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领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街捐款的商户家中去打听消息,看看他们给了多少才上的了这功德碑。

消息很快的就传来回来,听说是十几户人合起来才捐了总共一万两,很多人悬着的心都放下来了。原本以为那些人最少每人都能捐给几千上万两,没想到才这么点就能立碑流传后世了,那么自己要是多拿点,那碑上的排序岂不是要靠前一些。”“

寇江是这滁州城中数一数二的丝绸商,听到消息后怀里揣了一万两银票带着一个长随出了家门,转过街角却现自己平时生意的对头苗诚也带着一个小厮正匆匆忙忙的赶路。寇江叫了他一声,苗诚看见是他脸上不自然的笑了一下,打了个招呼。

这些人都是做生意的好手,一看对方的表情就知道去干啥了,大家伙都是心照不宣,拱拱手,笑一下继续向前走,这一路上不断的碰见不少熟面孔,大家的方向都是向着知州衙门。

有人高兴,自然也会有人不高兴。这些不高兴的就是那些个整天吟诗做对,流连花丛,自诩风流才子的文人士子。听说那萧将军要为一些唯利是图的商贾立功德碑,一个个都是气愤填膺,躲在家里大骂萧毅唯利是图,有辱斯文。这些愤青们激愤之下也是呼朋唤友准备前去知州衙门联合向萧毅施加压力,让他取消这道命令。

这几天通过观察,萧毅的士兵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他们觉得萧毅应该也是一个爱名之人,是个讲道理的人。只要他们前去用圣人之道压一压他,他肯定会迫于压力取消这个荒唐的决定的。

这些人反对给商户立碑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这些读圣人书的儒家子弟被萧毅华丽丽的无视了。小生寒窗苦读几十年好不容易考个功名都上不了功德碑,结果你一个赳赳武夫却要为一群低贱的商贾立碑,这还了得。这简直太伤自尊了!不行,必须讨个说法去。

结果就这样,两群人在知州衙门前相遇了。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就这样瞪着进了衙门的大堂。

当时萧毅还在武库中,徐华正在衙门中。听说这这些人求见,也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明白这两帮子人怎么会搞到一起去。带他进去之后听他们吵了半天才终于明白原来是萧将军搞的一个功德碑惹出的事情。虽然他心中对萧毅这个给商人立碑的决定也是有些不赞同,但是他知道萧毅定然有他的打算,于是就对他们好言抚慰,说萧将军暂时不在衙门。请改日再来。

正说完的时候,听说萧毅回来了。徐华就跟他说了这事,却被萧毅将皮球踢给了他。

众人在大堂中眼巴巴的瞅着门口的方向,听见脚步声都以为是萧毅进来的,都扯着脖子朝门口望去,结果却是徐华的身影。

“诸位,萧将军军务繁忙,此时无暇接见大家,还请诸位海涵。请改日再来吧。”徐华淡淡的说道。此时他毕竟是一州的行政长官,官架子还是要摆的。

那些商人听徐华这么一说,也知道萧毅今日大胜,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人家知州大人都这么说了,自己要是还不懂事,那就是有些不知好歹了,当下纷纷告退。

徐华看那些文人士子依然站立不动,仍然一脸的不忿,心中有些恼怒,沉声道:“诸位请回吧,本官要处理政务了。”

那些个文人士子本来是挖空心思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想驳倒萧毅,让他打消这个主意,没想到人家压根不理他们,一个个嘴里嘟嘟囔囔的。

他们中有一些人都是举人身份,以前的时候本来就有些看不起秀才出身的徐华。现在人家一步登天当了知州,这伙人心理自然不平衡了。此时听到徐华下了逐客令,心中更是不快,于是说起话来就夹枪带棒,冷嘲热讽的。

“徐大人好大的官威啊!不知徐大人这官可有吏部的任命,朝廷的告身啊?不妨拿出来让我等瞻仰一下。”一个面白如玉,长的也算英俊的青年文士阴阳怪气的说道。只是那削薄的嘴唇让他看起来一副刻薄相。

“是啊,徐大人才高八斗,一介小小秀才就成了本州的知州,当是我等的楷模啊,那告身拿出来也让我等见识见识啊!”一个瘦麻杆的青年也跟着起哄道。

有些胆小的只是笑笑,却不敢跟着起哄架秧子。只有那么几个自恃是举人身份的叫嚣个不停。

徐华看着这帮人的丑态,心中对他们的想法是一清二楚。这帮子货平时不务正业,整天流连花丛。现在自己被萧将军看重,却又眼红了。他虽然心中恼怒,但是养气的功夫也是了得,面上毫不变色,正准备开口说话,却听到一个冷峻的声音忽然喝道:

“你们这些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整天满口仁义道德,私底下却是一肚子龌龊的酸货,竟敢如此的跟知州大人说话,那告身文书岂是你等能看的?你们当这公堂是你们家的后花园不成。”

众人一惊,闻声望去,只见角门里转出一个银盔银甲,面目硬挺的将领,面沉似水,冷冷的看着那几个叫嚣的欢的士子。

那些士子不知这一位是谁,都不敢贸然说话,只是一脸愕然的盯着对方,再不敢大放厥词了。

徐华看到这人,心中一喜,上前拱手道:“萧将军。”

萧英朝他微微一笑,旋即又转头冷冷的看着那些此时面色尴尬的士子们。这些货刚才在嘲讽徐华的时候他正好一字不落的听在耳中,心中气愤,不由的出口喝道。

那些士子们听到徐华喊他萧将军,以为是萧毅,一个个禁不住脸上窘迫不已。他们来这里闹,其实说白了就是也引起萧毅的注意,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本来听说萧毅不来了,就想趁机挖苦下徐华,平衡一下自己的心理,没想到却正好被人家正主给撞上了。俗话说还得看主人,徐华是萧毅亲自选的官,他们这么说徐华,那就是跟萧毅过不去。对他们来说这不正是自毁前程么,顿时一个个脸色沮丧,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为自己辩解。

这些人虽然骄狂,但是也不是傻子。在这乱世之中,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才是皇帝和朝廷最倚重的臣子。江北四镇就是在弘光登基的时候声援了一下就个个都是侯爵,伯爵的。凭萧毅这么大的功劳,又在这危急时刻,朝廷自然更不会吝啬了封赏了,今日一战后,南京肯定会迅得到消息,那封赏的圣旨说不定过两日就来了。他们此时得罪了萧毅,那真的非常不明智。这么一想,很多人都有些埋怨起来那几个多嘴的家伙了。

那个嘴唇削薄的青年叫做余志才,看见众人都用埋怨的目光看着自己,心中大骂这帮子王八蛋不讲义气,继而对自己刚才的话有些后悔了。不过话已出口,后悔也没有用了,还是想着该怎么补救吧。

“小生拜见萧大帅!”说着朝萧英深深一躬,其他人也跟着行礼。

“你认错人了。本将军是大帅的亲卫营营长萧英,可当不得众位才子的大礼。”萧英动都不动,依然冷冷的道。

“呃……”余志才等人又是一阵尴尬,没想到竟然认错人了。

“萧将军,小生等出言无状,冒犯了知州大人,还请大人和将军恕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些人本来就不是什么清高之士,否则也不会跑到衙门来闹事。余志才转变的倒是挺快。其他几人也跟着说道。

“你等都是大明的才子,当知道大明律中对藐视朝廷官员是何罪行?”萧英并不准备轻易放过他们。徐华是自家大人招纳的第一个人才,自己自然要维护他作为知州的威严。今天不给这帮人一些小小教训,那么徐华日后还怎么治理地方。

余志才等人一听,暗暗叫苦,知道这位爷不打算轻易饶过自己,心中诽谤道:“朝廷命官,你萧毅就是朝廷么?”可是这话借他十个胆也不敢说出来。

若是真的按照大明律,自己这些人少不得一顿板子。要是那些士兵去打,估计自己的小命也就没有了。当下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余志才上前几步,“嗵”的一声跪倒在徐华面前道:“小生年少无知,冒犯了大人,请大人责罚!”说完,重重的在徐华面前磕起头来。其他几个一看也赶紧上前跪倒,有样学样。

那些虽然没有说话的士子们也是跪倒在地,顿时堂中黑压压的跪了一片。

徐华知道萧英这是帮自己树立官威,心中感激。但是他本是心胸宽广之人,再说这些人的家族在滁州也都是有头有脸的,自己也不好让他们过于难堪,只是该有惩罚还是得有的。等到于志才等人磕头额头见红的时候,他才悠悠说道:“诸位请起。本官并非无量之人。念尔等初犯,这次就不予尔等计较。退去吧。”

听到徐华如此说,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谢过徐华之后,都纷纷站了起来。

正当众人要走的时候,徐华又道:“萧将军将在三日之后举办阅兵仪式,并现场招兵纳贤。你等若是有心报效朝廷,只需在彼时拿出平生才学,无须弄出这些无聊事端来。”

众人一听,知道徐华这是在点醒自己,忙揖手道:“多谢大人教诲!”

一众士子灰头土脸的出了衙门,都有些悻悻然。各自告别回家去了。

余志才回头看了一眼衙门,眼中闪过一丝愤恨,削薄的嘴唇喃喃道:“姓徐的,今日之辱来日我要加倍偿还。”

一百零二章我是粗人

今日在武库中的所见所闻对萧毅很是有些触动。原本因为历史上满清鞑子一些别有用心的无良文人对历史的抹黑,自己才以为明军的战力羸弱,所持的火器也是中看不中用,没有多大效果。可现在自己有幸亲眼见识那那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火器,自然原本的观感和看法大大改变。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将近三百年,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在这其中,火器则是挥了巨大的作用。若是火器无甚大用,大明军队早就弃之不用,怎么会流传至今,不断展。自己既然知道这火器展的趋势,不妨再推动一下这大明火器的展,搞出更先进,威力更大的火器来,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此一来,自己有了英勇无畏的士兵,再加上犀利无匹的武器,那么对付起鞑子来更是事半功倍。

自己如今正要编练新军,那么这火器训练相比其他的刀枪剑戟,弓箭等来说更是容易形成战斗力。只是如今这武库中的火铳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够令人满意,要装备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显然是不够的。可是自己又不懂火铳制造之法,而且手中也没有会制造火铳的匠户,火铳自主研和制造就成了一句空话。”“

“人才难求啊!”萧毅叹息了一声,心中自忖就是有工匠那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良火铳,规模化生产的。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自己还是得依靠大刀长矛弓箭来抵抗鞑子。以武库中的火铳数量,虽然不足以武装一支大军,但是可以先装备一支小部队。日后有了条件再进行普及推广。不过这火器训练之法自然与冷兵器不太一样。军中如今的训练之法都是针对于冷兵器的,要训练火枪兵那就必须是有新的练兵之法。

想到这里,萧毅伸手抓过案上的毛笔,铺开一张纸,蘸了一下砚台中浓浓的墨汁,悬腕提笔,想将自己肚中那些一知半解,零零碎碎的练兵之法整理出来。可是愣了半天,却是无法下笔。为啥啊?我们的萧大将军不会写毛笔字。怕自己写出来太丑了,丢人现眼。上次给史可法写的血信还是用手指头蘸着清兵的血写的。那属于硬笔书法。还能凑合。可是如今让他用毛笔在纸上工工整整的写字,还要写繁体字,那真是比让他面对三万鞑子还要郁闷的事情。

一滴浓浓的墨汁顺着笔尖滑了下来,在纸上泅成了一个大大的黑点,仿佛在嘲笑他不是写字的那块料。

萧毅看着那个白纸上那个触目惊心的黑点,有些无奈,将毛笔往砚台上一靠,转身拉开房门,来到了庭院中。

萧毅住的这个院落是后衙最靠里的一个庭院,他也是看重了这个庭院的幽静,才挑了这里。

盯着那小花园中争奇斗妍的鲜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萧大人是风雅之人,正在赏花自乐,却不知道他虽然眼中有花,却是心中无花,正在琢磨着找谁帮自己的忙。

真是丢人!在原来的世界,自己好歹也算是个知识分子,顶着个大学生的名号,可是没想到来到这大明,竟然变成了一个不会写字的文盲。可是找谁帮忙啊?自己手下都是一帮子大老粗,打仗在行,可是这写字吧还是算了吧。想了想还是去找徐秀才吧,谁让他是自己手底下唯一的一个知识分子呢!

徐华所在的院落是后衙中的第一进院落,跟萧毅住的院落隔着一个院落。中间的院落正是徐琳和一群丫鬟居住之所。

萧毅踏过月亮门,穿过回廊,远远的听到一阵女子的嬉笑声。拐过一个角,探头一看,却看见几个身着青衣的娇俏身影在庭院的空地上跳跃腾挪,一个色彩绚丽的鹅毛大毽子在空中上下翻飞。

此情此景,让萧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踢毽子的场景。踢毽子都是女孩子手脚灵活,不仅花样繁多,而且还踢的次数特别多,一帮子男孩子都是笨手笨脚的,基本都是当观众的料。

一帮子小丫鬟根本就没有现萧毅,依然在忘我的玩着。鹅毛大毽子在一个身材婀娜的女子脚上上下飞舞,其他的女孩子嘴里边还在念念有词道:“一锅底,二锅盖,三酒盅,四牙筷,五钉锤,六烧卖,七兰花,八把抓,九上脸,十打花。”她们每唱一句,那个女子就做一种动作,让踢起的毽子依次落在伸直的手心里,伸直的手背上,五指窝成的“酒盅”里,伸直的两指上、握紧的拳头上,撮起的手掌中;手指有曲有伸的“兰花瓣”上,抓取的手心中。当数到九的的时候那女子身段后仰,让毽子落在了自己仰着的脸颊上,继而纤腰一扭,将毽子甩上空中,又轻盈的跃起,用脚面将毽子稳稳的接在纤纤玉足上,摆了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

那女子在这十句歌谣中,将毽子中的盘、蹦、拐、磕、抹、背,勾、踹八种动作都是做的淋漓尽致,再加上她身段柔软轻盈,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如那在花丛中翻飞的蝴蝶一般,让驻足观看的萧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忍不住的大声赞道:“好俊的身手!”

几个丫鬟闻言一愣,惊诧的转过头来这才现萧毅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