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领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刘肇基等人一听,心中大喜,不由的起身离座跪拜道:“末将等多谢国公爷厚爱,定当竭尽全力,为国公爷,为朝廷练出一支精锐之师来。”

在科举当中,那些参加考试的士子和主考官之间之前就算素未蒙面,但是从考试那天开始就因为考试而形成了一种师生关系。这些士子入朝为官之后,自然打上了当年主考烙印。在朝中互相声援,互相照应。这军中带兵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新兵都是从民间找来的,之前都是一章白纸,他们进了军营之后接触最多的,最熟悉的人自然就是操练他们的将领了。人是有感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这些士兵也可以算作他们自己的势力。当然这种势力在一定的范围内,萧毅还是默许存在的。而且这样,一旦他们日后要领军上阵的话,这些兵将也用起来顺手。

所以,萧毅委任他们全权接管招兵,练兵的事情不光是对他们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对他们信任的表示。四人自然心中也是明白这些的,所以更是对萧毅的感激。

萧毅看见几人的反应,也是颇为满意,沉声道:“刘肇基上前听令!”

刘肇基身子一挺,沉声道:“末将听令!”

“本国公任命你为定北军新兵营统领,领总兵衔,总领招兵,练兵一事。”

“末将遵命!”

“马应魁,庄子固,乙邦才三人听令。”

“命你三人为新兵营参将,马应魁领左卫营,庄子固领中卫营,乙邦才领右卫营,协助刘总兵招兵,练兵!”

“末将遵命!”三人齐声道。

“至于新兵营各级将领,由你三人自行任命,倒时候将名单送陈参谋处备案即可。”

“末将遵命!”四人齐声跪谢道。

萧毅笑道:“几位将军请起,日后大家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了,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回头我会安排陈参谋将相关情况解说给诸位。日后凡是军中所需一切物资钱粮直接来找陈参谋就可以了。等刘泽清那七千多名士兵到了之后直接划归到新兵营。这些人都要统一参加考核,若是考核不过关的全部发给盘缠打发回家。三日后,征兵事宜正式开始。诸位可要齐心协力,共同为本国公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啊!”

有了正式官职之后,意味着刘肇基等人正式的成为了萧毅的人了。

几人继续闲聊几句,萧毅又说晚上在醉翁楼给他们接风洗尘后便让亲卫带着他们去找陈子龙了。徐华却是留了下来,要向萧毅汇报关于遂发枪研制小组的选址情况。

“国公,下官在城内西南角找到一处废弃不用的道观,那里环境僻静,占地广阔,而且周围又无民居,还有一条河流,非常符合国公说的制作火器的条件。国公以为如何?”徐华道。

萧毅点点头道:“如此甚好,徐大人办事我是放心的。就选在那里吧。回头你去找萧勇,让他派亲卫营的人负责那里的警戒护卫。”顿了一下又道:“你可知道那马文涛现在召集了多少火器工匠?”

徐华道:“下官听马主事说好些已经着急了五百多名火器工匠了,现在还在继续召集。”

“嗯,关于火器研制的事情上你要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他们所要需要的物资都优先供给。”萧毅嘱咐道。

徐华虽是一介文人,但是也知道这火器研制的重要性,沉声道:“国公请放心,下官一定会多行方便的。”

说完了这火器的事情,两人又谈到了三日后纳贤之事。

徐华向萧毅汇报道:“这两日各地的文人士子依然有很多人赶往滁州而来。已经来了的士子很多已经在招贤馆投了帖子,填写了国公爷所制的那个报名表。现在报名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多人。”

萧毅仔细听着,又问道:“这些报名的士子当中参加文选和武选的比例是多少?”

徐华道:“下官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参加文选的差不多有九成,剩下的都是参加武选的。”

萧毅叹口气道:“江南文风昌盛,这个结果也是很正常的。这些士子估计是以为我会让他们拿着刀去战场上跟鞑子互砍,所以才大部分选择了文选。这些个读书人一个个平日里都是满嘴的忠君救国,一到关键时刻就将脑袋缩了回去。”

徐华听了这话脸上却是有些不自然。萧毅一抬头忽然发现了,这才惊觉自己失言了。自己这个未来老丈人可也是读书人啊,当即讪讪一笑道:“我是一时失言,徐大人莫怪啊!”

徐华跟萧毅相处久了,自然知道他是无心之言。而且他也知道如今的文人士子当中有很多沽名钓誉之辈,萧毅所说的也是一个事实,所以淡淡一笑并不放在心上。

萧毅沉吟了一下道:“哼,这些书生想要求个安稳所在,本国公就偏偏不让他们如意。看他们那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身板,以后能否将差事干好还不一定了。这次,一定要将他们的身子好好打熬一番。不管是文选还是武选,都是一样。”

徐华一惊,问道:“国公爷的意思是?”

萧毅道:“这些读书人很多平日里满嘴风月之事,开口子曰,闭口古人云,谈起天下大事来一个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好像那些鞑子就被自己手指头一指就烟消云散了,浑然不知道战场杀敌的凶险。这次就让他们也好好的体验一把当兵的感觉。这次凡是被录取的士子全部编入新兵营参加三个月的军训,军训合格后由总督府参谋处统一分配。”

徐华一愣,问道:“国公,那我们的考核分成文选武选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啊?”

萧毅摇摇头道:“当然有意义。三个月军训结束后分配的时候,那些报名参加武选的士子优先考虑分配到军中担任参谋。不够的名额再从那些剩下的士子中挑选。”

徐华有些担心的道:“国公,如此一来,恐怕会打击那些士子们报名应征的积极性啊。”

萧毅不以为然道:“这点苦都吃不了,将来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治理天下,为官一方,不是坐在故纸堆中就能扒拉出一堆方法的。再说了,这个办法也是帮助他们锻炼身体,他们要感谢我才对。若是有人不满,尽可以不来应征。天下士子那么多,少了他这一盘胡萝卜难道还开不了席了吗?”

徐华虽然不知道胡萝卜是什么,但是却明白萧毅的意思,于是道:“那下官就将这一条加进那纳贤的榜文中去。”

萧毅点点头,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徐华便告退了。

萧毅本来昨夜一宿没睡,早上也只是才睡了一个时辰,这吃过早饭,又有些困了,便吩咐了丫鬟一声,回到房中又回起了回笼觉。为了担心又被徐琳那丫头打扰,甚至将门闩都插上了。

对于徐琳,萧毅虽说已经表明了心迹,但是却没有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虽然在这个时代那些事情以他如今的地位和权势,很多事情根本不是回事。但是他毕竟是在接受过后世教育二十多年的人,并不会因为穿越了就会立刻将原本的观念彻底抹去。今天早上那是个意外,如果徐华等人没有来,也许发生了就发生了。但是他心中毕竟还是过不了琦玉那一关,自然是不会主动去要求这种事情的。一切,顺其自然吧!。

一百八十章 夏完淳

在滁州城东门外的城墙边围着一堆人。人群挤在那里,指着城墙上贴的一张官府的告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一个脸上带着不忿的神色的士子 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嘴里嘟囔着这简直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紧接着又从人群中挤出来几个士子打扮的年轻人,也是一脸的忿然之色,好像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般。

不远处一辆马车在城门不远处停了下来。车上的帘子掀了开来,当先跳下来一位身材修长,面像英俊的青年。他穿着一身文人士子燕居,出行时常穿的青色交领宽袖行衣,头戴东坡巾,手中提着一个包袱。腰间还挂着一柄精美的长剑。

在他跳下马车之后,又从车中跳下来两名差不多相同打扮的士子,每人手中都是提着一个包袱。那第二个从车上跳下的青年士子五官虽然长的俊秀,但是脸上却总是带着一种忧郁之气。最后一名跳下车的青年却是身量最矮,虽然长的也是极为英俊,但是很显然是却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人。他眼神明亮,笑容灿烂,一下马车便好奇的打量着四周的情景。

从三人的行装来看,显然是从其他地方刚刚来到滁州的。那名看起来最年长的士子回头跟车夫结算了车费之后,三人便并肩向城门口走去。

走了几步,城门口众人围观的景象引起了三人的注意。那名身量高大的士子虽然看起来比较粗壮,但是举动却十分的斯文。他上前几步,拦住一位刚刚从人群中挤出来的士子,施了一礼,然后问道敢问这位兄台,这里发生了何事?”

那名士子本来是脸上有着忿然之色,被人忽然拦住,心中有气,正想不耐烦的呵斥,但是看到对方彬彬有礼,自然也不能恶语相向,失了的身份。他上下打量了对方一遍后道看你的样子好像是从外乡来的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不,我三人正是从松江而来。听闻秦国公张榜纳贤,特意前来应招。”

“原来如此。不过,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去应征那贤士了。”那士子撇撇嘴说道。

那身量修长的青年闻言一惊道兄台何出此言?难道秦国公取消了招兵纳贤的命令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取消倒是没有。不过,如今这应征贤士根本就是自讨苦吃,有辱斯文之事,不去也罢。”

那身量修长的青年闻言眉头一蹙,也不在相问,向那士子倒了声谢便转身向同行的那两人将听到的说了一遍。

两人听了之后,那名神情忧郁的青年脸上的神情更是忧郁了几分,但是那年龄最小的少年却只是一愣,但是随即笑道两位哥哥,不必在此胡乱猜测。秦国公名震天下,张榜招贤,又会做出有辱斯文的事情呢想事情的真相,我等一看就究竟了。”

这三人正是从松江府赶来应招的夏完淳和他的两个准妻兄。那个身量修长,年龄最大的是他的大妻兄钱熙,他比夏完淳大五岁左右。那个脸上一直有着忧郁神情的则是他的小妻兄钱默,比夏完淳大两岁。而夏完淳今年才十五岁而已。夏完淳虽然没有与萧毅见过面,但是他们的老师可都是跟萧毅渊源深厚。他的主要老师陈子龙现在是萧毅总督府的参谋。他的另一位老师史可法镇守扬州,而且蒙萧毅两次搭救。

萧毅发榜招贤征兵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江南。当时收到这个消息夏完淳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前来滁州。后来又接到了的老师陈子龙写个他父亲夏允彝的信,说是秦国公邀请他们父子二人前来相助,心中更是激动不已。他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虽说在江南也是小有才名,但是却没有想到现在名震天下,打的鞑子落花流水的秦国公也他的名字,让他能不激动。

夏完淳很小便由父母作主订了亲,他的岳父钱彦林是嘉善一带极有名望的才子,而且性格豪爽,被称做钱长公。这位岳父可谓为完淳的师表,明亡时他积极参加抗清,组织义军,后来因掩护过完淳的老师、抗清义士陈子龙而被捕,和夏完淳同一天为国捐躯。浩然正气,可歌可泣他死后,妻子徐氏不愿独活,亦投水自尽。其两个都是有才名的人,和完淳也非常要好。长子钱熙风姿玉立,才气纵横,也是夏完淳最敬重的同辈人之一,在完淳16岁时便因参加抗清活动,积劳成疾去世,完淳伤心不已,曾写下“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悼语。钱熙之弟钱默8岁即能写诗,15岁成进士,和完淳也有唱和,亦有神童之誉,并为夏完淳写过一篇《神童赋》,被传为佳话。明末家破人亡后,钱默流浪各地,不知所终。

夏完淳看了老师的信之后,和父亲稍一商量,父亲也是欣然同意。只是因为夏允彝还要处理一些家中事务,随意让夏完淳先行。夏完淳又想到了志趣相投的两位大舅哥,又跑到岳父家说服了老岳父,这才和两位大舅哥一起前来投奔萧毅。

夏完淳小的时候就和父亲去福建上任,也是有出门远行的经验的。年纪虽小,做事却很有头脑,行事果断。所以在三人当中年龄虽小,但是却隐隐是三人之首。

听了夏完淳的话,钱熙,钱默也是点头赞同。三人分开人群,挤了进去,一看,原来墙上贴的是总督衙门最新发布的招贤新规定:所有前来应征的士子,不论参加文选,武选,只要考核通过后都需进入军营和普通士兵一样进行三个月军训,然后再行分配到各个衙门。

三人看完后挤出人群,钱熙倒是没,天生一副忧郁气质的钱默则是脸上更添了几分忧郁。夏完淳则是一脸轻松的道原来那人所说的有辱斯文就是这件事情啊。哼,若是连这点苦头都吃不了,还敢谈报效朝廷,驱逐鞑虏。依小弟看,秦国公这真是一招妙招啊”

钱熙闻言问道存古,那你说说看着妙在何处?”

夏完淳道第一。这条规定起了一个筛选的作用,将那些意志不坚,受不了的苦的士子自然是拒之门外。这样一来,能够入选的自然都是一些品性坚毅之人。第二。让那些入选的士子进入军营历练一番,不仅能够帮他们打熬身体,锻炼意志,也能让他们对于战阵之事更加的熟悉和了解,行为也会更加的务实一些。如后就算在地方上为官,至少也不会是一个只图虚名的官。”

钱熙听了,细细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对于的这个小妹婿更是佩服。钱默虽然没有,但是脸上的表情好像明朗了一些。

夏完淳又道至于秦国公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小弟我可是猜不出来了。”

钱熙道存古,我们进城之后是先去招贤馆报道还是去拜会大樽?”

大樽是陈子龙的号,钱熙是晚辈自然只能称呼他的号了。

夏完淳果断道当然是先去招贤馆报名,然后再去拜见老师了。”

三人商定完毕,便在城门口的征兵报名处问清了招贤馆的地址。报名处的士兵看三人风度翩翩,又是腰佩长剑,他们定是前来应征的士子,于是便派了一个人将他们带到了招贤馆。

虽然因为萧毅的军训的新规定让一些本来有意报名的士子又改变了主意,但是在招贤馆门前排队报名的人依旧不少。

招贤馆门前左右两侧,搭起了两个长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