文化的社会的状态。”

周瑜听得似懂非懂的,周瑜很显然是这个年代的儒学较为高深的人,却觉得赵云说的,已经完全超越了他的所知。

赵云继续说道:“我家主公在邺城学院讲课的时候,常常冒出一些我们都不懂的词汇。但是经过解释,我们才知道,这些词汇才是能准确表达主公意思的唯一词汇。”

周瑜再次惊讶地张大嘴巴道:“你是说刘峰常常到邺城学院授课?”

“是啊!”赵云自豪地道,“只要主公在邺城,必然每日都要抽时间去讲一堂课。我们邺城学院的各个学科,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矿产军事新闻都是主公开创的。在主公创办邺城学院之前没有任何人懂得这些知识。主公就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教育了一代人。冀州学派在关东系统内,已经完全替代了儒家学派,成为社会主流。”

“儒学已经落寞致斯?这简直是斯文扫地啊!简直是摧残文化啊!”周瑜听到冀州学派全面替代儒家学派,即使是周瑜这样开明的人,也一样痛心疾首。因为他就是学儒学的。

这个年代在刘峰出现之前,除了儒学,其他学问都不是学问,都不能被社会承认,不能被社会所用,都是异端邪说。所以很自然的周瑜也一样有这样的想法。

赵云笑道:“儒家学派和冀州学派到底哪个更有用,这不用说,也不用比。而是直接做。看看如今被冀州学问武装起来的关东是多么富强,多么有活力。那些你认为是天神一般的东西,都是冀州学问制造出来的东西。却可以很轻松地打败大都督。难道还说明不了问题吗?”

周瑜固执地说:“儒学是圣人之学,讲得是做人的道理,是天下的至理。而其他杂学则是辅助。只有用儒学为本,才能中兴大汉,刘峰这是在瞎搞!只是短期行为。”

赵云道:“大都督,我建议您去邺城学院去看看,然后再来讨论两个学派的对错。因为很显然你根本不了解冀州学派,所以你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失偏颇。如果到时候你仍然觉得儒学好,那么完全可以在《冀州报》上发表你的文章,让天下人都看到。”

周瑜再一次睁大了眼睛:“你是说,我也能在《冀州报》上发表文章?”

赵云道:“那是当然,只要是大汉之人,都可以在《冀州报》上发表文章,当然至少文章要有一定文采。你应该看到过刘芳在报纸上的文章。”

第324章 刘峰亲自谈判

赵云道:“只要是大汉之人,都可以在《冀州报》上发表文章,当然至少文章要有一定文采。大都督应该看到过大汉宗正刘芳在报纸上的文章。刘大人对儒学的研究还是非常精辟的。”

周瑜回忆了一下,道:“确实看到过,不过当时认为是你们故意搞出来的,却原来不是?”

赵云道:“大都督,云真的建议你去冀州走一走,可以去邺城学院,也可以去见见曹操袁绍他们。看看我们到底有没有时候谎话。”

“你是说,我可以随便到处走?”周瑜惊讶地问道。

赵云笑道:“那是当然,大都督乃是我猛虎军的客人,自然是什么时候想走就能走。”

周瑜揶揄地笑道:“那我要是回到主公那边可以吗?”

周瑜这是给赵云出难题,按照他的想法,自己是猛虎军的俘虏,他们允许自己去北方走走就格外开恩了,自然不可能放自己回去。

没想到赵云道:“自然也是可以的。刚才云已经接到江夏消息,孙将军已经派遣鲁肃前往江夏与吕将军商谈归汉事宜。”

“什么?这怎么可能?”周瑜“呼”地一声再次从床上弹起来,接着又道,“难道水军败了?”

赵云拱手道:“大都督果然神人,杨铁将军抵达江夏,大败孙将军水师。孙将军回去后就派遣鲁肃前往江夏商谈归汉事宜了。”

周瑜一脸痛苦地瘫软下去:“伯符……”

周瑜突然问道:“你说的是归汉,不是降刘?”

赵云道:“正是,我家主公说,孙将军是大汉英雄,自然是归汉,要降也是归降大汉。”

周瑜感慨道:“刘大人宽厚!”

赵云又道:“孙将军在谈判条件中没有提到自己,希望能够以后归隐山林。”

周瑜听到这里,眼泪从自己的面颊上滚落。孙策是周瑜的总角之好,他知道孙策是一个多么心高气傲的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孙策一定是心灰意冷,无意仕途了。

赵云接着说道:“大都督不必悲伤,我家主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从邺城星夜兼程,赶赴江夏了。算时间就快赶到。我家主公会和孙将军共同选择一个地方,双方好好谈谈。如果能够谈得好,大都督到时候仍然可以做孙将军的属下。共同建设江东。”

……

江夏,经过十几日赶路,风尘仆仆的刘峰,抵达江夏。稍事休息,就接见了鲁肃。

一见到鲁肃,刘峰拱手道:“鲁大人,峰闻听孙将军欲归汉,喜不自胜,从邺城马不停蹄赶到了江夏,这几日鲁大人等急了吧。”

鲁肃看见一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站在中间,连吕布这样的大将都站在他的后面,这自然是刘峰了。

刘峰第一句说的好,“孙将军欲归汉”,就是说孙将军要向大汉投降,而不是向刘峰投降。这是江东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很显然刘峰这么说就是同意江东的第一个条件了。

而且根本不需要鲁肃提前来就说出来了,这是对鲁肃的尊重。保全了江东的面子和孙策的尊严。

鲁肃一听,很是高兴,拱手道:“刘大人有礼了。孙将军为了江东百姓免遭涂炭,猛虎军将士免受伤亡,顺应天时,意欲归汉。有几个条件,还请刘大人应允。”

鲁肃这样说实际上是抬高了孙策,而且还说是为了猛虎军将士免受伤亡,这话实际上还是有刺的。意思是说,如果不答应,那么两军打起来,即使我军战败,到最后猛虎军也会有伤亡的。

刘峰假装被没听出鲁肃话中之意,拱手道:“鲁大人,孙将军悲天悯人之情让人敬佩,刘峰代大汉百姓感谢孙将军之义举。孙将军的三个条件,我已知晓。”

“第一个条件,我刘峰是大汉之臣,孙将军自然是向大汉归降。这个不是问题;第二,善待众位文官武将,这也不是问题,我关东系统正缺乏大量的官员,猛虎军也缺乏大量的军官,只要忠于大汉,愿意进邺城学院学习,能适应关东系统的,都可以在关东系统为官;”

“第三,对江东百姓秋毫无犯,这是猛虎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