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领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这种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审问清楚了将他们交给知州衙门审判,让徐华从快,从严处决。”做出这个决定,萧毅忽然叹了口气。

内jian叛徒的事情自古皆有,古今中外没有那一个国家,那一个王朝能够例外,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国家兴盛之时,国富民强,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当叛徒被人唾骂,尤其是在中华这片尤其看重节气的热土上,要是有人当了叛徒,那么即使死了也不得翻身,被后世人咒骂,唾弃百年千年,就连子孙后代都是抬不起头来。然而,汉jian叛徒还是层出不穷,为何?这里边的原因或许很多,但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国家衰败了,没落了,不能保护他们既得得利益了,所以他们舍不得自己的利益才转而当了叛徒汉jian。这个利益可以是权势,财富,也可以是生命。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最少的减少当汉jian叛徒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国家迅强盛起来,永远强盛下去。关于后者,没有人能够做到。但是,前者,却是可以做到的。

“大人,接下来该如何安排?”萧贵的声音将走神了的萧毅来了回来。

“我们先分析一下鞑子如果接到细作传回的消息后会有何反应。”萧毅盯着案上的地图说道。

“鞑子如果相信大人遇刺重伤的消息后必然会开始调兵遣将,准备进攻,这是毫无疑问的。”萧贵不假思索的说道。

“那可未必,鞑子在我们手中吃了好几次亏,就算是头猪也会长些记xìng的。而且多铎手下还有洪承畴,范文程那几个大汉jian都出谋划策,自然不会像之前那样莽撞了。据我估计,鞑子就算接到消息后也不会立刻出兵,肯定还要多观察几日,确信我们不是使诈之后才会出兵。那么他出兵的方向是在哪里呢?”

“若是鞑子真信了大人受伤的消息,前来攻打滁州是肯定的。”

“不然。你来看看地图。如今江北掌握在大明手中的只有滁州和扬州。而扬州是鞑子攻打南京的必经之路。再加上上次多铎在扬州城下铩羽而归,他们自然是不会甘心失败,肯定会再次对扬州动进攻。若是不攻下扬州,他们是不敢继续南下攻击南京的,生怕史阁部在后面夹击他们。所以鞑子这次的目标之中必然有扬州。

再说滁州,滁州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城高墙厚,在加上我们的两万jīng兵驻扎,若是鞑子来攻,我们只需坚守不出,鞑子也是没有办法。但是我想这正是鞑子所希望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派一支人马牵制我们,然后派另一支军队攻打扬州城。我军若被鞑子牵制,自然无法救援扬州。扬州一破,鞑子顺势南下,南京即日可下。一旦南京陷落,那么大明群龙无,形势则是一不可收拾。我们在滁州的坚守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说了这么多,其实鞑子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扬州。”萧毅脸色凝重,指着地图侃侃而谈。

萧贵一听,也是心中肃然。大人的分析很有可能。鞑子没有必要非得在滁州城下死磕。只需要派一支人马看住定北军就可以了。定北军虽然jīng悍,但是毕竟只有两万,既要守城,还要扬州,这个困难却是有点大。

“大人,若鞑子真的如此安排,那么扬州真的就危险了。能不能像之前那样再派sao扰,伺机歼灭鞑子的辎重部队,毁了他们的大炮。没了大炮,他们想打下扬州城估计困难些。”萧贵提议道。

“鞑子在我们手上吃了那么大的亏,这次不太可能再扔下辎重部队冒进了。若是真的有洪承畴坐镇的话,那么鞑子很有可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向扬州推进,再加上我军大部分都是骑兵,如今江南雨水增多,很多原本干涸的低洼处都会变成水塘,会大大限制骑兵的行动。自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作战了。鞑子有了防备,再加上天公不作美,这一次是真的考验我们的时候了。”萧毅将手中的炭条笔扔在了地图上,沉声说道。

萧贵听了默然不语,他知道萧毅说的都是事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只有希望鞑子这次的进军部署不会像大人分析的那样了。

淮安府,多铎的行辕中也是灯火通明。大厅中的中央,三个人影围着一个桌案而立,从背影看去,三人式服饰都可不相同。其中一人身材高大,身穿紧身武士服,脑后光秃秃的头皮上留着一条细细的金钱鼠尾。身旁一人,身材略胖,也是脑后留辫,却是穿一件汉人的青色长袍。还有一人身材适中,头戴云巾,身穿青色交领道袍,一身大明文士打扮。

这三人正是多铎,范文程,和洪承畴。留着辫子的自然是降清最早的大汉jian范文程,仍然穿着大明衣冠的却是洪承畴。

多铎久攻扬州不下,就被定北军接连挫败,损失人马数万,而且很多还都是满八旗的jīng锐,甚至还丢了一个亲王,两个贝勒,一个汉王,简直称的上是损失惨重。多尔衮远在北京,接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气的连连跺脚。他知道多铎打仗勇猛,但是却不善于谋。担心若是让他再指挥下去,这一路大军就折腾的差不多了。虽然他对于萧毅是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萧毅的重视。

多尔衮从他的父亲老野猪皮好他的四哥皇太极那里继承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他,在大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生的。之前跟他们后金在辽东打过仗的将领中不乏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读书人,但是他们照样能打仗,会打仗,甚至还折腾死了他爹。这让他不得不小心。他虽然野心勃勃想吞掉大明,但是其实心中也不怎么有底。大明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万万人,一人一口唾沫都将他们那十来万人给淹死了,所以出现什么天上的将才,奇才什么都是很有可能的。

鉴于以上原因,多尔衮一咬牙就将范文程和洪承畴这两的自己最为倚重的智囊派到了江南,协助多铎。

一百三十七章洪承畴献计

一百三十七章洪承畴献计

“范师傅,洪先生,关于这个萧毅的情况基本如此。此人让我大清军队颜面扫地,本王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但是此人狡猾凶残,手下兵将又极其悍勇,数次大败,已经使军中将士出现畏战的情绪。对次,本王也是无可奈何。既然两位受王兄之命前来襄助本王,那么一定会为本王想出制敌妙计,本王当洗耳恭听。”多铎将萧毅的情况给二人介绍了一下,然后大剌剌的说出了这些话。话中看似请教洪范二人,但是语气中却根本听不出来一丝尊敬的语气。

范文程对于多铎的跋扈的语气虽然心中不快,但是也只能当没有听出来。从个人感情上来说,他是不愿意来江南协助多铎的。多铎仗着自己是多尔衮的亲弟弟,飞扬跋扈,经常欺辱范文程,甚至有一次还将他的妻子给从府中掠走了。后来在多尔衮的训斥下才将妻子还给范文程,对于多铎也只是处罚了一千两银子,夺其十五个牛录而已。

对此,范文程虽然内心愤恨,但是却毫无办法。他已经将自己和满清这架战车永远的绑在了一起,根本不可能脱离了。除过死心塌地的继续效忠满清,他已经无处可去。他知道,若是自己脱离满清,落到大明手中,将会死的很惨很惨。所以他别无选择。”“

听到多铎说那个新崛起的明朝定北侯竟然打的八旗军队都产生了畏战情绪,范文程很是有些吃惊。这个萧毅的军队竟然实力如此强横,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厉害。所以,对于多铎的话他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思索了起来。

洪承畴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权重,口碑也不错,既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爱戴。松山兵败,举朝大震,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痛悼,辍朝3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时,消息传来:洪承畴降清了,朝野大哗,御祭始罢。

降清后,皇太极虽然对他优渥有加,但是始终却是存了防范之心。直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执政后才对洪承畴格外倚重,任命为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位汉人宰相。当然,洪承畴也没有辜负多尔衮的期望,为满清占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双手沾满了抗清的明朝仁人志士的鲜血。就算如此,在死后也是被乾隆皇帝列入了《2臣传》,遗臭万年。只是不知洪承畴若是在下面知道这件事的话,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

明清两朝的重用,使洪承畴始终有着一股优越感。对于多铎言语中的无礼,他心中不快,自然表现在了脸上,于是一言不,冷眼旁观起来。

多铎嘴上虽然客气些,但是心中还是瞧不上这些反复无常的汉人降臣的。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大清的走狗而已,自己已经对他们够客气的。在他看来,这些汉人不见得有什么本事,都是靠嘴皮子蛊huo王兄,征服天下真正的还是需要八旗的jīng兵悍将。不过既然王兄派他们来了,那不妨就将眼前的这个难题甩给他们,看他们能说出什么高见来。

范文程思索半响后终于道:“王爷,依奴才所见,那萧毅虽猛,但是其手中兵力不过两万左右,而其中众多。江南地形水网密布,再加上雨水渐多,很多低洼之处必成菏泽。骑兵战力必定大为削弱。王爷若是能集中兵力,将滁州团团围住。待城中粮秣耗尽,再大举,必可一战而竟其功。滁州一下,扬州史可法也是独木难支,之日也是指日可待。扬州一下,那南京便已是王爷的囊中之物了。”

多铎虽然看不起范文程,但是对他的话却也是听进去了,笑着反问道:“那萧毅用兵素来狡诈,我军粮草大炮等辎重屡次被他所劫。万一这次他又故技重施,本王又当如何?”

“以往辎重被劫,都是因为大军主力和辎重队分开而行。这次若是进剿滁州,王爷只需带辎重队同行,那就不需要担心辎重再次被劫了。”范文程道。

多铎还没有说话,一直冷眼旁观的洪承畴却开口了。他虽然也降了清朝,但是却从心底鄙视范文程。在他看来自己是已经为大明尽到了责任在无奈之下才投降的。而范文程这个小秀才却是因为自己在大明不得志才去降清的。结果虽然一样,但是xìng质却是大不一样的。再加上多尔衮更加的器重自己,有些疏远范文程。所以他就更加的瞧不上范文程了。此时听了范文程的一番谋划,心中不以为然,所以才开口说话。

“王爷,臣以为宪斗之言不可取。若是直接派大军围困滁州,不仅耗日持久,而且战果难以预料。即使大军攻下滁州,那也会损失惨重,对于江南形势颇为不利。所以,臣以为宪斗之计乃是本末倒置,万不可取。”

多铎本来挺赞同范文程的计策,但是听到洪承畴反对,便问道:“那洪先生有什么妙计?”

洪承畴的话可谓说的是非常的不客气,但是范文程听了却面色未变,只是看了他一眼道:“在下愿闻洪大人高见。”

洪承畴也不客气,指着案上的地图傲然道:“王爷请看,现在伪明在江北的重镇只有扬州和滁州两座城池。然而滁州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又非南下攻击南京之必备之路。所以对滁州臣以为只需要派一支jīng兵牵制即可。

再看扬州,扬州虽然兵力较弱,但是却为进攻南京必由之路。而且周围地势开阔,易攻难守,王爷若率主力进攻扬州,相信不日即可攻陷。扬州一下,伪明朝野必定震惊,人心惶惶。王爷只需引大军陈于城下,那伪明君臣自然会慑于大清军威而出城投降。如此一来,大势既定。南京若下,滁州萧毅想必也是孤木难支,心中惊惶。到时候王爷再率军合围,萧毅不足为惧。”

多铎虽然莽撞,但是并不是没有脑子,仔细一想觉得还是洪承畴的计策更好一些,但是随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若是我军攻打扬州之时,那萧毅引兵来救,又该如何?”

“王爷多虑了。滁州城中本来守军就非常有限,萧毅若是派兵来救扬州,城中守卫更为空虚,那么王爷派来牵制滁州的那支人马随时可以趁机攻取滁州。若是他不敢派兵相救,那王爷就可以好整以暇的攻打扬州了。”洪承畴自信的道。

范文程听了洪承畴的计谋,也是深感不如,心中着实佩服。此计却是一招妙计,比自己的高明太多了。

仔细思量了一番,多铎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准备采用洪承畴的计策。正在这时门外传来鳌拜的声音:“王爷,奴才有要事禀报。”

“进来吧”多铎道,心中暗忖应该是滁州的细作有消息了。

“王爷,6仁他们已经传来消息了。”鳌拜走了进来,看到洪范二人,有些迟疑的道。

“不妨,两位先生都是我大清的忠臣,有话就直说。”多铎看到鳌拜的神色,不在意的道。

“王爷,6仁,马六已经探到那萧毅确实被黑鹞子的暗器所伤,而且伤势垂危,看来也是活不了多久了。”鳌拜兴奋的道。

“哈哈,真是天助我大清。只要那萧毅一死,滁州必定是树倒猢狲散,破城之日指日可待。就按洪先生说的计策,我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滁州,一路由本王亲领进攻扬州。本王这次一定要报上次的一箭之仇。攻下扬州之后,全军大索十日。哈哈哈哈……”多铎得意的笑声在房中回dang。他心中坚信,只要这萧毅死了,那么自己在江南将会无人可挡。为大清扫平天下的不世之功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萧毅受伤生命垂危的消息让洪范二人也是颇感意外,但是这毕竟是好事,范文程心中还是颇为欣喜的。洪承畴却是感觉有些复杂,他对于这个刚刚崛起的年轻将领也是有些好奇,但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落幕了。不知为何,他心中隐隐觉得那里有些不对,这一切未免太过顺利了。难道那萧毅真的就只是昙hua一现而已?但是他又说不上来时那里出问题了,只得摇摇头不再去想。

洪承畴没有注意到多铎刚才的话中已经将自己所献计策中派兵牵制说成了派兵进攻。他不知道就是因为多铎的刚愎自用让清军不久后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鳌拜,传令众将前来议事。若是睡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