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兵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杂兵天下-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强压制住自己的冲动,拼命给陛下磕头,嘴巴里呜呜咽咽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而这种情况正是皇帝陛下要达到的效果,在皇帝看来这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现在失礼,很显然是对自己突然会有如此机遇,已经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话来了,简直是感激涕零,对皇帝必然是忠心不二了。皇帝陛下心中很是满意,这刘峰还是城府浅啊。

然而刘峰做出这样的表现,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羞愧,以及在嘴巴里呜呜咽咽念道的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大汉民族的繁荣昌盛,自己只有对不起皇帝陛下的知遇之恩了。皇帝陛下要是知道刘峰是这样想的,那一定会直接被这个大逆不道的家伙给气死,当然气死之前会让人把刘峰碎尸万段,并且灭九族!方解心头之恨!

当刘峰告辞出来,圣旨立刻就明发天下。什么刘峰公忠体国,神勇善战,多次立功,又制出黄县纸,为大汉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人诗歌绝佳,文武双全,特旨升刘峰为中领军,率领猛虎营与禁卫军一起负责皇宫安全。

这道圣旨立刻就引起了大汉朝政坛的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负责宫中安全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而刘峰一个毫无根基的泥腿子居然一跃成为中领军,这还得了?立刻大汉朝长安城内绝大部分够资格上奏的官员,都写了上奏文书,反对这一圣旨。连与刘峰关系密切的太仆郭怀也上书反对。

第134章 拜见弘农王刘襄

而这些上书都石沉大海,一点回应都没有。而刘峰出了宫,立刻就去拜访弘农王刘襄。弘农王刘襄虽然在家养病,但是他的消息并不闭塞。刘峰被封为中领军,刚一出皇宫,他就知道了。

当刘峰被陛下招到长安的圣旨一下,他就对刘峰做过调查,现在得知刘峰被封为中领军倒是不太意外。自己的陛下哥哥这么多年做事情还是这样。自己在猛虎营全部被调往京城,就感觉到皇帝哥哥是想用猛虎营对付一些反对他立刘原势力的兵马。否则皇帝如果真的只是想见见刘峰何必大老远把猛虎营全部调到京城来?只要让刘峰来即可。

只不过听闻刘峰被封为中领军并且率领猛虎营与禁卫军一起守卫皇宫,还是感到有些不妥。因为猛虎营毕竟是外军,守卫皇宫,又没有经过什么规矩的训练,万一有什么不妥当的事情发生,岂不是皇家丑闻?等会刘峰来了,要和他好好说道说道。

这时听到管家禀告刘峰来拜访,刘襄也没有起身,仍然躺在床上,吩咐带刘峰进来。

刘峰进到内宅,发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斜躺在床上,面色灰暗,看起来甚至比皇帝老儿更加衰老。刘峰连忙跪倒:“卑职刘峰参见王爷。”

“罢了,起来说话!”刘襄并没有虚弱到说不出话来的地步,只不过声音很是无力。在刘峰看来,天佑帝和他弟弟刘襄,恐怕都活不了多久了。

刘峰谢过,这才站起来,刘襄看着刘峰道:“刘将军真是年轻啊,如此年轻就做到了杨武将军、中领军,在我大汉朝也不多见。”

对于刘峰的身世,天佑帝和刘襄都做过调查,然而却实在找不到刘峰先祖是避祸贵族甚至是皇族的证据。而刘峰一直都说自己只知道父亲叫刘世民,祖父叫刘嵩,而且死得很早。这样的两个人可以肯定不是皇族,也不是大汉朝的某个贵族。很有可能是避祸的士族改了姓氏,而刘峰却根本不知道。这就无从查起了。

让这样一个身份不明的人担任中领军,刘襄心中是有看法的。然而这是皇帝哥哥的圣旨,对于天佑帝,刘襄一直都是非常忠心的,即使有看法,刘襄也保留了看法。也可能是皇帝哥哥实在找不出一个能信任,手中握有强军,又支持刘原的人出任这个职位了吧。

刘峰拱手道:“王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岂是小子可以相比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好,好诗句!老夫听说刘将军文武双全,今天一见果不其然啊。”刘襄自然要对刘峰这个下属考察一下,刘峰随口拍马屁,没想到有说出了一句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的诗句。

“王爷过奖了,小子只是偶有一得而已。”刘峰抱拳谦虚地说。

“嗯,不错,无怪乎陛下会选你做中领军。不过在皇宫里有很多规矩,你的猛虎营想来也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我把禁卫军另外两个中领军找来,你们互相通个气,以便于早日上值。”刘襄道。

“多谢王爷。”刘峰赶紧表示感谢。

很快两名三十多岁的壮汉就来到房内,跪下行礼,口称:“属下王肃(肖灿)拜见王爷。”

“起来起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个新的同僚——新任中领军刘峰,他将率领猛虎营与禁卫军一起守卫皇宫。你们亲近亲近。”刘襄指着刘峰说道。

刘峰连忙行礼道:“见过两位大人,刘峰初来乍到,请两位大人多多关照!”

王肃和肖灿当然也知道刘峰被封为中领军的事情,在他们眼里一个没有什么出身的乡下泥腿子居然也能职守禁宫,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而他们都是出身官宦家族,从禁卫军小兵做起,混了近二十年这才有今天的地位。这刘峰一年前还是一个小小的杂兵,现在居然和他们平起平坐,他们要是心里能平衡就怪了。

两人在刘襄面前也不好太过分,都拱手回礼,却面色不虞。

刘襄像是没看到一样,说道:“刘峰,你的猛虎营现在有多少军队。”

刘峰拱手道:“回禀王爷,猛虎营现在在长安城外灞桥驻扎,一共四千人。”

刘襄一下子睁开眼睛,道:“猛虎营按照编制应该只有二千人,为何你扩编到四千?”

刘峰道:“卑职奉陛下圣旨,节制青州所有府兵郡兵。由于府兵郡兵战斗力弱,卑职就把府兵郡兵轮流编入猛虎营进行训练,训练完毕再送还各郡县驻扎。这次接到圣旨,要求卑职尽快赴京,卑职不敢怠慢,也没有时间把编入猛虎营的府兵郡兵退还,只得全部带来了。”

刘襄一听,刘峰解释合情合理,刘峰节制青州府兵郡兵的事情他也知道,于是这事情就算是糊弄过去了。

刘襄道:“既然猛虎营有兵四千,可与禁卫军每日轮换值守皇宫。双日由禁卫军职守,单日由猛虎营值守。刘将军意下如何?”

刘峰连忙抱拳道:“敢不从命!”

说完又对王肃和肖灿道:“只是刘峰对宫中的规矩知道的不多,还请两位大人多多指教。”

两位只是回答:“好说,好说。”

口气甚是敷衍,刘峰知道这两个人八成是要看自己笑话的,肯定不会帮自己的。

刘襄年老多病,又说了许多话,这时已经精神不济了,刘峰、王肃和肖灿赶紧告辞出来。

走到门口刘峰向王肃和肖灿抱拳道:“两位大人,小弟刚到京城,万事不懂,想请两位大人到上善楼,聆听两位的教诲,不知可否?”

王肃和肖灿打定主意要看刘峰笑话,对望一眼,立刻摇头道:“多谢刘大人相邀,然我二人军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今日不算,明日是双日,后日就是单日了,我我二人还要安排禁卫军撤出皇宫的事宜,告辞了。”

说完两人扬长而去,把刘峰丢在后面发愣。刘峰恶狠狠的一跺脚,骂道:“妈的,死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猪吗?”

第135章 天佑帝驾崩

刘峰马不停蹄地去拜访中常侍陈慈和邹英,他们是近卫军校尉,自然不住在宫中,而是在宫外有独立的府邸。

首先拜访的是陈慈,感谢陈慈出城迎接自己,又带自己面见了陛下,送上一份重礼。这重礼对刘峰来说不算什么,因为送的是琼浆玉液酒和黄县纸,但是对陈慈来说就是重礼的,因为这玩意在京城价值不菲。

刘峰向陈慈汇报了去拜访刘襄的经过,然后提出来自己不懂宫中规矩,万一犯了规矩,冒犯了皇族尊严,就是死罪了。请陈慈给他讲讲做皇宫禁卫的规矩。

陈慈一听就知道王肃和肖灿这两个家伙排挤刘峰,根本不和他说。也没什么办法,这两个人都是在禁卫军中混了近二十年的老人了,刘峰一来就是和他们平起平坐的中领军,他们能服气就怪了。不出难题给刘峰做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骂几句解解气,然后就与刘峰仔细讲解起禁卫值守禁宫的规矩。

刘峰连忙拿出纸笔,一条条记录下来。

陈慈讲解得很仔细,因为刘峰是宦官们一步非常重要的棋子,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立刘原为帝。在这之前,刘峰千万要在中领军这个职位上待下去,不能出事。所以教得尽心尽力,而刘峰为了完成百官的嘱托,也学得尽心尽力。

学完了,刘峰又把自己写的给陈慈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错误,这才告辞前往灞桥,整理军队。把禁宫规矩发到每一个士兵的手里,命令他们务必在一日内全部会背。

由于猛虎营长期的文化教育,猛虎营的士兵全部识字,所以要背这些规矩倒是不难,不到半天大多数都已经会背了。刘峰又深入各部队进行抽查,抽查的结果让刘峰很是满意。猛虎营不光是勇猛的部队,而是有文化的部队,这样的部队在这个年代的战斗力是不可限量的。

接着陈慈和邹英又在长安城内给猛虎营安排了一处驻营地,以便于猛虎营驻扎在城内,好每隔一日接替禁卫军值守。

到了应该猛虎营值守的那一日,刘峰把猛虎营早早拉到皇宫外各门,只等禁卫军开了宫门,就进去替换。

到了时辰,宫门打开,王肃和肖灿带着禁卫军出来,他们一看猛虎营吓了一跳,因为猛虎营从士兵到军官全部配备了金属武器,曾明瓦亮,所有的人都有一股彪悍之气,这种气势绝对不是禁卫军这样一支从来没有见过血的军队所能拥有的。(至于头盔和胸甲以及战马,刘峰都留在了长安城内的营地里,不敢拿出来招摇。还留下了王狗子的骑兵部队看守营房。)

本来王肃和肖灿以为猛虎营不过是一支地方军队,档次与自己的禁卫军相差甚远,根本看不起猛虎营。今日一见,恐怕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给刘峰找麻烦,到最后是不是会给自己找了麻烦了。

受到震撼的王肃和肖灿有了这个想法,主动与刘峰打了招呼,交接也无比顺利,猛虎营就正式开始了值守皇宫的工作。

一连几天刘峰都很紧张,生怕自己一个疏忽,下面的人犯了错误,所以他几乎全天都在四处巡视,丝毫不敢松懈。好在猛虎营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而且所有的士兵都有文化,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大汉朝最最中心的皇宫内值守。要不是跟着刘峰,几辈子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啊。所以都精神抖擞,丝毫不敢松懈,更不要说去触犯什么规矩了。

本来王肃和肖灿是要看猛虎营笑话的,结果猛虎营值日五六次,任何纰漏都没有出。这让他们很是奇怪,也很是好奇。要说猛虎营能打仗,彪悍,王肃和肖灿已经相信了,但是难道做这种事情也能比他们禁卫军做得好?可惜事实就是事实,猛虎营确实做得不错。

除了王肃和肖灿,还有很多人在关注着猛虎营的表现。

皇宫后殿,大汉朝的天佑帝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身边站着的是高童,正在他耳边说着什么。

高童说完,天佑帝脸上露出了笑容,在高童耳边说:“看来朕这次没选错人,这刘峰确实可以大用!”

高童立刻拍马匹道:“陛下慧眼,自然不会看错人。”

心中对刘峰争气也很是高兴,皇帝陛下驾崩看来就在这几日了,如果刘峰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什么纰漏,耽误了刘原继位,那么咱家一定会把他碎尸万段!

弘农王府,刘襄躺在床榻之上,听着管家的禀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我就说刘峰这小子如果连王肃和肖灿的小小刁难都接不下来,那么他也白让皇帝哥哥这么看重了。”

大汉朝百官方面在上书反对刘峰担任中领军石沉大海之后,也就没了声息。因为他们的反对是为了让宦官集团更加信任刘峰,他们越是反对,刘峰的地位越是稳固。这也是皇帝陛下坚决要刘峰担任中领军的原因之一。

大汉朝天佑二十年九月二十日夜,大汉朝天佑帝终于走完了他生命历程,驾崩了。这一夜正好是刘峰的猛虎营值守,当宫内传出大哭的声音,刘峰立刻就知道天佑帝驾崩了,他马上命令一名传令兵立刻垂城而下,去和王狗子打招呼,命令王狗子集合骑兵,准备应付明日的大乱。

而弘农王弟弟刘襄听到皇帝哥哥驾崩的消息,立刻昏倒。当夜京城一片大乱,文武百官立刻行动起来,四下串联,要立废太子刘昌为帝。

而刘峰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出武功高强的猛虎营的数十名士兵保护刘昌和刘原。这个做法获得了五狼的支持,因为这个节骨眼上任何一点失误都有可能让对手抓住把柄,是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第二天,王肃和肖灿也得到了消息,先去刘襄府上讨说法,没想到刘襄昏倒,到现在都没有清醒。他们只好带着禁卫军,来到皇宫外,要求刘峰按照前面说好的,由他们进宫替换猛虎营值守。

第136章 骤变

没想到刘峰根本不开皇城门。

王肃和肖灿一下子觉得事态严重了,连忙站在城下,高叫:“刘峰出来说话!”

好半天刘峰才在城头露出了脑袋,往下一看,发现是这哥俩,就道:“哎呀,原来是王中领军和肖中领军,两位大人,不知有何贵干?”

王肃和肖灿气得不行,但是刘峰现在占据主动,他们只得压住火气,叫道:“现在已到换防时间,我禁卫军要接防皇城!”

刘峰道:“现在情况不一样,为防止意外发生,皇城暂由猛虎营接防。禁卫军返回军营,不得命令不得轻动!”

王肃和肖灿气得直叫唤:“刘峰,这是谁的命令!你竟敢不让禁卫军接防皇城,难道想造反吗?”

刘峰冷笑一声,道:“王肃、肖灿接旨!”

王肃和肖灿一愣,圣旨,天佑帝已经驾崩,哪里来的圣旨?

刘峰喝道:“你们胆敢不接旨?”

王肃和肖灿对望一样,还是下马,跪在地上。

刘峰展开天佑帝的密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朕驾崩,弘农王刘襄也不能理事,则有中领军刘峰暂时接管禁卫军,中领军王肃、中领军肖灿皆受刘峰节制!钦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